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初中開始就要領略成人的世界,為什麼我不能擁有一個和平幸福完整的家庭,為什麼在我本來應該童真的年紀讓我明白人情冷暖,讓我明白金錢的重要性,為什麼我的人生如此艱難。我討厭這個世界。我只想要平靜的生活都不可以。人生好苦。我好累。我本來以為我慢慢長大,上了大學就會慢慢好起來,可是我後來發現,我的家庭就像一片沼澤,我出不來。


是啊,你說的很對。

我和你說說我父親的事。

我父親是1939年代的人。1950年,11歲上的小學,那個時候有學上就不錯了。考初中,我父親記憶是弱項,當時老師是先寫好範文,學生背,然後作文直接寫就完了。我父親考試時完全忘了,他就編,當時的考試題目是:你長大了幹什麼?我父親編的我長大了當個拖拉機手。後來,閱卷老師一看所有的學生作文都是一樣的,除了我父親,後來,一個學校就考上我父親一個人。

初中,我父親在離家70多里的學校上,週六回家,放學都是步行。回家到家滿天星。後來,學校驗飛行員,我父親是全縣兩個名額之一,後來,政審,我大爺爺家是富農,否了。

父親很失望,於是就努力的學習,後來考上我們縣的師範學校,在當時,即使對比現在的本科也是很厲害了的。然而,師範畢業考試,他物理差一分不及格,因為我父親平時愛鑽研難題,偏題,基礎概念的東西他不喜歡。後來,學校因為他平時表現積極良好,校長親自批示:優秀畢業生。

畢業了,要鍛煉,在我們村做了一年的小隊會計,我父親心思根本不在家裡,一心張出去新疆西藏的闖蕩,我母親因為當時帶著我大哥二哥,不同意。

後來,學校通知報志願,我父親得了瘧疾,在家裡打水好幾天,到了學校,當時最好的單位:供銷糧食系統都報完了,只有一個教師名額,沒辦法,只有報老師了。

我父親一邊在學校教學,一邊還要回家種地,我們哪裡地多,一家七八畝,風裡來雨裏去,他還擔任學校領導職務,每天天不亮就要去二十多里地的學校,都是步行,誰能買的起自行車?

後來,國家有了政策,我們家農轉非。家也是靠我父親一個人養家,還好,我大哥考上師範,我二哥招工做了工人,家庭條件有了好轉。

慢慢的我們幾個兄弟都大了,不管怎麼樣,成家立業了,喫好喫孬,一家人沒事都在一起聚聚,父母親老了,我們兄弟都是沒事回家看看,父母不缺你什麼,他們都有工資,缺的是兒孫陪伴。

我父親有次和我聊天,說了一句:回想起來我的這輩子,人都是命。

命運如此安排,總叫人無奈。

努力,少年,沒有過不去的坎。

回答你問題不容易,打字很累的。

給個贊。


正因為如此艱難,才會更加珍惜愛和溫暖


謝邀

如果你容易滿足,時時都能有一個平常心,或有一顆這樣的赤子之心,那你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不要遇事就問自己、問別人這個問題,你更多時候要保留著:「我還行」、「我還沒輸」之類的信念,這樣你纔不容易被淘汰。

幾乎所有的人生哲理都無非,不要太看輕自己,也不要過度膨脹。

自己能左右的交給自己,不能掌控的交給命運,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能爭的只有自己。

最後,回答你。

人生真的艱難麼?是的!但是苦難也是饋贈,真正能教你東西的不多,這個是最深刻的。

記住!舒服是留給死人的!


因為人生同等快樂。


既然你讀了大學 應該知道有個世界觀叫辯證地看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