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女。剛剛經歷了在家裡(山西太原)有一個還算穩定,但沒什麼成長,節假日不休息的工作,自己覺得沒啥意思不想過這種一眼望到邊的工作。偶然機會來杭州總部實習。這裡工作很充實,可以成長,但是幹什麼都是一個人,也很累,而且孤獨,我是一個比較害怕孤獨的人。

現在陷入了無限懊惱循環中。每天都很糾結,一方面不想碌碌無為,一方面確實不習慣一個人去做一些事,真的不知道該咋辦


我以前也有過這種階段,那時候做攝影師幾年了感覺每天都是日復一日,工資麼不多不少但是沒有提高的方向了,最後我痛下決心從嘉興去了江西工作,那裡有一位攝影圈的大師,我想在他那裡工作可以跟他學習。工資少了一半,但是我覺得這是人生中很正確的一次決定,一年以後我從一個普通攝影師成長為一個業內優秀的攝影師,再也不需要找工作都是工作找我了。年輕的時候不去嘗試 我覺得老了會後悔,希望我的經歷幫到你。


一般情況,你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擇偶,你想在哪裡安家生孩子過日子!

你覺得在熟門熟路安逸的環境下擇偶生活,還是在陌生孤單但相對精彩的環境下擇偶生活?

成長和體驗只是你個人的積澱,安逸舒服也是人性的使然。可進行選擇的不是現在一個人的你,你是在為自己的未來進行選擇,因為你恰值婚齡。

還有,看你具不具備足夠的挑戰和冒險精神,沒有的話,家鄉更好。


謝邀。

為你的選擇感到慶幸,這纔是成長。

有些人總是圖安逸,然後還抱怨自己工資低,可怕的是不作出行動,就這樣一直耗著。年輕的時候,還有能力折騰,就應該多闖闖的,你的選擇是對的,你能夠大膽的作出選擇,而且是到大城市去,這對於你來說,是很好的機會,要好好把握。

可能當前,你剛過去沒多久,會碰到很多的煩心事,但沒關係的,即便你是剛畢業就到杭州,一樣會面臨這些問題的。調整好心態,慢慢的適應,相信很多剛過去的人都和你有同樣的處境的。你覺得自己有點孤單,那麼就要多和身邊的人處好關係,交一些知心朋友,比如合租的朋友,生活上,工作上都可以聊聊的,久而久之,就可以互相照應。

你已經作出了選擇,那麼就好好的做下去,只要你肯努力,好事就會慢慢降臨的。成長的過程是痛苦的,但這也是必須要走的,你今天不走,明天還是要走的。既然開始了,就勇敢的面對。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讓自己太過辛苦。

你說你比較怕孤單,其實吧,在繁雜的工作中,最需要一個人冷靜冷靜的,這不是孤單,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機會。你可以買點好書,比如《原則》《窮查理寶典》,一些比較有智慧的書。多讀讀書,你內心就會充實起來,也就不會孤獨了,當然你也可以和我一樣,寫寫文章,這些都是很有效的消除孤獨的。

你的選擇是對的,好好加油。

人生會有很多疑問,我的公眾號【老道說道來了】,知識星球的id是56784301,這裡關於成長的感悟,如果生活上,工作上有什麼困惑,儘管來提問~。


一個人想要什麼,想喫什麼,想買什麼,想幹什麼,最終都要自己決定。所有的事情背後都有得與失,一舉兩得、啥都不耽誤的事情不多。給你的建議是:正因為年輕人喜歡安逸,所以纔要多闖蕩。今天的動蕩只為美麗明天做鋪墊。


謝邀。

任何選項在其存在有利方面的時候,同樣伴隨著不利的一面。

想綜合兩個選項的優勢,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人生為什麼必須要面對並學會取捨。

要說怎麼辦?那就跟隨自己的內心去考慮,更看重哪一項就選哪一項。

如果總是糾結,那就繼續糾結吧,時間會給出你更中意的選擇。


個人覺得去杭州比較好,一個人慢慢會適應的。


94年,女,大我一歲,正在工作,有成長空間但是感到孤獨,題中並沒有擺明強烈的求偶慾望,推斷,在新環境中還未找到朋友,但有可能需要男朋友,說不定是個不婚主義者,提供解決意見。

1,如果工作允許,找同事當朋友。

2,如果工作允許還有求偶慾望強烈,建議找男朋友(本人不接受異地戀)

3,養條狗。

待你回復更多情況,可以繼續分析。若是答案不滿意,歡迎來辯


其實每個人最終都是一個人,孤獨是永恆的,在新的城市也可以交到新的朋友,從你的描述,你是不甘願做碌碌無為的人,那就努力吧,在新的城市打拚,建立自己新的朋友圈,而且現在交通便利,我自己就是一個人在外,在家那沒啥想做的事情


本想說有空可以一起玩,但我現在996估計是不會有時間的,哈哈。

個人建議來杭州看看,歷練一下比較好。另外也不會幹什麼都是一個人的,工作之餘交幾個朋友不是挺正常嘛


P沒事 在杭州試一下唄 你山西人 有啥好擔心的


不是很懂。送你一句話吧 你喜歡的事情應該讓你感到充實快樂 而不是焦慮。謝邀


想起高中時的一句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當初高考失利,不得不選擇重新選擇復讀一年,不得不說復讀的壓力是十分巨大的。

復讀的學校和我原先的學校不是同一個學校,而且所在的班級也不好,再加上由於新的環境和性格和高考失利所產生的巨大落差,一直並不能真正融入到新的集體中,所以很迷茫,在學習上也自恃以前的學習優勢,不能安心踏實的學習,在這樣的環境與心態中糾結、徘徊。

在復讀期間除了在教室裏就是在外面租的只能放下一間牀和一張桌子的屋子裡,孤獨、寂寞就成為了我最真摯的朋友,夜晚也是我最為舒適與渴望的,除此之外,我別無一物。

長期的壓抑使我開始了逃課、曠課,開始了能破壞一切可以違背、破壞的規章與紀律,彷彿只有這種行為才能使我得到安心,暫時忘記學習中的困苦,心靈上的孤獨不安。但隨著後來成績的逐步下滑,痛苦的倍增,我又不得重新面臨這一切。

於是,我開始重新規劃我每天的安排。我每天五點鐘起牀,中午睡半小時,晚上十點下自習,下自習後,我還要在學校外面跑步三至四公里,然後才選擇回去,之後還要再學一小時左右,這便是我的一天,我把自己安排的慢慢的,使自己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想其他的,一心埋入到學習中去。

所幸,這一切的努力並沒有隨水東流,最後的結果還是值得的。

忍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回想起當時的經歷,我很慶幸,能有這樣一個環境與機會,使我耐得住了寂寞,學會了慎獨,學會了在任何的環境中懂得獨自相處,不再懼怕孤獨、迷茫,更好的活出自我。

任何事,牙一咬,都會過去。不要怕,眼一閉,便過去了。


這個沒人能幫助你,人的潛意識會幫助你在不自覺間選擇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準確的說現在正在經歷成長,也可以說叫分離焦慮。分離就是脫離安全感舒適區,脫離熟悉和依賴,一切都是陌生的,挑戰的,焦慮恐懼的開始。這一個成長的必然陣痛,是個過渡期,獨立人格和社會人格就是這時候開始建立。成年人就是內心習慣孤獨,外在還有盡量完善的社會角色去經營社會活動。

現在學會了獨自面對問題,獨自擔當,沒有支援,沒有協助。從零開始,從無到有。沒有朋友去結交朋友,有問題就動腦筋解決問題,不會做飯就學著做飯,這就是生活社會能力完善的過程。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競爭社會裡適者存活。


人生該怎麼選,還是需要自己去決定的。我不喜歡給別人建議,因為往往哪種為了別人好的自以為是,最後成了別人生活不順的責怪。

不過我可以分享我做決定時候的思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亦或是可以就此溝通,如果有利於你更清晰的瞭解自己的內心,那或許可以幫助你瞭解怎麼去選擇。

首先,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所以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享受其中的利益點,自然也會面臨其中我們不喜歡的點。只是這之間的比例問題,其次就是自己如何看待利益與非利益點之間的關係,以及面對。

就像是我,我不能很好的與人交流。不是說見面說不出話,而是我在與人交流了一日之後,我會很疲倦,連續幾日這樣,我就會崩潰大哭,甚至恐懼社交。

可以說我已經不適合工作了,所以我選擇辭職,試著在家做淘寶店。自己養了三隻貓,做貓咪用品吧。但是面臨的是經濟壓力巨大,創業不一定成功,可能會養不活自己,收支不平衡,甚至需要外債。

這一系列問題,在對比我需要一個人去面對我內心的深坑的這個需求,雖然同樣給我壓力,但是我還是做了。選擇了,我也只能承受這些問題,並且盡量的從思想,從實際上去改善這些問題,試著讓問題對我的負面影響降低。

人生有很多很多的選擇。每個選擇做出來都是有好有壞的,但是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自己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未來規劃,人生目標,等等的去進行安排。並且,決定了就好好的去面對。不要過幾年後悔,我當初選擇另一條路就好了。那就不會這樣,不會面臨這些了。

人很可愛,總是在做出選擇後,覺得另一個選擇會更好。

但是我的觀點是,人要是有能力,他無論怎麼選,都可以過好。因為他的選擇是深思熟慮,他的未來是思想清晰,他的內心是瞭解自己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