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深夜抽煙,每天憧憬未來的美好,總是下決心明天開始努力,卻沒有辦法改變。

看了許多知乎的人生回答,也預見到自己未來的悲慘無奈。興趣愛好慢慢也得無趣,只是消磨時間,讀小說聽音樂看球鞋,也都是滿足自己的需求罷了。

我也知道自己發布這個問題也沒有什麼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心思雜亂,前腳在想為什麼別人的人生能夠如此美滿,老子的人生為什麼滿是遺憾,後腳卻自我激勵人生的意義是在挑戰自己。情緒變化劇烈。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成功人士經歷的困境,我只知道好他媽難啊


網文有個很大的類別,叫做重生流,很多重生回少年的男主角們,不管是炒地皮,還是炒股票,是投資騰訊,還是上船阿里……總會有去做一件事,好好學習,考一個前輩子惦記了好久,卻沒能上去的大學。

你擁有小說主角都羨慕的青春,絕大多數人一輩子也只有這一次機會,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我相信你們老師也會說類似的話,當時我的老師就是這麼說:辛苦一百天,幸福四十年。

加油吧!

少年。

很羨慕你。

ps:每個問我網文相關的初高中生,我都只會回一句:好好學習!


你知道由繭化蝶是怎樣的過程嗎?

毛毛蟲在破繭時要從一個比自己小很多的洞口鑽出來,通過擠壓使翅膀充血,然後才能揮動翅膀飛出來,變成美麗的蝴蝶。

而有的毛毛蟲因為在蟲蛹時期,翅膀生長的不夠堅韌,在破繭時暫且苟活下來卻是肢體殘缺。

但更多的毛毛蟲在破繭的過程中就死了。

後來,有個人發現已裂開一條縫的繭,蝴蝶正在裡面痛苦的掙扎。

他於心不忍,便拿起剪刀把繭剪開,想要幫助蝴蝶脫繭而出。

可是,這隻蝴蝶卻因為沒有經過擠壓,導致肢體臃腫,翅膀乾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便死掉了。

所以,想要從毛毛蟲蛻變為蝴蝶,只有自己勇敢的去歷經磨難,才能獲得一線生機。

除了自己,誰也幫不了你。

說到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個事。

我姨家的弟弟在臨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候,班主任把他們幾個整日弔兒郎當,無心學習,偶爾還搞點事情打個群架的學生叫到辦公室,一個個的問他們,打算以後做些什麼,他們個個沉默。

班主任讓他們選擇,最後一個月是繼續留在學校努力學習備戰高考,還是申請回家待考。

在所有人都跟老師保證以後一定乖乖學習不亂惹事的時候,他倒是硬氣,決定回家打工。

老師沒說什麼,直接給我姨打了電話,讓她把孩子領回去。

他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他媽媽卻跟老師低聲下氣苦苦哀求,讓他留在學校。

正當老師心軟的時候,他卻說:我不適合學習,出去工作賺錢也一樣。

他媽媽氣的直哆嗦,但從小就寵著他,又捨不得打罵,只好暫時把他帶回家。

回去之後,他父母好說歹說,他就是鐵了心不念了,一定要出去闖蕩一番,給大家證明看看。

沒辦法,我姨給了他五百塊錢,讓他出去生活,多了一分不給,一切全憑自己。

他倒是挺美的,想到再也不用學習了,揣著錢一溜煙就跑了。

結果你猜怎麼著,還不到十天,就灰頭土臉的回來了。原因很簡單,錢花光了。

他父母心疼他,沒多說什麼,收拾收拾就又帶著他給班主任認錯回去上學了,這一次他倒是挺聽話,啥也沒說,垂頭喪氣的就跟著走了。

高考前的二十天里,我再也沒聽說過他鬧過什麼幺蛾子。

高考成績也意外的不錯,比他平時的成績高出很多,考上了我們當地的一個二本院校的王牌專業,他父母簡直樂開了花。

但是那十天里發生了啥,不管別人怎麼問,他死活就是不說。

18年春節,我們兄弟姐妹幾個人一起聚餐,許是玩得嗨了,他說漏了嘴。

他說,第一天他去吃了他最愛吃的紅燒魚,買了兩罐啤酒,去網吧通宵了。

第二天跑到書店,把那本連載卻一直買不到的武俠小說給看完了。

第三天約了外校的朋友一起聚餐打電游。

第四天,正當他無所事事時,他終於意識到,他好像沒做什麼,錢卻不夠用了。

他著急開始找工作,花了兩天的時間,跑了九個地方,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收他。

因為他還差三個月才滿十八歲。

第六天,在無奈之下,他跑到工地去當兼職搬運工,謊稱自己是出來體驗生活。

每天拉拉水泥,搬搬磚,忍受著一些人的壓榨。

平時都是在家裡嬌生慣養的孩子,哪受得了這樣的待遇。

在第九天快結束的時候,他撂挑子不幹了,決定回家。

因為他工作時間太短,那個工地又不夠正規,把他的工資剋扣了,只留給他五十塊錢。

在第十天,他回家了。

他跟我說,真沒啥事比在學校待著更幸福了。

是的,我相信這社會上有非常多的厲害人物,高中沒畢業卻過得比大學畢業的人還要好。

但是那只是一小部分。

現在有太多的年青一代被家庭保護的實在是生活滋潤,整日沉浸在白日夢中,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

你才十七歲,想必你也從未經歷過什麼生活的苦。

生活本不易,你現在的輕鬆自在,只不過是父母在為你負重前行。

你所謂的讀小說、聽音樂、看球鞋,所有這些可以滿足你的資本都是你父母給你的。

你如今有這樣本該用來備戰高考,卻全都用來渾渾噩噩的時間,也只是你的父母努力為你創造的。

脫離這所有的一切,你還能有什麼?

別看到網上的段子就奉為人生真諦,別讓毒雞湯害了你,阻礙你前進的步伐。

若你問我怎麼才能擺脫你現在這種「無拘無束,當一個逍遙散仙」的生活困境。

我只能告訴你,靠你對你父母辛苦工作的悲憫之心,靠你未來可能因為放縱自己導致失敗的悔恨之情。

「作繭自縛者,毛蟲也;破繭而出者,玉蝶也。」

只有學會克制約束自己,才會有破繭成蝶的可能。


生活所有困境的本質,其實都是「選擇」的問題。


你有沒有想過,選擇為什麼會這麼困難?其實關鍵就在於反饋。


比如,你偶爾去一趟西餐廳,對芝士大蝦或香草羊排不知如何選擇。


或者你剛到一家公司,對選擇趨炎附勢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存在困惑。


又如,有人說「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此時你根本不知如何選擇未來。


當然更多的時候,你連選項都沒有。比如最近你和另一半相處艱難,就是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方式去改善彼此的關係。


在一天當中,你大大小小會經歷幾百次選擇,只是 99% 以上的選擇都被你的潛意識機制以默認確定的方式完成了。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選擇問題:早上起來要不要喝水?坐飛機是選擇靠窗還是過道?和同事在電梯相遇是直接打招呼還是微笑點頭?


這些問題在人們的長期體驗中逐漸趨於穩定的確定性反饋:早上喝一杯水,身體有舒服的感覺;傾向於過道是因為可以早點兒下飛機;在電梯直接和同事打招呼是因為對方的回應也很積極。


人生真正的困境在於,我們要如何面對那些不確定性反饋(uncertainty-feedback)。

為什麼自我突破十分困難

尋求自我突破的過程,本質上是一種將不確定性反饋變為確定性反饋的過程。


幾乎每一個減肥的人,都夢想獲得一種一個月肯定能瘦 15kg 的方法;如果你正在找工作,肯定也渴望得到一種確定面試能通過的技能。


所以,你會付出行動,不斷嘗試。但所有的行為都可能遭遇兩難問題:

1.內部反饋的乏力

你嘗試經營一個公眾號,一開始你會感覺得到的成就感特別大,自己都暗自佩服「原來我也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家人、朋友也會驚嘆於你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積極地給你許多反饋。所以,你很有動力去寫每一篇文章。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你還是身邊人的這種新鮮刺激感都會逐漸消退,便形成了對數增長的效果(一開始增長明顯,後來趨於平緩),如圖 1-1:



幾乎所有的內部反饋都是如此。比如健身、學一種新的技能,剛開始的時候,這種行為對人的改變會很大,但人會迅速進入「瓶頸」期。

2.外部反饋的不及時

如果我們從內部得不到有力的反饋,就會依賴外部反饋。


比如,公眾號粉絲的反饋,但這往往是一種指數增長的模式(一開始增長平緩,到了某個節點後增長明顯),如圖 1-2:


又如,你嘗試改變孩子的壞習慣,一開始的效果反饋並不明顯,到後期才會更好一些。


多數人的自我突破往往倒在內部反饋耗竭,又遲遲等不到外部反饋(拐點)到來的那一刻。


面對人生的困境和突破自我這個兩難問題,該如何調整呢?


有一個啟發是,想想在原始社會,原始人生活的不確定性遠比現代人高出很多,他們是如何應對的呢?


原始人的生存法則,沒有現代人這麼複雜。理解他們的規則後,很容易讓我們看到事物的本質。


在這裡,借用「原始人熬一鍋鮮湯」這個場景,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去突破因反饋乏力而導致的人生困境:


(1)肉塊和蔬菜。煮湯首先得有食材,豐富的食材通過互換才能獲得。這是自我突破的第一層,核心是如何從價值表達到價值供給。


(2)火堆。原始人能控制火才能煮湯。這是自我突破的第二層,核心從控制思維到賦能思維。


(3)鹽粒。撒鹽是煮湯的最後一步,鹽入湯內肉眼是看不見了,卻無處不在。這是自我突破的第三層,核心是從自我思維到忘我思維。

從價值表達到價值供給

一個原始部落的男人獵到一頭野豬,突然得到了很多肉,但是他晚上想吃蔬菜、水果怎麼辦?那就要拿出一小塊肉和負責採集蔬菜、水果的女人交換。如果要煮一鍋湯,那他還需要再拿出一些肉換一些鍋、碗,再換一些鹽。


要活下來,你就必須用自己的價值去交換別人的價值,這是人類社會最核心的生存法則——價值供給。


情況如果複雜一些:假如某一天在部落市場,男人提供狩獵回來的肉,卻有十個女人要提供蔬菜。


女人感覺到肉這種資源的稀缺,就會極力去誇大自己今天採摘的蔬菜有多新鮮,甚至去貶低別人的有多差。


人是社會性動物,為了生存,人類個體必須對群體展現出自己的價值,這是邊緣生存法則——價值表達。


叫囂幾句「我的東西更好」(價值表達)遠比「我要提供給你足夠滿意的東西」(價值供給)容易很多。


所以,這個世界就逐漸形成了一種有趣的現象,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43 篇內容

鹽選專欄

認知顛覆: 4 大狠招,重塑慣性思維

程驛 BAT 大廠特邀培訓師

¥18.00 會員免費


我也想回到17歲的那個夏天。我可以將我曾經落下的英語好好補補。


我也想回到十七歲,十七歲啊!一切皆有可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