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的爆發,讓遠程辦公行業需求爆發,那疫情對這個行業的具體影響是怎樣的呢?


受疫情影響,全國迎來了了一場最大規模的「在家辦公」,視頻會議等遠程辦公軟體備受重視,但藍貓微會認為這樣的辦公方式並非常態,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遠程辦公應用應該會有所回落。疫情對視頻會議等遠程辦公產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是培養了用戶使用習慣,利於後期市場的挖掘;第二是疫情導致眾多互聯網巨頭切入遠程辦公市場,加劇市場競爭。

1、視頻會議切入教育、醫療市場

視頻會議系統主要應用於企業遠程視頻通信、異地業務開展等場景中,近年來,雲技術的成熟應用提升了視頻會議系統的應用場景,疫情之中,遠程視頻會議成為眾多企業部署工作,為教育機構、醫療機構開展工作盡一份力,進一步開拓路視頻會議的使用場景。

2、空前激烈的市場競爭

視頻會議的出現,一面挖掘出更大的企業市場,但也為視頻會議市場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視頻會議市場競爭格局被打破,互聯網巨頭以更為寬泛的辦公服務切入市場,在企業服務領域打造一個辦公服務的體系,將考核、報銷、IM等集合成一體。但近年來數字化的轉型等需求不斷推動變革,雲視頻通信服務大型企業發展相對成熟,辦公服務體系完善,具有一定的流程規範,對於豐富而多樣的在線辦公產品具備一定抵抗力。但近年來數字化轉型、上雲等新需求不斷推動大型企業內部變革,從私有雲部署、公有雲部署到混合雲部署都有涉及,使得雲視頻通信服務商技術競爭壓力變大。


這次疫情可能促使遠程辦公及線上辦公軟體的快速發展。如果說此前遠程辦公只是作為辦公手段的補充,那麼疫情時期的遠程辦公已經成為一種剛需。

有調查數據顯示,在全球範圍內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29%)表示,每周至少有部分時間採取遠程辦公的方式。從來自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和亞太約12.2萬名受訪者的回應來看,遠程辦公至少在亞太地區已漸成趨勢。

隨著遠程辦公成為近期的主流辦公形式,遠程辦公行業正進入發展快車道。當前,遠程辦公軟體大多為互聯網與科技巨頭,如騰訊、阿里、華為、位元組跳動等,以平台與流量優勢,全面布局辦公SaaS服務。除此之外也不乏一些新興軟體,比如完美工事,集中精力深耕垂直細分領域,在做好做精考勤打卡/員工統計之外,兼具薪資、OA等功能,為遠程辦公提供了智能、高效、安全的平台。

遠程辦公是一種靈活的辦公方式,在碎片化移動化的背景下,為企業辦公提供多一種選擇,未來或將成為一種辦公新方式。


導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眾多企業安排員工在家辦公,不受時空限制的遠程辦公成為剛需,未來的變革是否已經到來?

2020年春,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業遭受巨大衝擊,經營狀況異常慘淡。

大年初一全國票房僅181萬元,全國排片場次不足1500場。餐飲行業客流量瞬間蒸發,囤積食材頃刻報廢。旅遊行業基本停擺。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開啟一級響應,號召全國人民春節期間「不出門」、「少出門」,上演了「躺在家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的一幕,「葛優躺」成了網友轉發的熱圖之一。

企業復工難,學生複課難。政府鼓勵遠程辦公、線上教學,科技巨頭公司早已搶佔數字化的先機,紛紛提供免費「雲辦公」產品助力抗疫。

這場「黑天鵝」事件是對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一次大考,有的企業選擇被動等待,而有的企業則主動適應,藉助「遠程辦公+」,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機制。

新一輪競爭和發展機遇已經到來,企業「危」中有「機」。

01 遠程辦公成為大勢所趨

互聯網技術已經催生出遠程辦公模式,遠程辦工已是大勢所趨。

由於疫情在春節期間爆發,中國成為歷史上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的遠程辦公測試地。隨著疫情在全球的大面積蔓延,歐美科技巨頭公司、聯合國紐約總部也開啟了遠程辦公模式。

根據MobTech大數據,2020年新春復工期間中國有超過4億用戶使用遠程辦公應用軟體,新增用戶不斷攀升,2月10日當天就達到475.1萬人。

騰訊企業微信表示,其伺服器請求上漲達10倍以上,騰訊會議每天使用人數以50%-80%的比例增長。

華為雲WeLink數據顯示,2月2日一天新增1.5萬企業開通使用WeLink,隨後平均每天開通企業數以50%的速度增長。

天翼雲會議僅在2月4日就新增6萬用戶、會議時長9萬小時現有累計用戶超36萬,召開會議達27.9萬次,會議時長35萬小時。

此外,據每日郵報報道,3月6日蘋果公司建議總部所有1.2萬名員工在家辦公。此前,微軟、Facebook、谷歌、亞馬遜已宣布部分員工在家辦公,涉及員工超10萬人。

從3月16日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要求紐約聯合國總部3000名工作人員進入為期三周的遠程辦公。

3月18日,微軟旗下Teams公布,其聊天和會議應用一周內新增逾1200萬用戶,達到4400萬。保守估計,歐美已有5000萬人進入遠程辦公狀態(見圖1)

圖1:中國4億用戶 + 歐美5千萬員工已開啟遠程辦公模式

02 中外遠程辦公差距巨大

一直以來,中國的遠程辦公滲透率遠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根據前瞻研究院的數據,截至2017年,美國已有3000萬人在家中辦公,佔美國就業人數的16%-19%。

而我國遠程辦公人數,2014年底僅有360萬人,2018年達到490萬人,相比於我國7.8億的就業人數,遠程辦公比例不足1%,遠落後於歐美國家。(見圖2)

圖2:2005-2018年中國遠程辦公人數

遠程辦公在美國已普及,在歐洲也非常流行。據全球最大的自由職業者網站Upwork發布的「未來勞動力報告」指出,2011年美國有63%的公司擁有遠程工作人員。

中國的遠程辦公處於起步階段,研究非常有限,面臨的管理問題是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原因。

此次的疫情,雖然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危機,但也迫使企業做轉型升級,加速進入「遠程辦公+」的浪潮中。

03 遠程辦公的四個發展階段

遠程辦公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石油危機時期,Nilles 在 1975 年首次提出「遠程辦公」(或稱「遠程工作」)。他認為,遠程辦公就是遠離傳統工作場所或在家辦公。

1973年美國爆發了石油危機,燃料緊缺,「遠程辦公」成為了解決通勤問題的一個重要方案,順應時代的發展,迎來了遠程辦公1.0時代

遠程辦公2.0時代,發生在80-90年代。Grayetal(1995)認為遠程辦公是一種涵蓋了多種工作活動的靈活的工作方式,它使得僱員在相當一部分工作時間中,以遠離僱主或傳統辦公地點的方式工作。

這一時期,電信通訊和基於計算機技術的通信得到了快速發展,人們可以在常規工作場所之外辦公,這是虛擬工作的一種早期形式。

遠程辦公3.0時代,發生在90年代末到2000年初, 由張小平(1999)、Golden(2005)為代表,將遠程辦公定義為藉助電腦與電腦控制的設備進行工作,其工作場所與企業所在地分處兩地,相互通過電子通訊工具進行溝通。

這一時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辦公設備從硬體(如電腦、傳真、數據機、電話等)到軟體(如e-mail、萬維網等)都得到了進步,其特點表現為移動辦公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遠程辦公已經進入4.0時代,該時期的特點是基於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通過第三方插件、軟體、網站等工具,實現非本地辦公,如在家辦公、異地辦公、移動辦公等多種模式。(見圖3)

圖3:遠程辦公發展階段1.0-4.0

04 遠程辦公四大類管理工具

國外流行的遠程辦公工具有Skype、Google Hangouts、Zoom、Trello、Microsoft Teams 等等。

不同於傳統OA系統和企業的信息系統,在遠程辦公的情境下,企業需要遠程完成人、任務、結果的有機串聯,不能因空間的離散而影響企業的運轉。

因此,根據企業管理的需求場景不同,誕生了不同類別的遠程辦公工具,具體可劃分為綜合管理類、遠程會議類、文檔協作類以及雲存儲等4大類(見圖4)。

圖4:遠程辦公四大類管理工具

1.綜合管理類工具:以釘釘和企業微信為頭部應用,在疫情下Welink(華為)、飛書(位元組跳動)加速拓展企業用戶群體,用戶數量快速增長。

綜合管理類工具可幫助企業完成內外部溝通、協作辦公以及業務管理。

具體實現即時通訊(如企業通訊錄、即時消息、組群消息、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等)、協作辦公(如考勤打卡、工作日誌、企業郵箱等)、業務管理(客戶管理、數據分析、企業報表等)等工作。該類辦公軟體提高了企業整體協作效率和業務管理質量。

2.遠程會議類工具:以騰訊會議、Zoom、小魚易連為代表,提供音視頻會議。

這類專門軟體的突出特點是穩定性好,如騰訊會議能同時300人在線開會,其效果比綜合管理類軟體更穩定,不容易出現噪音、掉線等情況。

3.文檔協作類:分為筆記類和文檔類兩大陣營。筆記類以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為代表,重視文檔的記錄管理和分享功能。

文檔類則呈現三足鼎力,石墨、金山、騰訊文檔分割市場,重視在線和多人協作與編輯。

4.雲儲存類:以阿里雲、百度雲、騰訊雲、華為云為代表,提供了數據存儲處理技術,從基礎設置到行業應用對應不同產品。

對比企業自購設備存儲,雲類產品可根據企業需要購買,幫助企業節省成本,為分散式運營提供支持。(見表1)

05 結語

未來,遠程辦公在中國有巨大的發展前景。據預測,2020年中國遠程移動辦公行業市場規模達368億元,2024年將突破600億元。

企業在風雨中成長。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歷經重重磨難。

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這次危機洗禮的中國企業,如能抓住「遠程辦公+」的趨勢,降低辦公成本,提升管理效率,結合自身條件不斷創新和變革,把握未來機遇,實現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必將邁上新的台階!


變化很可能不如預想的大。

遠程辦公是指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非本地辦公,通過各種辦公軟體實現日常溝通與高效協作,比如在家辦公、移動辦公、異地辦公,都屬於遠程辦公的範疇。遠程辦公相較於現場面對面辦公,具有運營成本低,員工流失率低等優勢。

目前,美國企業引入遠程辦公制度的較多,我國引入遠程辦公制度的企業較少,大多數企業基本上止步於員工出差時的移動辦公。據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遠程辦公軟體人數約為490萬人,和發達國家相比,遠程辦公普及率較低。

因為疫情的爆發,遠程辦公需求增多,從今年2月份開始至今,國內有超過1800萬家企業開啟遠程辦公模式,有數據顯示,參與遠程辦公的人數可能達到3億多。遠程辦公也成為了眾人追捧的風口,國內知名的在線文檔編輯工具石墨文檔在疫情期間還拿到了數千萬美元的融資,遠程辦公概念股在股市表現也是相當亮眼,接連出現漲停板。

為了培養我國居民遠程辦公的習慣,同時搶佔遠程辦公市場份額,多家企業推出免費舉措。騰訊的企業微信從1月24日開始到疫情結束都可以免費使用,阿里的釘釘從1月29日開始到疫情結束免費使用,葫蘆娃集團的放心簽也推出1000萬份免費電子合同供企業和個人使用。

此次疫情加速了遠程辦公軟體及應用的普及,但是有不少人士通過數據分析表示,國內遠程辦公風潮或者僅是曇花一現,前路仍然坎坷。

遠程辦公在國內落地艱難,主要受企業制度的變化、人們對遠程辦公的適應和接受程度,以及遠程辦公生態環境變化等要素的制約。遠程辦公的發展,是自上而下的,企業領導者如果對遠程辦公接受度較深,那麼遠程辦公在日常應用中的阻力也就較小。

另外,遠程辦公在軟硬體方面也會受到制約,比如網路通信、硬體設施、信息通信安全等等。依賴網路進行遠程辦公,一旦出現類似問題,不僅效率會降低,甚至可能會造成利益上的損失,釘釘、QQ就出現了在網課期間崩潰的現象。

遠程辦公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可以慢慢發展的,遠程辦公包括的範圍也非常大,遠程視頻會議、在線共享文檔編輯、遠程電子合同簽署等等,都屬於遠程辦公的一部分,每個企業都可以在其中的一部分進行努力,一點一點的將遠程辦公落實。

遠程辦公可以先從遠程電子簽約開始!


很明顯,「遠程辦公」「雲辦公」將一路高歌 。

總體而言,短期疫情或將逐步培育遠程辦公習慣,中長期多因素有望驅動行業快速發展。

首先,從行業概況來看,因為遠程辦公行業受到各方條件制約,各國均處於起步階段,國內行業滲透率仍處低位,但比起歐美國家20%左右的滲透率,中國遠程辦公人口滲透率只有1%,國內市場尚處於一片藍海

世界各國遠程辦公人口滲透率情況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遠程辦公在中國普及率依然較低,但維持了一定的增速,未來還有巨大的滲透空間。尤其是武漢疫情催化需求的爆發,據統計,2020年新春復工期間,中國共計超過4億用戶使用遠程辦公應用,其中日新增用戶逐步走高,2月10日當天突破400萬。

華為、騰訊、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浪潮集團、億聯網路、二六三、會暢通訊、小魚易連等企業免費開放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遠程辦公的滲透,或將逐步培育遠程辦公習慣

除了企業復工,遠程辦公+教育,促進了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學校的「停課不停學」是一個關鍵因素。

疫情期間,老師藉助視頻會議進行遠程授課,學生群體被迫接受網上上課的模式。

回歸互聯網戰場,當下流量紅利殆盡,互聯網巨頭轉戰B端市場,遠程辦公成為新的爭奪點。其中釘釘具有先發優勢,在移動端佔據榜首;企業微信有著騰訊海量C端用戶加持,緊隨其後;飛書和WeLink為後起之秀,高速增長。

從具體的市場玩法來看,釘釘「釘一 下」協助企業管理,企信連接企業微信用戶,飛書提供高效協作工具,華為協助企業數字化轉型。

除了這些綜合協作產品大火之外,遠程辦公期間,視頻會議需求激增,音視頻會議垂直玩家們迎來 了發展機遇。

音視頻使用用戶大幅增長,不過這個市場格局頭部玩家還未形成,小魚易連的表現較搶眼,增勢最為強。

【小結】

短期來看,疫情所帶來的「窗口期」過後,用戶需求回落,存在用戶流失的風險,因此疫情過後的用戶運營是關鍵 ;但長期來看,隨著個體價值崛起、跨區合作增強,未來遠程辦公會成為趨勢。


本人專註分享高質量學習好物,從經典文學作品、高分電影,到高質量學習工具、高效率辦公技能等,歡迎關注工眾號【職場好物雜貨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