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孩子長大後對婚姻觀有影響 就我而言 在沒有一定經濟基礎並且確定自己沒時間陪孩子的情況下 我決不會要孩子 所以這也是我想晚婚的主要原因


突然看見這個問題,挺心塞的,給你們講講自己的感覺吧。

最開始,沒有什麼感覺

一直盼望著過年,爸爸媽媽能回來,自己想要的漂亮本子,或者玩具能開口要,喜歡喫的東西能問可不可以喫。

從小到大就知道父母不容易,自己很多時候都很節約,然後也體諒他們過年才能回或者連過年都不能回。

那時沒什麼感覺,就覺得自己要好好長大,早點不那麼靠父母,總花他們的錢。

在初中時,沒住校,奶奶帶我在外面租房子,後來我習慣了就是一個人住。看著每週來來往往送孩子的父母,那刻我羨慕了。

是的,羨慕了,酸了。

我也想有一個家的溫暖,我也想感受那無微不至的關心,然而呢,只有一個月一次的電話甚至更久。

後來的我感覺自己特別孤獨,因為其他事也造成了我很敏感,還對很多東西感到質疑。

我的直觀感覺是留守兒童缺的是關心,但是呢,學校上的對留守兒童關心讓我覺得這個社會真假,這虛偽的慰問也就那樣不深說,不要更好。

別說我脆弱,這是扯淡。就全部留守兒童來講,不夠真誠的都會讓他們覺得原來他們是留守兒童啊,需要關心啊。

所以不要成了憐憫。

總之我的感覺就是想要溫暖的家,和得到父母實質性的關心,想要安全感。然後造成脆弱敏感不相信他人這種很多性格缺點。


當了差不多10年的留守兒童

感覺就是一個字

除了苦還是苦

現在想起來小時候就想哭

喫不飽 穿不暖 下雨沒人接 受傷沒人疼 2個月沒洗頭沒人管 咳嗽2個多月沒人管 15歲之前從來沒用過傘和雨鞋 天天被奶奶打只能哭(奶奶重男輕女)

還有太多了…

唉!

說多了都是淚

好在 現在一切都好了

總之

童年就是我的噩夢


我自身就是一個留守兒童,但弟弟是在7歲的時候被接到爸媽身邊的。雖然在我初三的時候爸媽和弟弟一起告別南下回家了,但我心裡也清楚是因為在外地弟弟無法上高中。怎麼說呢,在我10歲之後,我就一直覺得自己是被爸媽拋棄的,好在我天性開朗,生活中也經常沒心沒肺的,爸媽回來後我就在他們身邊生活,也沒有什麼不一樣的。但是就在去年,爺爺奶奶接連生病,並且都挺嚴重,爺爺甚至站不起來,以後都得依靠輪椅,我哭了好久,擦乾眼淚看到弟弟跟沒什麼事情一樣的時候,我心裡有了落差。男生生來情緒不容易失控是一回事,但我相信更多的是弟弟從小就在爸媽身邊,跟爺爺奶奶感情不是很深厚,我就在想,不管怎麼樣,爸媽陪我們的時間總比爺爺奶奶陪我們的時間要長,所以如果以後自己成家,一定要在自己能夠獨自撫養孩子的前提下要小孩,不想自己的小孩以後再過我的人生。


沒感覺,並沒有電視劇裏那種同齡人抓著你嘲諷的情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