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最大的價值在於給你的自由度而不是安心,恰恰相反財富越多你的不安越大。

正所謂:窮不捨財,富不捨命。

知識是個曖昧的東西,因為虛假的,未經過驗證的知識滿地都是,而真正有價值的真理,卻因為它的晦澀難懂鮮為人知,卻因為它的殘酷和無趣而不被人相信。

三十歲以前,恐怕人們能掌握粗淺的,基礎的知識就不錯了(尤其是社會知識)。

深刻來說,看透撤社會和人生,才能認識這個世界的「無」,才能認識「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才能做到「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才能讓人安心,靜心。

靜的智慧,不屬於年輕人,更不值得年輕人去追尋。

所謂拿得起,放得下,終究需要你先去拿起,否則你拿什麼去放下?

人們的意識形態都侷限在他們有限的知識和眼界中,因此人們都有自己的真,而所有自我的真卻皆是幻。

揭露自我的真中藏匿的幻,這即是人生的成長和修行,你不能跳過起點直達終點。

人生的終點,只有死亡。究極的智慧,即是毀滅。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所謂的成功,真正的意義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形態各異,而它們都藏匿於你找尋真理的道路上,在你點滴生命的過程中。


當然是都多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學習知識就是為了升級自己的勞動力,然後在勞動力市場賣個好價錢。


知識多,財富就多

我的夢想是先讀他個3000本書吧!


別想這個問題你就安心了


財富多了不一定安心,但知識多了,這個人一定是安心的。

即使是像賭王何鴻燊這樣的富豪,千億身家,他安心嘛?他當然不安心,他怕自己的家業不能傳承下去,他怕子孫兒女不懂珍惜。所以他對後代提的第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好好讀書,一切都有變數,只有知識是屬於自己的。

如今,在這個大學生一抓一大把的時代,北上廣深更是擠滿了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他們領著微薄的工資,付完房租水電後所剩無幾,你覺得他們安心嘛?

從1977年~2017年,40年來累計畢業的大學生總共是11518.2萬人。而從1995年~2018年,研究生共計770.8萬人。

你考一個研究生的文憑你就已經打敗了多少人了啊。

企業單位需要新鮮血液,哪怕你已經是在職員工,你不積累知識,總會被後面的人趕上。

所以說,你知識豐富,會的東西多,那麼就是你選擇工作,你選擇生活,這樣的日子你總是安心的吧。

財富多你不一定能守住,知識多你就擁有無限的可能。


我覺得要都有一些,才能安心。有知識沒錢,縱然有才卻過得朝不保夕,實在不能叫安心。有錢沒知識,錢早晚都會花光,也不安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