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只能說國人本來就有點崇洋媚外,又被國產奶粉傷透了心。


1.從眾心理2.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依然很深3.國內媒體導向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其實還是國內大環境導致的,三鹿的三聚氰胺弄傷心了,而且國內層出不窮的安全危機,讓大家對國貨喪失了信心。

國外的產品就算出問題,等傳播到牆內,也已經減弱了很多了。
想多活幾年

其實也不是特別瞭解,闡述一下吧,國內畜牧業目前還沒有國外的規模發達,國內目前還是散戶為主,然後大公司集體收購,即使是在北方大興安嶺等牧場集中區也是這種模式。這個跟國內糧食分包農民種植大公司集體收購道理一樣,所以在環節上很難控制每個散戶提供的奶源(即使在質檢嚴格把控的情況下,消費者並不信任國內質檢環節),當然國外很多地方一樣,這個其實國家也沒辦法,不能讓農民失業。國外奶源這點控制比較讓人信任吧。。。其實現在大環境來看,國外奶製品也在模仿中國,這樣比較節約成本,但是。。。。重點是國外奶粉不一定適合國內寶寶,很多標準不符合國內的乳製品標準,所以。。。。不要盲目。回答的有點亂。


我在牧場喝的牛奶都沒喝出啥區別來。

谷飼和草飼擠出來的奶也許在口感風味上有差別吧。不過大家也別迷信進口奶,就奶源來說質量不一定比國內好。

我個人感覺從口感到味道區別都很明顯…

就用最便宜的coles的1刀1升的奶來比(摺合人民幣5快多一升),基本是國產奶最高端那條產品線的品質。

至於追捧,和國內品牌自己作死有很大關係…現在基本是便宜的不敢買,貴的不如買進口踏實。


牛奶跟可樂等飲料不同,是沒有特殊配方的,除了甜度以及奶香味之外,是基本上不會出現某家的牛奶味道與眾不同這種情況的。

其次,我們大部分人的舌頭都不是特別靈敏,同時也不是專業的美食專家,會對牛奶有特別深入的研究,所以普通人基本上是很難區分出不同品牌的牛奶有什麼區別。

但是口感上沒有大區別,不代表營養價值以及產品安全方面沒有區別。產奶的奶牛品種、日常餵養的牧草是否安全、牧場日常管理、鮮奶的收集和加工消毒、牛奶中是否有不好的添加劑等等......這些並不直接影響牛奶口感的因素,纔是大家選擇國外產品的主要考慮點。


謝邀,但沒喝過德運,也沒喝過伊利蒙牛,所以沒辦法評論,個人感受代購帶牛帶火了。。然後電商網站也順便推廣一下,一下子大家都蜂擁而至去電商網站了,代購又反過來說電商網站的貨是假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