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種感覺就是些首歌一聽很明顯就可以知道這首歌是臺灣樂隊還是大陸樂隊的

就是那麼一種感覺吧聽國搖和國外嗯搖滾差別真的很大 這種差別主要體現在哪裡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原因呢


也不是的。提出這個問題,說明聽歌還是太少了……


像大飛,我一開始以為他們是臺灣的,後來才知道他是北京的。

夏天?

music.163.com圖標


像銳豆,我一開始以為他們是臺灣的,原來是福建的。

當時間變老?

music.163.com圖標

像Olivers。我一開始以為他是臺灣的,結果原來他是香港的……

Sinister Me?

music.163.com圖標

體現在習性上吧

你聽上海的音樂和北京的就不一樣

北京的樂隊們總有一種想要振興中國搖滾樂的使命感在裡面

西安的樂隊特別多,但沒有北京他們那麼強的使命感。寫歌詞偏文藝浪漫,即使是特別噪的樂隊。而且還有一點點秦腔的韻味

河北和東北的樂隊寫歌詞總有一種現代輕工業氣息。

長春多重型

哈爾濱的樂隊給自己的風格起了個名字叫民謠搖滾

廣東廣西和上海那邊挺多玩獨立音樂的

再往西到寧夏和甘肅,這裡的音樂人紮根於黃土地。一開口就像在畫畫一樣,充斥著西北漢子的浪漫

貴州地區的朋友好像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學習一下二手玫瑰,把民族感的樂器和音律加進音樂裏

內蒙古的杭蓋和九寶告訴你什麼是畜牧業金屬

放眼國際

一首搖滾樂一聽就知道是英國的還是美國的

LA的樂隊從流金到朋克的時候,德州最出名的還是德州布魯斯

更別說還有EMO滿滿的西雅圖之聲了

失真開到最小的南方搖滾

最後到現在,我不覺得咱們的樂隊和歐美比有什麼差的

臺灣那些樂隊在大陸我都能找到差不多一樣優秀的

只不過加了海峽濾鏡

感覺好像他們要厲害些

多找多聽多去音樂節和livehouse

區別只在於風格,不在於水平(成名的樂隊)

差距大更多的關係到生活習慣,民族習性,個人經歷和地理位置

這是我的理解


江浙這邊的樂隊和臺灣那邊的還是有點兒相似的。。臥軌暈蓋鬼否等等。。就是有種小資情調的那種感覺。。不像北方樂隊情緒比較直接~~

反正感覺南方似乎玩另類搖滾盯鞋數搖等的似乎多一些~

北方玩金屬硬搖等得多一些。。但是也不是絕對的。。


聽得不夠多,那麼多河北口音的臺灣樂隊你沒聽過而已。

中國搖滾太強、太多了。

「主要在大陸,很多。」——黃家駒


是有差別,主要是口音,編曲方式,音樂風格之類的吧,不過臺灣的老王樂隊一開始我還真沒聽出來是臺灣的。。。

不過相對來說大陸的樂隊風格更多元一點,哪怕是臺灣的朋克(午夜乒乓球,傷心欲絕),後搖(聲子蟲,現象師,甜梅號,晨曦光廊等等好多),數搖之類的樂隊,聽完之後還是會覺得,哦這還是臺灣的感覺。

大陸的樂隊各個廠牌有自己的風格,少數民族的有九寶,杭蓋,低苦艾,山人,後搖既有惘聞,假假條這種宏大悲愴的,也有文雀,琥珀,英倫的話既有逃跑計劃,盤尼西林這種英倫流行,也有橘子海。

以上風格劃分和定義純屬我自己個人感覺哈,不喜勿噴嘿嘿。


是源頭的水流到我們這裡了,就開始在下游洗衣服……


我一開始以為他們是曼兒徹兒斯兒特兒的

不用我繼續了吧?


個人覺得現在差別不大,許多大陸獨立樂隊的東西味道正的一批


風格太多很難做比較,不過你可以拿兩個流行一些的例子對比一下,比如黑豹的《無地自容》,跟迪克牛仔搖滾一些的歌對比,嗯,別的不說,口音和唱法的區別可以體會一下,都是吼嗓子的但也有區別,有那麼一點點,其實就是南北差異?

然後就是刻板印象,比如北京那邊的偏美式,臺北那邊的偏英式?(實際上就不一定)

後面的可能這種差異化慢慢沒那麼大了,因為甚至有些國搖都是用外語創作的。


主要是口音能聽出差別

我個人覺得臺腔唱歌很好聽

臺腔特點是很明顯的,吐息比較柔和,咬字略帶一點含糊,李榮浩和郭頂的唱腔 就很有臺腔的味道

李榮浩和郭頂的作品好像也在臺灣挺受歡迎的

與此相對,就是北京和西北樂隊的口音

大部分我也是一聽就能聽出來

聲音高頻比較突出,然後發音一字一字特別分明

說實話我感覺不是很好聽。。

明明北京話講話很好聽,但是這種腔調拿來唱歌總感覺帶一點土味。西北口音也是

鄭鈞 趙雷都是很明顯的西北或者北方唱腔,我一聽就知道他們是北方人

但南方這邊樂隊的唱腔特點就不是很明顯,因為大家的普通話都是學來的,都很普通。。。沒法從口音辨別是哪裡人。

另外臺灣樂隊的編曲感覺會比較小資一點,大陸這邊東南沿海的樂隊的風格也比較小資,而比方這邊就比較偏old school一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