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所描述的耳機,你幾乎聽不出它們的音質差異。

我之前玩了三年耳機,半年前退了坑。有些幾千元的耳機,在本身調音和素質相近的情況下想要一耳朵聽出差異都需要仔細ab。何況是同一型號,不同介面...

你這個描述讓我想起了森海的木饅頭


怎麼說呢

之所以C口的耳機比3.5mm的貴,是考慮到部分C口的設備沒有做模擬信號輸出(比如魅族16系列,必須使用外加數模轉換晶元的轉接頭,據說是為了提高音質 :-D)所以需要在耳機線上加裝一個數模轉換晶元。這樣成本比3.5介面的同型號耳機會稍微高一點,起到的是省去轉接線的作用

type-c引腳的協議規範中有專門輸出模擬信號的引腳,所以可以用type-c直接輸出模擬信號。但是會有許許多多的適配問題,比如華為P20Pro的C口,在接入不帶數模轉換晶元的耳機時會產生這樣的彈窗

,或者iPad Pro使用小米華為轉接器不出聲之類的問題。

所以音質的好壞是由耳機上裝的晶元決定的。它要是比手機內置的好,那音質就會比3.5mm介面的耳機有微不可查的優質。反之手機內置的晶元好的話,type C介面的耳機就會起到劣化音質的作用

那麼說回到轉接頭,轉接頭靠近C口的那邊也會有一個晶元,轉接頭+3.5mm耳機和你直接買C口的耳機工作原理是差不多的。可以理解為C口的耳機是將傳統的3.5mm耳機和轉接頭集成到了一起。

綜上,我個人更推薦3.5mm耳機加轉接頭的組合。因為選擇面廣,後期更換耳機比較方便。轉接頭推薦apple的3.5mm轉typeC那款,售價印象中是67元。目前的使用中沒有出現不適配別的設備的情況

當然預算多的話直接購買mojo或者Sony的PHA系列耳放也是可以的,都能直接接在手機上。和我上面說的道理一樣,可以理解成一個提高音質的轉換頭。

希望我的回答有幫到你


一般好點的type-c介面的耳機都自帶dac,目前除了索尼和vivo,其它的應該都是用的處理器廠商的解決方案,當然vivo現在也不熱衷了,所以,籠統的說的話,大多數手機應該是type-c耳機音質更好。至於你說type-c和3.5隻相差十幾塊,那麼本身的價格也不會太高,大致上是沒有dac的,模擬輸出,音質應該都差不多。


typec裏集成了節目、解碼和耳放的電路,要播放音樂,這些模塊是必要的,你手機的3.5mm接內也有這些電路的存在。

除了介面外完全相同的耳機究竟那個更好聽,就要看你手機自帶的內放電路和typec上集成的電路到底哪個好了。

以上


千元以下聽個響兄弟

考慮一下耐用不耐用好看不好看就行了

畢竟知乎大神都是這麼說的,我也不懂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typec是數字介面,所以說要把數字信號轉成模擬信號就要有解碼晶元,解碼晶元貴的幾百的都有,便宜的可能效果不好。

3.5的耳機口就是手機解碼完直接模擬輸出,這個就看手機在音頻解碼方面有沒有偷工減料。

總的來說一般情況下手機有3.5的直接用,迫不得已才用數字介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