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流傳有大學宿舍老鼠在床上做窩的現象。這種家鼠在處理乾淨內臟烹飪熟透以後是否具有風險,有沒有合適又低風險的烹飪方法?


心理風險非常大,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你可以吃別的肉啊,為什麼要專註於倉鼠肉呢!!!


一般人都是來問:家鼠可以食用XXXX嗎,我第一次見來問可不可以吃家鼠的


吃是能吃

不過為什麼要吃那麼髒的東西

運氣不好一輩子只能吃一次


你不覺得很噁心嗎,萬一你吃到的老鼠有病怎麼辦┐(─__─)┌


謝邀

兄得你是沒肉吃了嗎。。。是鴨鴨不夠可愛還是豬豬不夠性感(⊙o⊙)!


鼠鼠這麼可愛你為什麼要吃,


別了吧,吃什麼不好想不開去吃老鼠



老鼠攜帶很多病毒,最好不要接觸去年內蒙有四人感染鼠疫。


不建議你吃。其他的肉它不香嗎,非得從倉鼠身上做文章。現在不叫吃野味,一般連兔子都沒法吃了,還想吃倉鼠,那玩意夠塞牙縫的吧。


下面的文字是我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希望對你有用。

談鼠色變,現在很多人不敢去逮耗子 ,小孩們怕耗子(我們稱老鼠為耗子)可是對於兒時的我,耗子肉簡直是極品美味,沒有丁點的肥肉,完全是瘦肉。也不記得當時是幾歲,也就五六歲吧,我在院壩里玩耍,突然不知從哪裡竄出一隻大耗子,耗子模樣可愛極了,帶有鬍鬚,跑過我面前,剛好我手裡有根竹竿,一下就把耗子打翻在地,兩下打死了。頗有點守株待兔的意味,後來長大一點還想,耗子怎麼無緣無故跑到自己面前,連貓都不一定抓住的耗子怎麼會讓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抓住了。可能是耗子吃了耗子葯,嘮暈了,不過對於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來說確實難得一遇的美餐了。

  現在已經忘記了剮耗子皮的具體細節,想必跟剮兔子皮差不多,把耗子兩隻後腿用繩子栓好固定好,整個耗子倒立起來,在腿上剖開一個小口眼,開始剝皮,遇到腿縫不好剝的地方用刀劃一下,然後順做往下一整張皮就從尾到頭全部剝下來了,再把頭宰了不要尾巴也宰掉不要,四個爪爪宰了不要。最後開膛剖肚,去掉內臟,清水洗凈。

  怎麼做才好吃就頗有講究了,我們當地沒有荷葉,去有南瓜葉,或者芋兒葉,我記得那種芋葉跟我們現在吃的芋兒葉是不一樣的,很多年沒看過了,當時我們叫它粑兒葉是那來蒸饅頭用的。可惜早已絕跡,花開的很大朵,鮮艷。葉肥寬大,葉面發綠多汁,有種清香味道,用這樣的葉子來包耗子肉是絕佳的素材了。把洗乾淨的耗子用葉子包裹幾層後,再用樹皮把葉子捆緊,不能鬆散了,為什麼要用樹皮捆而不用化纖的線捆呢,因為化纖線火里一燒就斷了。樹皮燒不斷,等燒乾的時候,肉已經好了。當然不是直接往火里燒,家裡大人是不允許隨便生火的,那時的柴很珍貴,除了做飯不能隨便浪費,還有就是大多房屋為草屋或者瓦房,極易失火,因為不小心失火燒掉的房屋比比皆是。

  所以燒老鼠肉要在做飯的時候,灶hong里的柴剛好燃盡,還有火炭就把它撥到一邊把包裹好的老鼠肉放在上面,再覆蓋一層火炭、木灰覆蓋在上面,因為灶hong是比較大的,一邊木柴在燃火,一燒盡,又把它撥到耗子上面。因為是包裹耗子肉的葉子快靠乾的時候,就從木灰中取出來,揭開樹皮繩子,打開一層層包裹的葉子,這時候一股肉香味夾雜做葉子本身的香味就撲鼻而來。一輩子這種記憶都會揮之不去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