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過程通過交換某個粒子A進行,是指A為這個過程的中間傳播子。例如一對電子通過光子傳播子進行散射,或一對正反電子通過電子作為傳播子湮滅為雙光子。這個過程並不能按經典圖像去理解,粒子作為一個過程的中間傳播子是無法探測到的,用專業的話說就是中間傳播子不在殼,不滿足p2=m2。因此不是說真的有可觀測的粒子在中間交換,你可以理解為兩粒子通過某個場進行相互作用,但這個場不一定要激發成為粒子。


這裡的「交換」,可以想像成兩個在船上的小人,通過互相之間往對方扔球來達到遠離對方的目的。任何相互作用,即球從一個人飛到另一個人的過程,都不是瞬間發生的,球的最高速度為光速。

嚴格來說,我們探測任何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原理上都是在做散射實驗。什麼叫散射?就是兩個球扔進去撞一下,看看砸出來的是什麼東西,看看他們是不是會砸變形。這個「砸」很明顯給你的感覺就是兩個硬球的碰撞,他們只有接觸了才會發生相互作用。帶同種電荷的小球之間也會相互作用,像我們一開始的例子,他們會彈開,但是中間他們可能沒有發生任何接觸。那我們之前的想法都失效了嗎?當然不是,我們知道他們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必然有攜帶著動量和能量的介質,比如經典上看,帶電小球之間就有電磁場,他們在對方的電磁場中受到了電磁力才發生的運動。在量子力學中,電磁場的量子就是光子,我們便說電磁力由」交換」光子實現。

同樣的,物體之間靠引力發生相互作用(比如有質量物體間的萬有引力),理應納入之前討論的框架內,但是眾所周知,引力的「量子化」,即引力子,實驗上還未找到。


量子力學和萬有引力好像還沒統一哦。


把所謂的引力子想像成波就可以了


引力波探測證明瞭引力傳播的速變等於光速。(在探測到中子星碰撞引起的引力波時,同時探測到電磁波),所以引力子不會瞬移,但目前理論上實驗上都沒有發現引力子,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沒有引力子的位置。


由於引力子並沒有發現,所以量子力學對引力的解釋其實是猜測。同樣量子力學也是一種猜測,儘管我們在量子理論的研究過程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可是這依然不能改變數子理論是一種猜測的事實。我覺得量子理論就像中醫的五行理論一樣,不能否認在中醫發展過程中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解釋了一些現象,救治了許多病人,但是它並不是科學。量子理論可以解釋的現象其他理論也一樣可以解釋,只是歷史原因它成了當前的主流。一般來說一個猜測越好理解就越接近真實,量子理論顯然不是這樣,那麼哪裡出問題了?在量子理論誕生之初,科學家們把能量一份一份傳輸對此現象的解釋採用了量子的說法,其實完全可以採用其他的解釋,現象還是那個現象,原理則大不相同。用五行理論解釋破傷風和用現代醫學解釋都是對同一現象的原因說明,可是最後的發展結果卻大大不同。比如我們完全可以用空間不連續,空間是由一個個不連續的微小的空間單元構成,而電磁力和強弱相互作用是空間單元的三個基本內部屬性,引力是空間單元分佈密度的體現,這樣我們就把四種力統一起來了,比起量子理論的說法是不是特別簡單容易理解。物質的運動其實就是構成物質的所有空間單元中某種屬性的傳遞過程。單獨考慮一個粒子來說,其實粒子並沒有運動,只是空間單元把表現為粒子的屬性在空間單元之間進行了傳遞,當我們考察粒子性是針對某個體現出粒子性的空間單元的屬性,當我們考察波動性時是對表現出粒子屬性的空間單元及其周圍的空間單元的某種由於粒子屬性傳遞引起的有某種規律的屬性。空間單元彼此接觸或分離時他們間的屬性如何傳遞,是不是瞬時作用,這個要進一步猜測,大家自由發揮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