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們在羣裡邊也討論了「行書入門選什麼貼」的問題,老師的推薦是:「首選李北海,其次米元章,或者兩個同時學「。我問《聖教序》如何?老師說《聖教序》太難學了,入門不太合適。

其他人的回復也很有道理,對於基礎不是很好的人來說,墨跡是很重要的,可以看到許多細節,不至於亂寫。

我建議你貼出《九成功》的字讓我們看一下,看看你到底學到什麼程度了。如果筆法掌握的不是太好,確實不適合學習拓本。如果掌握的差不多了,可以選擇的範圍就大了很多。

你問的這三種行書,我正巧都練過。說說我的看法吧。

《文賦》可能是默寫的草稿,有幾個字與通行本原文不同。全篇水平極高,筆法嫻熟,雜有草書。學習難度可想而知。如果細分,這個偏楷法,除偶爾放肆一下,大部分寫得很收斂。練好唐楷寫這個會比較適應,許多技法正好與楷書相互印證。陸柬之是虞世南的外甥,深得筆法。他一定在王字上也下足了功夫,不少字形很像。如果說不足,可能是寫得過於謹慎了,行書味道少了點,算楷行吧。

趙孟頫的行書點畫精緻,字形優美,學王功多,許多字就是王字的柔美版(由於其審美和點畫的關係,細節上有單調)。晚年的趙字多了變化和遲澀感,更值得學習。趙字存世墨跡多,選擇面很大。推薦《萬壽曲》、《歸去來並序》(上博藏本)、《閑居賦》、《洛神賦》(故宮藏本,常見天津那本有點滑)等。學趙一定要選高清印本,看明白趙字的用筆,不然很容易寫「順」,寫「軟」,更容易寫「俗」。這可能也是許多人不推薦學趙的原因。但是,趙本身並不俗,不軟,是學者沒學到而已。

《集王聖教序》是現存王字最多的一個帖子,價值極高,難度也是諸貼之最。加上是拓本,恐怕不適合大部分人學,更不要說初學者。但是,學通了這個帖子,你會發現大王不愧是「書聖」,後世絕大部分書家的字都或多或少地來自王字。可以說,學了這個帖子,其他高水平行書字帖就不用學了。但是,基礎好的前提下,這本字帖沒有五年以上的功夫怕是啃不下來。


要我說,選帖啥的先放一邊,找個真正明白行草書的老師是正經。

行草書,不同於楷書。楷書沒有老師指點,自己摸索著寫,個吧年下去,就算不太入道,至少能看。若是本人有點悟性,堅持寫下去,三五年小成都不算難事。當然,要想有更大的上升,再找個老師指點也不遲。

行草書則不然,沒有老師指點,對大多數人來說,大抵就只能瞎寫了。不要說普通人,就是二田,你看看他們的行草書,無非是楷書快寫而已,根本沒有筆法。寫了一輩子歐楷,那個題款簽名的行書根本沒法看。

行草書,對大多數人而言,若沒有行家指點,不客氣說,怎麼用筆,很可能這輩子都摸不到門道,寫一輩子都是錯的,滑膩肥圓全身都是毛病。雖說行家的指點,也不過一兩句話而已,但書法這東西,就差這麼一兩句話,這就是金針,就是一層窗戶紙,沒有人借給你金針,你就是綉不出好的圖畫,沒人幫你捅破,你就是看不穿。

想學行草書,第一就是找個老師。除非你真的有書法天賦,拿來一本帖,真能揣摩出用筆,否則,認真拜師,而且是拜一個好的老師,是正道。選帖,開臨都是以後的事

——————————————————————————————

我的看法就是,行草書是不能上手就臨碑刻的,不但聖教序,十七帖也不是初學可臨的,原因就在於行草書對用筆的要求要更細膩複雜。有好的老師指點還好,倘若沒有老師指導自己臨帖,再加上不用高清墨跡帖,以看清筆鋒欹側起筆收筆轉折連帶使轉接筆這些細節,最後就純粹是瞎劃拉,寫一輩子也不會有長進。碑刻最大的毛病就是所有這些細節全部丟失。啟功講透過刀痕看筆痕,這個對於少數楷書或隸書碑是可能的,對於行草書就沒那麼容易了。其實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證據,許多寫的很爛的字只要刻出來再拓出來,就會感覺上了一個檔次,能看了。現在一些人喜歡把自己寫的字翻成黑底白字,也會覺著比白底黑子的正常樣子好看,就是這個道理。碑拓把所有用筆細節抹掉後,無論筆畫怎麼寫出來的,都會給人中鋒的感覺,若是碑刻再長期被風蝕,拓片更是看起來渾厚古樸蒼勁了。所以啊,明清之後流行的一個筆筆中鋒的說法,大概是從這種誤解中來。畢竟古代珍貴的墨跡真本多藏於宮廷,一般人,即使有名的大書家學者也很難看到真跡,所見多是碑拓。這也可以解釋有清一代,帖學大家多為進士出身出入翰林者,而碑學大家則多為科場失意者,甚至有終生布衣者。當然,以北碑為底子的行草書(清以後風格)因其篆籀用筆,真所謂筆筆中鋒,也是一種風格,那又是另一種路數,這個路數上,聖教序臨不臨其實無所謂,篆隸北碑倒是要認真下功夫了。

行草書不能從碑刻入手,而且,立心學行草書的人,也不宜在唐楷(尢指歐顏柳)上過於計較。楷書一旦寫得板滯還自以為規矩,再想寫行草書,就一個字,難

————————————————————————

剛好回一個人的帖子,對學習歐楷轉行草說了點看法,也放這裡吧

內擫外拓是講論二王書風常用的概念,雖然論者雖多用這兩個古已有之的說法,而對其實質及對應於具體書法的解釋則頗為模糊。從袁裒到康有為到沈尹默一人一個說法,今天還有人強行用各種筆鋒軌跡貼著圓的這邊還是那邊去解說。說實話,一個元朝人,僅僅以自己目力觀察而覺悟並自擬兩個名詞形容其觀察所得,是否值得無數後人再以各自的目鑒臆測去貼合,對這一點,我本就不甚為意。內擫、外拓的含義本來就模糊,再對應到筆法上,這樣空對空地談論就變成玄學了。21世紀了,若真想搞清楚兩種差異較大的用筆或書寫風格,恰當的做法大抵是把眾書家一致公認的內擫書寫和外拓書寫歷史書跡整理出來,建模模擬,觀察模擬書寫中痕跡信息所顯示的統計差異,以此來做判定要更明晰一些。在這樣的工作沒有做之前(我不確定,或許有人在做),像內擫外拓這種詞,不建議在書評中頻繁使用。

當然,我主要想說的不是這個。我的意思是邏輯。你認為歐陽詢和王羲之一樣是內擫風格,所以學了歐體字再學王羲之行草書,是很自然的。我再腦補一下,或許你的觀念裏,也認為學了歐體楷書,再學王羲之行書不但順利成章,而且會易見奇效,畢竟二者皆內擫,氣格相近(按你的說法),是這樣吧。

我反對是恰是這個邏輯。首先,學行草書繞不過二王,無論學不學歐楷,都應學習一下二王,臨一下十七帖集字聖教序什麼的,這是書學通識。但認為學了歐楷,自然應該臨二王,原因在於二王和歐書一脈相承,這個邏輯是不通的。第一,並沒有說法指歐陽詢書法得自二王的傳承,事實上我們看歐陽詢的書帖,其書法中北朝味道濃厚。他的傳世墨跡(無論真偽)的確有儘力學習王羲之書風的痕跡,但顯然是在自己的書風已經成熟後又融入一些王字結體的特點,而不是直接出自二王。這多少可能與二王,尤其王羲之在入唐後得太宗推重而風行的緣故。但就歐陽詢的個人書風而言,和王羲之書風在用筆和結字的規則上相去甚遠。但這不是主要的,根本在於,歐體字的書寫方式與行草書用筆背道而馳,歐體學的越深入,實際上是越難變更習慣而進入行草書的。

總之,我的意見的,學行草書,自然要臨二王,這是毫無異議的。但是練過歐體與臨二王的行草書沒有什麼相關性。某種角度上說,歐體寫的好,會妨礙行草書的入門,無論學誰的行草書。

至於卜商夢奠,也包括張翰千文,從行書角度該怎麼看,有帖擺在那裡,我也不多說了


建議文賦,簡單而有嚼頭。

九成宮之後建議學點別的類型的楷書作為過渡吧,倪寬贊啊,三門記啊,王居士磚塔銘啊,之類的,九成宮都是切筆,側轉中,太方了,直接寫行書代入感太差。寫一些有連帶的,有逆鋒的,各種角度入筆的,橫多的筆劃方向變化不同的,結體圓厚的,更接近題主想要的方向,便於以後學聖教序或者文賦或者趙孟頫。

更重要的是,入筆的練習真的很關鍵,關鍵到明白了這個纔算基本入門,只有有豐富的入筆的靜態帖能給你展示出清晰的慢動作,以便掌握。比如筆切進去如何利用筆的彈性轉到中鋒進行各個方向的刷,看著彩色印刷的墨跡帖上墨色的變化,隱約能看見筆尖在一個筆劃內部如何彈出去,連接到下一筆。還有就是,這些豐富變化都需要穩定的控筆,只有筆越來越穩,寫出來的線條才越接近原帖(當然,某些筆劃需要在調鋒後有一定速度加成)。所以,個人建議是再學學其他楷書,不用著急轉行書,在靜態書體中摸清了用筆的規律,比你用行書摸索這些容易的多。

以上。


個人建議,入門千萬別寫聖教序!千萬別寫!千萬別寫!

只要不寫聖教序都行,聖教序說真的,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你寫到後面會發現,照著他寫,感覺不對,沒有一點行氣,不照著他寫,行氣不一定有字反正是醜了,總之能把你信心和耐心徹底寫沒。我是行書主打寫蘇軾,行書臨了不少帖,但就是打心底逃避聖教序,結果現在跟的老師讓我一定要寫寫聖教序,只能硬著頭皮寫,放兩張我自己臨的,題主可以感受下,同樣臨的王羲之,一個喪亂帖一個聖教序,雖然水平都一般,但聖教序那臨的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學過書法


初學行書不建議學刻本,聖教不僅犯了刻本這一條,還犯了章法不貫通的問題,因為是集出來的,上下之間只是堆疊,並無關係。文賦是否適合初學這個也很難說,我個人對這本貼評價不高,或許是還沒看明白。感覺學文賦容易出現方向不明的問題。趙孟頫倒是很適合,可選的多,且為墨跡。比如《洛神賦》《歸去來辭》《前後赤壁賦》、尺牘,基礎較好之後,可以學題跋,但由於題跋篇幅小,往往精彩有餘,借鑒實難。還有宋四家書法可作為初學入門的極佳選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