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患者的求生欲和意志力(精神力)在威脅生命的疾病中真能發揮作用嗎?

並不是指因為求生欲去積極治療而發揮的作用,這裡單純指患者個人的意識

假如醫療環境相同,飲食生活全部醫院,患同樣疾病的兩個人,一個求生欲意志力高,一個低,意志高的會好得快嗎?

如果是一場手術中呢,假如出了一場車禍,兩個傷情一樣處於半昏迷狀態的人送進手術室,一個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一個沒有,會影響手術的結果嗎?

如果會,意志是怎樣影響機體的恢復呢,謝謝。


意志力、求生欲強的人能很好的配合治療會克服許多困難。再難喝的葯也會嚥下去,生命往往就在這一點一滴的努力中得到延續。積極樂觀的心態,也許會調動免疫系統,這個尚無明確定論。

有時候意念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這裡不是說什麼隔空取物,比如一些癔病真的會導致生理機能出問題。2010年武漢協和醫院曾經出現過一起病例:一名高三的女孩子,學習壓力大,幾次測驗成績又都不理想,性格內向的她便認為只有自己病了父母才會關心她,老師也不會批評她。於是,她總希望自己生病,幻想自己半身不遂。沒想到,漸漸的,雙腿就真的「病了」,醫生診斷,小娟為癔病性癱瘓,並非氣質型病變。經過及時的針灸刺激、語言暗示鼓勵等治療,十多天後康復出院。但是醫生也說了,如果不早發現早治療,癱瘓肢體就可能發生肌萎縮,從而變成真的癱瘓。

回到本題,僅僅以癌症為例子,結合專業醫師的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一般治絕症的葯都非常傷身,所以是否積極樂觀,需要看病程、患者的身體狀態。不然你以為老年人醫院不建議治療只是怕你花錢多了,然後成為醫鬧嗎?那是因為這麼一折騰,可能死得更快。

因此,面對重疾,我們既要持樂觀態度,也要坦然面對治療,而不是說心態平和了,就可以棄置一旁,不理不睬。以下幾點需要引起重視:

1.倖存者偏差帶來的錯覺

總是有雞湯文,什麼有兩個人患了絕症,一個求生欲強,花光了財產治病,擔驚受怕;一個乾脆放下,美滋滋地去旅遊去購物。最後第一個沒多久死了,第二個卻因為心態好活了很久。我高一時期的班長,高大威猛,身體很好,結果不幸在40歲左右被查出肝癌,他也是積極樂觀配合治療。家裡放著安德烈·莫瑞茲寫的《癌症不是病》,這本書當年全世界都在流行。但是最後,該來的還是逃不掉。

」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說的絕不是癌症這事兒。你真的相信幾億癌症患者中那屈指可數且難以驗證真偽的自愈的「奇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倖存者偏差,往往會誇大這種影響。

2. 早查早治

癌是慢性病從發生髮展到晚期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到目前為止沒有哪一種葯能根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期檢查早發現立足於早治療。癌症的早期很容易控制病情。對於不明原因的疼痛不能亂用止痛藥一定要查清原因再止疼否則有可能掩蓋病情。

發現有腫瘤後無論其它的檢查指標如何,只要沒擴散,病人條件又允許一定要做病理以活檢為準其它的指標只能作為參考。

3. 避免過度檢測

對於已經做過病理確診了或已有轉移病竈明顯擴散又無法做病理的病人,過度的檢查則沒有必要。除了B超對人傷害較小外其它的放射性檢查對人都有一定的傷害。我治過一個肝癌患者每次做完ECT後都要發燒好幾天。我曾應朋友的請求到某地看望過一個老人這也是我見過的最堅強的一個老人肺癌淋巴轉移有少量積水有高血壓、心臟病。不知醫生怎麼想的非要手術抽水取切片做組織分析也許是通過熟人找到的欠人情不做點啥不好意思吧。結果手術後出現感染高燒不止老人一週後去世了。其實如果保守治療老人根本不會走得那樣快。像這種危重病人組織學分析做的再好對治病沒有啥實際意義把病人是哪種類型的肺癌搞清楚了病人也很快走了。)

4. 避免自己嚇自己

直面癌症當家庭中的哪個成員得了腫瘤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也不能大意。一旦確定為惡性腫瘤決不是手術切除或喫幾副葯就能治好的這麼簡單。這是個漫長的治療過程一開始就要精打細算節省財力從長計宜要全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這不是某一個家庭成員就能大包大攬的病而且治療的過程如履薄冰從精神到飲食很小的疏忽都能誤大事。所謂癌症病人是被嚇死的不是沒有道理。

5.避免過度治療

對於腫瘤已擴散的病人非必要的手術只能是加速擴散對於化療發明化療葯的西方人還在反思重新認識化療的副作用。東方人是否適應,劑量是否適合東方人的體質這些還是個未知數。就是做化療也一定要根據病人的體質不是誰都適合作化療。特別是要避免過度治療。許多病人剛做完化療覺得很好沒多長時間又複發轉移了再重做化療再複發…如此反覆惡性循環。生存的時間是在痛苦中度過無法保證生存質量許多人還背負上沉重的債務。奇怪的是好多農村人因為沒錢治療反而活了很長時間。而越是條件好的把所謂的所有高科技藥品名醫專家都用上了反而走的更快。

在放化療中會大量殺死負責人體免疫的白細胞醫生往往會打生白針其實這是把骨髓中未完全成熟的白細胞提前釋放出來而且短時間內重複用也不會增加白細胞。最好選用一些營養葯或通過改善飲食幫助調養靠自身的功能產生正常的白細胞。

對癌痛的治療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三階梯癌痛治療方案止痛藥物的使用劑量應堅持從小到大從低到高的原則。病人家屬往往以為醫生給開的能迅速止痛的葯就是好葯豈不知這樣的用法到了後期會產生嚴重的精神和身體依賴性。

6. 晚期治療選擇

對於到了晚期經調整還喫不下飯的病人就是神仙也救不了到了那時就不要亂治給病人額外增加痛苦了。

7. 中醫理論應對癌症的措施

追求的是提高一個人的整體免疫力提高生活質量最大限度的控制病情延長生命。控制病情不轉移再慢慢求得痊癒。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在現有的醫學水平下對病人來說也許是終生。癌是和免疫系統有關的疾病。是血熱妄行的熱病切忌一味的以毒攻毒應固本扶正涼血解毒去「濕、燥、火」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應從調節養胃增強免疫力入手先求生存讓病人暫時死不了再涼血解毒去邪氣達到驅除病毒的目的最後固本扶正氣求治癒。在臨牀上我常把這三點同時進行複合用藥。

中醫傳統理論講究君醫佐吏但是對於癌症這種特殊的疾病必須特殊對待。要連喫飯都要對治療有幫助。對於那些營養品保健品不要聽宣傳要喫那些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天然的東西。除了一些基本藥物外每個病人本身的情況不同處在發病的時期不同用藥都是不一樣的決不是幾個偏方能解決問題的這是個系統綜合的的治療過程。

4. 小結

改變一些壞的生活習慣,改變一些的價值觀,改變執著,心平氣和,過健康日子。這比什麼都重要。

按照中醫學理論,人體各臟器休息時間如下:(未完待續)


求生欲和意志力在患者面對重大疾病中能夠起到明顯的正面作用。

雖然還沒有研究或者回顧性分析來評價求生欲和意志力到底對生存結局有什麼影響,但是一些臨牀案例清清楚楚地證實了求生意識在疾病轉歸中有明顯積極意義。

圖源InterNations

以前在ICU實習的時候,見到一個重度肺炎的患者,這位年輕的患者求生意識很強,不僅會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搶救,自我調節情緒,讓自己始終保持積極高昂的情緒,還會自言自語鼓勵自己活下去。後來他病情控制,轉入普通病房。

有的時候,一個患者沒有積極的求生欲的時候,你要提醒他還有未竟的責任,一個人活著就要負責任,有責任感的人就能有勇氣活著。家屬可以用這些方法喚起患者的求生欲——「你要想想你那剛剛上小學的一雙兒女」,「你要想想你父母怎麼辦」,「你要是這麼撒手了,你老婆不得哭死」,「要不是你,誰能撐起你白手起家的公司」,「你兒子才剛結婚,你還沒看到小孫輩」,「你這麼兩腿一登,你不想想你老伴兒接下來誰陪著」等等,就能刺激患者更積極地尋求治療。

但是有些患者的求生意識就不高,往往在醫護人員還沒有放棄他的時候,已經開始自我放逐了,這類患者往往是年紀較大,或者遭受家庭重大變故。在急診接診過遭受重大車禍的患者,他的妻子女兒都在車禍中當場身亡,他自己同時有胸腔、腰椎的損傷,雙腿很有可能截肢。就醫的時候雖然他還清醒,但是整個人很頹廢很茫然,一遍一遍地哭喊「我老婆沒了呀!我老婆沒了呀!」他拒絕醫生的救治,不積極尋求幫助,給與他的治療措施也不主動反饋效果,只能醫生看他的檢查結果來推斷病情變化。經過多次搶救,患者始終徘徊在生死邊緣,最後因為多器官功能衰竭去世。

還有一些年紀大的患者,已經飽經滄桑,嘗盡酸甜苦辣,晚年孤苦無依的時候,一旦住院,也有不少人對生死看得冷淡,只要求維持生命體徵,對於恢復健康沒有訴求。

不知道求生欲和意志力到底是怎樣刺激患者的病情轉歸,或許是內分泌因素,或許是積極反饋疾病進展尋求調整的治療方案,或許是主動要求更好更有效地護理和診治。這個研究還有待臨牀醫生更多地探索。


能的。我是心力衰竭,五年存活率30%。我活了16年,那是從確診開始算的,在之前沒檢查時應該早就開始了,因為第一次查就很嚴重,射血分數只有24%了。

而我已經是二十八年的心肌病,還有肌肉力量的一步步衰減,可以說過了幾十年拼盡全力的人生,所以意志力也訓練出來了。

我的求生慾望強大到,覺得即使99%的死亡率,我也要成為那1%!

前天做夢,活到了81歲,可能是要成精了。


我見過百來人掛,如果算上值班時或者跟教時死的,這個數字要翻幾倍,腫瘤,外傷,腦出血,心臟病,大感染等等,見過求生慾望特彆強的,意志力很好的,在嚴重疾病面前,求生欲就是個屁,不能說毫無意義,就是減少不配合治療的概率,其它基本毫無意義。


當然有用。

不用跟我擡槓,癌細胞全身擴散了,求生欲當然救不了命。但是在某些疾病當中,情緒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例如,漸凍症。

我家病人12年查出來的時候,醫生說超不過三年,全家人都嚇傻。那時候孩子才兩歲。

後來,病人開始了痛苦的治療,一直堅持到現在。

最開始是喫一種西藥,叫力如太,但是副作用太大,放棄了。『』

然後是針灸結閤中藥,堅持了整整一年,每週五次,最疼的時候會昏迷。葯也很難喫,除了苦,喫了胃會疼。最後因為效果不好放棄了。

然後嘗試各種進口補品,例如GNC的葡萄籽,正常人是膠囊吞服,病人吞嚥功能已經不行了,只能把膠囊拆開,倒進碗裏,對上水喝下去。我喝過那東西,又苦又澀還有點麻,很噁心。她還喫維生素C,是搗碎了喝下去,我也試過,就像喝醋精,純酸味,一點也不好喝。後來也是沒有效果,放棄。

再後來一個很好的中醫,單獨給我們開的方子,我們喫了兩年吧,那葯我也試過,有點甜,有點苦的味道,放了很多生薑,所以還很辣,喝一口就能吐出來,她每天喝兩次,後來也是實在沒法喝了,喝葯就喫不下飯,放棄。

再後來去北京找一個老師傅按摩,老爺子非常慈祥,我們每週六早上五點起牀開車去北京,她要在路上顛簸五個小時,趕上堵車可能更久。到了以後按摩一個小時(別人15分鐘就搞定),每次疼得要死,最後一個環節最疼,她給那個環節起名叫「老虎凳」。後來老師傅年歲太大實在不能接診了,我們堅持了兩年。

你以為這就是病人對生存的渴望嗎?

遠不止如此,大家聽說過各種大人輔導孩子做作業然後被孩子氣死的段子吧,你能想像一個沒法行動不能自理,說話都說不清楚的媽媽,自從孩子上小學以來,天天給孩子輔導功課嗎?我家病人就是這麼堅持的。病人督促孩子寫作業,給他講英語單詞,實在沒法發音,就讓我告訴孩子。每次輔導完,病人就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孩子的課表她開學第一天就記住了,以後每天準備什麼我們都問她。她還力排眾議,逼著孩子參加英語大賽,二十天時間準備時間,還有期末考試,孩子/老人都反對。結果我每天握著孩子的雙手,教他背演講稿,孩子最後拿了個二等獎,從此對英語學習有了興趣。

你以為這就是病人對生活最後的熱情嗎?

還不止如此。換房子的時候設計裝修方案,細到哪裡裝幾個電門,哪裡要安裝大衣櫃。自己用右手無名指的指關節在手機屏幕上選傢具,選裝飾畫,選被套等等一切一切。說到這裡要感謝馬爸爸喝東哥,感謝偉大的互聯網,連買菜她都能做到了。

漸凍症患者在被確診以後,90%的人都活不過五年。

求生欲能讓一個病人費盡千辛萬苦也要活著。


求生欲和意志力在重大疾病中起到的作用是可以感動醫療團隊,讓他們把更多的資源投到救治上,這樣就增大了生存概率。

至於求生欲和意志力能增加對創傷疾病等的生理層面的抵抗能力,目前的研究是不支持這種說法的。


有一點作用,但是主要看疾病具體情況和給什麼樣水平的治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