資料: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pressreleases/monetary20200303a.htm?

www.federalreserve.gov


這個事兒邏輯其實特別簡單。

正如你所有的忍耐,都是為了發工資時的快樂。

美聯儲所有的加息,都是為了降息的舒爽。

經濟好的時候,就一點一點小心翼翼的加息,所謂的「防止經濟過熱」。這就是在攢過冬的口糧。

加的時候,對短期經濟有負面影響,企業也不舒服,總統也不舒服,美聯儲主席扛著罵,每年逢三六九月摳摳搜搜的偷偷加幾個點, 把利息抬到3.5%到4%左右,美聯儲主席就能睡個安心覺。

這一切的準備,都是在預防資本主義週期性衰退。一旦衰退開始,美聯儲手裡能有3-4個點的利息可以降息刺激經濟,就能讓危機平緩的度過。一般程度的衰退,3個點的降息和2 trillion的流動性足夠抬的回來,之後經濟自己就會復甦。

但是,這種辛苦攢下的救命糧是不能平時拿出來當宵夜喫的。哪怕股市一個月跌上十個點,美聯儲都得咬著牙忍著。你看現任主席鮑威爾,是特朗普親自任命的,但是上任之後也偷偷加息,被特朗普天天在推特上面罵叛徒。

加息和緊縮的貨幣政策,都是在積攢關鍵時刻救命的解藥。一般而言,只有三件事值得觸發降息劇情:失業率快速上升,股市快速下跌以及嚴重的通貨緊縮。

2008年那次金融危機,毒性猛烈,用掉了5個點的利息。於是從2015年開始,美聯儲又偷偷加息,加到了二點多,本來按照經驗,還應該接著加。

但是川普把鮑威爾罵的腦殼疼,2019年沒忍住,降息了。看看下面貼的圖。

降息了短期內當然經濟好,股票頂到了歷史最高點。本來如果不出意外,美聯儲剩下的這兩個點的利息勉強也夠支撐到今年大選,等特朗普當選之後,這個泡沫再被刺破,大選已經結束了,生米煮成熟飯。

誰知道肺炎來了。

其實金融業內的行家都知道有泡沫了,而且年中的企業債到期潮也挺危險。但是肺炎把一切提前了。

上週美國股市的下跌創造了歷史記錄,於是觸發了緊急降息的條件。美聯儲直接先懟上0.5%的利息,想緩一口氣。但我猜力度不夠,實際上前幾天有朋友想進去抄底,我也一直攔著。

不但0.5%不夠,剛才說了,一次正常大小的衰退需要3-4個點的降息來緩解。現在美聯儲手上還剩多少來著?一個多點。

打字到這裡,我手心都出汗了。十年沒有經濟危機了,資本主義的小週期差不多也該到了。原本就在醞釀的美國債務危機,也在伺機爆炸,眼下的情況對美聯儲的操作能力是個極大的考驗。這時候誰要是拿出肺炎的解藥出來,特朗普願意認他當乾爹,拿得出疫苗來,起碼也是個幹舅舅。

在美國那邊,經濟提升是特朗普上任至今最大的政績,如果處置不當,到大選時情況還在惡化,他就沒了。一個月前,說中國隱瞞數據,把航班都停了。現在輪到自己家裡了,又說新病毒完全不可怕,大家不要慌,沒有人比我更懂病毒。大統領精神恍惚成這樣了,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天理昭昭,聽說你想跟打貿易戰?頂你的「肺」。


北京時間3月3日晚,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還將超額準備金率(IOER)降低50基點至1.1%。

美聯儲對本次降息的定義為emergency rate cut,即緊急降息,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第一次使用該政策

聯儲一般只會在議息會議上公佈目標基準利率,本次議息會議將於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2點召開,而為了應對新冠病毒的經濟衝擊和穩住美股市場,3月4日聯儲就選擇了緊急降息,並且降息50bp,較之前幅度擴大一倍。自2019年以來的三次降息,每次幅度均為25bp。

飛翔的勇士:美聯儲緊急降息非首次!盤點1998年來的「非常規降息」?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降息有什麼影響?

對美股、黃金、A股、外匯、中國利率、中國地產、全球經濟一一闡述如下:

  • 對於美股而言,短期有支撐作用,但是長期或意味著美股十年牛市的終結。降息後,美股巨震,道瓊斯指數跌超1%在1分鐘內拉至+1%,隨後轉跌,截止我的回答寫完,目前跌約1%。短期降息有支撐,但長期美股或難回歷史高點。

  • 對黃金而言自然是利好。黃金有抗通脹和避險的作用,降息意味著貨幣寬鬆,通脹壓力加大,且美聯儲降息也隱含著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存在一定風險,因此黃金價格跳漲3%。根本上,黃金價格=通脹-利率,現在潛在通脹升高,利率下降,黃金價格自然上漲。

  • 美聯儲降息會引起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美聯儲降息意味著美元吸引力下降,美元匯率自然會下跌,而人民幣匯率自然升高。

美元指數自高位回落至97附近

人民幣兌美元短線收復6.94關口

  • 對中國A股市場而言,短期有衝擊,長期則凸顯A股的投資價值,A股市場將會更加聚焦市場內在因素而非外圍環境。就在昨天,大摩將中國A股的投資評級上調至「增持」,其認為僅有A股和新加坡股市能夠發揮避險的作用。如果美股發生波動,「水往低處流」,A股目前估值水平合理,再加上有政策護航,A股對外資的吸引力加強。長期而言,外資持續增持A股是趨勢,A股逐步向好也是趨勢。

目前A50指數期貨僅下跌0.3%,跌幅遠小於美股
  • 全球降息潮重啟。在美聯儲降息前,澳洲央行已然超預期降息0.25bp,馬來西亞央行也跟隨降息,美聯儲降息後,部分綁定美元的地區如香港預計會跟隨降息,全球降息潮開啟。最新消息,阿聯酋宣佈降息50bp。
  • 中國央行會跟隨降息嗎?今年預計人民銀行仍有30-50bp的降息空間,但是3月或不會跟隨降息,但會用定向降準來釋放流動性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當然,如果全球疫情規模迅速擴大,不排除人行3月就會降息。
  • 對大家關心的中國房地產有何影響?目前房地產市場仍然還是政策主導沒有變,短期為了抑制經濟下行壓力,房地產政策會以「因城施策」方式部分城市高壓政策有所放鬆,但房價大幅上漲的時代確實過去了,長期不看好趨勢性房地產投資機會,但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或有結構性機會。
  • 全球經濟復甦前景如何?原本2020年全球經濟有望步入弱復甦的軌道,但受疫情影響,昨天經合組織將2020年經濟增長預期從2.9%下調至2.4%,全球經濟下行壓力陡增。單就降息而言,能夠延緩經濟下行速度,但是真正經濟好壞還是取決於疫情控制情況。

最後,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的舉國體制。

為何美國總統瘋狂要求美聯儲降息?

因為除了中國有真正的財政政策外,其他國家政府動員能力過差,只有貨幣政策可用,當前無論疫情防控還是穩經濟,中國的制度優勢都會顯露無疑。

寫到凌晨不容易,感謝閱讀!


從這次美國的突然降息中,我看到了A股的未來。

今天,整個財經圈被美聯儲突然的降息鬧得沸沸揚揚。

昨晚11點,美聯儲突然宣佈降息0.5%,可以說是下了一劑猛葯,可是市場卻不僅不買賬,還給臉色看。美股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大跌近3%。

可以說,這樣的結果,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在於,我們知道降息簡單理解就是給市場釋放更多的資金,銀行利率下降,會降低低風險理財的收益,會推動人們的資金往回報更高的股市裡面騰挪,一是市場上錢更多了,二是市場的資金為了更高的回報。所以降息這種算是央媽的大招,通常是利好股市上漲的,可美股卻大跌了。

情理之中在於,這次降息一是非常規的降息,二是這次降息有些用力過猛,過猶不及了。

解釋一下什麼叫非常規降息,也就是在非議息會議時間宣佈的降息,而在歷史上這種非常規的降息都是在美國經濟面臨的危急時刻,2000年之後,美國總計有6次非常規降息,前三次發生的背景是:美國2000年互聯網的泡沫破裂以及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後三次發生的背景是至今想起來心有餘悸的2007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

而這是第七次,這不是在整個全世界暗示,美國已經面臨或者即將面臨巨大的危機嗎?你讓大家怎麼想,不被你嚇到纔怪。

另外,這一次直接下降0.5%,平時一般都只是下降0.25%,用藥是平時的兩倍,美國可降息的空間就只有1個百分點了,你這又加重了市場的恐慌?

用一個網上流傳的段子來說明此情此景尤為生動。

美股就好像突發高燒40度的孩子,央媽美聯儲突然對他說,「我給你一大筆錢,孩子你想買啥就買啥吧,讓自己高興起來」。孩子一想:「臥槽,她突然對我這麼好,我不會得了癌症吧?」

美股是不是得癌了呢?尚未可知,但是肯定是得慢性病了,不然也不會有這種突發性猛葯型降息。我們從表面上面看到的是降息是為了緩解疫情對美國經濟造成的短暫衝擊,但是從深層次看來,可能美國的經濟開始要走下坡路了。

咱們都知道,股市代表的是一個個上市企業,而企業的盈利最終會推動股價的上漲,也就是說未來美股股市走勢如何,最終的決定性因素在於美股背後的一個個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如何。

如下圖所示:

我們可以看看代表美股每股盈利增速指標EPS增速的走勢,好不容易從16年增速為負的泥潭裡面拉了出來,但是從19年開始又急劇下滑。美國經濟的下行,跟一意孤行的貿易戰和逆全球化的主張脫不了幹係。所以呢,我們看圖中的走勢,可以推測,2020美股盈利增速大概率為負,整體的上市企業盈利開始停滯不前了,那麼股市長期來看,也就停滯不前了,或許,我們一直叨叨的美國10年長牛,該告一段落了。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樹總不能漲到天上去。我們都知道,自己從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當時美國的道瓊斯指數最低到過6400點,10年過去了,現在竟然漲到了約26000點,增長了4倍;中國股市呢,2008年最高6124點,10年過去了,現在也一直在3000點左右徘徊,一半都沒了。你說你美國股民總是喫肉,咱們中國股民總是喝湯,這公平嗎?說多了都是眼淚。

摩根史丹利的股票策略師威爾遜表示,「我認為市場最大的風險仍在於這些高市盈率的成長股,這些股票被過度持有和過度追捧,它們沒有反映任何衰退風險,」威爾遜說。「我們並不是說一定會出現衰退,但這些公司的收益必定將下降。」

過去美國股市10年長牛毫無疑問累積了過多的泡沫,是時候該把這些泡沫擠出來了,或許這次疫情正是一個轉折點。

我說這麼多是想表達什麼呢?

目前A股第一個是在全球來說都很便宜,第二個是在所有新興市場的最優選擇。第三個是A股市場在利好政策不斷,外資、保險、公募、理財等機構資金不斷擴容,將為A股市場每年帶來數千億的增量資金。第四個是中國的民眾逐漸從地權思維朝著股權思維邁進。

A股的長牛時代,或許會遲到,但是絕不會缺席,快了,快了,春風快來了。

最後,送給大家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感謝大家的閱讀和點贊,你要是點贊就更溫柔了。

對我的內容感興趣的歡迎關注我的知乎,以及公眾號「清風大叔」,有禮了!


首先,這是一次「計劃外」降息。聯儲上一次FOMC貨幣政策會議在1月29開的,當時的決定是保持基準利率不變。下一次開會的時間是3月18日,也就是兩周後。因此這次的降息,是對於當下新冠疫情的應急措施。

照常理來說,宏觀經濟的各種指標,以及政府施行政策的效果,都屬於比較長期的範圍。一般以年計,至少以季度計。那為什麼這次會如此倉促,連2個星期都等不了了呢?

主要原因在於,股市的反應比較激烈。

如上圖所示,上週美股的下跌幅度,是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在一週之內下跌最大的,程度和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期間,股市一週的跌幅差不多。再加上白宮的川統領在那裡喋喋不休,抱怨美聯儲救市不夠及時,多少對美聯儲主席有點心理上的壓力影響。

由於聯儲基準利率本來就不高(本次降息前為1.5%~1.75%),因此一下子降息0.5%,屬於力度比較大的操作。如此大的政策力度,效果會好麼?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第一、各國的股市,都有很強的從眾心理。

很多人去買股票,不是因為做了基本面分析覺得股票被低估,而是因為看到市場上漲了,於是跟風一起買。股市下跌時也一樣:股價下跌--》有更多人賣--》導致股價下跌更猛--》更多人賣。

在《非理性繁榮》一書中,作者席勒深入研究分析了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災後發現,那時候很多投資者把手中的股票賣出,其實沒有任何重要的原因,主要就是看到別人賣了,市場價格跌了,於是他們也跟著賣。席勒把這種現象稱為「回饋輪迴」,用以解釋股市中經常出現的「追漲殺跌」的現象。

從這方面來說,美聯儲這次緊急出手,主要是為了安撫股市中那些躁動不安的從眾心理,讓他們不要在恐慌之中跟風出售,造成不必要的價格下跌,以免引起更多其他投資者的不安。

第二、股市的短期波動,有一定的隨機和心理因素影響。但是長期來看,股價走向符合其自身規律。就好比格雷厄姆所說:股市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稱重機

如果市場確實被高估,那麼即使美聯儲在貨幣政策上發力,也不一定能夠扭轉其長期的走勢。舉例來說,2000年12月,當時的美聯儲主席阿蘭·格林斯潘發表公開演講,明示美聯儲會為了救市而降息。在格林斯潘演講完畢後,當天的納斯達克指數飆升10.5%。聯儲對於市場的支撐作用立竿見影。

但很可惜,這種支撐是非常短暫的。在那之後,美股繼續下跌2年多,一直到2002年10月左右才探底,並一直到10年後的2012年才漲回到2000年12月的股市水平。

如果我們拿現在和2000年時的美聯儲相比,有一個不利的因素,就是現在的利率已經很低(降了以後為1%~1.25%),繼續通過降息來刺激經濟和股市期望的空間非常有限。而2000年時,當時的基準利率為6%左右。之後聯儲一路把利率降了5%,一直降到1%左右。也就是說,現在和那時候相比的話,貨幣政策騰挪的空間要小很多,因此效果也有可能會打折扣。

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美聯儲的政策工具箱裏,不只有降息一招。如果市場下行的壓力比較大的話,再次祭出」量寬「、」質寬「、以及」質量雙寬「的可能性全都存在。這就給那些試圖短期擇時的投資者帶來了很大挑戰。

這是因為,一方面新冠疫情在中國湖北以外,已經基本得到控制,應該很快可以恢復正常的經濟和生活秩序。而該疫情在歐洲、美國和日本,應該還屬於爆發初期階段,接下來的感染人數很有可能會直線上升。如果其他國家ZF無法像我們一樣有效控制疫情的話,是一個巨大的利空因素。但另一方面,人是活的:ZF會推出一系列救市政策,各個公司也都會發揮創造力,盡各種可能減少損失,甚至基於疫情來獲利。彙集各種信息的股市,會經常在這兩種狀態裏來回搖擺。這恰恰是最近股市波動特別大的主要原因:不管是下跌,還是反彈,力度都比較大,遠高於歷史平均。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我們更應該保持冷靜,放棄通過擇時來獲利的幻想,避免過多交易,以多元分散和有效系統來應對市場的多變,保護自己的投資回報。

為了幫助大家回答各種理財問題,我推出了新課:學了就能用的小白理財課。這門課適合年輕的上班族和對金融一知半解的投資小白。課程的涵蓋內容包括:銀行理財、保險、股票、基金、房產等和我們平時息息相關的各種理財工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

羅伯特·席勒,《非理性繁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Paul Krugman, Can the Fed and friends save the economy? Mar 2020


凱恩斯:「長期來說,我們都死了」。

現在的經濟體:「短期來說,我們還活著」。

這就是降息的意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