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學博士,清華大學體育與健康研究所博士後。專註於兒童體質健康鍛煉,幫助兒童開發體能潛能,影響兒童運動習慣的研究。)導語:

寒假又要到了,家長們都想著怎麼給孩子過寒假,作業當然是要完成的,學習是頭等大事啊,但是,運動也是家長的一個選擇。畢竟現在孩子的身體健康才是頭等的大事兒,沒有1哪來後面的0000呢?

還有今年北京市推行的體質測試,已經取消了上限的分數,也就是說100分已經不是滿分了,得120分的仰卧起坐和肺活量也是必須存在的了。。。。。。

可是,可是,到底選擇什麼樣的運動呢?相信這個時候家長的腦海里冒出的是如下的幾個詞:跆拳道 游泳 籃球 足球 羽毛球(球類就不列舉了,乒乓球打的人不多) 部分可能還有:擊劍 馬術 高爾夫(高大上的節奏啊~~~),選擇哪個呢?時間,課時,費用,方方面面都考慮個遍,然後問問孩子,或者帶著試試看。

等等,等等,報名前,我們還是需要好好的做個篩選的。以下的幾個概念還是請大家先明確一下:

1、體能和技能

這個問題其實是近些年來國人才逐漸看清楚的問題(在國外30年前人家就已經分的很清楚了,雖然我們的認識晚了一些,但是也算是進步了)。體能,是人體從事活動的能力,在運動層面可以理解為,人體運動的能力。

技能,是體育運動本身所要求的,我們常說的打球有球技,游泳有泳技,技,是技術。能,是能力,技能其實就是技術能力,運動技能當然就是說運動的技術能力。

但是,運動技能與體能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統一體。體能是人們完成一切事務的前提和條件, 而運動技能可以更好發展體能,運動技能的提高有利於促進體能水平的發展, 而體能的發展又有助於促進人們掌握運動技能。

說到這裡,我想家長們可能明白了,運動其實有體能和技能兩件事,並且都是很重要的。但是這裡雖然沒有一個重要與非重要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注意,這裡的對象指的是孩子哦!不是對於成人,也不是對於運動員而言,那個另外寫文章科普)卻有一個順序的問題。

兒童階段的主要運動目標是身體的發育和健康,而發育本身是身體各個組織器官的成熟和生理水平的提升,而運動可以很好的促進身體的發育和素質的提升。

舉例子來說,跑步本身是可以促進心肺功能的發展的,通過跑步肺活量可以提高(對於孩子而言可以更好的促進肺泡的分裂,為成年以後的肺活量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跑步心臟功能可以加強,血液的氧飽和度提升,從而更好的供給全身。

這個時候跑步作為基礎體能的練習方法就提高了身體的發育水平和素質。但是如果跑步作為一項技能學習和練習(比如50米項目,400米項目等),那麼速度或者耐力的水平就是這個練習所要追求的了,這個時候因為目標的改變,練習的方法就會改變。

這其中,如果訓練剛好在身體可以承受的範圍內,那麼可以附帶的促進身體的發展(但不要忘記,練習的目標是跑步的成績提高)但是如果為了成績超越了這個承受界限,那麼傷害就會出現。

這也是我們見到國內很多的運動員從小就有各種傷病,打繃帶成了必修課,很多運動員退役的主要原因也是運動傷病的累積影響到基本的運動能力。

說到這裡,我想家長應該明白了吧,體能和技能雖然都重要,但是有個不可以忽略的順序問題。對於孩子來說一定要先發展體能再發展技能。體能是基礎,技能是基礎上發展項目。

2、目標和目的

看完上面論述的家長也許已經意識到了,運動的目的和目標是不一樣的。運動是有目的的,目的是我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比如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健康,如果這個是大方向,那麼當運動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從容的依照目的進行改變,不至於讓運動的目的不斷改變,最後導致不想要的結果,比如傷病。

在目的的基礎上,我們要談談目標,應當說目標是達到目的的路徑。好比我們目的是要環遊世界,那麼每年幾個國家就是目標,當這些目標都完成的時候,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如果我們運動的目的是孩子健康,那麼目標就必須是保證達到這個目的的。

比如每年讓孩子的體質健康水平提升6%。但是,可惜的是,在現實中,我們發現,爸爸媽媽心切,所以在這個關係的處理上其實。。走歪了。

比如孩子一開始參加冰球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孩子健康(孩子身體弱),但是後來為了打比賽,不斷的增加孩子的訓練量(有些教練也是很不負責的。

這個的原因有好幾個,大多時候他們自己本身也是師傅帶徒弟出來的,自己水平不低,但是帶隊的水平,呵呵。當然,還有利益驅動,你懂得),增加的訓練導致孩子的身體負荷加大超過警戒,最終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實際案例中,因為游泳,網球,冰球,造成孩子負荷超量,影響心臟功能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兩件了,除了心痛,我真的無以言表我的心情)。

所以,家長在送孩子去運動前,請一定想明白了,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在這個大方向下才好確定孩子的運動目標。

3、興趣和特長

興趣和特長,其實是兩個詞。尤其在體育運動這個領域。

興趣多是從孩子的喜愛出發的,而特長其實和孩子的適合有關。興趣其實是很好理解的,喜歡就是喜歡,不需要理由(當然有一天孩子突然不喜歡了,其實也不需要理由,因為興趣這個事情,說不清楚的。當然是可以引導的,這個另外寫文章說吧)。

興趣確實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學習一開始的驅動力其實是特別好的,但是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僅僅依靠興趣其實是不夠的,孩子學習的內驅力長久上看是一種內在的成長,比如可以更好的和周邊事物協作,可以駕馭更多的事情。

在賽馳我們有自己的跑團,每周家長帶著孩子去跑步,開始的時候,家長其實也有很多的疑問,特別是孩子能不能堅持下來,但是實踐證明,最後不能堅持下來的大多是家長,為什麼?

因為孩子在不斷的跑步中獲得的是一種自信,對於自我身體駕馭的自信(當然跑步計劃是我們精心設計的)這其中內驅力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現在我們跑團(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查看詳情)最好的孩子10公里的成績是43分鐘。

說到這裡,就要說說興趣之後的那個詞:特長。中國孩子的特長一般有2種產生方式:第一種最為常見,就是家長日積月累在裡面不斷的投入,時間,財力,人力,最後的目的,也許是為了孩子有個愛好,但是更多的都是為了升學(秒懂吧?!)。

最後的不放棄是因為成本真的太高,所以我們常看到的是孩子不愛彈鋼琴,但是家長不允許放棄(各種矛盾。。。。唉,都不容易)。

當然除了這種痛苦的方式,還有一種相對而言好一些的就是因為孩子的身體條件很擅長在這個方面,在體育運動里,我們叫有比較高的天賦(這個屬於運動選材的領域了,有興趣的家長看後面的文章)。

這樣的孩子在運動中容易獲得更好的運動成績,和更多地自信,因此運動持續的時間也很長。所以一項合適的體育運動一定以興趣出發但是結合身體特長,比如遺傳,比如意志品質。

在和家長的交流中家長經常問,孩子的身高問題。其實身高只是一個遺傳表現,運動本身還和身形,身體素質,意志等都相關,所以運動項目的選擇一定要慎重。畢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一個好的運動項目帶來的是對於他一生的財富。(運動的回饋,還是看後面的文章吧《體育,教導你尊重生命》)。

說了這麼多。還有最後重要的一點,就是項目和年齡的關係,這個是很多家長有意識但是不太明白的事情。比如說起學網球,家長都會在心裡有個大概的衡量,覺得孩子起碼要拿得動拍子吧,大概5-6歲學比較好吧。那麼到底對不對呢?(一般家長到這個時候就完全的憑自己的臆斷了,對錯什麼的完全一種聽天由命的狀態了)。

好吧,其實這個問題蠻重要的,不然也不用單獨寫文章來說了。表面上看這個是項目和年齡的關係,其實這個是身體發育水平和項目特點之間的對接問題。

首先,身體的發育水平當然要適應項目的要求。

比如有些項目要求特別好的協調能力才能進行。體操或者藝術體操里的技巧動作都是需要特別好的協調能力才能完成的。

這個時候如果身體的肌肉和神經的協調能力達不到的話,那麼學習起來是很費勁的。

有的家長會說,不是啊,我們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學的很艱難,但是現在好了很多,很有STYLE了。但是,不好意思,我還是要努力的指出來這種不同。

不可否認的是,在練習藝術體操的過程中,協調能力一定是有所提升的,但是,運動技術還會通過不斷重複的運動動作把肌肉的記憶不斷加深,然後肌肉不斷被施加這樣的痕迹,最終形成了穩固的肌肉記憶,於是孩子在做教練教過的動作的時候顯得很有架勢。

但是,如果學習新的動作的時候就會再次顯示出肌肉神經協同的短板。這裡實際上我們要說的是拋掉特定動作學習來仔細的看身體的發育水平和項目的適應性。

其次,要注意的就是項目的特點。

我們發現,其實現代運動按照不同的項目可以分成很多種,奧運會的很多項目我們也都耳熟能詳,但是,如果按照物人的關係分,我們看到運動就2種,有器材和沒有器材。

比如,跑步是不需要器材的,就算在幾內亞,光著腳的孩子一樣跑。但是打網球時一定要球拍和網球,否則就不能稱之為網球運動。為什麼要這樣分呢?因為器材都是有重量的,在加速度下,作用重量是變化的。

孩子和成人不同,孩子的骨骼還在發育中,軟骨多,雖然不易骨折(現在孩子容易骨折,另外論,這個地方僅就和成人相比),但是卻容易歪曲。家長們都會在乎孩子的坐姿,生怕駝背和脊柱側彎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比如網球拍,一般地,兒童選手的球拍重量在280克以下。也就是差不多半斤的樣子,隨著練習的增加,相當於不斷的揮動半斤的重量(此處不算擊球需要的回擊力),本身而言如果運動的強度不大,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運動強度大就會有問題了。

首先,孩子的關節還沒有完全發育好,重力的作用太多會導致孩子骨關節的發育受到影響,關節的不穩定等等。

其次,更為重要的是損傷會影響到兒童身高的增長,因為人體骨骼的增長主要是骨垢版的骨化,而這樣的骨垢板一般都會在骨頭的尾部(很多連著關節),骨頭能不能長長或者說個子能不能長高主要看骨垢板了,骨垢板如果受到了損傷那麼骨骼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個子就無法長高了。

但是過早的持器械的運動練習會給骨骼和關節帶來很大的壓力,而放鬆不到位或者負荷量的加大,都會造成骨骼和肌肉的持續疲勞,進而影響到生長發育。骨骼板如果受到了損傷,那麼身高的生長就會停止。所以。在早期的時候千萬不要選擇持器械的運動項目。讓孩子多發展基礎體能才是正道啊!

寫了這麼多,相信各位家長的反應大概有2類,一種是隨便看看,大概頭腦里有個印象,這樣挺好,那麼科普的目的也達到了。

另外一種,可能想結合自己孩子的情況仔細的問問,那麼歡迎你和我交流, 關注我的微博@冰雪聰明閉月羞花或者微信公眾賬號kidsfit


給兒童選擇運動項目,應該根據兒童的實際年齡和身體發育情況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

先來了解一下兒童的年齡界定:《國際兒童權利公約》和中國法律均規定兒童為18歲以下的任何人,而醫學界將兒童規定為14歲以下作為醫學觀察年齡段。運動與身體發育息息相關,所以本回答採用醫學界的規定,而在5歲以前兒童更加註重的應該是身體各部位協調能力的培養而不是急於參加運動項目。

故本回答僅針對5-14歲兒童給出運動項目的選擇建議。

出發,去擁抱大自然!(圖片源自網路)

丨5-7歲是兒童的運動啟蒙期,可以嘗試多項簡單日常的運動項目

運動項目推薦:滑冰、游泳、舞蹈、跳繩

5-7歲的兒童處在生長發育穩定增長期,身體各部分機能的發育速度比較平緩。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不能承受過高強度運動。

跳芭蕾的小仙女(圖片源自網路)

父母可以帶著他們嘗試一些簡單日常的體育項目,如慢跑、游泳、滑冰、跳繩、各種球類運動等,頻率和時長控制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鐘。這些運動使小朋友肢體得到節律性的壓力,充足的血液供應可以加速骨骼生長。需要注意的是,熱愛運動雖好,但是每天的運動時間最長不要超過2小時哦。

必備技能,游泳!(圖片源自網路)

另外,舉重、長距離跑步等運動不利於孩子的長高,不建議選擇。過多的進行網球、羽毛球等單側肢體類運動,容易造成孩子單側手臂運動過量,兩邊肢體發展不平衡,建議在做單側類運動的同時加入游泳、慢跑等雙側運動。

運動小貼士:這個時期的兒童十分熱衷於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所以該階段鼓勵父母和孩子一起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係,還能夠挖掘孩子的潛能,父母自身也可以變得更加陽光健康~

沖鴨!爸爸!(圖片源自網路)

丨8-12歲是運動習慣養成的最好時期,開始培養兒童的定向運動能力

運動項目推薦:乒乓球、籃/足球、武術、舞蹈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運動時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已經有了一定基礎,此時家長們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專項運動能力。不過由於孩子仍處於成長階段,因此還是盡量避開對抗性強、容易受傷的體育項目,以免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來比誰滑得更快!

這個階段的兒童在體驗了多個運動項目後,家長可以按照小朋友自身的能力、性格和興趣來選擇對應的運動項目,最好挑選1~2項運動作為長期訓練項目,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讓小朋友保持對運動項目的持續興趣。

我也有一個足球夢!(圖片源自網路)

運動小貼士: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階段孩子的骨骼相對脆弱,強烈的運動衝擊和長時間的運動都可能影響骨骼發育,因此,對於這階段的孩子,家長應給予適當的運動監督。

丨13歲以後,兒童開始進入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運動選擇更加多樣化

推薦運動項目:引體向上、健身操、攀岩、滑雪

13歲以後,兒童的身體各項機能都處於高速生長階段。此時運動方式建議以彈跳為主,有助於孩子長高。可以選擇籃球、引體向上、健身操等運動項目。

看天天帥氣帶球上籃!

同時,應注重孩子的運動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以此來保證孩子均衡發展並對運動保持興趣。家長可以帶著他們嘗試更多具有挑戰性的項目,認識更廣闊的運動世界,如攀岩、拳擊、帆船、滑雪等。

來比試一場嗎?拳擊手

冬天就是要盡情滑雪!

運動小貼士:這個階段孩子的心智和身體機能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可選擇的運動項目類型也變得豐富。家長在做選擇時應充分考慮孩子身體發育情況和興趣所在,不能為了跟風或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強迫孩子參加不適合的運動項目。此條建議同樣適用於前幾個階段。

運動系寶貝揚帆起航(圖片源自網路)

最後,希望所有小朋友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從小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如果我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麻煩點個贊再退出喲!」


什麼是體適能? 適合兒童的運動項目有哪些?


兒童的體適能


體適能俗稱「體能」,是身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包括生活、工作與應付環境的綜合能力,可分成健康體適能與運動體適能兩大方面。


1.健康體適能: 是指能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滿足日常生活活動或學習所需的體能。包括:

  • 心肺適能:也稱「心肺耐力」,是人體在某一特定運動強度下持續活動的能力。心肺耐力好的人較能應付長時間的身體活動,較不易患心血管疾病。

  • 柔軟度:指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及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的延展能力。柔軟度好的人,在活動時肌肉與韌帶較不易被拉傷。

  • 肌力:指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時發出的力量,一般是指肌肉在一次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

  • 肌耐力:指肌肉發出某種肌力時,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重複的次數。


    2.運動體適能: 是指與運動技巧有關的體能。包括:

  • 速度:指身體移動的快慢,是運動員必備的基本條件之一。

  • 爆發力:指身體在最短的時間內產生力量的能力。它包含「速度」和「力量」兩個因素,是跳高、跳遠等運動必備的能力。

  • 敏捷度:指身體瞬間做出反應、快速在不同方向之間移動的能力,對需要急停、閃避的運動(如籃球、足球等)極其重要。

  • 協調性:指身體統合神經肌肉系統產生正確、和諧、優雅的活動的能力,對田徑、體操、籃球、排球和足球等運動都非常重要。

  • 平衡感:指身體維持平衡的能力,對體操、滑冰等運動的表現極為重要。

兒童適合哪些運動項目?


要選擇兒童適合的運動項目,可依據身體動作發育階段與體適能內容來規劃。以下是一些建議:


親子遊戲

適合 0~3 歲孩子的運動項目

孩子 3 歲以前,各種知覺以及大小肌肉尚在逐漸發育,可根據年齡選擇能夠促進肌肉、平衡感等方面發育的運動。例如:

·滑滑梯(促進手臂、軀體、腿部肌肉發育)。

·盪鞦韆(通過坐姿下的搖晃,練習頭、頸及背部肌肉力量的控制能力;搖晃時,也會給孩子帶來平衡感的刺激)。

·獨木橋(促進協調性及平衡感)。

·拍接球或投擲球(促進敏捷性、協調性等)。

適合 3~6 歲孩子的運動項目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華人育兒百科

林奏延 等

後浪出版社

¥59.99 會員免費


選擇運動項目最開始的時候都是一種嘗試,或者說一種體驗。發展到專業其實都是從後邊開始,慢慢進入一種專業的狀態。只有很少一部分家長是在送孩子去學習某項體育運動的時候,就做了讓孩子走專業路線的準備,或者有一些是想奔著專業去的,但在過程當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最後導致沒有堅持下來。

選擇運動項目看天賦,也看興趣

像我一樣能堅持下來的,其實很大程度是因為對體育項目來說多少有一些天賦,因為對於運動項目能出成績,或者說能走得很長遠的運動員,都是有這個項目的天分在,然後加上後期的這種勤奮和努力,包括家長的堅持。

我在步入到專業滑冰的道路上時,也都是在嘗試,在不斷的摸索。但現在不一定會像我母親那樣堅持去培養我的孩子。

我更關注於孩子的內心思想,或者是孩子對某個興趣愛好的接受度。如果她有這樣的天賦,我會堅持下去。但如果孩子在體育這方面天賦稍差,我會讓她嘗試別的項目。

引導孩子在各種體育項目上嘗試

對於我女兒,我並不覺得她一定要練習花樣滑冰,或者一定要練習某些體育項目,但是從她很小開始,我會引導她在各種體育項目上嘗試,或者說在平時的一些行為上引導她更偏運動一些。

我們經常帶她出去玩,去海邊,然後帶他來滑冰,游泳,戶外活動。包括爸爸去踢球也會帶著她。

如果說他很喜歡,有這方面的天賦,我是一定會陪伴她,然後支持她。一旦開始學習就一定要堅持下去,但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孩子雖然很喜歡,但是天賦沒有那麼高的話,需要家長及時引導,把重心轉移到其他項目。

作為一名運動員,我深刻理解專業運動員真的很辛苦,完全沒有天賦,靠努力過來的運動員更辛苦,不是常人能堅持住的。

如果發現孩子在某個項目上天分不足,那就沒有必要讓孩子付出百分之百辛苦,而是把精力和努力放在其他項目上。

每天制定好體育運動的時間來鍛煉

不同年齡,小朋友的運動量也不同。3-6歲的小朋友,每周保持2-3次的體育運動是比較合理的。有計劃的訓練體能,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總有讀者留言問我:米粒媽,到底該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啊?

我總是建議大家一定要報一個體育班,任意一項孩子喜歡的運動都行。沒有好身體,哪來的起跑線呢?

美國有個小男孩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被老師指責,說他不能安靜地坐著、靜不下來、根本不能集中精神,甚至直接告訴這個男孩的媽媽:「你的兒子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

上小學的時候,因為口吃,說話不清楚,常被同學嘲笑,後來被診斷出他得了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應該終生接受藥物治療。

後來,這個小男孩迷上了游泳,他每周在泳池游10萬米,一周7天不間斷,甚至包括聖誕節。

最後,他不再需要藥物的幫助,並且16歲時就創造了自己的第一個世界紀錄,最後他擁有了23枚奧運金牌。

他就是飛魚,邁克爾?菲爾普斯,奧運史上獲得金牌和獎牌數最多的運動員。

是的,運動就是有這樣的魔力。

每個家長都知道孩子要多運動,運動可以幫助孩子吃得更多、睡得更好、長得更高、增強抵抗力,甚至提高學習能力。

可是不同的運動對身體帶來的幫助也是不同的,就像感冒看醫生,癥狀不同時,醫生給的葯就不同。

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都不同,家長希望運動能給孩子帶來的好處也不同:有的家長希望運動能讓孩子好好吃飯;有的爸媽希望運動可以消耗掉孩子的精力,晚上早點睡覺。

家長的目的不同,那麼孩子需要的運動項目也就不同。

運動分很多種,例如:伸展呼吸運動、肌力訓練、有氧運動、高強度間歇運動等,不同的運動能為孩子帶來不同的效益,如果時間有限,就必須帶孩子做」對的運動」。

你都帶孩子做什麼運動呢?

有些爸媽覺得每天有帶孩子去公園跑跑跳跳就算運動了。也有家長覺得孩子成天在家裡跳上跳下、動個不停,還需要運動嗎?

也有些爸媽早早就幫孩子安排了足球、網球、游泳、擊劍等課程。

到底孩子應該做什麼運動?什麼運動才能幫助讓孩子越來越聰明?什麼運動能讓孩子越長越高?什麼運動能磨鍊孩子意志?

1. 想要提升孩子的記憶力,選擇」動到腳」的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有助於人的海馬回細胞增生,而海馬回正是大腦的記憶中樞。

持續性的中強度耐力有氧運動,例如:慢跑,比起其他肌力訓練或高強度間歇式的運動,更能明顯增加海馬回細胞增生,增進大腦的記憶功能。

提升記憶力的運動:慢跑、騎腳踏車、快步走、游泳等中強度的有氧運動。

2. 想要增加孩子的專註力,讓孩子玩球

「專註力」需要大腦多個區域共同合作,包括前額葉(執行功能)、基底核(衝動控制、不同活動的注意力轉移)、小腦(注意力)、頂葉(視覺空間處理)等。

要同時刺激這麼多個大腦區域,最好的運動應該就是球類活動了。

因為在玩球的過程中,會包含跑步、協調、平衡、視覺空間、速度及敏捷度等,因此球類活動應該是綜合CP值最高的運動。

最近幾年很火爆的擊劍運動也是一種需要多個大腦區域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運動,對於提升孩子的專註力,效果是杠杠的!我之前專門寫過一篇有關擊劍的文章,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我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學擊劍?

所以米粒媽早早就讓米粒開始接觸擊劍,他自己也很喜歡,看著他這幾年持續不斷地練習,不止鍛煉了身體,也培養了他的專註力,這種運動的邊際效益不要太值了!

增加專註力的運動:足球、籃球、橄欖球、網球等球類運動與擊劍運動

3. 想要提升孩子的思考力,讓孩子出力

許多研究指出:鍛煉肌肉能增加大腦的執行功能。

因為肌力訓練能增加大腦的血流速度,提高警醒程度與注意力,同時促進神經細胞間的鏈接,促進雙側前額葉的活化。

而前額葉正是大腦的總指揮,負責推理、問題解決、執行與思考。因此刺激前額葉就能幫助提升大腦的執行功能。

提升思考力的運動:攀爬、單杠、仰卧起坐、拔河等肌力訓練

4. 想要增加孩子食慾,要選擇間歇式有氧運動

一般我們都認為運動會增加孩子食慾,

錯!事實上,運動是會降低食慾的!(是的你沒看錯,當我查到這項結論的時候我也嚇了一跳)。

關鍵在於做了什麼運動、何時運動。

許多研究都發現長時間持續的有氧運動,其實會降低食慾,因為降低了一種刺激食慾的激素(acylated ghrelin)的作用。

有研究更直接指出:高強度活動會抑制食慾,讓身體失去對食物的渴望。

多數研究同時指出,想要增加食慾,必須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下運動,這也就是為什麼游泳完總是特別餓。

研究並發現:在間歇性有氧運動後,等身體冷卻下來,食慾就會大增了。

增加食慾的運動:游泳、玩水等間歇式有氧運動、輪滑

5. 想要孩子長高,就要讓孩子跳

兒童能不斷地長高,靠的就是骨骼中的生長板;在生長板閉合之前,最大程度刺激生長板,是長高的關鍵,而跳躍正是刺激生長板最有效的運動。

不間斷性的跳躍活動,例如:在跳床上跳躍,會比間斷性的跳躍活動,如:跳繩,對長高的效果更好。(看完這一點,我決定原諒米粒總在床上亂蹦躂了)

幫助長高的運動:跳躍、籃球、跑步、跳繩

6. 想要增強孩子的挫折忍耐力,讓孩子做瑜珈

杏仁核是大腦的情緒中樞;腦島是處理身體感覺與情緒;而額下回則是發展同理心的位置。

近年來許多研究都發現,瑜珈能增加腦島、杏仁核和額葉的灰質量。能增加血清素分泌、降低皮質醇釋出,有助於減低焦慮,增加自我概念與自信心。

也就是說瑜珈能幫助提升一個人的情緒表現及穩定度。

運動能增加多巴胺、催產素、腦內啡等內分泌,幫助大腦感到快樂,因此只要持續運動,就能讓人感到快樂。

但是如果家長特別想要幫孩子增加自信、挫折忍耐力,瑜珈會是非常適合的運動。

增強挫折忍耐力的運動:瑜珈

7. 想要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必須有氧運動+球類運動+肌力訓練三管齊下

學業表現是多個腦區共同合作的成果。

有氧活動、速度和敏捷度相關活動都能幫助提升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

想要提高學習成績,跑步是最基本的。想要提升意志力,必須再加上強調速度敏捷度的球類運動。最後還要加上肌力訓練,才能全面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提升孩子課業表現:跑步+球類+攀爬

最後米粒媽再劃個重點,告訴大家孩子幾歲該練習哪些運動:

2-3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開始發展運動技能的階段,例如:走路、在地上爬滾、用鏟子挖土、玩溜滑梯、跑步、搭積木房子、接球和扔球等。

運動項目:2歲的孩子就該開始學慣用腳踢球、用手扔球、跑步;3歲的孩子則應該開始學騎三輪車、跳躍等運動。

4-5歲

4-5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運動技能,這個年齡段的重點是幫助孩子訓練平衡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運動項目:這個年齡段孩子可以開始練習:足球、游泳、騎自行車、攀爬、爬山、瑜珈、直排輪、溜冰、跳繩等。

要注意的是:4-5歲的孩子還不適合參加對抗性、競技性很強的運動;應該在孩子原有的基礎上再強化孩子的平感和運動技能。

6-8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運動技能,他們做各種動作的身體功能基本已經完善,而且可以把一些基本的運動連接起來,完成比較複雜的運動。

例如:6歲的孩子開始會用棒球棒擊中在空中飛舞或地上滾動的棒球,而不再只能擊中靜止的棒球。

而且和幼兒相比,這時候的孩子們因為身體的運動水平提高了,他們能夠運動、玩的時間也更久;而且開始對有組織的團隊運動感興趣。

運動項目: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開始喜歡擊劍、棒球、籃球、橄欖球、網球這類比較刺激有趣的運動。

8-10歲

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從事任何運動,並開始喜歡參加團隊運動;也開始有意識地把自己和同伴進行比較。

那些比較早就開始參加各種運動的孩子,在這時候就常會在運動中顯示優勢。

而那些早期沒有做很多運動的孩子,在運動的體能跟技巧方面開始出現劣勢,並由於怕失敗而開始有部分的孩子會放棄運動。

因此,要想讓孩子的體能發展越好,家長應該儘早讓孩子開始參與合適他年紀的運動。

運動讓孩子更聰明。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所以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孩子報名了英文班、鋼琴班、繪畫班等各式各樣的才藝課程。

可是絕大多數的爸媽並沒有意識到每天規律的運動,可以大幅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專註力、思考認知能力。

結果把孩子的運動時間捨去,以靜態的才藝班來取代,其實反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對孩子的大腦發展來說,根本是捨本逐末的錯誤作法!

所以就從今天起,確保2-8歲的孩子每天運動3個半小時,這才是真正能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的小秘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