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學一些什麼課程,看一些什麼書呢?


需要學的很多

1、能不能承擔起盈虧的落差

2、市場拓展能力

3、人員管理

4、運籌帷幄

5、營銷推廣能力

6、人際關係處理

7、酒桌文化


想知道如何當老闆第一步:知道老闆是怎麼思考的

想知道老闆如何思考的:要靠近老闆

靠近老闆的路經一:從只能勝任技能層面的工作需要過渡到能勝任某類業務承接承做的工作、再到具備商業邏輯的軌道上。

靠近老闆的路徑二:思維觸角能穿透到老闆層,舉個例子,比如自己作為基層員工,沒有機會接觸到老闆,上面有直屬領導、部門領導、事業部負責人、再上纔是老闆,似乎遙不可及。這就需要平時對公司經營類信息格外關注,而不是每日只是自掃門前雪。

關注直屬領導的工作彙報,他的任務是上級安排,自然是老闆下達的任務內容,也就知道了老闆的一些規劃思路和想法。

關注跨部門業務、公司大型會議各板塊彙報、年度會議老闆的規劃...凡事你可以接觸到的公司任何信息,都要進行蒐集處理,從而建立自己對公司業務發展的龐大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建立就是老闆思維的雛形。

1、這是職業成長的1.0版向2.0版過度的過程

什麼是職業的1.0階段,請看我這篇文章對《五環金三角模型圖》的闡述。這段職業規劃課程的描述,就是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打工者,只有成為優秀的打工仔,建立了圖中所說的「系統」,先成為自己的ceo,引領自己有目標、有策略的前行,自然就過度到了職業2.0階段,也就是創業階段。

胡曉妃:一事無成,是因為你錯在這一步!?

zhuanlan.zhihu.com圖標

2、1.0版的核心能力掌握是從1-2項強技能塑造為第一臺階,到業務能力構建第二臺階,到商業邏輯建立第三臺階的過程。

3、這個過程建立起來後,對創業的邏輯基本有了雛形

4、接下來是如何把一個idea變成錢的過程

5、這要經歷幾個大的階段:

(1)從0-1為總目標(也就是從idea到有收入)

(2)中間切割成小目標(0-0.1-0.2-0.3-0.4....)

(3)每個小目標需要對產品、客戶、市場、渠道...都要準備哪些元素或在什麼時機都很重要了

(4)原則之一是走一步至少看到了未來三步

(5)落地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復盤和修正再重新執行

(6)這裡面的影響因素特別多...如何遇預見到影響因素,就回到咱們職業成長1.0版所構建的三個臺階能力。

所以職業生涯中從打工到創業,是1.0-2.0階段的過度,必須在1.0階段把底層能力建立起來,為下一階段做好「遷移」。

所謂未雨綢繆,如果現在在職,未來想創業,就需要以這個「目標」為導向,職業規劃策略會發生變化,比如不會以職務、公司大小、薪水多少為前提條件了,而是能讓我塑造1-2強技能嗎?能讓我業務能力提升嗎?能讓我建立商業邏輯嗎?如果這三方面知道怎麼建立,就為創業做好了第一步,也就是總體設想有了,甚至產品或技術有了雛形,接下來就是去實踐了。

做老闆是需要從實戰中學的,而非單純的從書本或課程中學。我的專欄會定期發布職業發展和規劃類文章,多關注交流。


先把自己的產品搞清楚,客戶在哪裡,做好最壞的打算,然後拋出去做就行了。

準備充分了就好了?開玩笑呢。

所有的學習都在路上,遇神殺神、遇魔殺魔,有條件的請帶個保鏢,或同業大佬給你把把關,指下路。


戰略 企業管理 財務...........各方面 都要看一些吧。

不一定要精通

不是為了成為全面人才,而是別人說了做了你懂而已。


學如何做好一個好老闆


如何賺錢


做老闆的核心是:奉獻精神。至於看書,把EMBA課程的課本翻來看看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