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打有記憶起就一直處於留守的狀態,說起留守的感受,頓時讓我有點血脈噴張。

我降生在鄱陽湖畔一個不知名的小城鎮,我們這裡雖談不上大山裡的孩子,但是有限的資源只能讓我們維持溫飽。父母為了讓生活過得充裕一點,和大多數背井離鄉外出拼搏的父母一樣,背起行囊頭也不回的紮根在珠三角打拚。

可能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留守兒童性格可能會有點孤僻,內向,缺少安全感。但事實可能比這個更加糟糕。

留守兒童小時候缺少親密的溝通,會給他們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在他們青春成長的道路上由於缺少引路人,在適當的時機幫助他們一把。好多青少年就因此迷失在成長的道路上,有的甚至誤入歧途。

初中畢業,全班五十多個人就只有一半考上了高中,其餘那些同學們都前往浙江,廣東等這些勞務輸入大省。有的成為流水線上作業的一名普通工人;有的前往工地,成為城市建設中一顆極為普通的螺絲釘。

我很慶幸自己能夠接受更高等的教育,高考後選擇浙江一所大學就讀;現在是一名旅遊專業在讀生。通過專業的學習更加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對這個世界有了更深層的瞭解。

去年過年回家,偶遇幾個曾經的初中同學。寒暄之後,知道他們已經有不少都已經成家了,曾經「不學無術」的小張都已經兩個孩子的爹了。他向我感慨,要是當初自己不是留守在家,要是當初上學時有個知冷暖,鼓勵自己的人,有可能自己的人生際遇就會發生轉變。說到激動處,他和我說,以後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步自己的老路,自己就是再苦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但從小缺少父母之愛的少年,他們的希望誰來給呢,

願中國不再有留守兒童!


瀉藥 本人就屬於留守兒童

之前在父母面前都表現的不自信 沒有父母與子女的那種親呢感

尤其是表現為和母親不善溝通 和奶奶最親

現在慢慢長大成人理解了當時父母是因為生活所迫

當時不那麼做的話說哪有現在這個好條件

慢慢也覺得父母不容易

多多溝通就會越來越親密


90後留守兒童,特別沒安全感,特別獨立,25歲給自己買了套房,然後依然單身狗。


我算半留守吧,父親在外面打工,母親在家做小生意帶我和姐姐。家裡最窮的時候半年沒喫過肉,幾十塊的學費都得找親戚借,很慶幸的是父母對我們的教育很看重,我有段時間極度厭學,逃課上網,不想讀書,但父母一直支持,現在我本科畢業後工作了,姐姐也研究生畢業去某大專當老師去了,只是婚姻問題還讓父母操心。


從留守兒童到留守青年接下來即將步入留守中老年


第一批長大的留守兒童都應該是70或80,我77年小時候也是留守兒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