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朋友問這個問題,希望對這方面比較了解的大神們多多指教啊!


用標準差和正態分布就能很簡單的回答這個問題,請參考我這個回答。

風險資產組合的標準差是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舉個例子便於你理解風險和收益成正比。

一個農民1萬元錢投資種甘蔗,一年當甘蔗收成後可以賺5000元。如果花1萬元投資養豬,一年後可以賺8000元。但是養豬風險相對大一點,可能遇到豬瘟或者一些疾病,導致虧損5000元。而甘蔗雖然投資回報不比養豬的高,但是風險相對低,遇上乾旱,最多也不會虧本,也就是可能只賺2000元或者平本,一般不會虧到本錢。

換言之,養豬的風險比種甘蔗的風險要大,但是回報比種甘蔗的要高得多,這就是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的原因。大家也許會問,為什麼風險高的東西,投資回報率為什麼會高呢?這個又利用經濟學裡面的供求關係原理。風險高的東西,投資的人相對來說少。投資的人少,很多人都不願意投資,那回報率肯定會高。

另外,人類在進行改造世界過程中,只要難度大的,人類付出無差別的勞動強度大,這個價值一定會高,因為成本大。比如,海魚比河魚價格要貴,因為海魚捕撈難度大,風險大,成本也高。捕撈海魚投資回報肯定比河魚要高。

這就是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的根本原因。


承擔風險,收益就應該給予響應的風險溢價!這個溢價就是高收益!舉個最為簡單例子你就明白了,如果一個投資者,明知道自己投資就會虧損風險,你說他還會投資嗎?答案肯定不會投資!這就是為什麼國債收益低,股票市場收益高,國債國家一般不會輕易破產,響應本金損失風險小. 收益低;股市可以收穫很多收益,所以股市呈現暴漲暴跌等風險,承擔更多風險相比債券!就是這個道理


風險與預期收益成正比,而不是收益。


有條件的


這是有前提的,首先是交給誰做,其次是做什麼,然後是自己能承受的風險範圍,最後是一旦出現不可逆的風險,自己是否能控制投資進程。至於什麼政府監管到不到位,萬一賠了找誰說理去之類的話,可參考近年的相關規程法條明示。


確實成正比。

就拿本人從事的電影圈項目來說吧!

舉個簡單的例子:

1.暑期檔的電影項目#掃毒2#,古天樂,劉德華主演的,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呢? 這電影項目的製作成本是1.9億左右,最後總票房是13億左右,扣掉電影院線和各種稅收之後該電影項目的分賬票房是4.6億左右,計算下收益率高達200%++.

2.最近上映的電影項目#被光抓走的人#,黃渤主演的輕科幻電影,電影項目的製作成本在1.6億左右,現在的總票房是7000多萬左右啊!扣掉電影院線和各種稅收之後該電影項目的分賬票房2400W左右,計算下收益率為-85%左右。

所以風險與收益成正比是正確的,所以「富貴險中求」這個詞存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