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翻版,春秋戰國淘汰的。

恕我直言,說王莽是穿越者是侮辱穿越過去的任何人。


什麼智商的人會真的信這個?憑那個「遊標」卡尺嗎?


王莽的標籤有兩個:


復古超前

一個人是怎麼做到既復古又超前的呢?


他首先得是儒家的,儒家每天喊什麼?世界很糟糕,三觀又壞掉,還是從前好!


圖片

圖片

這樣他就會拚命創造一個理想世界,而理想世界正是人類未來的夢。


王莽就是這樣一個儒家學霸,同時也是一個以拯救世界為己任的男人,從當宰相就開始迫不及待地全面改革。


發誓要把新朝帶回他心目中完美世界的楷模——陽光燦爛的周王朝。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於是大興儒學,大改制度,這事兒整個歐洲 1500 年後才開始,叫文藝復興,王莽一個人早動手了,叫「託古改制」。


絕不可否認,王莽是個有情懷的超級天才,他的改革措施幾乎每一項都是科幻片,領先地球科技一兩千年,讓人忍不住懷疑他是披著人皮的機器貓。


圖片

圖片

可是,治國有時候和超級大腦是不兼容的,當思想超前時代太多,就是無土之木、無源之水,翻譯成中文就是:


步子邁得大,


容易累劈叉。


圖片

圖片

我們來看看他都幹了些啥:


1.貨幣改革


現在是新朝,你用漢朝的錢,是不是看不起我?於是換新幣。換就換吧,倒是想好了再換哪,換了四五次,市面上無數版本的錢,連破布條子、王八蓋子都能當錢使。


圖片

圖片

當年的有錢人假想圖


出門買根黃瓜,先跑去銀行排隊換錢。


圖片

圖片

一到晚上就不敢刷朋友圈,怕刷到小龍蝦。

圖片

圖片

這還讓不讓人做生意了?


本來是想通過經濟改革大力扶貧,結果玩脫了,變成流通障礙,而且換一次錢,家產就縮水一次,這可怎麼辦?


2.人人平等


想不到吧?王莽是人權鼻祖,兩千年前就知道人人平等,直接廢除奴隸買賣,不容易。可是這步子又邁大了,存在的事物總有它的道理,像奴婢這事兒,你改可以,有話好好說,不要一上來就掀桌子對不對?


結果有錢人家裡忽然沒人幹活兒了;


圖片

圖片

中介忽然全倒閉了;

圖片

圖片

最關鍵的是窮人忽然沒活路了。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半小時漫畫歷史系列(共 5 冊)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讀客出版社

¥59.99 會員免費


我可以告訴你,是的!

作為時空管理局華夏「龍組」駐成渝第十九小隊,我們在第一時間其實就已經發現有人未註冊穿越時空大門,但是時間線機器確並未報警,我們第一時間就確定穿越者的身份:彭加木。

出於對違規穿越時空門但時間機器卻並未報警的好奇,我們分部並未立即上報總局我們決定先弄清原因;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彭加木屬於「魂穿」,他將肉身拋棄在羅布泊使用精神能量穿過時空門,我們還震驚的發現彭加木的精神體天然就具有時空耦合性,通俗點講就是他的穿越本就是時空默認或者註定的了。

由於《時空法》第一條規定:任何組織、個人不得幹預時間線的自然發展!

導致我們不能拘捕彭加木並帶回他,於是我們決定繼續暗中關注他的一舉一動,我們發現彭加木的精神體附著在一個叫「王莽」的破落二代身上,雖然是破落代但他的政治經歷還是一番風順的,並且作出了很多社會主義改革,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他派人殺了一個叫「劉秀」的人。當即時空門發出了紅色警告,我們發現註定建立東漢的「劉秀」同學就這樣嗝屁了....

經過「龍組」長老團的決定,因為我多年的監視經歷,我接受了時空門的祝福作為新的「劉秀」登上歷史舞臺.........


開玩笑的段子還真有人信?

我要是穿越成王莽上位第一件事就是砍了劉秀好不咯?

作為一個穿越者一代沒完就被人滅了真丟穿越者的臉

ps:說沒有王莽就沒有劉秀的,是不是彭加木不去羅布泊這個世界就終結了?你當是丘處機路過牛家村呢?


我發現很多人總是覺得一個皇帝應該放著手下幾百個工匠不用而是自己親力親為,自己去挖硝石搞硫磺燒木炭,最後把自己關在小屋子裡研磨、混合、再裝到竹筒裏來一發?非要做火槍嗎?腦子瓦特了?裝竹筒裏扔著炸他不香嗎?裝竹筒裏綁弓箭上射他不行嗎?

還有人質疑黑火藥的威力,我簡單說一個我親身經歷的吧,大概是14年到16年之間的某年臘月下午。我在岳母家裡突然玻璃猛震並聽到一聲巨響。類似大車爆胎的聲音但是要大十倍。第二天得到消息十五里外的另一個村子裡有家人私做煙花,不慎爆炸,家裡除了兒子外出不在家之外全部被炸碎。連客人帶鄰居碎肉撿了十幾個麻袋。兩排房子被炸塌。這就是是用土辦法製做的黑火藥的威力。而且這是兩三個人的小作坊就做出來的量。把這個東西埋在城門外,別說劉秀,天秀也不行

我也不知道這羣人都是怎麼想的。咋都當皇帝了還是個光桿司令呢?

難道那位意淫皇帝拿著金鋤頭種地的老前輩多子多福,子子孫孫都學會了擡槓最後又都到了知乎?

在古董鑒定裏有這麼一條原則。無論這東西有多少條特徵顯示它是真品,只要有一條不符那就是假的。就像一個瓷碗它再像宋汝窯,下面寫著微波爐專用它也是假的。這種史實鑒定同理。更何況穿越這種事霍金他老人家在輪椅上已經證偽過了

如果這羣人腦子確實不夠用,我就再說一個簡單的。

雙邊馬蹬

這下沒啥技術含量了吧,單邊馬蹬一頭綁一個就是了。

以下原回答

不可能,首先王莽不可能是穿越者,除非他是文盲出身,從來沒學過知識

否則王莽不可能不知道火藥是硝石硫磺加木炭

作為一國之君,只要知道這三樣,找幾個人一試就能試出來黑火藥,哪怕造幾批竹槍,那樣他也不會被打敗。即使被打敗了至少會留下記載。

王莽只是有一個超前的意式而已,僅此而已

經評論提醒得知王莽的意識也算不得超前。那證明他是穿越者的證據就更少了。還有很多朋友說自己不知道黑火藥配方,可能是教育又改了?至少我小學就學過硝石硫磺加木炭

最後,問問題的大哥把標題改了,原來問的是彭加木有沒有可能是王莽。彭加木何許人也?會連小學生都懂的知識都不知道嗎?

一個位高權重一聲令下幾百工匠都可以調動的人卻對技術革新沒有任何嘗試的人竟然會有人相信他是穿越者

中國教育任重道遠


彭加木是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著名的科學家,而王莽是西漢末年的篡權者,這樣兩個人又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呢?

其原因有二,一是彭加木的神祕失蹤和雙魚玉佩可以穿越時空的傳聞,二是因為王莽改革中,那些很像穿越者才會做的改革。

但要我來講,王莽既不可能是彭加木穿越而成,也不可能是穿越者。

今天,咱們便來澄清一下,關於王莽是穿越者的說法錯在哪裡。

【彭加木先生消失事件】

1、雙魚玉佩和彭加木

關於雙魚玉佩的傳聞有很多,最廣為流傳的一種,是說這種玉佩可以複製生物+穿越時空。

在最初的版本中,雙魚玉佩甚至還能讓接觸著像喪屍一樣,變得獃滯,這便是被複制的副作用,分割靈魂。

不過,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現在網上流傳的關於雙魚玉佩神異傳聞的5張照片都是假的。

真正的雙魚是佛教八吉祥之一,象徵著「無限生機」,但絕沒有什麼複製生命、穿越時空的說法,彭加木就更不可能是被雙魚玉佩傳送到西漢末年了。

【普通的雙魚玉佩】

彭加木之所以要去羅布泊,並且三次前往的理由,其實一開始是為了找到「重水(製造核能源必備材料)」讓祖國在覈領域能夠趕上美蘇兩大國。

彭加木先生第二次進入羅布泊考察時,中國已經研製出了自己的核武器,他的目的也變成了:我有從荒野中踏出一條路來的勇氣,我要為祖國和人民奪回羅布泊的發言權。

這位身患癌症的偉大科學家,第三次踏入羅布泊,目的很純粹,是想找出黃沙掩埋下的文化真相。

彭加木失蹤之前,曾經對隊員說:我們要盡量自己去找水,這樣可以給國家節省許多的費用,用飛機運水太昂貴了。

而這,也就是他留下生命中最後一張紙條上寫著「我往東去找水井」的原因。

哪成想,彭加木先生此去,便再也沒有回來。

讓整件事情和雙魚玉佩聯繫到一起的是,1980年10月11日,香港《中報》中發布的頭條新聞,上面提到:就在北京透露出彭加木身亡大漠的同時,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與彭加木結識三十多年的老友、中國留美學者周光磊卻於九月十四日晚在一個飯館裡見到了他。

大家根據這種說法,聯想到彭加木會不會是利用雙魚玉佩複製了一個自己,然後分身在現實生活,本體就穿越到西漢去做穿越之子了呢?

2、不是穿越者的王莽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是對國學頗有研究,又熟悉歷史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其中致命的錯誤。

我們首先來看看王莽和彭加木兩人的差異有多大,首先王莽是一個可以為了形象殺死幾個兒子的男人,他的心中也沒有所謂的忠於國家的想法。而反觀彭加木先生,他的行為卻處處是為了國家著想,兩人本質上就不一樣。

【西漢】

其次,王莽和彭加木畢竟是兩個時代的人,如果非要說王莽是他穿越的,那麼在治國理念上一定會體現出超越時代的先進性。我們知道,彭加木先生所處的時代,深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薰陶,那麼在思維方式上,肯定會帶有明顯的特點。

可王莽,在改革時,卻並沒有突破時代侷限性。

從王莽改革官職來看,他只是走上了一條復古的道路,包括他廢除的奴婢制度,也只是基於社會矛盾尖銳的情況下才做出的改革。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他的改革是集時代理想主義於大成,對社會發展有一定借鑒作用,卻不能誇張到認為他已經達到了今人的程度。

比如《漢書·王莽列傳》: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餘田予九族鄰裏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

【王莽】

王莽的這些制度,帶著濃烈的先秦思想,官職、田制更是借鑒了周朝的做法。細細一思量,也便能明白,王莽壓根不可能是穿越者。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歡迎關注公眾號:腦洞趣味歷史


不可能,王莽不是穿越者。如果是的話,為什麼沒有dang支部,為什麼不發行人民幣而發行二十幾種貨幣。


王莽主張均分土地、解放奴隸,想要建立一個消滅私心,一心為公的世界:


天特別藍,水特別清,人民在堯、舜等人的領導下,過著牧歌式的生活。


那個時候,天下沒有黑暗,沒有不公,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天下為公,實行井田制,有福大家享,有難大家當。


人們的道德水平都很高,人人遵守秩序,「市無二賈,官無獄訟,邑無盜賊,野無饑民,道不拾遺,男女異路」……



作為當朝皇帝的親表哥,誰都會以為王莽是在錦衣玉食中長大的,其實遠非如此。


父親去世時,王莽剛剛四歲。


那時候,姑姑王政君雖然已經被立為皇后,但因為不受寵,所以王家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直到王莽十四歲時,王政君成了皇太后,王家才突然顯赫起來,五個叔叔同日封侯。(《漢書·王莽傳》)


在漢朝,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王莽的叔叔都進入決策層,連帶著眾多的表兄表弟也都迅速入仕,整個朝廷成了王家的天下。《漢書·元後傳》


但在這些雄偉的建築中,卻找不到王莽的家。


由於父親早死,王莽家並沒有享受到封侯的待遇,只是得到了太后的一筆定期補助。


姑姑和叔叔們忙於扶植私黨,攬權納賄,大興土木,幾乎把這對孤兒寡母給忘了。


沒有權力自然就缺少收入來源,和叔叔們比起來,王莽母子的日子相當清苦。


貧困因為對比而放大,傷害因為敏感而更深。對早熟的王莽來說,由地位及貧富差距而引起的屈辱感無疑是早年經歷中的重大心理事件。


與權力中心的遙遠距離形成了其強大的張力,深刻的屈辱體驗化作了向上攀登的不竭動力。


地處孤寒冷眼旁觀使他觀察到了社會的黑暗,聖賢的教誨灌注給他巨大的道德激情,而不幸的生活又鑄造了他堅強的意志。


「不患寡而患不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賞信修睦,選賢與能」,這些話在他口中讀出來異常地慷慨激烈。


他希望自己的智商將最終幫助自己走入權力中心,把這些寄生蟲一樣的表兄表弟踩在腳下,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公平、更合理,而自己也最終將留名千古,光耀萬世。



王莽早年恭儉孝順。


系統的儒家教育,引導王莽強化自己性格中的這些品質,並且形而上之。


在他的時代,道德在正統觀念中是超越一切的最高價值,道德完善被認為是人生的最終目標。


他認為這個人人放縱苟且的社會是不合理的,和庸人的信念不同,聖人之徒必須讓社會適應自己,為此他就要帶頭克己復禮。


被聖賢之道折服的他立下弘誓大願,要以古人為榜樣,特立獨行,做一個錯誤世界裡正確的人。


他事母至孝,對長兄的遺腹子視如己出。他為人慷慨,經常周濟別人。


他恪守古禮,路上遇到年紀比自己大的人,一定要退避三舍,躬身等長者走過,才直起身子。


西漢末年,人心還古樸,讚揚者畢竟多於指指點點者。


以當朝皇帝親表兄之尊,王莽「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謙恭孝友,確實與他那眾多不知天高地厚的表兄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那個十分關注人的道德品質的時代,王莽年紀輕輕,就確立了優良的社會形象。


而這一形象被他的那些驕奢淫逸飛揚跋扈的至親反襯,顯得更加光彩照人。



雖然受到忽視,王莽畢竟是皇帝的至親,這一社會關係使他擁有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潛在優勢,一旦機緣巧合,優勢就會轉化成巨大的現實利益。


成帝陽朔三年(前 22),大司馬王鳳病重。


王莽遵從孝道,趕到王鳳府上去照顧病人。


王鳳所患大約是腦血栓後遺症,偏癱在牀。


王莽代替僕人,親自給王鳳端屎端尿,「親嘗葯,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盡心竭力。(《漢書·王莽傳》)


疾病使王鳳感覺到了異常的虛弱和無助,他沒有想到是這個平時沒怎麼關照過的侄子給了自己最需要的親情。


而自己平日裏提攜備至的子侄,從小嬌生慣養,誰能喫得了這樣的苦?不要說收拾穢物,就是探望一次都是待不了一會兒就匆匆離去。


相比之下,王鳳不禁為自己以前對王莽的忽視深感愧疚。


彌留之際,王鳳鄭重地把王莽託付給太后,要求多加關照。


根據王鳳的遺願,朝廷任命王莽為黃門郎。


以前,每次王氏子弟入仕後,經常能聽到各種風言風語,而任命王莽後,王政君聽到的卻是由衷的歡迎之聲。


大家都覺得,這樣出眾的人才早就應該進入仕途了。


太后對王莽不禁刮目相看,她沒想到這個幾乎被自己遺忘了的侄子居然擁有這樣的影響力。


老謀深算的她立刻看到了王莽的價值:他有助於挽回王氏家族不佳的名聲。


不久,又升王莽為射聲校尉,使他進入中級官員行列。


王莽給官場帶來了一股新鮮空氣。


王莽一點也不因身為外戚而有任何驕氣,對任何人都是和和氣氣,謙恭有禮。


王氏子弟大都不學無術,而王莽卻精通典籍,學問出眾;王氏子弟爭相攬權納賄,王莽卻清廉自守,一塵不染;別人處理政務難免摻雜私心,王莽卻不偏不倚,處事至公。


大家提起王莽,有口皆碑:對王莽不遺餘力的讚譽實際上就是對其他權貴行為的批判。


這一年王莽二十四歲,達到了心智完全成熟的成年。


在三十歲這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封邑一千五百戶,晉陞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


由此,王莽經常隨侍在皇帝和太后左右,成為一個頗有影響力和權勢的大臣。


雖然如此,他的作風依然不改,居官恭謹有加,地位越高,為人越謙和。


太后和皇帝都慶幸選對了人,不斷委以重任。


又過了八年,深受輿論支持的他接替退休的叔叔王根,成為大司馬,社會輿論終於把他推上了權力的高峯。



漢朝時候,流行天人感應論。


西漢末年,社會上經常流傳著改朝換代的傳說。


每年都會出現一些小道消息,說是某地某地出了什麼怪事,預示著將要改朝換代了,漢朝的火運已經到頭了,土德皇帝將要出現了。


大漢王朝的氣數看起來也確實快要盡了。


西漢末期,貧富分化達到了社會不能承受的極點。


皇帝一次又一次下罪己詔,到天壇去跪拜上天,承認錯誤,可是形勢絲毫不能好轉。



登上了權力頂峯的王莽俯視天下,看到的是一片末世衰敗的景象。


混亂他不怕,甚至希望再亂一些,那樣,他的能力才會更好地體現。


他要讓奄奄一息的大漢王朝在他手裡重新強壯起來,他要讓流離失所的百姓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他相信自己的雄才大略,相信自己已經掌握了聖人之學,他以《周禮》和《論語》為指導,澄清天下,應該指日可待。


他興緻勃勃地開始了改造帝國的計劃。


他首先希望以自己為表率,扭轉社會奢侈的風氣。


他要求政府工作人員剎住浪費之風,自己上下班坐的馬車、穿的衣服,都儉樸得不能再儉樸。


做了大司馬之後不久,王莽的母親病了,達官貴人紛紛到王莽家探望。


出來待客的婦人穿著粗布衣裙,臉上也不施脂粉。


貴夫人們都以為是王家的女僕,及至介紹才知道竟然是王莽的夫人,轟動效應可想而知。


一時間,王莽家的簡樸作風傳遍長安,奢侈之風果然大減。


第二步,王莽通過艱苦的鬥爭,動員政府通過了著名的「限田令」,禁止豪強大戶佔有過多土地。


上任第二年,王莽又以王太后的名義,宣佈把王家的所有土地,除了墳園之外,全部捐給貧民,以此帶頭推動「限田令」的實施。(《漢書·王莽傳》)


這幾把火燒得非常漂亮,一時間,王莽為首的政府獲得了極高的支持率,整個下層社會歡欣鼓舞,以為天下大治的時候終於就要到了。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極權政治中,每個人的政治生命都是脆弱的。漢成帝的死打亂了王莽的整個計劃。


成帝綏和二年(前 7),王莽上任不到六個月,漢成帝去世。


由於成帝無子,召定陶恭王之子繼承帝位,是為漢哀帝。


王莽不識時務地得罪了新帝。成帝綏和二年(前 7)七月,王莽被免職,回到南陽封地閑居。(《漢書·王莽傳》)


奮鬥了幾十年的成果就因為一次大義凜然而失去了。做模範有時必須付出代價。


這一年王莽三十九歲。



這次挫折,對以政治為生命的王莽來說,無疑是嚴重的。


但是,王莽有著鋼鐵般的性格,挫折於上升期的他,就像給好鋼淬一次火,只會讓他更加堅韌。


在閑居的日子裡,王莽做了這幾件事情:一是傾心結交官員,特別是知識分子,建設自己的人際資源網;二是密切關注朝廷政局變化,同時又絕口不談政治,不惹是非;三是繼續進行自己的形象建設,豐厚自己的人格資源。


真是天將亡漢,剛剛登上帝位的漢哀帝恰好是歷代皇帝中最不爭氣的一個。


上任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外戚,祖母傅太后和母親丁後兩家的親戚一股腦兒擁進朝廷,當仁不讓地佔據了各路要津。


哀帝做的第二件事是搞起了同性戀。他喜歡上了一個叫董賢的漂亮侍從,兩人很快就朝夕相處,形影不離。


哀帝停止了王莽的「限田令」,一次賞賜給董賢二十萬畝土地,不久又任命二十二歲的董賢為大司馬。為了表達自己的愛意,哀帝甚至想把皇位讓給董賢。(《漢書·哀帝紀》)


漢朝的衰敗在哀帝手中達到了頂點,混亂的朝政加劇了人民的痛苦。


他使漢王朝喪失了最後一點人心,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局勢,哀帝如上文所述,搞了一次荒唐的「再受命」儀式。


這個儀式反而再明確不過地說明瞭大漢王朝已經喪盡人心。


四十年來的修身磨鍊似乎就是為了面對今天的考驗。


要做改天換地的聖人,要做出經天緯地的大事,他就不能按常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他得把自己變成刀槍不入的超人,變成超越世俗情感的神,這樣才能承擔起挽救天下的重任。天理和人慾的交戰中,後退一步,就會前功盡棄。


上天也許是用這件事來考驗王莽能否承擔大事,他把拳頭握得緊緊的,關節都要碎了。


他以為自己已經練就了鐵石心腸,但是,現在他發現,自己的心還保持著幾分彈性。


每一個夜晚,他都幾乎要向感情投降,然而隨著天明的到來,理智又一次佔了上風。


王莽的意志最終不可違背,經過幾天的爭執,王獲終於自殺。(《漢書·王莽傳》)


這件事震動了整個社會。人們沒法不震動,人們沒法不感動,人們沒法不敬仰。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他確實已經接近了聖人的高度,讓人只能仰視,心懷慚愧。


在這個裙帶成風的黑暗時代,王莽的行為像一盞明燈,給人們的心靈帶來了希望。


王莽像一個高明的演員,給人們留下了最動人的造型。


是啊,在這個綱紀崩潰的時代,人們最痛恨的是上流社會的窮奢極欲,最痛恨的是裙帶成風。


而王莽恰恰恭儉勤政,恰恰大義滅親。他準確地擊中人們感情中最脆弱的部分,讓所有人的心都成為了他的俘虜。


哀帝元壽元年(前 2)正月初一,發生日食。在漢朝人看來,這是上天明確無誤的警告。


哀帝驚恐不已,下詔讓大臣獻策。鬱鬱已久的大臣紛紛上書說這是上天對王莽遇到的不公正待遇的反應。鑒於輿論的壓力,哀帝只好以侍候王政君的名義讓王莽重返京師。(《漢書·哀帝紀》)



還沒等王莽為重新獲得權力進行更多的努力,哀帝元壽二年(前 1),二十五歲的漢哀帝突然去世。而在此之前,他的祖母與母親傅、丁兩後都已去世。上天又一次向王莽露出笑臉。


在漢哀帝胡作非為的時候,王政君默默地獨居深宮,不動聲色,而現在,這個資深女政治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採取了行動。


在哀帝去世的當天,她就駕臨未央宮,收取了皇帝的璽綬;接著召見大司馬——皇帝的情人董賢,問他打算怎麼處理皇帝的喪事。


乳臭未乾的董賢在王政君面前居然嚇得連句完整話都說不來了。


王政君馬上掂出了這個人的輕重,命使者火速召王莽進宮。(《資治通鑒·哀帝元壽二年》)


王莽又成了大司馬。


王莽做的第一件事是罷免董賢,此人早已成為哀帝的替罪羊,成為人人痛恨的目標。


董賢畏罪自殺後,沒收其財產四十三億錢,充實國庫。(《漢書·董賢傳》)


王莽做的第二件事是選立中山孝王之子,九歲的劉衎即位,是為漢平帝,此人與無子的哀帝血緣最近,立他為帝順理成章。


同時,王莽命令,平帝的親屬不得進京,以絕外戚之患。


接著,他把傅、丁兩家的外戚全部趕出長安,讓自己那些聲名良好的朋友親信佔據要津。


挖傅、丁兩後的墳墓,以平民憤。(《漢書·外戚·孝哀傅皇后傳》)


三件撥亂反正的大事做罷,整個大漢天下歡聲雷動。


久久壓抑的人心得到了充分舒展,人人都以為,災難終於過去,光明就要來臨。


王莽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信任。大漢王朝在王莽的領導下,眼看就要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有人說王莽處心積慮地篡位,而實際上,他更像是被民眾一步步推到皇帝的寶座上去的。


漢朝時的上天和民心看來是心有靈犀,高度默契。王莽執政前的百十年間,災異屢見,什麼夏天降霜,冬天打雷,山崩泉湧,地震石隕,日食月食,星辰逆行,老天爺裝神弄鬼,忙得不可開交。


《春秋》所記載的災異品種在西漢末年幾乎都全了。一旦有了一點什麼事,老百姓就捕風捉影,添油加醋,三人成虎,口耳相傳,鬧得天下人心惶惶。


可是,王莽上臺後,這類災異漸漸消失了。相反,「祥瑞」卻漸漸出現了。


祥瑞這個東西,是上天心情愉快的表現。如果天下大治,人心舒暢,上天就會降下些稀奇好玩的東西,以資精神鼓勵。


漢武帝打獵的時候,就捕獲了一頭獨角怪獸,被認為是白麟,一種傳說中的瑞獸,於是舉國同慶。(《漢書·武帝紀》)


漢宣帝的時候,有成千上萬的五色鳥飛到長安附近的宮苑,許多人都一口咬定是親眼所見。於是皇帝上尊號,百官加官晉爵,大家急忙進行自我獎勵。(《漢書·宣帝紀》)


元始元年(公元 1)正月,王莽就任六個月之後,南越人向朝廷進獻了一隻白雉、兩隻黑雉。儒生們一查古書,《尚書》記載周朝之時,越裳氏曾向周成王進獻白雉。


這件事在此時重現,顯然是「周成白雉之瑞」。於是有人上書,應該像封周公那樣封王莽為「安漢公」,增加兩萬八千戶封戶。此議一出,羣臣紛紛響應。(《漢書·王莽傳》)


王莽再三辭讓,最後接受了這一稱號,但拒絕接受封戶。


《漢書·王莽傳》說此事是王莽暗示地方官搞的陰謀,這一說法像諸多其他不利於王莽的記載一樣,是缺乏根據的臆測。


更大的可能是,西南地區的地方官主動策劃了此事。這件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王莽執政得到了地方官員的擁護。


王莽的政策方針完全遵循了儒家理論,他不搞裙帶關係,不封王氏子孫,而是尊崇皇族。


他依《周禮》的精神,封宣帝子孫三十六人為列侯,平反了一批冤假錯案,解放了一批皇族後裔。此舉一下子贏得了皇族的擁護。


他號召官員節儉度日,與百姓共患難,帶頭捐款一百萬錢,捐地三十頃,用來救助貧民。


每遇水旱災害,他就喫素,與民同甘苦。在他的帶領下,共有兩百三十名貴族捐獻田地,分給貧民。


王莽按照《周禮》的記載,在全國建立倉儲制度,儲備穀物,作賑災之用。


他按照上古傳說,改革官制,設置「四輔」,加封周公、孔子等聖賢的子孫。


王莽還大興教育,擴大太學招生量,太學生數量很快翻了幾番,突破一萬人。他還在各地廣建學校,徵召「異能之士」,拓寬了普通知識分子入仕的渠道。(《漢書·王莽傳》)


和此前的一派亂象相比,大漢朝在王莽的治理下,真的是撥亂反正,蒸蒸日上。


由於王莽不遺餘力地大抓意識形態建設,紀綱恢復,社會正統價值觀念得以弘揚,所以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從王公貴族到知識分子再到普通百姓,都覺得「道德楷模」王莽是他們利益最好的代言人,王莽具有超人的品格和能力,是人民信得過的領袖。


一個隱祕的想法在全國人民心中蠢蠢欲動:為什麼不讓王莽做皇帝呢?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23 篇內容

鹽選專欄

坐天下:當皇帝好累

張宏傑 百家講壇知名主講嘉賓

¥46.00 會員免費


大家好,我是王莽,剛穿越到貴乎,請多多指教!


無f可說。我做錯了什麼老是推薦這種東西


當然是真的

我就是

我先是選了嬴政這個角色,滅了六國之後覺得無聊,重新開了個id叫劉邦。。。

後來軍國主義玩膩了,想走種田路線。誰知更無聊,又捨不得刪檔重開。

於是各種修改數據造了個全能主角叫劉秀,體驗了一把屌絲逆襲,迎娶白富美並走上人生巔峯的感覺。一波爽完過後看著遊戲裏的小人歌舞昇平又感覺索然無味。

為了找點樂趣我在世界地圖裡各種搗亂,造了好多npc,分別叫董卓,袁紹,曹操什麼的,讓他們隨機互毆。。。。。。

。。。。。。。

現在,這遊戲已經玩了好久,也漸漸玩膩了。就在我準備棄坑刪掉遊戲的時候,官方又更新了一款新武器叫蘑菇彈。

這玩意還分高配和低配,前兩天伺服器內測,系統贈送我兩顆低配版的,我在地圖上隨機選了個島試了一下,遊戲體驗還算不錯。

於是,昨天我充了一百塊錢,準備在世界地圖裡到處種一顆高配版的,先爽一波再說。

玩遊戲嘛,要先把心情玩愉悅是吧,誰會在乎遊戲裏npc的死活。


彭加木近視戴眼鏡,如果是同一個人,在那個時代怕是一個奇怪的造型。

當有史記:

古有王莽者,面有目而異相,每有白晝而現四目,夜至而四目消,人與之對視,膽顫而心寒,乃有霸氣者。


沒有依據,純靠人在國外,剛下飛機解釋。


王莽就不配擁有童年嗎


彭其實的確已經死了,而且,極有可能是科考隊殺害了彭。


來一個不正經的例子:

剛剛在羣裏看到的

絕了


那可是彭加木。。。彭加木沒那麼菜


沒依據,不可靠。

穿越都沒被證明。

兩個名人相似,穿鑿附會的多了。


一個穿越者跑到古代不會那麼蠢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