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其實還挺好的,會有一定的臨牀參與感但是又不需要擔太多的臨牀責任。比如今年冠狀病毒爆發,影像技術會參與一部分診斷輔助上面的工作,還是會有種被需要的感覺。


個人意見,醫學影像等類似數據判讀等業務,隨著大數據分折技術突破,終有面臨淘汰風險,應該也不會遠,與其擔憂中年危機,不若現在轉專業,雖然當下可能輕閑……


猜測題主難道是考研調劑?還是單純不想幹臨牀了?

大多數轉影像的,都是因為,輕鬆啊!

該下班就下班,週末也不用加班,晚上也沒有值班,就醬


醫學影像技術這個專業,乾的是技師的活,比起醫學影像學還是有點差距,目前在我們這裡,影像學的就業還可以,還是比較缺人的。相比臨牀,不用和病人打交道,工作環境還行。影像技術據我瞭解,由於門檻要求偏低,就業形式不太樂觀,收入也比較固定。進步空間有限。


答主女生,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在讀。

我曾經也和題主一樣,想轉專業。我想轉去臨牀,但家裡面有人在某醫學院校就職,勸我留在本專業。大概的原因如下:

首先,醫技專業的天花板略低。以影技為例,影技是一個新專業,本科生已經完全有資格去較好的二甲醫院,且只需要讀到碩士就完全有機會入某些三甲醫院的事業編製,並且全國範圍內還沒有推廣醫技規培,而臨牀出身至少需要博士;影技博士已經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含金量非常高——畢竟全國範圍內的博導都很少。非常有機會在這個行業立足,努力打拚成為行業內的中流砥柱

再者,醫技專業比臨牀更輕鬆。票圈的老師經常會說自己今天下班去哪兒玩、明天放假去哪兒玩兒,而臨牀的醫生經常苦逼的吐槽今天又加班、明天又值夜班。票圈裡的對比很鮮明。

第三,醫技沒有診斷權,不需要對此承擔相當多的責任。影技只是負責拍片子,日常中該有的體位擺好就可以完成一個片子,而這個患者病情如何處理是醫生的事兒,我們不需要每天對此焦頭爛額。

上面談完了醫技的優勢,下面再說說醫技的劣勢吧。

首先,醫技工資肯定不如臨牀醫生工資高,醫院對此重視度也肯定不如臨牀醫生。如果題主有相當的執念要成為一名有診斷權的醫生,想要去三甲拿更高的工資,得到足夠的地位,又不怕辛苦願意學特別久,還是去臨牀吧

其次,醫技沒有診斷權,只能當技師,且目前的政策下不可能成為一名臨牀醫生(之前把政策看錯了以為還可以當醫生哈哈哈哈)。只是想在體制內苟著,混一口飯喫並且工作也足夠體面,醫技已經完全夠了,並且比臨牀醫生來得更安逸。如果執意要直接的除人類之病痛,當一名醫生,還是那句話:去臨牀吧。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有時候,臨牀醫生和醫技技師其實都互相羨慕著。


謝邀,本人專科醫學影像技術畢業快三年了,個人建議在你還可以轉專業的時候,儘快轉!當然,本科技術在找工作方面還是比專科好很多的,不想轉就努力考事業編嘛。對於這個專業,還記得實習的時候第一次見到B超裡面的寶寶在動的時候我的激動的心情。


能轉趕緊轉


看了一下上面的回答,好像討論的是影像診斷而不是影像技術

我很好的朋友是學影技的,我是學影像的,我們總在一起聊天探討。實習的地方也有很多大三影技的同學,大概瞭解一些基本情況

首先影技這個專業,目前本科生基本就是學歷天花板了,研究生大概只有上海開了一個專業,而且今年第一屆研究生才剛剛畢業,遠不足對總體學歷構成威脅(此處保留意見)

而我實習的地方,很多影技的同學都買了考研的參考書(看樣子大概是賀銀成?)

說完學歷說一下工作待遇,當然我個人僅瞭解個別醫院待遇,不代表全部

還是越高級的醫院待遇越好,我那個朋友大四分到某新一線城市腫瘤醫院實習。因為實習嘛,不用夜班,朝九晚五,食宿補貼,實在是羨煞旁人(對我們學校來說,影技實習的待遇遠超影像的實習待遇)

而上班之後的影技工作強度不是特別大,累是肯定會累點的,哪有什麼工作不累,但是掙得是真多,尤其是一個肥差,牀旁X線,一趟就掙提成50多,總之工資不是問題

再談談身體影響,首先目前設備先進,房間防護好,規範操作情況下,對身體的影響真的很小

還有生育問題,至少我朋友實習的醫院是這種情況:備孕前跟醫院申報,會將你調到窗口(大概就是護士站之類的)做一些引導患者,做留置管之類的操作,等生育完再回到正常崗位

還有假期,每年有一個月的放射假(表示羨慕)

基本能想到這些了

個人見識比較淺薄,以上僅僅是對一家醫院所問

歡迎探討


談不上喜歡不喜歡,或許是幹一行愛一行吧,每行都有每行的難處。不過女生在這個專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認可,因為女生在醫院從備孕開始就不能工作了,加上現在二孩政策,許多一樣寧可要專科男也不要本科女,而且考研一般導師只收一兩個,小專業收得少,難度也比較大。


如果轉的專業裏有影像學 或者臨牀,護理啥的,就轉吧 畢竟這個專業考不了執醫。


能轉就轉吧,畢竟這個專業的出路很單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