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

先說沒有意願.

雷不羣的觀點是造車為什麼要造發動機, 所有核心技術都能買到, 當然不願意自己開發了. 手機銷售靠耍猴和性價比, 而不願意認認真真建設銷售渠道, 不願意認認真真研發走差異化和高溢價路線, 而且還污衊其為收智商稅.

從銷售方式和公司路線, 都透露出雷不羣投機取巧走捷徑的個性. 不願意踏踏實實建設渠道和搞研發拼硬核技術.

你能指望一個投機取巧的賊去認認真真搞研發去跟高通硬核對剛嗎, 顯然不可能.

再說沒能力.

走性價比路線註定沒有足夠的利潤投入到研發, 而且還要把利潤投入到營銷上面來彌補研發的不足, 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發展路線,並不是現在發展好的公司,他的發展路線就是這個行業的唯一最優解。小米的發展路線當初在小米建立初期是想要用最低的硬體利潤擴大用戶數量,然後在軟體和體驗上增加用戶粘性,獲得軟體方面的二次甚至三次收益,再加上小米產業鏈的豐富硬體,提高盈利能力,所謂的互聯網思維造手機。在小米建立初期可以說這種盈利思維是非常先進的,也是有可行性的。比如說米聊當年如果不是微信截胡,雷軍絕對可以贏下和董明珠的賭約。按照這個思維,小米在成立的前幾年真正的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發展,可以說沒有小米就沒有現在的國產手機,這句話是沒有誇大的。

現在的小米在供應鏈,在研發上對比其他廠商是有一定的劣勢,他自己也是正在經歷一些痛苦的調整。不過想想前幾年國產手機的百花齊放,現在剩下的幾巨頭中小米能夠佔有一席之地也說明他的策略算是成功的。

所以小米為什麼不能自研晶元?因為他的發展策略跟三星,跟華為,跟蘋果是不一樣的,即便是當初做了澎湃的晶元,也不過是一種路線上的試探,要麼發現自研投入過大,風險過高,要麼擔心上游供貨出問題,反正這樣做不划算。在小米這個體量下,這是雷軍能做出的最優解,現在看來也不算是錯誤的。


小米實在是沒錢給松果電子了,拼了老命研發了個澎湃s1,銷量不咋地,賠的低掉。

不過最近小米解散了松果電子,入股大魚半導體,新晶元也上了日程,估計是小米9的閃光燈之後(這很大可能是小米催的太緊導致的質量出問題),受夠了高通和配件商的坑了。

不過新晶元估計也沒那麼快上,最少起碼也得等個一兩年吧。


你還不如問澎湃S2啥時候出比較好。

怎麼華為設計出來晶元了就感覺晶元是個低端落後的技術了?啥小貓小狗兩三隻就想上?

看看龍芯混的也就那樣,雖然說進步很快,但是離普通人還是遠的很,兆芯的X86處理器已經可以1080P流暢運行LOL,並且價格便宜的一逼(美帝良心想售後渠道),你看有人用嗎?


1.首先得有能力,這個差的最多,華為是量產了大量投資過億的晶元之後才搞好麒麟的;

2.其次得有這個魄力,畢竟技術研發是很燒錢的,特別是晶元開發,不僅需要購買技術,還需要自己開發,集成後大量的應用試錯,改進,繼續試錯,繼續改進,沒點魄力是做不來的,不信你看聯想;

3.最重要的是,大量試錯之後你還活著,還能養著那些培養或招聘來的昂貴的IC設計專家。BTW某中型上市公司招聘IC架構師的推薦費高達50萬,薪酬自己想。

小米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畢竟華為已經30多歲正值壯年,小米還是個寶寶


聯發科做了十幾年也沒做到的事 你下一秒就想小米做到?


1,資金實力

華為不只是賣手機,還有網路設備,以及伺服器啥的。企業的有足夠的資金來做研發

2,技術儲備

和第一條一樣,華為之前主營網路設備,對晶元的研究不淺,相關技術資料對開發手機處理器有很大幫助

3,國家扶持

當然手機產業應該沒做過多扶持,但華為企業本身有國家扶持,這個對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4,沒人性的工作制度

眾所周知,華為帶頭996,雖然沒人性,但是這個的確能更能給公司帶來效益

5,其它方面

比如營銷策略,管理,產品等。

反觀小米,


我記得小米9全球首發的855(聯想搶發的不算首發)是中美聯合研發的最強晶元啊?


總要給小米時間,我相信不久澎湃處理器會出新的一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