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逛了一圈萬達,發現以純美邦的衣服設計有很大的進步。做工面料感覺比優衣庫好多了。知乎里關於優衣庫的搜索好多,國產的服裝現在也不差啊?別動不動的就優衣庫!


國產的品牌的確很便宜。三件T恤才99塊,以前買過森馬的休閑褲。優衣庫價錢貴一點,T恤和五分褲一件差不多快80。,下面給大家說下這幾個品牌

Zara: 快消品牌的代表特點:款式新,款式全,在快消品牌里,從款式,顏色,圖案上來說,是最「花哨」的。設計上採取緊跟國際一線大牌,緊跟最熱元素的特點,讓消費者用最少的錢,買到和大牌類似或者基本相同的風格;

建議:女裝,童裝可以買買,特別是打折季,可以買一些做搭配穿。

但是男裝不建議,因為價格的原因,用料和做工都比較差,而男裝的設計沒有女裝細節多,問題基本上全部暴露在表面。優衣庫:日本快銷品牌的王者特點:優衣庫是一個很日本的品牌,從店鋪的裝修就可以看出,簡約,清爽,大眾化。和HM,ZARA相比,優衣庫的優點是做工,價格,易穿等特點。優衣庫對工廠的管理採取深入式和參與式的細節管理,每周會有員工親自去工廠檢查質量,核對交期,在所有品牌里,優衣庫的工廠管理應該是做的最詳細和最負責的。在優衣庫的生產管理模式下,工廠必須要交出複合優衣庫質量標準的產品才可以合作下去,否則都將被淘汰。所以從優衣庫店鋪的產品質量,我們能夠發現幾個問題:
  1. 線頭少,甚至幾乎沒有
  2. 衣服乾淨,平整
  3. 衣服做工相對比較精緻
  4. 衣服使用的面輔料材質具有性價比 (拉鏈幾乎都是YKK,面料很多都是日本Toray進口的...)

缺點:款式相對比較單調,設計感弱一些,時尚的元素也會弱一些,說白了就是沒有個性。

Only : 普通女裝品牌

Only算是進入中國比較早的女裝品牌,在女裝里也算是知名度比較高的品牌。

從品牌的款式設計,以及顏色搭配,感覺這個品牌是最適合25-35左右的女性消費者,當然35-45之間去選也可以選到適合自己的款式。沒記錯的話,Only和vera moda, JackJones都是屬於一家集團,Best seller. 我覺得Only這麼多年,在中國的確是培養了一群自己的消費者,包括她的姐妹Vera moda, 身邊還是有很多人穿,說明款式做的還是不錯的。美特斯邦威:90年代末興起的「專賣店」模式中存活者之一想到美邦,我就能想到班尼路,真維斯,以純,柏仙多格等等一眾的專賣店,02,03年的時候,能進到專賣店買一件39, 49,59的T恤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後來很多的專賣店都倒閉了,電商的崛起,讓實體店開了關,關了開,開了再關,這幾年似乎關的多,開的少了,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線上運營。這些專賣店也漸漸的淡出了大家的關注,大學生也不再穿這些品牌了。美邦作為在那一輪大浪淘沙中倖存下來的,我覺得有產品還是有他自己特點的。美邦的款式更加年輕化,將產品細分過,定位相對更加準確。

產品適合中學生和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大一,大二),而me city的產品則相對高端,無論是設計還是價格,都是瞄準了工作的,或者有一定收入的年輕人。

我自己也買過Me city的產品,覺得質量和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喜歡簡約風格,但是希望有點設計,也可以考慮購買,特別是剛上班,沒有太多收入,但是想稍微穿的簡潔一些,複合上班狀態的衣服,可以考慮me city.其實還有很多常見的品牌,平時大家買的也比較多,比如HM,說句實話,這幾年HM太放飛自我了,從款式設計到做工都在走下坡路。質量真的很差,特別是面輔材料都太差了,衣服洗一次就起球,就變形,基本上是默認了。還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品牌,叫MAXWIN,馬威,走進這個品牌的店鋪,你會覺得你走進了優衣庫,產品的分類,設計風格,甚至顏色,都和優衣庫神似。原因是,馬威的「娘家」寧波申洲,是優衣庫最大的針織產品供應商,所以大家都懂了吧

我其實只是客觀的發表自己對這個評論意見,也沒有帶任何主觀的思想,沒有說哪一個品牌是遠遠強於其他,都有他自己的一個特點,沒有最好的,只要最適合的。只要市場還沒有淘汰,就肯定有存在的理由,如果真的不行,你們自己也不會去買的,除非真愛粉

著裝體現著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是一個人的身份、氣質、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服飾是一門藝術,服飾所能傳達的情感與意蘊甚至不是用語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場合,穿著得體、適度的人,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著不當,則會降低人的身份,損害自身的形象。

服裝品牌產生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更是滿足不同人群的著裝需要,也是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嚮往。現在也出現了一大遍的服裝定製,就是刷個抖音,都有好多這樣的廣告。

截止2016年底,中國服裝定製市場規模達到1022億元,同比增長18.01%。我國在經歷了過去30年全面工業化、經濟高速增長、人口激增、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到全國中產階級化,人們對個性化、品牌化、差別化的追求日益明顯。根據市場調研情況,預測2022年我國服裝定製市場規模將突破2600億元。

未來的消費觀念是消費者不再盲從品牌,而選擇真正反映自己生活態度的著裝。中國市場正處於快餐式的消費階段,服裝品牌追求對市場的反應速度,追求普遍適用於大眾的款式,以此實現大批量銷售。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當人們不再滿足於這樣的消費時,定製化的生活和消費方式就會逐漸成為主流

個人意見,只要質量不太差,衣服穿在自己身上舒服,得體就行,並不要一定講究品牌效應,越貴的越好,哪個品牌比哪個品牌好呀。一個品牌能存活,或許有些方面是並不如其他品牌,但肯定是有它的某個特質,也是有一大堆忠實粉絲的。

總而言之,合適就好

大家有什麼服裝方面可以私信交流,路過的可以點個贊!


對於有朋友說到掛外國牌子的國貨,這個需要補充一點。

國外的很多的一些品牌貨品的代加工都是在國內的,國內做版供外商選擇,不限於一 個公司,而國外公司採購後貼不貼牌,貼什麼牌是國外公司的事。國外公司提供版,也沒什麼知識產權要求,或許他的版本身就是來路不正,國內工廠做出來供貨給他就是,至於國內工廠做多少貨,只要不另外發貨到他的市場, 他就不管。

我國服裝加工領域,有很多名不見經傳的企業,但它們的加工出口的貨值上億元甚至幾十億元。這些企業,有昂貴的高科技設備,幫多家世界品牌加工貨品,自己不做品牌。那些大大小小,年出口額在幾十萬元、幾百萬元、 上千萬元的加工廠則多如牛毛

2008年下半年,以及2009年上半年,國外鬧金融危機,國內的代工廠相當一部分無單可做,從外貿加工轉型為內貿生產批發又需要勇氣和機會。 於是,這部分代工廠就聯繫國外的客人,要求他們授權生產及銷售他們的產 品。老外正愁破產和失業,碰到坐收授權費的好事,大部分會同意。

所以說有品牌是掛外國牌子的國貨,這一點我不否認的,有些服裝的面料和輔料,由國外提供,但還有些則全在國內採購,說是真正的國貨是沒錯,但品牌商標畢竟是國外的牌子。

不但是國外的品牌,國內的品牌也有很多是找代工廠做的,可能你身邊的某個服裝大工廠就是某知名品牌的加工廠,只是這個你不知道而已,這個都不會公開的,只是在這個行業的一些老江湖才知道。因為有這樣的一個貨源渠道,就是一個財富渠道。


他們在進步,但如果想超越zara和優衣庫,三五年是難以實現的。

國外的兩個品牌。

Zara是世界快時尚的典例,每周都會有不同的時尚快銷品上架,奉行款多量少原則,讓消費者衣服不重樣,上街不撞衫。款式多是抄襲借鑒奢侈品牌發布會的設計,雖然因此打過不少官司,但它確實做到了快時尚領域的龍頭地位,並且商業模式很難複製。

優衣庫是靠面料舒適度和百搭、平價做起來的。那時候大家發現優衣庫的衣服與世界奢侈品牌搭配,竟然一點都不掉價,所以爭相購買。優衣庫現在在面料研發方面做得也非常不錯。為了彌補品牌設計感和時尚感的不足,近幾年優衣庫也聘請了一些知名設計師,並且在積極搞品牌聯名產品。

優衣庫缺點有些基礎款太過普通,對這種問題,可以去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去看一看它的主題商場,產品還是要比部分國產品牌好一些的。

國內的品牌

我也非常希望中國有幾個國際品牌令世界矚目。此處偏指服裝品牌,畢竟華為已經很屌了,支持華為!支持國產!

以純,國內的青年時尚品牌,主打休閑裝,這幾年成績不算驚艷,但設計確實比之前好一點了。但它的上貨速度還是比快時尚品牌慢一些的。

美特斯邦威,美邦服裝有一些校園風格,尤其受在校學生歡迎。不錯的品質和實惠的定價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有趣的一點是,因為美邦的很多消費者都長大了,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步入社會,美邦於2008年推出了高端城市品牌MECITY 。

MECITY面向18-35歲的都市白領,可謂陪伴美邦消費者的順勢之舉。

美邦在杭州上海等地應該也是有主題商場的,如果感興趣,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11.11更新 今天出了趟門,拍了一些照片。

波司登 波司登的設計確實很fashion了,有點可惜的是當時忘了多拍兩張照片

波司登前兩年就在低調的發力,在國內市場中積累了不錯的口碑。今年打出「波司登,暢銷全球72國的廣告」,我們才知道它像華為一樣,先掙起了外國朋友的錢。如此看來,波司登的做法還是很讓人喜歡的。

優衣庫

優衣庫在服裝工藝方面對產品要求是比較嚴謹的,細節上要求零線頭。這一點中國大部分服裝企業以及其他國家的許多服裝企業都做不到。

舉例對比:dickies的衣服線頭會接近八毫米且正反面都會有,正面較少;以純產品線頭會有超過五毫米的,但比較少而且一般正面無線頭;優衣庫的線頭至多五毫米,且我只在其服裝產品背面發現過。

優衣庫褲子反面工藝

優衣庫褲子正面工藝

Zara男裝


文尾

在服裝品質方面,美邦和以純等國內著名品牌可能已經可以做得非常好了,但品質上優衣庫做得更好,國內品牌宜向它看齊。

在服裝面料方面,優衣庫的科技面料,不是我們一朝一夕可以追上的,國內品牌還需努力。

在服裝時尚設計方面,zara是做的抄襲奢侈品牌的快時尚,我們可以做快時尚,但不宜過多抄襲,有自己的設計才能更好的走出去。

感覺以後服裝產業適宜向高品質、豐富創新款式、服裝搭配教學、個性化定製方向發展。

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還可以,希望您給個贊同,謝謝。

以上


其實,並沒有可比性。以純、美特斯邦威早在02,03年的時候,確實一度風靡全國。當時的80、90後對二者的名字並不陌生。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美特斯邦威不斷線下開店提高消費者購買便利性、廣告(電視、公交等)漫天宣傳推廣、各種促銷活動做引流,只博群眾眼球。以純的做法也類似,只不過是兩者側重的品類不同。一家主打休閑潮品、一家主打牛仔革履。

但是,互聯網各類購物平台的興起,對以純、美特斯邦威的打擊著實大~線上的價格,大大優惠於線下,導致他們銷量大幅度下滑。他們死磕於線下,試圖也把價格降低,但是人工成本、鋪租、日常損耗,實在拼不過線上。後來,想自己建線上平台,卻又缺乏相關熟悉互聯網的人員以及錯過了當時的風口,店鋪越來越少,品牌知名度也逐漸被優衣庫、zara逆襲(針對國內情況)。

以下是我之前分析美特斯邦威銷量下滑的原因(不喜勿碰)

在2017年7月18日,美特斯·邦威的2017品牌升級發布會上,創始人周成建再次堅定美邦的信念:喚醒自己、回歸主業、勇於擔當,回歸服裝品牌的本質,做好一個好品牌的經營者。

美邦的鼎盛時期,憑藉著音樂巨星周杰倫的代言,以一句「不走尋常路」的口號紅遍了大江南北。但在最近的幾年時間中,包括ZARA、優衣庫和無印良品等國際時尚大牌刷新了國人的時尚觀念,一眾互聯網服飾品牌的快速崛起,讓美邦曾經的時尚潮流光環不再。逐漸走進困境。

身家過百億,周成建曾是中國服裝界首富,並立下豪言:超越zara,要做全世界的裁縫。

1978年,小學畢業的周成建以數學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縣中學,就因為是農民的孩子,他經常被欺負。

「所有的原因就是因為農村人的身份,讓人瞧不起,從那時起內心深處我一直很自卑,總覺得自己矮人一等似的,總覺得自己怎麼做都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同。」周成建絲毫不掩飾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我性格中天生中又有自傲的一面,越是自卑我就越想證明自己『我是行的』」。

初中畢業就出來闖蕩。他嘗試學過泥瓦匠、木匠等,最後選擇進入服裝業。

90年代,國外的流行文化大量湧入國內,休閑服飾成為潮流。1995年,周成建在溫州五馬街開設了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專賣店。所以美邦的上裝經常會出現「since 1995」的字樣。

2008年,是周成建最風光的時候,頭頂中國本土休閑服飾第一品牌的美邦服飾,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線下門店超千家。

2009年、2010年,周成建曾兩次登上中國內地服裝業首富。並立下豪言:超越zara,要做全世界的裁縫。

曾經,印著諸如「Meters/bonwe」標牌的衣服,一度是諸多小鎮青年心裡的「名牌」。那時美邦的渠道做的比較好,加上明星代言和媒體廣告,品牌認知度一下子就起來了。各地招加盟代理也更容易。

從1995年至2003年,美邦在各地的專賣店數量從幾十家飆升到1100多家。而頂峰時期的2012年,美邦的門店數量高達5220家。

2008年,美邦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44.74億元、5.88億元。此後營收及凈利潤繼續大漲,2011年達到頂峰值——營收99.45億元、凈利12.06億元。

然而,高峰時刻卻是美邦發展史上的一個「拐點」。在美邦這樣的品牌繁榮的時刻,面對強大的國際競爭對手,比如HM、優衣庫等也進來了。這就意味著,原來美邦、森馬、真維斯、佐丹奴這些只有幾個品牌之間的競爭,一下子有了大量的國際品牌的競爭,產品、營銷一下子沒了優勢。

同時從價格上講,整個互聯網的服裝品牌都是它的競爭對手。因為美邦所處的價位大概在300元以內,這是整個互聯網服裝賣得最好的價格帶,而服裝行業又是電商化最徹底的行業之一。這對美邦服飾的衝擊力,是不言而喻的。

2010年12月,美邦上線電商平台邦購網,此舉被認為是美邦在互聯網轉型中的「首秀」。但邦購網運營還不到一年就草草收場,美邦為此投入的6000萬元打了水漂。兩年後,美邦又宣布啟動O2O戰略。還關閉了一些加盟店,增開了1000多家直營線下體驗店,但真實情況卻是,美邦打造的體驗店顧客寥寥,O2O試水成效並不大。

2015年美邦又推出「有范」App,將集團線下4000家門店帶來的數億人次的客流和1000萬的會員轉化為平台用戶,並通過向入駐品牌抽點、與賣家通過多種合作方式分成來盈利。還贊助了三季「奇葩說」。但從市場反應來看,結果並不理想。

根據2016年3月媒體報道,「有范」App當時的下載量僅有37萬左右。

美邦的盈利狀況每況愈下,2011年,美邦凈利為12.06億元,到了2015年就出現了1.3192億元的虧損。美邦到了一個急需轉型的關鍵點。2016年僅上半年,美邦凈虧損達到了6019.08萬元,年度虧損超一億元,3年時間關閉1500餘家門店。

自去年11月,上市公司美邦服飾創始人、原董事長、總裁周成建辭去公司所有職務以來,他幾乎再也沒有出現在公眾面前。

2017年7月,創始人周成建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他當時對媒體稱,目前是美邦最差的時候,「應該不會再差到哪裡去了吧。」他說,「我們決定從衝動、迷茫、錯位中逐步修正自己,喚醒自己。

美特斯邦威2017上半年仍在繼續虧損當中。8月29日,美特斯邦威發布2017年上半年財報,根據報告,上半年美特斯邦威虧損4475萬元,與上年相比虧損收窄25.65%。

所謂的「喚醒自己」,周成建解釋,就是把昨天的經驗喚醒,「我們決定,要回歸初心,回歸主業,回到消費者的真正需求上來,做好產品,做好體驗。」

一個具有靈魂的品牌商,並不是盲目地從眾,每個行業都會有競爭,美邦面對各大品牌的衝擊,試圖轉型「互聯網+」,從而衍生出了「有范APP」,但其效果並不見好,實話說美邦的轉型是失敗的。他們需要做的,是從根本上了解用戶的需求,用戶想要什麼、喜歡什麼、為什麼喜歡等等。無論是什麼產品,唯有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滿足消費者的慾望,這才是互聯網時代下商業的本質。

想了解消費的需求,獲取用戶數據、分析用戶行為對於傳統品牌商是難上加難,沒有一個系統化的管理,一時半會是難以實現的。而廣州米多早在兩年前就意識到傳統品牌商,會遭遇「獲取用戶數據」的大難題,所以米多利用獨有的大數據運營SaaS系統,致力於幫助傳統企業完成「新零售轉型」,服務的客戶包括茅台、韓後、維達等過萬家知名企業。

憑藉獨創的「標識賦能」理念和「空碼賦值」技術,給每一個商品賦上一個數字身份的智能營銷「二維碼」。用戶掃碼實現了防偽、溯源等訴求後,品牌商也完成了數據的收集。之後,打通CRM、ERP等系統,使企業擁有「用戶ID、產品ID、標識ID」三位一體的「活數據」。

通過數據分析與挖掘為企業提供用戶畫像、用戶需求、營銷效果等分析,完成數據管理的閉環,實現經營的全方位數字化升級。企業應用一年後普遍達到粉絲數增長100%以上,促銷費用降低50%以上,銷量提升10%以上的好效果。

最後,希望「傳統品牌商」能引「美邦」為鑒,別再重蹈覆轍。用理性的數據,來解決用戶感性的需求。


將美特斯邦威視作「中國潮流文化的啟蒙者之一」,你同意嗎?而你是否曾購買過「美特斯邦威」?

一方面,作為國內創立最早的服裝品牌之一,美特斯邦威早年間於商業上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1995 年創立,同年便開設首家品牌店鋪。2005 年,品牌總部移至上海。次年零售額突破 40 億人民幣,2008 年上市,2011 年的零售額則突破百億大關。

另一方面,在那個品牌稍顯匱乏的年代,美特斯邦威憑藉著超前的設計風格以及超強的代言人矩陣,成功地在青年群體中引領起潮流風潮。國內元老級街頭品牌 MYGE 的主理人趙墨在接受採訪時便說道:「美特斯邦威是一個領軍類型的品牌,為後來很多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模範參考」。新生代街頭品牌 FMACM 主理人吳威則說:「在那個年代,穿著美特斯邦威是一件有面子的事」。

Via @Metersbonwe

毫無疑問,無論你是否曾購買過美特斯邦威的產品,它都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對穿衣擁有執著追求的中國年輕人們。那麼,不知在你看來,可以將美特斯邦威視作為「中國潮流文化的啟蒙者之一」嗎?

國內首次超大型聯名合作

Via Domarketing

在 2011 年的秋末冬初,國內元老級街頭品牌 MYGE 成軍還不足五年,南區的 SOUTHFINESS 更是只創立了三年時間。

突然的一天,他們接到了同一個電話。在這通電話中,一位來自美特斯邦威的工作人員向 MYGE 趙墨、SOUTHFINESS 阿棠等 21 個街頭品牌設計師發出了合作邀請,邀請他們參與到一個名為「大鬧天宮」橫跨兩岸三地的超大型合作當中。這一通電話,簡短,甚至有些隨意,但卻在這片土地的潮流發展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Via Domarketing

回首那時的潮流世界,球鞋尚未成為一種經濟,潮流資訊亦不像當下這般唾手可得。即便是放眼全球,「聯名合作」這樣的形式仍是新興之物,在國內自然鮮有發生。

基於這樣的背景,美特斯邦威相當大膽地從兩岸三地集結了包括 MYGE、SOUTHFINESS、REMIX、CREAMSODA 在內的共計 21 個街頭品牌,邀請 21 位設計師從「大鬧天宮」這一中國傳統文化象徵中提取靈感展開聯名合作。

Via Domarketing

SOUTHFINESS 設計師阿棠回憶起那次合作時向我們說道:「我覺得美特斯邦威有點像這個行業的先鋒。在那時,國潮這兩個字都還沒有出現,美特斯邦威是第一個和國內街頭品牌基於中華傳統文化展開合作的民族服裝企業。我覺得即便七八年過去,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另外一個服裝品牌企業能有這樣一次基於中華文化的超大型合作,至少沒有上次那樣經典和深刻」。

除此以外,美特斯邦威亦陸陸續續與國內多位青年藝術家展開過合作,其中就包括 TYAKASHA 的設計師童雲,「我覺得美特斯邦威在我們這批人身上種下了一顆種子」,童雲如是說道。中華美邦

正如 SOUTHFINESS 設計師阿棠所說,自 2012 年的「大鬧天宮」之後,國內再也沒有過如此大規模且基於中華文化的聯名合作。不僅如此,「聯名合作」這一形式亦隨著所謂的「潮流」發展而逐漸泛濫,從設計角度出發的優質聯名由此便顯得滄海一粟。不過令人慶幸的是,當年創造了銷售神話以及國內首次超大型聯名合作的美特斯邦威即將以「中華美邦」之名,集結包括 ENSHADOWER、PROS BY CH、ROARINGWILD、TYAKASHA、FMACM、SOUTHFINESS、MYGE、UMAMIISM 在內的八個街頭品牌,為我們分別帶來了八個設計風格迥然不同的聯名系列,與此同時亦拍攝製作了一支影片以記錄此次聯名合作。美特斯邦威紀錄片《一封潮函》

透過影片,想必各位已經看出了此次聯名合作的靈感繆斯——美特斯邦威服飾博物館。這座隨著美特斯邦威總部移至上海之時便落成的服飾博物館並非「樣子貨」,而是一座實打實的博物館。作為美特斯邦威精神象徵般存在的「風雪衣」亦收藏其中,這件由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周成建年輕時製作的巨型風衣承載的是美特斯邦威敢為人先的品牌態度以及堅守中華傳統文化的品牌底蘊。

「風雪衣」 | Via 視頻截圖

除此以外,館內收藏了從古至今多個朝代、多個民族的中華傳統服飾,從古代兒童佩戴的「虎頭帽」,再到帝王著用的龍袍,皆收藏於其中。

此番參與合作的八個品牌便是從館內選擇各自青睞的中華傳統服飾作為靈感,並結合各自的品牌風格進行延展設計。

Metersbonwe x ROARINGWILD | Via Metersbonwe

ROARINGWILD 的商品企劃 LJC 告訴我們,針對此次合作,ROARINGWILD 提出一個概念:其實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它都終將變成過去,它留下來的應該是什麼東西。

由此,ROARINGWILD 將過去的東西,即傳統的紋樣、圖案,運用一種比較新銳的處理方式進行設計。還原龍袍打開的廓形,並運用「唯我獨尊」等字樣進行圖形設計。而 TYAKASHA 則從眾多傳統服飾中擇選了備受古代兒童喜愛的大象形狀的虎頭帽進行延伸,並運用 TYAKASHA 標誌性的童趣風格進行設計製作。

Metersbonwe x TYAKASHA | Via Metersbonwe

除此之外,其餘六個品牌都秉持著中華傳統服飾文化與各自品牌風格相結合的方式完成了本次合作,為我們帶來了極具雙方品牌特色的系列產品。

Metersbonwe x FMACM | Via Metersbonwe

Metersbonwe x PROS BY CH | Via Metersbonwe

Metersbonwe x ENSHADOWER | Via Metersbonwe

Metersbonwe x SOUTHFINESS | Via Metersbonwe

Metersbonwe x UMAMIISM | Via Metersbonwe

Metersbonwe x MYGE | Via Metersbonwe

對於當下的 Z 世代來說,或許美特斯邦威並非最為矚目的那一個,但其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品牌底蘊確是不容忽視的力量源泉。

尤其是對於講究人情味的中國人來說,美特斯邦威在八年之後重新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原點,邀請國內街頭力量參與其中,多少有些令人動容。SOUTHFINESS 設計師阿棠就在受訪中有所提及:「對於他們的選擇,我是挺感恩的。八年前作為起點到現在,和美特斯邦威的合作對我來說是一個蠻不錯的回憶。我覺得美特斯邦威是一個有著中華民族魂的服裝企業,我覺得這一點是沒變的」。所以,當文章來到最後,美特斯邦威是否可以被視作「中國潮流文化的啟蒙者之一」早已不再重要。對於中國潮流文化的發展,美特斯邦威一定身處其中發揮著自己的影響力,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中國品牌,美特斯邦威在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守,不曾變更。


屬於輸在起跑線上了。品牌認知就是土時尚。zara剛進中國的時候調性比現在高到不知道哪去了。但是現在中國人有錢了,懂行了,去國外的多了,一看喲,外國打折跟白拿似的,也不怎麼高級。現在都明白快時尚就是便宜好穿,美特斯邦威,以純和時尚潮流基本不沾邊,好歹zara每季都是抄抄大牌,優衣庫也在改變,和各種ip 藝術家,潮牌聯名。然後現在設計總監是nigo,名字好歹是響噹噹的。以純,和美邦什麼的不能讓年輕人有認同感,甚至被嘲笑自然就輸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