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聖母的回答,只要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第十一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9:防範氣候風險》中指出,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總體弊大於利[1]

摘錄其中部分結論:

  1. 氣候變暖使熱量增加有利於種植制度的調整,但不利影響更為顯著。中國糧食生產面臨挑戰。
  2. 氣候變化導致大範圍乾旱、強風暴潮、暴雨等極端事件發生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中國洪澇災害增強。
  3. 氣候變化導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鏈給我另一個回答。。。),海洋環境發生變化,加劇海岸帶災害以及環境與生態問題。
  4. 生態系統總體受益於氣候變化,但也存在諸多不利影響。
  5. 氣候變化已對城市產生顯著影響,制約城市發展。對國家重大工程產生影響。

還需要哪方面的細節可以參考知乎已有的其它問題,如果沒有建議單獨提問,這邊就不一一詳解了。。。

參考

  1. ^2019年《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 http://www.xinhuanet.com/yingjijiuyuan/2019-11/22/c_1210365176.htm


弊大於利

很簡單壞處就是發達城市都沿海都容易被淹沒。

至於好處說來想去都是農業方面我國早就拋棄農業了。種地是絕對沒有前途的!不管什麼鹽鹼雜交水稻,什麼土地紅線都不好使。


全球氣候變暖,對於中國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其實是大自然無私的奉獻給全人類的一個巨大的財富,由於人類現階段對於氣候變化認識的了解,理解,還不夠全面,還不夠仔細,還不夠客觀實際,導致各種極端性氣候災害頻繁發生,人類依然束手無策,是人類自己對於氣候變化認識不足的問題,並不是大自然在有意識的來報復人類,你看我說的對不對?


有研究表明氣候變暖會讓東北地區極少一部分降雪量增多,全國其他大部分地區降雪減少,應該是弊大於利


利大於弊,戀暖之後寧夏甘肅,新疆內蒙古,陝西北部,山東,山西,河南雨水會增多,大批的荒漠會變成綠洲,2019年的一年的雨水使得敦煌的乾枯了300年的湖泊都有了水,工業中心向內地移動,30年之後,中國將是世界最偉大的國家。中國曆朝歷代最鼎盛的時期,都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時候。


上一張中國歷史氣溫變化圖:

從圖中看出,歷史上溫度比現在高的時間段有三段:

一是從龍山時代到商末;

一是春秋戰國到西漢;

一是隋唐五代期;

從歷史上來看,全球變暖對中國是大好事,不談龍山的起源,不談春秋戰國的大發展,也不談漢唐盛世,就連五代這樣的亂世都沒有導致北方的入侵。

至於專家說全球變暖導致糧食減產,這個我不懂,不加置評。不過我知道,70年代氣象學家們談論的是全球變冷,糧食大減產。

氣候冷暖變化對糧食產量的影響,我覺得可以從歷史記載上,對比溫度最高的戰國和溫度最低時的明代,我印象中明代北方的糧食單產,很多低於每畝 1石,而戰國時期都已經達到了每畝2石。考慮到明代的鐵器、耕作技術、糧種應遠高於戰國,這種差異只能夠解釋為氣候變化的緣故。


應該有利於西部大開發,尤其是利好西北內陸地區;甚至四川也會受益。

很多歷史事件可以聯繫到氣候上。尤其是可以從關中的興衰去看這個規律。

春秋戰國到唐代的暖期,眾所眾知是關中歷史的高光時期,不必贅述。而且這時候往往四川也開發的不錯(長安當首都的時候,四川基本上就是關中的後花園;類比北京做首都的時候與江南的關係)。。

西北在北宋末年第一次驟冷期就徹底撲街過氣了(北宋初年朝廷還在考慮遷都長安,後期大家全都閉嘴了)。四川挺過了北宋危機冷期,南宋小暖期暫時緩了過來成為和江南比肩的經濟區;但是沒挺過元朝開始的小冰期;

整個元明清三朝的小冰期,原本比東部還略佔優勢的西部(川陝甘為核心)全體撲街。內戰外亂幾乎就沒有停止過(西北有慘烈的xxx亂,長安變西安,城池面積縮水近十倍;四川則有元明清三朝斷斷續續持續七百年的大亂和姓氏人口大洗牌),歷史一塌糊塗

和氣候聯繫起來,能發現很多規律。

商-周時期:氣候急劇乾冷化;西北受害最為嚴重,引發連鎖式部落遷徙(周人「被迫」進入中原,雖然定都鎬京,但是大部分人口貴族去往中原)。

西周-春秋時期:氣候急劇暖濕化,中原恢復秩序繁榮,西周故地原本偏僻貧瘠的秦國相對國力也悄然急劇上升。

戰國-西漢時期:氣候暖濕維持,西北繁榮,以咸陽-長安為核心的政權屢次統一中國。

東漢-南北朝前期:氣候乾冷化,西北衰落;原本的長安中心政權搖搖欲墜,政治中心向東遷移到洛陽和南京;長期戰亂導致人口極度稀疏,可能是因為氣候壓力北方民族也大量內遷西北和四川地區,埋下政治中心大分裂亂世隱患。最後西北和四川隨著永嘉亂的黑天鵝事件徹底炸雷,建立氐羌匈奴鮮卑人為統治階級的各色朝廷;文明大幅倒退,民族組成改變,原本的帝國核心區變為文明的邊緣區。

南北朝後期-盛唐:明線是北朝民族大融合,氣象一新的融合軍事貴族統一中國,關中和四川神奇的再次「文明化」,民族比例逆轉人口增殖進入文明核心區;暗線是氣候進入暖濕巔峰期,西北達到公元後影響力的最大值;西部全體進入繁榮時期。

晚唐-五代十國時期:氣候只是輕微乾冷化,依然保持盛唐類似。不過西北衰落核心是政治經濟以及關中人口過載的周期規律,導致經濟中心暫時東移中原。屢經戰亂,西部漢族民系基本盤依然穩固。其實甚至直到北宋還差點定都長安(後期隨著西夏遼金崛起徹底閉嘴)。

宋遼金元明清時期:氣候急劇乾冷化並且保持進入小冰期,北方民族瘋狂南下,西北農耕文明基礎破壞嚴重,旱災戰亂頻繁。長安城嚴重衰敗。政治中心徹底東移到汴京杭州北京。


一個世界 要是環境氣候都發生了變化 那世界更新換代也快了 我個人觀點 不能變暖 海平面上升 陸地是要被淹沒的 冰塊融化 海洋生物也會受到威脅 滅絕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不能發生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