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面設計自身價值定位成「作品價值」,本身就是自我價值的一種閹割化呈現。

實際中,平面設計雖然是一種最終以「作品銷售」達成交易目的的行業,但實際上最終的這個作品,是基於「滿足客戶要求」的作品。

舉個例子:

畫家:我畫完了,你想買,那就賣給你——人家這是賣作品。

平面設計:我先畫,畫好你喜歡嗎?不喜歡我重畫,重畫完了你提意見,我改,改到你滿意了,你給錢——你這是賣服務。

同樣是最終以一張圖達成交易目的,但實際上根本是不一樣的過程。

畫家做一張畫,就是單純的生產成品商品。

平面設計做一張海報,就是比較複雜的溝通協調更改的定製服務。

所以平面設計學畫家,把價格定成「一張海報XXX元」,就是把服務價值給閹割了

所以外行說:就這破圖,幾分鐘不就搞定了?有什麼難的?

做過乙方的都知道,再破的圖,哪怕是純色底上打字,這個破圖底色也可能被換了幾十次,字體也換了幾十次,雙方溝通協調了幾十次——根本不可能是幾分鐘能完成的事兒,任何能出街的作品,美醜並不能代表設計師的水平,也並不能代表這圖的難易程度。

所以如果要值錢,那麼就別說「一張圖XX元」,咱是服務行業,咱講的是服務,服務過程要收費,當然是按時間收費了。

起價XX元(低價),包含1或2稿設計圖,後面每小時XX元,從改稿開始算起(小於1小時按1小時算)。

這樣你會發現,客戶讓你作圖的時候,自己會先把資料整理好,確定好再找你——改圖是要花錢的。

客戶也會儘快跟領導跟同事,確定好最後需求,再讓你統一修改,而不是想起一下找你一下——改圖是花錢的。

直接從根本上杜絕了無限改,也從根本上杜絕了客戶這邊對效率的耽擱。

2.平面設計在價值的創造中,本身就是個無足輕重的崗位。

做平面設計的人都喜歡YY,覺得一張圖可以改變企業命運,一個好看的LOGO可以讓企業高大上,一個很有創意的海報可以讓產品大賣——這是非常幼稚的。

平面設計在價值的創造中,本身就是個無足輕重的崗位。這不是小看,而是事實。不是不需要平面設計,而是說平面設計沒有那麼重要。

摸著自己的良心,一個60分的海報(剛及格)和一個98分的海報(接近滿分)的作品在創造價值上面,作用能有多大區別?

根本上設計師做圖的目的是讓甲方滿意,並不是讓市場滿意。市場滿意的結果,甲方也根本看不出來哪部分跟海報有關。所以設計師創造的價值幾乎等於讓甲方覺得自己很牛批的價值,更多的是心理愉悅的價值,而非實質金錢價值。

即使最靠圖的淘寶直通車,大部分功勞也是在於文案。

所以當甲方給設計掏錢的時候,他嘴上或許會說,給我來了個讓人看了都想買我產品的海報,但是他絕對不會給你多掏錢,你的本質還是「一張圖」,哪怕圖再好,也是「一張圖」,僅此而已。

如果他賣的不好,他還會給你差評。但是當東西賣的好的時候,他絕對不會把這功勞歸於你,因為後來是他盯著你修改的,甚至他還會說這圖其實是他自己設計的,還有就是產品其實是他自己在賣的。

一個牛逼的企業(設計公司除外),牛逼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營銷牛逼,或許是渠道牛逼,或許是產品牛逼,或許是名頭牛逼,但絕對不會是設計牛逼。

這個沒得解決辦法,因為平面設計本身就是在這麼尷尬的位置,屬於邊角料行業,改不了。

3.平面設計是個沒有量化標準的行業。

如果你說值錢,那你能說出來,你憑什麼值錢不?一二三四五,你能列出來麼?

你頂天了,你說你給各種名企業服務過,用這個履歷來證明你值錢,但是這說到底,依舊不是個很直接的值錢方式。

即使你是華為的首席平面設計,你不一定能服務好一個員工數不超過十個人的電商公司老闆,因為圖好圖不好得看他個人的喜好

搞營銷的,可以說他給某公司把銷售額在半年內提高了90%。

搞產品的,可以說他給某公司把產品用戶粘性,提高了90%。

搞平面的怎麼說?可以說它給某公司做過海報?成績沒法量化的。

所以值不值錢,沒有比較直接的量化標準,那麼增長起來,就不會顯得那麼有理有據了。

再加上平面設計是為了讓拍板者滿意的東西,個人喜好佔大多數因素,所以很難說值錢。

4.平面設計的評價門檻很低。

平面設計說到底,就是為了受眾服務,討受眾喜歡。

受眾可以是個公司老闆 ,可以是個麵館老闆,也可以是個手機用戶,更可以是個搬磚工人。

那麼你讓別人滿意,你想討別人喜歡,肯定得滿足別人的喜好了,所以別人給你提意見,你沒法兒否定,這個是個沒法兒辯的問題。

你說你專業?抱歉,別人不喜歡你的方案,你專業有求用?

所以一些有想法的設計師,會做一些讓別人覺得他專業,從而讓客戶認慫的操作。

比如logo設計上的裝逼線,再給你來套VI應用,做一系列的logo應用規範,讓你覺得這麼來原來還是有標準的,原來自己不專業。

但是如果客戶屬於那種你給老子做,就得聽老子的,這麼操作也沒用,甚至自己給自己挖坑,後面改的幾版也按這個規格來。

以上4點,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平面設計不值錢的部分原因。


看樣子已經有不錯的回答了,簡單補兩句:

  1. 平面設計做的只是「形式」對實際產品的消費者「沒用」。
  2. 營銷影響力提升上佔次要作用,有沒有廣告位是0和1的區別,放怎樣的畫面是123的區別。
  3. 作品優劣無法形成「共識」,勞動結果永遠有人不滿。
  4. 職能本身過於工具化,越來越傾向於體力勞動。
  5. 專業篩選門檻過低,良莠不齊。

閑扯兩句:

剛入行的時候,我覺得叫自己「美工」也沒什麼不妥,畢竟當時我的理解是「美術工作者」大概一個月後我就發現「美工」一詞基本上就是描述非科班出身的「美術工人」。——於是乎我改稱自己為「平面設計師」

過了段日子我發現拿「平面設計」稱呼我的越來越多,還經常擅自去掉我職位上的「師」字。——於是我不斷提升職位,從美術指導到平面設計總監,在平面設計總監幹了四五年我都認為自己歸類於「高級的平面設計師」。

前不久我實在覺得這行太亂了,大批大批半路出家的半吊子美術工人也開始自稱「平面設計師」。——於是我開始改稱「視覺設計總監」。

順帶一提,哪天半吊子們敢自稱「視覺設計」的話,臺詞我已經想好了——「你懂視覺?別光秀案例,直接拿起筆畫上兩筆瞧瞧如何?」


我來從另一個角度談談吧,平面設計其實是一個「偽技術」崗位,什麼叫偽技術,就是你想要得到數字4,可以是2+2=4,也可以是1+3=4。

在這個前提下,管你是會插畫的設計師還是會高數的設計師,在市場爸爸看來,你只是增加了自身的附屬價值,本質上你還是你,不能因為你穿了一件貂皮大衣就不是你了吧?

什麼是值錢的呢?技術,乃至核心技術,這個詞畫重點,華為的麒麟晶元,智能製造,納米,這些詞背後的東西才叫技術。汽車你必須得加汽油才能解決問題,加柴油會拋錨的。

設計解決的是人的心理問題,技術解決的是生產問題。

對於剛跨過溫飽線的中國人來說,是生產更重要還是心理更重要呢?當然生產更重要,獲得安全感排在其他情緒之前。這就是為什麼做設計的要學心理學,我覺得更要學點經濟學,學完可能你就想轉行了。

當然,學完沒轉行的,耐著性子再磨一磨,你又會有一個驚奇的發現,原來做設計還是挺賺錢的,因為技術會更迭,但人的情緒卻是反覆。

好的設計師從來都不賣作品,他們賣的是安慰劑。


先分解問題:

平面設計?是從業者還是平面設計作品?

某些人?其實是大多數人,準確說是大多數受眾,同時包含部分同行。

不值錢?從業者工資低?還是作品買不上價?

好,現在綜合一下,再逐一分析。

1、平面設計師在大多數受眾眼中都是一個低端職業,工資很低嗎?

2、平面設計作品在大多數受眾眼中,都是賣不上價的嗎?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平面設計師在大多數受眾眼中都是一個低端職業,工資很低嗎?

筆者在成都平面設計行業做了十餘年,目前還不打算退出,並且目前正在和夥伴在一起經營一家平面設計培訓學校。

這十多年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第一、平面設計師的存在已經從一種高端職業變成常規存在。

30年前,有多少人想過如今高速公路到處都有?

30年前,有多少人想過中國的高鐵全球第一,無論是里程還是增速?

30年前,全國有多少個城市擁有地鐵?現在呢?哪個省會城市沒有地鐵?

30年前,有多少人想過今天的平面設計師和今天的高速公路一樣多?增速像中國高鐵那麼迅猛?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最早的高速公路被人無比羨慕,高鐵也同樣如此。設計師在30年前也是一個十分高端的職業的。但是現在呢?不僅高校在培養大量的設計師,就連社會辦學機構也成為設計師培養的半邊天。平面設計師從最早的「物以稀為貴」到現如今的鋪天蓋地都是,從這一點看,設計師這個稱呼的含金量是在下降的。

但是,正因為如此多的設計師存在,我們更應該看到另一個問題:平面設計師已經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高鐵、高速、地鐵一樣變成一種「基礎設施」,只不過高鐵高速等是物理意義上的基礎設施,而平面設計師是社會經濟發展和創意市場上的一種基礎設施而已。

因此,不能說平面設計師從高端走向低端,而是應該說:平面設計師從稀缺走向普及。

但是,普及不一定就是工資低的代名詞。不然,市場上那麼多平面設計師憑什麼生存?這就是我即將要說的第二個問題:

第二、平面設計師其實並不富餘,市場需求量從最初的專業設計公司到現如今大多數甲方單位都會有自己的設計師或設計團隊。

平面設計師普及,並不意味著過剩或富餘。筆者的培訓機構每年都會培養四十名左右的平面設計師,他們有的在專業的設計公司,有的在廣告公司,有的自己成立了設計工作室,有的則是進入甲方公司,成為設計部門主管等。並且這種需求每年都在增加,為什麼?

因為最早的設計業務一般都是專業的設計公司才能做,當時設計師資源緊缺,設計業務多,很多的設計又是必須加班做,導致一個很致命的問題:效率低下。

所以美越來越多的甲方公司不再依賴專業的設計公司,而是在公司內部成立企劃部門或專業的設計團隊,讓所有的設計業務都在公司內部消化,這種省去第三方設計公司的操作,不僅不存在溝通障礙,在作圖和修改中都十分快速,效率很高。再者,這樣的設計師由於長期處理對象都是侷限於某一個細分領域,在構思和出圖過程中也會降低複雜的延伸,進一步讓效率提升。

市場經濟,時間就是金錢,甲方公司當然願意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效果最好的設計圖,而不是不斷催促設計公司,在設計公司去排隊。

自己家的業績好起來了,設計師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認可,該漲薪的都會漲薪,該獎勵的也一定要獎勵。因此,設計師從高端到普及,從專業設計公司到甲方公司,普遍現象是:設計師的工資並未大面積走低。

第三、大量設計師湧向市場,設計師的工資並未因為人多而普遍降低,反而是繁榮了設計市場。

設計師工資水漲船高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各行各業的基本工資都在增加,平面設計師的工資也不可能不漲。第二是因為有了設計師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平面設計師本身就是為商業服務的。這是我一貫的觀點。因此,平面設計師不僅是經濟建設中的一員也在一定程度上繁榮了創意市場,活躍了設計市場。這些因素相加,平面設計師的工資不可能下降。

綜上所述:平面設計師只是看起來多了,實質上需求量一直在增加。平面設計師並不存在低端職業一說,只能算是基礎職業。平面設計師的工資也是在市場競爭中緩慢上升的,不存在從業者多了,工資就一定下降,這在市場經濟邏輯下,並不符合邏輯,因為設計市場,創意市場不是固有資源,人多了就分的少了,而是人多了,創意和創造也多了,市場也繁榮了,設計師能通過這份職業獲取的經濟價值也就更多了。

關於平面設計行業的競爭關係,請參看本人的另一個答案:

平面設計行業競爭激烈嗎??

www.zhihu.com圖標

現在回答第二個問題: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平面設計作品在大多數受眾眼中,都是賣不上價的嗎?

平面設計作品要賣高價錢有兩個關鍵變數:第一,設計師基礎能力和設計水平的上限。第二、設計師的第一服務商對設計的認識度。

設計師的基礎能力和水平上限問題

這是左右設計師收入的最關鍵因素。一名設計師的基礎水平如果只是定位在:下幾個素材,在製圖軟體上進行簡單拼湊,從來不考慮在傳遞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情感表達(情感表達是平面設計師的最高競價,關於這點,可以參照我之前的一些回答。),那這樣的設計師做出來的東西註定只能低價,被人認為一點不值錢。在設計的江湖內,有人對這樣的設計師賀號「素材搬運工」。既然是素材搬運工,他們的「作品」能值錢嗎?可想而知。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會反覆強調設計作品要有情感,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設計作品最終是要拿到市場上讓大眾去評分的,一個好的設計作品,雖然在商品成交環節難以進行量化,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很簡單的實驗:

你去逛商場,你對某一件商品的認識過程,一定是先從堆頭的造型,色彩等方面開始的。你遠遠的看見一個堆頭很吸引人,你於是走過去拿起商品仔細端詳,你才會進一步瞭解產品的其他細節。在商業心理學中,有心理學家做過試驗,大多數人購物時,在難以分辨功效功能時,他們基本都是會購買好看又低價的。

這個時候,是什麼左右了成交?當然是設計了。

從這一點看,設計作品的好壞,是否值錢,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甲方說了算,而是受眾說了算的。因此,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設計師作品能不能賣錢,關鍵因素是設計師水平的上限在什麼樣的高度。

那麼,平面設計的上限有多高呢?請參看我的另一個答案:

平面設計的上限高嗎??

www.zhihu.com圖標

最後,做一個總結:

設計師一點都不低端,有些人認為的低端是對從業人員眾多導致的一種偏見,是對那些學了軟體,學了下載素材就入行的人說的話。工資收入高低主要還是在設計師的水平問題,市場經濟還是很講究能者多得,適者生存的法則的,因為誰都無法改變二八定律,做得優秀的,做得成功總是少數人。不要因為有80%的設計師是山寨的,或者能力差,水平低就將整個行業說的一文不值。會設計的設計師很多,懂的欣賞和捨得出高價的商家也不少,最終,喜歡好設計的大眾也非常之多。

最後一句,給想入行的準設計師們來個鏈接:

你們想對進平面設計的人說些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以上,手敲!歡迎交流!歡迎擡槓!


兩年前的一個回答,同樣適應現在。

關於設計

三K-3三:設計是什麼?從藍圖到AI他是活的?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關於藝術

三K-3三:掰掰藝術?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