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辯題本身需要賦予正反雙方充足的可辯性,也就是說,正反雙方雖然立場相對,但都存在被人理解和認同的可能。

二、奇葩說的辯手大多數是頂尖辯手出身,站在任何一個持方都可以真誠為其辯護是辯手的職責,對於頂尖辯手來說更是家常便飯。

三、受眾普遍不會帶著強烈的批判意識去觀看這檔綜藝節目,而大部分觀眾也沒有受過邏輯、思辨、表達等方面的訓練,自然會獲得強烈的認同感。

四、額外提一下,也算是宣傳一下辯論好了。辯手在為某一立場辯護的前提往往是對雙方立場都有比較透徹的認識,而這樣才能對對方立場進行更好的駁斥或是在雙方對立的情況下找到比較中肯而偏向己方的觀點。總有人說辯手圓滑虛偽,他辯護的立場他自己都不相信,其實有沒有立場和如何表達完全是兩個問題。每一位辯手都有著自己成熟而深邃的價值體系,同時他們也理解那些不同的觀念,在此基礎上,他們有為與自己內心不同觀點辯護的能力,僅此而已。

大多數辯題,不過是在那些執拗者眼中,存在唯一的答案罷了。


辯手的任務,是在辯論的過程中,為了自己所守護的事物尋找到一個玲瓏的角度,這不是一種可悲,這是一種慈悲

——原文來自熊浩學長2017年哲理辯,憑記憶寫出

就好像周帥今天微博講的一樣,很多應該被辯論的事物,如果從辯論賽的角度來看,由於需要持平的關係,根本無法作為題目來辯論,可是從我們生活的角度來看,我們恰恰需要對這些事物展開討論,因為它們關係著我們的切身感受和利益,從這個角度而言,但凡辯論出圈能起到一點讓大家認識到事物都有討論的價值,都有正反的持方,都有討論的需要的作用的話,那也不會辜負大家的努力。


簡單來說,長期的積累輔以精心的準備。

這種成功並不簡單,但也有跡可循。


兄弟啊。作為一個職業辯手給你大概說幾點吧:事情不管怎麼樣都是兩面性,加上我們思維層次不一樣及三觀角度不同。那辯論的點就會很多。二:論題的故事情節如何設定,加上已知不知的偷換概念思維模式。讓羣眾及對手停留在你的價值論點上基本你也可以做到。說什麼都是有禮的。


昨天寫年終總結時的一段話,希望可以解惑


拿人錢財,就要聽話……

讓你咋說就咋說~還有就是,本身辯論節目選的辯題就是兩面性的,AB面都存在 纔行啊,要是直接是一個平面還辯論什麼了?

至於那個有理有據,真切動人,那真的就是個人本事了。不管是辯論還是什麼總有做好的人,就像考試,總有學霸,學霸就是為了學習,辯手就是為了辯論,這個可不是單純的說話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