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北京,目前在北京很多地方的感受是4G手機經常信號都不怎麼好,地鐵站隧道信號差可以理解,可是很多地鐵站比如:地鐵四惠站站內,手機直接完全沒信號

平時在家,在公司信號都很差(手機機型為小米mix2s,IPHONE XS MAX)

北京是首都啊,信號都這樣,那國內其他地方信號就更不用說了


不知道你是在早高峯或者晚高峯的時候發現的嗎? 四惠作為一個比較大的換乘樞紐,早晚高峯的時候,確實會出現信號不穩定的情況。

不過這種是比較特殊的,就是大量人羣在同一個時間段聚集,並對網路發送請求,密度很高,所以會有體驗下降的感覺

但是,這並不能說4G網路或者信號不好,畢竟我們要通盤分析整個北京甚至全國的4G信號情況。實話實說,國內的4G網路覆蓋已經非常棒了,尤其是和國外相比較的時候。這個出國的同學應該有很深的感受。只有對比,才能發現國內通信網路的好呀

另外,在住宅裏,尤其是在廁所啊、廚房啊,確實有可能出現信號差的可能,這方面也跟網路優化有關。

所以,與其說4G信號不好,不如說在一些特殊場景,如樓主說的地鐵換乘站高峯期、廁所等隱蔽空間還有大量通信需求沒有被滿足,這也是現在4G網路的痛點。

有痛點,就會有解決方案

所以,5G時代,這些痛點都會有很好的解決方案。這也正是發展5G的必要性


中國的4G信號不差。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題主問的顯然是美國我也覺得美國瞎折騰,先好好搞4G吧


4G信號很爛?你怕是沒跟其他國家比過。可以這麼給你說,中國4G網路的建設可能是全球最好的。

1、建設成本高 維護成本高(尤其是鄉村)

4G的投資到現在還處於回本狀態

這樣看你對4G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2、隨著社會、科技發展,

人們對網路的要求更高了。

自動駕駛 無人機送貨 VR等,

都迫切的要求一種延時更低、

速率更高的網路。

3、反過來想,

如果4G不夠好,

為什麼不期待更好的5G呢?

4、5G能帶來的改變,

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霸制5G的高地,

能讓中國未來幾十年在諸多領域

保持領先地位。


著急發展 5G 基本是頂層的共識:

1、解決當下製造業投資不足的問題。

2、製造業舊動能歇菜且不應該鼓勵投資(避免產能過剩,這個有教訓),而 5G 產業鏈代表的電子製造、晶元、軟體是新動能,可以實現產業格局的迭代升級。

3、能拉動的產業龐大,第一步是設備製造,5G 成熟後可以拉動外圍製造業(汽車、各類工業應用、家用 IOT)

3、在技術能力中超越歐美的關鍵環節,比如以前經常說的「中XX造 2025」,當然在當下國際環境中,這件事情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綠皮車還沒有村村通,你們發展高鐵是不是有病?

↑這是題主想表達的嗎?

題主出來解釋一下?


我家這邊4G信號一直都很好,直到前幾天嶽雲鵬到我家小區隔壁的商場搞什麼明星見面會好像是宣傳啥新片。六點到七點信號差的令人髮指。說明不是信號爛是負載跟不上。


首先中國的4G信號真的已經不能說爛了,連很多地下停產場都能覆蓋信號,主要景區更是全方面的覆蓋,絕對是非常好了。

其次5G的發展不僅僅只是增大了網速這麼簡單,而是網速增大後帶來的物聯網產業的爆髮式增長,在5G環境下,無人駕駛纔可能大範圍全方面的實現,農業、工業、遠程教育、電商、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傳媒等等等等都會出現極大的革命式發展。

只有覆蓋了5G信號,纔有可能發展出5G環境下的產業,如果不覆蓋5G信號,那麼這個國家可能就會失去這次產業變革的機會,從而導致落後,所以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會大力的普及5G信號覆蓋,而且是越快越好。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有人說4G與3G相比沒有提升,既然要比較那就要控制單一變數去比較,同一位置同一時間你4G切3G比較一下。

網速受你離基站遠近以及同時使用該基站並行人數影響。


世界4g基站總共500多萬,中國自己300多萬。

也就是在中國讓你有了手機信號應該全面覆蓋的錯覺,其他國家都是隻覆蓋一小片容易覆蓋的人口密集區。


你是什麼運營商啊,北京是聯通老家


個人體驗,實話實說,說錯勿怪。在武漢生活工作,enmmmmm,國際大都市,哈哈。位於2017年確定的武漢市中心城區,實際是武漢郊區,發展十年了沒什麼變化。小區裏4G玩王者,呵呵呵,信號好的時候兩格,不好的時候沒有,wifi信號也不穩定(沒錯我就是說某運營商的網不穩定)。去漢口站連不上網,人太多,基站滿載,一出站信號就好了(5G肯定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想想4G基站都佈置成這樣了,5G基站佈置應該是4G的幾倍,才能達到網路上體驗的那種水準。

中國相比其他國家來說4G基站是他們的幾倍,佈置的範圍也比他們廣的多。為什麼大家還是不滿足?中國人口太多了,分佈太多廣了。佈置的很多也很廣,但是還是遠遠不夠,等到5G的時候,基站數量相較4G應該是幾何倍數的增長。這就是大家不願意相信5G能改變太多的原因。4G現在都沒那麼好的體驗,5G就行了?站到基站下面肯定可以,問題是能佈置那麼多基站嗎,小區的大爺大媽們不會站出來反對信號輻射嗎?中國的人口基數和廣袤的地域範圍沒有難度嗎?三大運營商迫於國家壓力只虧不賺能堅持多久?

中國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了,但還是發展中國家,人均不行啊!拋開基數談變數,都是耍流氓。同理,美國要是現在佈置5G,肯定比我們先完成,它有一個很大的優勢:人口基數相對小,人口相對集中。再看看我們國家佈置5G:人多地廣,不賺錢。還好我們有華為。

要我說5G能改變什麼,將來肯定很NB,但是現在是什麼也改變不了。這個將來有多遠?可能很遠,也可能很近,這需要豬公們共同努力啊!


既然你都說了4g有缺陷

那麼怎麼解決缺陷

當然是上5g了


流量大幅降價了,還有低價不限量套餐,基站抗不住了啊


大概一年之前4 g真香。就是流量抗不住。

不過近段時間真心越來越差。在家院子裏還有信號。在屋子裡4g。2g來回切。(華北平原,離縣城3.4公里)


因為技術發展到位了。

大力推廣是為了技術倒逼需求。若不推廣就沒人研究新技術了。

現在5g的應用前景還不是很明瞭,應用範圍也不夠廣,說白了就是增強的4g,先做出來再看能幹什麼。

4g出來之前沒人會想到有「抖音」這樣席捲全球的東西會出來。


4G「面上」已經覆蓋的很好了,室外路測的話至少都是90%往上的覆蓋率了。

局部的、細節的覆蓋不是做不到,而是再做成本會很高。

首都的信號從來都不是最好的,以前不是,以後也很難是。

樓主所說的覆蓋差的區域,可能都是運營商多次協調而未能談妥的站點/室內分佈。

帝都談點(站點)難度是遠高於其他城市的,所以覆蓋差也是必然的。

著急上5G很多是戰略層面的事情。

比如拉動內需(產業鏈上中下游)、提升核心競爭力等等~~

另外,5G的數字化、信息化對千行百業都有推動作用。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4G時代是什麼時候興起的,答案為2010年

注意我寫的是4G時代興起,2010年海外主流運營商開始規模建設4G,2013年國內才開始建設4G。

是啊,距今已有9年的時間了,4G網路技術早已走向成熟,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隨即要面臨更高端的技術問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5G網路時代應運而生。對於5G網路,我們是很幸運的,因為我國將會是全球第一批率先商用5G的國家,這一點要比美國還要早。我國在5G技術研發項目中花了很大精力,有信心,有決心,國民為之自豪。那為什麼我國要大力發展5G技術呢?原因不僅僅是網速的問題!

5G技術一定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形式,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越來越依賴於網路。假如沒有網路,可能會使得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無法正常運作,縱使其他的高科技和高端產業再厲害也派不上用場。所以一旦擁有5G技術,勢必會影響很大,甚至會從根本上影響著很多行業的發展與資源重新分配。

還有一個我國要研發5G技術的原因是,之前的4G到2G網路環境下,我國沒有什麼優勢,大多數都要向國外學習技術,當然了,別人的總歸是別人的,我們要向這些技術輸出方繳納專利費。為什麼有些國外的東西那麼貴,這可能就是專利的原因了,還有就是關稅,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額外的費用自然就苦了消費者。之前的中興事件就很針對性地說明瞭這個問題。

這一類似的事件還有,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之前GooGle由於相似的情況觸犯了中國的反壟斷法,但因為核心技術和專利在人家手中,我國沒有辦法對其採取制裁措施,最後只能不了了之,早早收場。我們為什麼要大力研發5G技術呢,就是以後不想再遭遇這種事情,大國要有大國風範,必須要有自己的技術和專利,將在國際層面上發生巨大轉折。到時我們有專利,有技術,不用再受制於外國人,反之,外國要想使用5G的話也必須向我們繳納專利費,從此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提升了。

早在之前互聯網的發展初期中,經歷過很多次的技術改革,很多次的標準制定。如果沒有技術標準,將沒有準則,市場將一片混亂,但是制定標準有難度。但是如果中國的華為突破了這個難關,那麼全球就要按照華為制定的標準來,華為率先在全球市場上佔據第一的位置,因為是華為率先制定了5G的標準,是中國制定的技術標準。在全球,美國的高通和中國的華為在競爭這個標準,但高通僅僅是一個晶元供應商,而華為不單是晶元供應商,也是通訊設備生產商且是世界上最大的通訊設備製造商。

不過5G更大的用途還是工業方面,工業是發展的命脈,假如之後要大力普及智慧城市、自動駕駛,就需要5G技術的支持,所以5G是一個生態圈的技術突破。


信號差可能跟手機有關,也有可能跟運營商覆蓋有關,問題是很多地方並不是運營商想覆蓋就能做好的,比如人羣密集的樞紐車站、建築物高層、電梯等等。

就我個人的體驗看,iPhone手機信號真的很差,一代比一代差。至於運營商的覆蓋,的確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如果是經常上班或家裡的信號不好,可以跟運營商投訴,讓他們幫忙解決。


不,其實你理解反了,恰恰是因為首都人太多,才導致的信號不好。

4G的理論帶寬為100Mbps,也就是可以打到12.5MB/s的下載速度。但是我相信這個速度是絕大多數人沒見過的,城市中基站覆蓋範圍是400M,郊區一般在1000M,如果只考慮覆蓋面積而不考慮效率,最大一個基站可以覆蓋36KM的半徑(海上)。

簡單的說,如果你周圍沒有人在用4G,那麼你的速度最快甚至可以逼近理論速度。但是正如題主所說,北京這種地方,恨不得一個平的面積裏都有兩個人在玩手機,想要網路信號通常,還是洗洗睡吧。


前天流量超40g限速1mbps了,100k的網速照樣每天要用一個g流量也不覺得卡頓很多。電梯停車場都有信號還叫信號爛?。。。人多時網速不行是基站超載了。不是信號爛。這是不同概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