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一件沒有藝術家名字,作品名字,創作年代的藝術品,也很難進行鑒賞。頂多隻能看個表面的形象,無法深入瞭解。

看這件作品,左邊的形象像一件樂器,做了變形,但從尾端形狀可以看出是一隻號,或者薩克斯。右邊的是舞動的,旋轉的線,而且是閉合的。我個人的理解,藝術家是想表現音樂,樂器演奏時聲音律動,圓潤的感覺。

每個藝術家的稟賦和水平不同,思路不同,作品呈現出的效果也不同。如果感受不到美,也是每個人審美眼光不同,如果真的感興趣了,可以從瞭解藝術家,瞭解他的創作背景開始,簡單研究下就可以知道作品的含義。


數學與藝術的結合的現代雕塑,如果說藝術可以讓我們的內心恢復完整,那麼紅色,曲線,韻律就是我看到的,填補我的缺失的組件。我覺得藝術品的作用,比表達更有意義,但表達也可以是作用的一部分,表達方式沒有高低之分,畢竟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描繪世界,世界因我而存在……

我看到的絕對不是固定的最終答案,我想到了雕塑的背景,作者,環境,顏色,材質,年代以及歷史語境轉換下的時代裝飾品……

下面這組作品,對我來說更有共鳴,因此,我覺得藝術品的表達是自私的,是自己和自己對話,正如藝術史與藝術評論家,藝術史家……

廈門小紅人,兩者的表達方式不同——形態或敘事手法,瞭解小紅人的歷史背景,時代語境,我還是更喜歡(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改變這種想法)真摯,溫暖,令人感動的藝術……

與之相對的是,冰冷,理性的藝術……


你覺得他表達了什麼,他就表達了什麼,如果你恰好和作者想法一樣。那就巧了。如果不一樣也沒有關係,因為絕大多數藝術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嗯我不是黑藝術家,我真的感覺很多東西你讓作者來解釋,他可能給你說一大通,但其中七成是完成以後纔想到的。當時做的時候在那個時間下,那個環境下,那個情緒下他就想這麼做。沒得道理的。硬說就是我當時就覺得這樣會好看。

至於為什麼後面再加七成是因為回過頭來想想有點扯淡,但是還得扯。把話圓一下。

嗯我是做設計的。我就是這麼和甲方扯彩虹屁的。


你說的是達利嘛?


從圖片上看應該沒有什麼深刻的內涵。就只是一個裝飾雕塑而已。就像女生戴的耳環一樣,目的是讓整個房間更好看,更有格調而已。

不知道這是酒店還是啥,裡面肯定還有很多這種「稀奇古怪」吧,但就是這些裝飾雕塑、造型獨特的桌椅、設計過的牆面、以及顏色柔和的燈光等等,它們的有機組合,才使得你在這個空間裏會有更舒適的感受。

單獨看這兩樣東西你可能感覺不到它有什麼美感,但是整個房間那種高檔你應該能感覺到吧,而它作為房間的一部分,對整個房間的氛圍起著微妙的作用。

我覺得是這樣。


藝術有的時候就是藝術家自身的意淫。一百個人有一百個哈姆雷特。現代藝術從某些角度來說就是垃圾而非要證明自己的睿智和深刻,其實毫無價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