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根據大劉的安排,不管章北海如何選擇,最終勝利者一定是藍色空間,因為在所有人都只想到次聲波武器,僅僅在猶豫道德的時候,褚巖是唯一一個想得更深遠想到如何防禦和反制的。如果章北海提前一分鐘決定攻擊,不過最後被炸的粉碎屍骨無存的變成他的戰艦,同時「新人類之父」的頭銜(在讀者眼中)蒙上一層道德瑕疵罷了。

其次,章北海不是心軟所以沒下手,而是在等待整個戰艦世界覺醒自己的宇宙新人類意識,等待戰艦世界意識到新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局座帶領戰艦逃亡的目的是「人類」的生存而非自己的生存,故新道德的形成是必要的,在此之前哪怕自己先下手了也大概率導致嘩變和資源浪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能夠最先做出攻擊決定的戰艦,也是宇宙新道德新秩序形成得最完善最徹底的,更有概率在宇宙中生存下去(我認為褚巖其實就是大劉心軟給開的金手指,大劉沒忍心讓戰艦地球背上太重的道德原罪,給加了個正當防衛的保護牌,也讓讀者看的時候接受度高一些)。

最後,個人感覺,局座在完成逃亡計劃之後,背負著的使命已經完成,感性和鬆懈已經反攻理性高地,不再是絕對冷靜的理性機器了,高潮之後必然逐漸歸於平靜,局座哪怕在黑暗戰爭中活下來,在星艦地球中也不過扮演一個吉祥物和政委的角色,不會再有逃亡這樣精彩的表演了。因此讓局座成為星艦地球形成的墓碑,讓一個最精彩的人物永遠停留在最精彩的一刻,作為那個時刻永恆的註腳,倒也不失為大劉的仁慈了。


這個問題可入選《三體N大錯覺》之一。

簡單回答:還是死。被「藍色空間」反擊致死,且背上惡名。

沒關係的,都一樣。

因為大多數人忽略了書中後來的描述:

攻擊來自「終極規律」號,它向星艦地球的其他四艘飛船發射了十二枚裝載著次聲波氫彈彈頭的隱形導彈,向二十萬公里外的「自然選擇」號發射的三枚比其他九枚提前了一段時間,以使其和向附近三艘飛船發射的導彈同時到達起爆位置。「終級規律」號上接任自殺艦長的是一位副艦長,但究竟是誰做出了這個終極抉擇並首先發動攻擊的卻不得而知,也永遠不可能知道了。

「終極規律」號並沒有成為伊甸園最後的幸運兒。在追擊艦隊其他三艘戰艦中,「藍色空間」號做好了應對意外事變的準備,在受到攻擊前,它的內部已被抽成真空,所有人員都穿上了航天服。由於真空條件下不可能產生次聲波,所以沒有任何人員傷亡,只是艦體在超強的電磁脈衝中受到了輕微損傷。當核彈的火球剛剛亮起時,「藍色空間」號就開始了反擊。首先使用反應速度最快的激光武器射擊,「終極規律」號立刻被五束高能伽馬射線激光擊中,艦體被灼出了五個大洞,內部迅速被火焰吞沒,並發生了局部爆炸,喪失了一切作戰能力。「藍色空間」更為猛烈的攻擊接踵而至,在連續的核導彈和暴雨般的電磁動能彈攻擊下,「終極規律」號發生了劇烈爆炸,其中人員無一生還。

章北海早發射也只能落得和終極規律號一個結果。也可以直接看我當年的思維導圖:

另,第三遍閱讀三體時注意到: 回地球的是青銅時代,而不是藍色空間也是有講究的。因為所有活下的戰艦中,藍色空間是反抗,正當防衛。大劉這麼設計也許是讓無罪的一批人類在宇宙繁衍吧。

對大劉的膜拜又加深了一層。


飛船名字已經明示了

章在等待「自然選擇」。自然選擇號和自然選擇本身。所以他不會去幹預自然選擇的,他在等待新人類的誕生。


沒關係的,都一樣。


文中描寫的結局。是對章北海而言最好的結局

他身為一個人,終有身死志消的一天。如果還是由他帶領贏得了黑暗戰役,那麼帶出去的人類終歸還是一羣孩子。一羣跟死在太陽系沒什麼區別的孩子。

沒關係,都一樣。我覺得這句話飽含慰藉。這一羣人中終於有能繼承他遺志的人。能繼續帶領大家走下去的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