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得到你的答案


七月与安生,拥有牛逼到甩后来的我们十几条街的深度剧本,这是它成为佳作的大前提。

《七月与安生》讲的是两个姑娘的故事。

《后来的我们》讲的是情侣的故事。先讲一下七月与安生的故事。

七月是个乖乖女,但骨子里有著一股叛逆。她的一切都如此的循规蹈矩,而又向往著自由不羁。

安生是个坏女孩,但骨子里存著一股稳定。她的一切都如此自由不羁,但心里又存著一丝宁静。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两个人能成为好朋友,也自然能爱上同一个男人。家明的存在就是她们之间矛盾的开始,七月恨安生,但也心疼安生,同时,也羡慕著安生。家明淡出了她们的生活,但她们互相之间,也就永远没办法回去了。安生过著颠沛流离的生活,交了许多男朋友,但都不靠谱,一个人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整个故事的开头,马思纯说,我是七月。周冬雨说,我是安生。故事的结尾,马思纯说,我是安生。周冬雨说,我是七月。

《后来的我们》现在说一说后来的我们。小晓是个从小就来北漂的女孩,见清是个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打拚的男生。两个来自同乡的年轻人,都一样的穷苦。小晓目的很明确,在北京扎根,嫁个有钱人,住大房子。这一如许多初来北京报道的女孩般,现实。而见清似乎还是个小男生,只知道打游戏,玩游戏,能保证自己的温饱,就差不多了。见清应该比小晓喜欢见清前就喜欢小晓了,小晓大概是他的初恋,不然也不会因为小晓被欺负了,就去打她的前男友,那时候的他,无疑是爱小晓的,单纯的那种爱。稚嫩的男生心里,有了个目标,就是给身边的这个女孩,最好的生活。「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大概是对心爱的女孩最大的承诺。

而小晓就不一样了,曾经的她期待的所有的物质生活,在和见清一起后,就全部都无所谓了。男生总是读不懂女孩的潜台词,我的无所谓,并不是看不起你,是因为我爱你,所以这一切,有没有,真的不重要。小晓愿意和他住房中房,宁愿冻得坐公交也不多花钱打车,女孩啊,喜欢上一个人后,她真的会变得无所畏惧,只要跟你在一起,就好。

小晓走后,见清就开始努力了,这一切的成长,都因为那个女孩。年少轻狂的少年,总需要一个女孩来过,才慢慢学会变得沉稳。见清有钱了之后,他肆意安排老父亲和小晓的生活,或许有人会说小晓矫情,宁愿挨穷,也不愿意跟见清住进大房子。不是的,小晓不是不能跟见清挨穷,也不是不能跟他一起住大房子,只是两人之间,变了。见清以为小晓喜欢大房子,喜欢钱,喜欢北京户口,这不过是以前小晓为了扎根在北京抓住的救命稻草罢了。而在和见清一起后,小晓真的变了,穷的开心,她不再在乎所谓的物质,因为从那时起,见清,就是她的安全感,她不再需要这些物质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乖乖待在见清身边,就够了。北京这个大城市,瞬间变得很小很小,小到一转身,就能看到幸福。而这慢慢的蜕变,见清都浑然不知,年轻时的恋爱多半是这样,少年的他总以为女孩要的是面包,拼了命去挣钱,而少年的她,只想看到那个真挚的你,并且无条件相信。

见清与小晓分开了,两个人都看似过的很好,见清结婚了,有了漂亮老婆和可爱孩子,而小晓呢,大概也混得不错,两人再见面,说起曾经点滴,都眼泛泪光,彼此都曾深深爱过的人啊,怎么就能说忘记就忘记。

见清问过小晓:「如果当时你没走会怎样?」问了许多个如果后,小晓说:「如果没有如果。」有时候年少的我们就是这样,如果一个没走,一个追了,会不会变的不那么一样,总想在如果中寻找著彼此之间还能在一起的理由,但大家都知道的,回不去了。一如陈奕迅的《我们》那样,我最遗憾的事,就是你的遗憾 与我有关。故事的最后,见清和小晓,终于好好的说再见了,两人拥抱著彼此,像是老朋友那般,彼此都知道,这次的再见,大概是他们之间的永别,曾经像铁轨般交错过的人,也会如铁轨平行般,互不干扰,安全到达各自的目的地。而也就是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没有了我们。

《后来的我们》很平淡,平淡到我过了很久之后才明白她的深意,重逢时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抛开一切在一起的勇气,这才真实啊,即使相爱也要面对现实,见清有妻子有孩子,他们知道无论如何都无法在一起了,那是一种妥协,是无力回天的无奈。

很多年后,可能会因为旧物箱里的一张老照片,泪如雨下。

《七月与安生》好像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像七月一样按部就班地生活,内心向往著安生的远方。这是不忍回忆的青春,而回忆里的那些人,也不愿再见


没办法比,还是那句话,错过得友情,我会去寻找,错过 爱情,我再也不会要!

从完成度来说,前者优于后者,但两部电影都有亮点,至少剧本都是经过思考的。这两部电影也都是「团队>导演」,也就是说因为有一支成熟的团队,所以作品的质量不差。

而周冬雨的演技(尽管称不上那么好),明显是从《七月与安生》开始开窍,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角色,《喜欢你》、《后来的我们》都是这种套路的角色,给人一点投机取巧的感觉。


七月与安生未看过,就不回答了。后来的我们,真的是在众多电影里没得选去看了,看完一脸what。这说的是什么,这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首先是众人诟病的三观问题,已经结婚生子的男主,仍然精神出轨直到偶然遇到女主甚至想肉体出轨,所以所有人都在怀念前任,那么现任呢。另外,周冬雨貌似对此类角色太轻车熟路了,闭著眼都能演的感觉,个人认为可以尝试一下改变戏路,挺喜欢她的


这两个是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类型。相比之下《后来的我们》这部影片更精进,内容更好一些。勾起了很多北漂的记忆


七月与安生有新意,有内涵

《后来的我们》就是我们的青春,《七月与安生》……不好意思这种青春我没经历过,不做评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