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就看的覺著太過癮了,談話節目真的這樣講才有意思,得聊開了眼睛裡都帶著光才棒!


圖片轉自微博,侵刪!


優酷視頻?

v.youku.com


看了一下答友們的回答,我的觀點有可能相反。但我是姜粉、竇粉和圓桌粉,回答個人感情色彩難以避免。有不同觀點還請包容。

1、姜文在第一集還有些抵觸感,我想他是不願意直接把自己的內心展示給大眾評判的人,他更願意通過電影的隱喻來表達他自己。但姜文的內心還是有很強烈的表達欲的,在他的《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中對人性、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隱喻很有深度。所以到了第二集就明顯聊開了,他們再上個火鍋、來瓶二鍋頭,就更帶感了。我這不是諷刺,一個談話的最高境界就上如此,大家忘記了鏡頭、忘記了節目,就是幾個同道中人的交流與感概。所以,這集節目挖掘出了姜文很多很內心的東西。我覺得他要是寫書,出本雜談,一定很棒。

2、在看圓桌前,我看了姜文在《聚焦》的訪談。客客氣氣,狀態輕鬆,但就是平平常常的有問有答。表面上看,這集他們總在搶話、打斷對方,沒有那麼多禮數周全。細想一下,那是為什麼,那是因為大家都在急於要表達,是key到了那個共鳴或爭議的閃光點,這樣才是毫無保留的狀態。拋開聊的內容來說,這一狀態就是high了,難得看到這麼熱烈的場景了。這集我看了兩遍。

3、鏘迷都知道,沒有竇文濤就沒有鏘鏘,換個主持人就沒戲。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竇文濤的智慧在於,他深知主持人應該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當嘉賓是輛火車,需要軌道的時候,他就當嘉賓的軌道,引導話題的方向。但是當嘉賓是姜文這樣的野馬的時候,他就甘當草原,任其馳騁發揮,哪怕有時有點尷尬。他明白,無論是軌道也好,草原也罷,最重要的還是,不能成為焦點,嘉賓才是主角和焦點。所以,竇文濤始終是《鏘鏘》和《圓桌》的魅力所在。

4、竇文濤很聰明地在節目里展示了一個細節,就是姜文在深夜把自己的穿球衣的自拍照分享給竇。一個像姜文這種愛誰誰的個性,能分享生活中的快樂的人,足以說明他倆的關係。這個細節解釋了他們的互懟完全沒有什麼惡意,就是在朋友面前的自由與放肆而已。

但這都不是我想聊的,我更想聊的是姜文提出的一些觀點,我覺得很精彩:

姜文在《聚焦》講了一個關於兩個聾子過橋的故事。

一個聾子老頭扛著杆子遠遠走來,他朝這邊這個聾子打招呼,喊:唉,怎麼著,釣魚去呀?

這邊聾子不可能聽見,但他想,我不能讓他覺得我聾,我得讓他覺得我能聽見他的話。所以這邊的聾子說:不是,我釣魚去。

那邊的聾子也沒聽見他說什麼,但他也想著我可不能讓他覺得我聽不見,結果他回答:唉,我還以為你釣魚去呢。

兩個聾子的對話沒意思,但對話底下隱藏的對人的理解很有意思。所以姜文的野心不在於講一個多麼好聽的故事,而是他在表達他的腦子裡面想的東西,一些認知和理解,故事和電影只是一個載體。所以,你把電影看作是娛樂、解悶,帶著一個看好故事的預期坐在《一步之遙》等電影的屏幕前面時,你去就是一個誤解,那就是為什麼看不懂了吧。

從孟廣美說想看《一步之遙》但找不到人陪,說朋友說聽人說看不懂。

姜文:他們那麼容易聽人家的?姜文:我原來不知道聽人說這麼重要,我說不會聽別人說這個東西該不該去,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聽人家說。馬未都:對,中國人的盲從性特別重,一種盲從文化,容易聽別人說。

從這幾句話就看得出來,姜文是很自由、很包容的一個人,他不像馬未都一樣帶著一個智慧的優越感去說盲從這件事。其實他在《讓子彈飛》就明白盲從的力量,張麻子最後一局完敗黃四爺就是利用的中國老百姓的盲從的特點。

其實他看得特別清楚,但他不在意是否被大眾理解和接受這回事。所以,票房也不在意,票房是個什麼東西,是當下的老百姓看不懂而已。而經典是拍給從現在開始往後很多很多年的人看的,他自信他的東西能成為經典。所以當竇問道如何看待電影的劣幣驅逐良幣,他的回答很妙,他說現在大家看不明白那是因為他們(觀眾)還年輕,等再過幾十年他們會說姜文(的電影)對得起我。

其實,我覺得大眾跟姜文電影的距離,或者說矛盾的地方不是理解不理解這回事。而是在對電影的態度上,大眾把電影當成娛樂方式,消遣化了,不那麼當回事。而姜文、馬未都他們對於電影是很當回事的,心情是畢恭畢敬,唯有講究才對得起電影的。

這才是真正的距離吧。

在話題跳到情商的問題上時,我覺得情商也說得爛了。這似乎是個好詞,我的理解是情商就說善於審時度勢和處關係嘛。借余世存的話來注釋: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尤其善於利用體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姜文的回答更生動,就是跟身邊一群人織一毛背心嘛,那就得委屈著才行。那我就不織這件背心了,我另外找一幫人去織我自己的背心。高人就更徹底了,那就不織了,到山裡邊一個人呆著去了。

他看到事情的本質,許多的情商,其實都用在一個利上。又或者說,情商就為了利而存在的。很多偉大的人物不僅情商不高,還被視為有精神疾病。他們成天琢磨著處理關係,那他們還有那個心思去創造創作么?

姜文自個成立個工作室,別人拉他入伙他不幹,別人拉他上市他也不幹。就拍電影,特別的簡簡單單。

20多年拍六部電影,還一部禁了,幾部賠了。孟廣美問馬未都:那他怎麼活呀?姜文說:我覺得我特有錢。他也特別豪氣,《讓子彈飛》賺了,投資商高興,要給他一紅包,他不樂意,轉手給老闆一個800萬的紅包。

竇壞壞地問:你看身邊的導演都掙那麼多你就不眼紅?他說得乾脆:我都不認識,全不認識。我特別艷羨姜文這樣的內心,簡單,純粹,滿足即富有,不為外界所干擾,專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情,也不怕脫離外界成為一座孤島。這樣的內心,才是真正的自由。


先說一下,本人姜文粉,06年到11年的《鏘鏘三人行》一集不落都看過,算是對他倆都還算了解。

這兩個人的價值觀是徹底的南轅北轍,竇文濤是典型的自由派,有一句名言是「為私字奮鬥一生」。姜文就不用說了,都知道是毛粉。

至於孟廣美,一直扮演的花瓶角色,可以看出來她一開始想捧著姜文聊來著,結果恰恰相反,她說她最愛《一步之遙》,印象最深的是大腿舞,23塊錢花的值,姜文直接就說她只看懂了二兩。總之,她想把姜文聊出火氣來很簡單,正常發揮就行。

所以聊到後來,桌子上的氣氛已經有點劍拔弩張了,馬未都一度強行插話就是為了打圓場。

1.竇文濤開始一直強調姜文電影太主觀,相信自己想要選擇相信的東西,這其實就是話裡有話了。

2.竇文濤是裝糊塗,孟廣美是真糊塗而馬未都是半糊塗,水平明顯跟不上,他說姜文電影是拍給看得懂的人看的,姜文立馬說現在不懂將來會有人懂。

當年很多觀眾都以為張麻子是土匪,臉上有麻子。幾年過去了,不少人都明白了張麻子叫張牧之,臉上沒麻子。

3.聊老北京人怎麼講究那段,什麼人有資格講究?上流人士。而姜文恰恰就看不上所謂的上流人士權貴階層,所以他說了幾個例子,「用水洗水」「音響聲不對怨發的電不對」「一道菜嘗半天說色兒深了「來諷刺這種講究。他的結論是:這就是要把你腦袋給轉暈,話語權奪走,然後我怎麼說你怎麼聽。

3.第二集氣氛明顯就不對勁了,姜文不會裝糊塗。也不喜歡別人裝糊塗,所以他半開玩笑的說說不知道怎麼就把竇文濤得罪了。竇文濤問他為什麼電影里總出現屁股,姜文說美啊。孟廣美說,那誰都全裸了。竇文濤問誰啊。彭于晏。竇文濤說,我還以為是周韻呢。這句話其實挺過分了,拿人老婆開玩笑,而且也說明竇文濤壓根沒看這部片。

3.說到錢,姜文的態度很明顯,對錢沒什麼追求,夠花就行,你拿錢買不了我。竇文濤說「這點錢就想把我收買了」。隨後姜文的一通言論,把商人們一通嘲諷。從他兩次談起商人這個詞的語氣來看,姜文看不起商人。

4.聊錢那一段,竇文濤明顯落了下風。然後他又把話題轉向年齡,他比姜文年輕,所以這個節骨眼把這個話題轉移到年齡,是個反擊的意思。馬未都立馬把話攔過去「你別問他,你問我」,馬未都是看出來了姜文不愛裝糊塗,怕姜文再懟回去,大家下不來台。不過姜文還是搶了話,竇文濤68年的,今年50,姜文說你51了,竇文濤不樂意。姜文說,座山雕就您這歲數,碰到了楊子榮。這中間馬未都一直在搶話,不讓他倆直接交鋒。

5.聊年齡,聊養老,聊老婆。一套下來竇文濤都在進攻,但姜文都接下來了,又利用請吃飯這個舉例,變相罵了竇文濤。從這開始竇文濤架不住了,他發現自己這一套裝糊塗帶節奏的本事在姜文這沒用,還被反懟回來了。

7.聊回電影,姜文說,拍電影得是拍份外的事。拍電影還拍家長里短,仨瓜倆棗,教人怎麼掙錢怎麼泡妞這就沒意思了。竇文濤說,這也是娛樂啊。姜文說,錯了,娛樂不是站街。中國之所以有了今天,是一群人號召拿起槍杆子砸爛了一個噁心的骯髒的社會,人吃人的社會,開始做一些靠譜的事。你不能老是那麼臟吧。竇文濤說,現在電影可以滿足一些俗人的需求。姜文立馬把話搶過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俗人是要往高處走的,你別瞧不起俗人,這也不合適。給人點好東西吃,他會記得你原來尊重過別人,你天天想著接地氣,掏人兜里的錢,人家進步了回頭一看,孫子,你當時給我拍什麼爛電影看。

9.姜文:如果人都能有自主性,大家都去看一步之遙了。這句話非常突兀,所以,《一步之遙》到底想講什麼,不妨從這句話猜猜。

10.竇文濤:現在的孩子被物質和消費制約了,你怎麼看。姜文:我覺得他們最後有機會自己再選擇吧,如果連再選擇的機會都自己放棄的話,那不賴別人。

11.姜文帶兒子去新疆的文章是假的,但他說這人把我寫的太好了,為什麼別人信這是真的,為什麼這種事要安在我身上?帶城裡的孩子去農村吃苦,自力更生,這件事是不是挺眼熟?

12.《鬼子來了》和《讓子彈飛》孩子看不了,因為太暴力太複雜。

13.姜文兩次強調,北京不是現在拆的,從清末民國就開始拆了。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因為竇文濤就是個民國大師崇拜者,竇的審美和興趣,和那些民國大師們高度吻合。鏘鏘里關於那些大師他沒少聊,看過的都知道。可他從來沒說過民國教授一個月工資600大洋,黃包車度一個月只有2大洋。

14.姜文:天天崇拜古代,那是傻子。這是罵儒家呢。

15.竇文濤說姜文電影里總有一種氛圍,一種男孩子的夢想,佔領一座城池,劃分勢力範圍,上房子。姜文插話:揭瓦。(竇文濤說了半天,都沒到點子上,姜文兩個字給自己概括了)


中國之所以有了今天,是一群人號召拿起槍杆子砸爛了一個噁心的骯髒的社會,人吃人的社會,開始做一些靠譜的事。

看看那個噁心的,骯髒的社會,究竟是怎麼被砸爛的。


我先吐個槽,許知遠和竇文濤簡直就是一對難兄難弟。

之前倆人都採訪過俞飛鴻,結果在網上被帶了一波節奏,哥倆一起被打成「直男癌」「繁殖癌」「油膩中年」。

之後倆人都採訪了姜文,結果在網上又被批判了一波,說他倆「不懂姜文」。

我覺得下一期《十三邀》應該請竇文濤來聊聊,或者《圓桌派》請許知遠,當然最好的是《吐槽大會》把他倆都請過去,讓李誕在台上一段脫口秀全給包圓了……

《圓桌講究派》的設想挺好的,但是效果不好。

姜文身上有幾個特別顯著的標籤:軍隊大院子弟,風格獨特的演員,隱喻眾多的導演。《圓桌講究派》里竇文濤、馬未都、孟廣美三個人,正好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去看姜文。

馬未都馬爺和姜文有著相似的出身、家庭環境、幼年經歷,他從最近的地方看姜文。

竇文濤和姜文有交情,但是不像馬爺那麼有共同回憶,他從稍遠的地方看姜文。

孟廣美和姜文交集不多,對姜文的電影有好感,她從更遠的地方看姜文。

但是為什麼我說效果不好呢?

因為《圓桌講究派》的氛圍太閑適了,所有人都沒拉住話題……

最該談的《邪不壓正》談的都是些很淺層面的東西,軍隊大院的記憶,北京城的風物,少年時代的回憶,這些東西固然在姜文的創作中佔據了一定的重量,但絕不是《邪不壓正》的全部——這些東西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和《太陽照常升起》裡面已經拍得差不多了。

姜文今年55歲了,他在《邪不壓正》里想表達的是新的東西了,是他想給兒子展示的東西。

馬爺一直在憶往昔崢嶸歲月,竇文濤又不控場,孟廣美也不多插話,雖然我嘴上說是挺想「聽聽竇文濤和姜文聊天」的,但我不是真的想讓他倆閑聊,這畢竟是個節目……

最讓我震驚的還是孟廣美提到「全裸」的時候竇文濤那句「我以為是周韻呢」。以竇文濤和姜文的私交,這話尷尬不尷尬過分不過分不好說,但是這句話意味著竇文濤根本沒看《邪不壓正》,或者看的時候心思完全不在屏幕上……

畢竟是請姜文來做節目的,畢竟重點是《邪不壓正》,畢竟孟廣美都看了,竇文濤你這麼搞是不是不太對勁?主持人的職業素養呢?

整體來說,如果是對姜文和《邪不壓正》有興趣,我還是建議多看幾遍《十三邀》第二季第十三期。

許知遠雖然也出身軍隊大院,但他在節目中很堅決的把自己放在了「他者」的位置上,儘可能地以一個旁人的角度去審視姜文,而且談到了更深層次的內容,關於姜文對於《俠隱》的看法,對《邪不壓正》的期望,對創作的總結,對過往生活的回顧。

也能從節目中看到許知遠做的功課。對姜文主演和拍攝的影視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去拜訪了幼年姜文生活的地方,讓姜文坦率而且直白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覺得這期《十三邀》很成功。


在網上看了幾個小片段就迫不及待的去優酷找正片,果然沒失望,上下集幾乎兩個小時。感覺嘛,竇文濤平時的遊刃有餘,帶節奏帶話題,在姜文這裡都不好使也使不出來,馬爺本來捧著說可能是怕姜文發揮不好(畢竟他自己開場也說上節目發怵),後來發現完全沒必要,也就漸漸淡出了。孟廣美的設定完全是為了女性視角,畢竟這集常用的蔣方舟似乎不夠成熟,孟的話題編導安排得有點硬,沒帶起什麼波瀾,比如周韻那段。竇文濤最後一段《臨江仙》也沒奪回主權,結尾得好倉促,明顯是按不住了趕緊收收收。其實大家都是聰明人,姜文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處世哲學,鐵桶般嚴密,他對此深信並且努力的影響著身邊人,場之強大人讓人羨慕,他肯定是特別幸福的,在自己的世界霸道的享受一切。心疼文濤,請這樣一位大神來碾自己,馳騁主持界二十幾年這臉往哪兒擱,所謂天上地下,人家都站雲端了,你還在地上給人念「是非成敗轉頭空……」尬聊好難受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