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學生 近來深感學生思維嚴重 不能正常和人交往 不知道如何看待和對待社會和社會中的人 總有遊離感 一方面怕自己沾染到一些不好的社會習性 一方面卻又不能和社會中的人相處自如 有什麼經驗和建議


哇,你這跟我那些侄兒們好像了.....

你在學校那麼多年,也是個『』學校社會『』的人了,你有感覺到不知道如何看待你上述的那些問題麼,沒吧?

準備踏足社會,誰都會有點害怕心理,很正常,畢竟社會上的人太複雜了。其實你只要別把「社會」這兩個字看得太大太重就行了。出來工作後,你的日常出行路線,起居飲食的位置,工作娛樂的場所,其實就是你的社會了。這些地方會遇上的人,這些地方的規矩現象,這些地方的安全危害,等等等等,不懂不要緊,找些感覺會好相處些的人,多問多請教,也多幫忙關心一下他們。時間長了,只要你不是那種非常之讓人難以忍受的奇葩,慢慢你就會有了第一批自己的生活圈子和人際圈子了。

至於『』社會人『』.....你只要記住

1,社會上的人做任何事無非兩個動機,一為錢,二為氣,

2,社會上有3種人是被打死都沒人可憐的,一是阻礙到別人混飯喫,二是隨便出口傷人(XXX別人老母之類),三是做了實在太天理不容的事(拐帶孩子之類)

3,社會上對你友善和敵意的人其實都是5050而已,別因為某些人太賤你就失去信心或者同流合污,也別因為某些人對你太好就覺得這世界都很美好的

4,社會上的所謂不良習氣的人,這個因人而異,只要不涉及黃賭毒或犯法害人,不損害傷害到你自己利益和身體的,就應該保持寬容理解的態度去對待他們。沒必要總是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活著都不容易,各自都有故事和難處,遇到你不能理解的事就先保留幾分餘地吧。

5,這個世界是由好和壞結合而成的,我覺得樓主你自小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不好的,家裡人就盡量不讓你去碰不讓你知道吧。其實這和溫室花沒啥區別的。這樣的話以後獨自面對風風雨雨時,我怕你根本沒能力處理和承受。

建議你,社會上不良的,不好的東西和事情,你要去了解,你要去學習。這不是教壞你,而是想不被人騙,首先要學會如何騙人,不想被套路,首先要學會如何去套路。而學會了不等於你就一定要這樣做了明白不?上一代很多的先入為主的思想導致了你們這一代太多的無知,自大和脆弱....結果踏足社會後別說保護身邊的人了,連自保都成問題,那你以後的路只會越來越痛苦。

最後建議你,一旦離開家裡和學校,就不能再處處把自己當是世界的中心,還要時刻記住要遵守社會上各種看不到的規則。比你牛比你狠比你不要命的人多了去了,要是太有性格和太有情緒,遲早會出事的。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多花時間瞭解身邊人的故事和見聞,增長見識。

錢是重要的,但錢也不是用來把人分高低的,總之就平常心踏出第一步吧

ps:是囉嗦了點,畢竟今晚喝多了哈哈,雖咱們素不相識,但作為長輩還是希望你們走的路能比我們當年好那麼一點點吧


有沒有和我一樣,感覺社會人一身廉價氣息


與人交流是有一些技巧的,這需要你平時發現慢慢積累,雞湯就不要喝了沒營養,閱既忘。

人與人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你能看到他的本質,就會覺得他的閱歷決定著他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處處體現著一個人的見識經歷,你會突然發現每個人都很獨特,若你能模仿這種獨特,那麼他會主動與你親近。畢竟人以羣分,逢人笑三分,說七分,或者見人說人話。這種起潤滑的能力在學校亦可培養。

社會和你說的所謂社會人,你既然加上所謂二字,想必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這些只是社會的一部分罷了。蛇有蛇路 鼠有鼠道(不含褒貶)既不同路,只需瞭解(提防)就好了。

至於不良習性,你既已認識到不良便不會沾惹,不如時不時審視自己認知的優良習性,吾日三省。有時未雨綢繆或許只是庸人自擾罷了。


聽我說,如果跟其他人交往,不一定非要學會一些不良的習慣,來證明自己願意融入他們的圈子,拓展人脈。根本不需要。平常多跟他們交流,對他們的壞習慣不能表現出厭惡。你要寬容對待他們。心裡千萬不要因為他們習慣不好而產生抵觸情緒,平常與他們說話。切記,不要緊緊盯著他們的缺點不放,否則你即會感到不舒服,他們也會對你排斥的。對待人應該寬容,對待自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反省自己。對別人寬容但是不認同,明白了。君子應該有容人之量,但是也要學會見賢思齊,見不賢則自省。這個兩者並不矛盾。


你關心別人太多,注重自己太少,你做事應該很不專註,專註的人哪會關心這麼無聊的話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