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即將要去實習,所以很多空閑時間,最近半年來也看了一些書

有卡耐基先生《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成功之道》

稻盛和夫先生《活法》《干法》

羅伯特《富爸爸窮爸爸》

史蒂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特里《影響力》

等等還有一些投資類的書,《原則》《聰明的投資者》

今天去逛書店,發現自己以前看的書很雜,想知道你們選書的時候是怎麼選。


多看看平台的書評論,也看看讀書客戶端的推薦


謝邀。

我一般有兩個標準去選擇書籍:想看的和需要的

想看的:就像某段時間沒有理由就想看《百年孤獨》就買了《百年孤獨》,有段時間特別想看《刺殺騎士團長》,就買了這本書。

對於這一點來說,想看什麼就買什麼,看的多了,自然就會想看更有思想力的書,因為發展的規律就是在波動中不斷進步,思想不用有負擔。

需要的:比如我即將要考教師資格證,那我必然就得去買相關書籍。這類大多是工具書吧應該。

希望我的回答令你滿意。


選書這個話題,在讀書人的圈子裡面,其實已經爛大街了。你也許能立刻回想起一大堆,比如:

帶著疑問選書

合理分類書籍

定期清理書單

選擇好出版社

看印數和版次

參考豆瓣評分

......

這些都對。但它們已經廣為人知了,非常顯然,也沒什麼好說的。

所以,今天,我想從另外的維度,分享3個可能不太容易被注意到、但仍然很重要的選書思路。

希望能為你在新的一年、在讀書的旅途上,提供一個全新的、有趣的、投入回報比更高的開始。

一、【建立一套選書系統】

首先,每個人都應該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選書系統。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建立自己的選書系統呢?

建立選書系統的第一步,是按照自己看事物的角度、廣度、深度、寬度,對市面上的書籍進行分類。

比如說,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書籍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

1、技能方法類:就是能夠提供一些實用方法和技巧的書,比如講PPT、Excel、思維導圖方面的書。

2、專業知識類:所謂專業知識,即具備之後才能從事某項工作的知識,這類知識往往需要系統化的學習才能掌握。比如財務知識、法律知識、供應鏈知識。

3、故事文學類:比如《明朝的那些事兒》《西遊記》《紅樓夢》這類型的書。

讀這樣的一些書,不局限於書中能夠找到的東西。我們應該把作者當成導遊,只是從他口中得知有一些事兒……

關於這些事兒,當我們用和作者不同的視角來探索觀察的時候,也許會看到不一樣的點。這是一種動態的讀書方法——你說個事兒,我也有些想法,咱們切磋一下!

4、態度理念類:心態類、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比如《重塑心靈》、《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積極達成》等書籍。

這類型的書,能夠幫助你更好的探索自己、理解自己、接納自己,調整自己的能量狀態。

5、思維格局類:比如《你的燈亮著嗎?》《資本論》《博弈論》等類型的書。這些書可能會對你的思維方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影響。

縱向生長的觸發點往往發生在現有的世界觀無法解決重大的生活挑戰的時候。

當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要麼成長到一個能為自己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更加複雜的視角,要麼試圖忽略或逃避,反而更加頑固的依賴現有的世界觀。

閱讀思維格局類的書,可能會給你提供一個視角的突破口。

以上是我例舉的一種書籍分類方式,你可以按照你的見解來對書進行分類。

分類是建立選書系統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用輸出倒逼輸入的思路,來建立你的讀書清單。

學習的本質不是一種存儲和輸入活動,而是一種生產和輸出活動。

當大量材料輸入進來的時候,我們如果不進行生產和輸出,或者說不進行分類編碼,那這些材料就會像一堆沒有地址的郵件,結果只能是「查無此人」,最後倒在垃圾場里。

如果你只是輸入而沒有輸出,那麼你從書中「學到」的知識,只是過了你的眼,沒有過你的心。

為什麼你看過的書總是記不住?

為什麼你明明理解了書中提到的方法,到了現實生活中卻無法很好的運用?為什麼你感覺自己讀了那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你沒有輸出,這些知識和方法沒有在你的大腦中留下痕迹,沒有經過從吸收到理解到領悟到思考的這個內化過程,沒有和你已有的經驗結合起來,沒有舉一反三的處理,所以你無法把它們用起來,讓它們快速的為你帶來價值。

輸出帶給你的,不僅僅是以上這些價值,不僅僅是幫助你觸類旁通和應用自如,而且還能在無形之中,幫助你建立起個人品牌或實現讀書變現。

所以,讀一本書之前,你就要想清楚,在讀完這本書之後,你會以什麼樣的形式輸出:

分享給別人?寫讀後感?教別人應用?設計成一幅圖?構造出一個模型?……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輸出方式和輸出途徑,來選擇你要閱讀的書。

舉例來說:

如果你計劃的輸出方式是分享和寫作,那麼可以選擇專業知識類和態度理念類的書;

如果你計劃的輸出方式是教別人應用,那麼可以選擇技能方法類、專業知識類、態度理念類的書;

如果你計劃的輸出方式是用一張圖來涵蓋這本書的內容,那麼可以選擇專業知識類、思維格局類的書;

如果你計劃的輸出方式是做一場演講或者以戲劇的方式演繹出來,那麼可以選擇故事文學類的書;

如果你計劃的輸出方式是重新建構一套模型,那麼可以選擇思維格局類、態度理念類的書。

要想堅持讀書,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就是輸出。只有從輸出中體會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它們才會反過來成為你去堅持讀書的動力。而不是強迫自己每天讀書1小時或2小時。

通過持續的輸出,可以不斷打磨你的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升級了,你才有可能創造出有市場價值的產品(實體產品和虛擬產品都算),吸引更多的資源和機會來找你。

二、【「彈性原則」讓你擁有「全景思維」】

許多朋友可能會覺得,根據以上兩個環節,能夠發現很多對自己有用的優質書籍。

當書單中的每一本書都顯得很有誘惑力,當可選的書非常多的時候,選書這件事情就會變得很困難。

其實不是的。

有一個原則,選書的第二個思考維度,叫做【彈性選書法】。

什麼意思呢?當一本看似很有用的書出現在眼前時,我會第一時間去思考:

閱讀這本書會給我帶來什麼影響?不閱讀這本書會給我帶來什麼損失?

這本書是什麼時候出版的?書中內容是否受當時那個時間線的影響?如果現在我已經閱讀了這本書,我會把這本書推薦給別人嗎?如果面前有5本好書,我可不可以憑第一印象或者「目錄閱讀感」給它們分別打個分?如果現在是3年後/5年後,我還會想要閱讀這本書嗎?......

在這種情況下,我會先對這些書籍做一個整體的檢視,再挑出那些現階段「必讀的書」。

這是一種【全景思維】:不要著眼於每一本書是不是有用、有價值,而是要不斷的把視角在「當前價值」和「未來價值」之間來迴轉移。

簡而言之,流程是:

1)當面對好幾本有閱讀價值、讀完之後也能有輸出的新書時,我會先用上面的「彈性原則」問5個問題。

如果未來我不會把這本書推薦給別人,或者幾年後可能不會想要再讀它,那麼這本書就不用讀。

2)如果經過判斷,發現有某本書值得讀,那麼我會去思考:我應該在什麼時間段把這本書看完,才能讓我在這本書的陪伴下變得更好?

同時,每個月,你都要對這個月讀過的所有書做一個回顧復盤,看看你之前對於這些書的價值判斷,到現在為止是否有變化。

這樣的好處在於:一方面,你可以保持自己的專註力,能夠高效聚焦到【當前階段最適合閱讀的書籍】上;另一方面,當你切換到【全景思維】時,你又能對書中知識的應用時間線有一個清晰的縱覽。

三、【尋找和你習慣性的思維模式不一樣的書】

為啥要讀「不一樣」的書?難道是因為有一首風靡的歌曲裡面唱到「我們不一樣、不一樣」嗎?

大腦有一個底層的需求:維持【一致】的需求。

什麼叫做維持【一致】?就是當我們接收外界的新信息時,我們會假設自己【理解】這個信息。所以,我們會傾向於用自己原有的思維模式,去解讀這些信息。

那麼,當我們閱讀書籍的時候,我們究竟有沒有理解書中的知識點呢?

你自己其實是不知道的,但是你會【以為】自己已經get到了書中的觀點。然而,那個所謂的【觀點】,其實是你用自己的認知框架,對書中內容所進行的投射。

比如說,書中提到某個行業未來的形勢是非常明朗的,而你恰好在這個行業,恰好這本書的作者的表達方式符合你的閱讀習慣,你恰好認同作者的觀點,於是你可能會心存幸運,甚至可能會把書中提到的趨勢分享給身邊的同事。

然而,一個行業的形勢,究竟是好還是壞?—— 大多數情況下,這個問題都是無解的。

因為它可能既好又不好,在演化過程中,也可能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變化。每一個相關的條件發生變化時,都會產生新的市場空白。

再比如說,一本時間管理的書中,提到「番茄工作法」可以提升專註力。

但很不幸的是,你曾經用過番茄工作法,並沒有達到提升專註力的效果,甚至還帶來了一些負面作用——比如在你靈感迸發的時候,番茄鬧鐘突然響起來,打斷了你的思緒。

於是,你會順理成章的認為,這本時間管理的書不值得閱讀,而不會去考慮,是不是自己沒有採用合理的方式來使用「番茄工作法」。由此錯過這本書中其他對你有用的方法論。

當我們同時接收到幾個相關聯的觀念時,我們會期望這些觀念之間是彼此一致、彼此相容的。否則,我們就會陷入【認知失調】,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努力把這些觀念調整到一致。

然而,一個具備「共生的矛盾」思維的人,他的特徵是什麼呢?是能夠接受事物的複雜性和多元化,不會試圖用一個簡單的判斷去下定義。

當他們遇到相互矛盾的觀點和認知時,會任由這些想法在大腦中共存共生、彼此支撐、相互抗衡。

因為他們理解這個世界的本質——從本質上,萬千事物之間就是矛盾、衝突、不協調的,無需把它們調整到一致。

好與不好,對與不對,都能共存,因為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閱讀可以是越讀越寬,不確定性越來越活躍的,讀到最後,不確定性相互矛盾卻又達到了奇妙的平衡。

漸漸地,我們可以容納多種看似矛盾的思想。這時候,我們看待事物,一眼望去便折射出多姿多彩的疊影。

那麼,如何在選書的時候,讓自己具備【共生的矛盾】這樣的思維呢?幾點建議。

1)當你感覺書中的某個觀點和你已有的認知產生矛盾時,不要急著放下這本書,不要急著下定論,試著繼續閱讀下去,去尋找作者思路背後的根源和線索。

2)當你特別認同書中的某一個說法時,試著去想像一下它的另一面。

比如書中說:指數會永遠上漲。因為指數的背後是公司,指數會定期調倉,把賺錢能力強的公司選入指數,淘汰賺錢能力弱的公司,所以,指數必然是長期上漲的。

這時候,你不妨想想,指數基金在什麼情境下可能會不漲或者下跌?

3)不要過度依賴你自己過去的經驗。比如,當你從書中看到的觀念跟你的固有思維邏輯相悖時,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我的邏輯不夠完善?】【是不是我的經驗需要更新了?】

4)保持開放的心態,一本書只要對你而言,是全新的、有趣的、新鮮的,那它都有值得一讀的價值。

想要拓展視野,就得適當的讀一些看似「無用」的書,做一些眼前 " 無用 " 的事,防止進入只關注當下的 " 管窺 " 狀態,建立長遠規劃的戰略意識。


1這本書一定要內容大體無誤 2要符合你目前的知識儲備量 3對於達到了1的書,少看點網路評分,自己想看就看,不放心找行家問問


我喜歡在「舊紙堆」中選書。

對於書籍,時間是最好的篩選工具。每年新出版的書籍成百萬,上千萬,但十年後還會讀它的人又有多少呢?如果把這一標準放至二十年,三十年,所能留下的書就更少了。這其實也反映了書中所討論問題的「永恆性」,如果一本書的時效性只有幾個月,那它所討論的問題也只有幾個月的時效性。相對應地,如果一本書的時效性有數十年,數百年,它所關注的問題也必然是人類所共同關注的,而且是不同時代的人類都在關注的。

最佳的時間點在於相隔數十年,但在一個世紀以內。不建議一下子選太古老的書,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獨特背景,貿貿然翻開一些「古書」,會比較無感。我個人一般在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後,會找些最近幾十年這方面對的著作,翻翻豆瓣,看下點評,基本就能開始看了


看書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看書是為了提升自己,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

如果為了看一本書要達到什麼什麼境界,那樣的話到會讓你的學習之心有所牽絆。

找到一些愛看書的人,書荒的時候問問別人在看什麼?簡單看看簡介,如果喜歡就看下去,不喜歡就換一本。

最近這一段時間一直在用微信閱讀(不是廣告),裡面最大的功能是,看看你的微信好友都在看什麼書,會與一些啟發的,如果喜歡看電子書可以直接用(版權問題暫且不考慮),如果喜歡紙質的,可以去買紙質版。


書名和目錄,一瞬間感覺很喜歡就會拿走,一般不出意外都會看下去,雖然有的可能難懂,但還是會看下去,畢竟是自己從未了解過的,想要去深究


首先先去實體店看看有什麼書你想看的,然後記錄下,回家上網搜搜評價,如果適合自己的再去買。


按照興趣選吧,我選書是佛系方法,看心情選的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里說到了選書的方法可以參考,不論你在哪裡看到一本書,如果你想要讀,不妨把它先記錄下來,可以放到手機備忘錄或者是印象筆記之類的,最後可以把你想看的書大致歸類,比如心理學、勵志學、教育、親子等等,這樣就不會太迷茫了。

比較雜的解決辦法就是主題閱讀,選擇這個領域的5-10本書,至少也要三本;比如你想了解那個領域,就可以搜相應的書單,這個很好找,一般像是豆瓣、公號、音頻類都有歸納,這樣去讀透,基本上對一個領域就會比較了解了,之後可以再進行下一個主題


書,隨意點看就好!

人總會看幾本爛書的,任何一本書都有一些價值的,看人,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看同樣的書收穫不一樣,你認為價值不大的就看快點,30分鐘翻完,認為意義很大的,慢點反覆看,去思考,這類書看了一般挺累,廢腦!

書一般最好選擇 著的,不要選擇編著的!讀原著更加能夠感受筆者的那份思維!

至於選擇哪類書,根據你的愛好,可以多看看,有很多類型的都挺有意思!可以看到很多正常人看不到的地方,改變你的思維習慣!

總之,先動起來看起來!


占坑


來填坑,說說一些思路吧。

一、教材

對於培養學科思維,教材對於入門意義重大,可以說是重中之重。

問:教材多種多樣,該如何選擇呢?

1.看口碑,相關領域學者的評價最具參考價值。

2.另外,更新到第幾版也很有說服力,一般來說,教材的不斷更新說明該教材影響力大,值得經營。

二、暢銷書

暢銷書魚龍混雜,其中優質的特別有價值,劣質的簡直侮辱智商,挑選難度極高。

問:如何知道網友的書單是否值得入手?

1.首先,我要聲明:網友的書單里更是魚龍混雜,許多推薦書籍的大ID本身水平有限,跟風閱讀不計其數,有的看不懂甚至沒看過自己推薦的書籍,以營銷為目的裝博學罷了。

2.一些零零碎碎的網友推薦普遍價值不高,這類網友通常閱讀量不高,以至於看一本吹一本,總是一副深沉的樣子指點你看某本「絕世秘籍」。→_→不要太滑稽

3.還是要看某些領域專業人士的意見,這些人往往見解更深,或是科學素養高。也許對於自己的領域無法給出太多好書(因為都去看文獻了),但能得到他推薦的其他領域書籍也不錯,如果看見正好感興趣的就上手吧。

問:豆瓣評分等評分平台的價值呢?

據我觀察,這類評分跟風,控評現象普遍存在。如果你要將其作為準繩,你會錯過很多好書,或是滿心歡喜的看一些糟糕的書籍。這類評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多。

三:文學

文學更多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表達內心情感。對於一個「萌新」,對世界還很迷茫的同學,可以少讀或暫時不讀。

問:文學書籍對於培養思維有用嗎?

用處不大,文學雖然也有自己的邏輯(與邏輯學無關),但是並不嚴謹,許多學科如心理學偶爾會拿一些文學作品的內容進行批判。

問:那文學的價值在哪呢?

不清楚,不是我的專業

問:那你選擇哪些文學書籍?

我一般會看紀實文學,了解異域文化和一些社會現象。另外,時而看看一些「大名鼎鼎」的文學小說。

四、工具書

工具書一般來說最簡單明了,但有時會變成教條。一般來說,沒有十分有效的思維工具,還是要大量閱讀這類書籍,漲漲見識。

問:什麼是工具類?

批判性思維、XX力、XX管理或者c語言等等等等等等

問:這類書籍怎麼選?

前三者參照暢銷書,像c語言這類參照教材。

問:為什麼說它們容易變成教條?

它們提供思路很不錯,但是將它們當做真理去套萬事萬物實屬弟弟行為,理性人依據信息做出決策,選擇合適的策略,而不同情況下的佔優策略可能是不同的。當你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後,你自會發現。但這也不能說是作者認死理,而是以他的立場,他要宣揚這種策略,我個人還是建議「萌新」先多讀。

好了,先寫到這裡,有其他問題可以留言。等我想到其他可能會再更新。


可以通過豆瓣評分挑選

8分以上基本上都可以

要注意閱讀這本書的人數,一般來說閱讀的人數越多,越久的書,評分越高越不錯。

也可以選以前讀過的書覺得不錯的,同一個作者的書閱讀。


看你列出的書和我看的或者曾經想看的很像,正好我最近也在總結怎麼選書的問題,就順便記錄下來探討探討。

我讀大學的時候沒什麼愛好,除了上課一般就是看書,看的書除了一些小說就是你列的這類書。大學畢業總覺得看的這些書對我並沒有什麼幫助,那些時間如果用來開個網店或者出去實習可能會更好。覺得看書沒什麼用,畢業後的一年多幾乎沒怎麼看書,也沒什麼動手寫過字,直到後來想考研才開始看書複習和拿筆寫字計算。

我高中的時候還經常買書看書,但實際買的都是書店一樓的暢銷書和小說。那個時候逛書店常常只看暢銷書和教輔書,逛多了覺得書店的書都挺眼熟了,其實只是對那些暢銷書眼熟,範圍是十分局限的。看問題描述里有說到「讀書雜」,這個詞在我印象里應該是個好詞,形容見識廣才對。

我在大學末期買過一個kindle。現在網上對kindle的評價都是比較正面的,但對我來說,買kindle和我後面一年多沒看書是有一定聯繫的。買了kindle之後就很少再去考慮購買和閱讀實體書,而電子書的選購過於便捷又有各種優惠打折活動但閱讀的速度並不會提高很多,這導致「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情況比看實體書要嚴重得多。kindle的其他優劣這裡就不再列舉,總的來說我是把我那台kindle送出之後才開始想到重新讀書,如果還在手中沒有送出恐怕也不會有後面的一些思考。

在我不看書的時間裡閱讀量就會比看書的時候少很多嘛?我覺得不是的。我不看書的時間裡,每天花在微信和知乎上並不低,換成閱讀的文字也不會比看書時少。從我的體驗來看,閱讀知乎和微信上的內容和在kindle上閱讀電子區別沒那麼大,但閱讀實體書就很不一樣。體驗差不多,其實閱讀時的認真程度也就差不多。這也是我不太看好kindle和電子書的一個原因。除了閱讀體驗,更重要的是閱讀內容的質量。有很大一部分實體書的質量是和微信知乎上內容質量差不多的,有些就是微信知乎上內容的彙編。所以選書還是要選一些內容有深度、不是微信知乎上經常能看到的那類書。

什麼情況下閱讀的效率是最高的?我能想到的就是學教材和寫論文的時候。學教材的時候把有用的公式和考點畫下來,其他的就幾乎不用看了。寫論文查資料也是通讀文章把有用的地方摘抄引用。兩者都是典型地把書讀薄。我是不太認同前面有些回答說的讀書不能太功利,我是覺得功利的時候效率才會高、效果才會好。所以,我覺得選書首要要考慮自己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再去找相關的書籍。不帶問題去選,就容易覺得什麼書都挺好,看一看都無妨。

看書的成本一個是時間,一個是金錢,我覺得還有一個是空間。前兩個很好理解,看書要對得起閱讀的時間和買書的花費。但是這些對我來說都不一定很值錢。第三個空間才是考慮更多的問題。現在的人很少有像以前那些人一樣藏書的。房間空間有限,如果買了爛書,一本就佔據一本的空間,一書架就佔據一書架的空間。如果有專門儲藏書籍的空間那可能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沒有又很煩空間被佔據的,就要格外地斟酌。kindle上的電子書沒這個擔憂,所以在那上面的買書都是看哪個在打折哪個便宜買哪個,而很少考慮是否真正需要看。

胡亂寫了這些心得感想,最後再寫一下我近期總結的選書規則吧,都是給自己制定的,僅供參考。一,不要去買小說、暢銷書、書單推介的書和字少包裝好價格貴的書。二,不要輕易買名氣很大但不太了解的名著,儘管可能對你有用,但不一定買完會看下去。三,選之前先在書店讀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覺得內容自己了解過一些就不要買了,大多都不太了解的可以買,如果字少的也可以在書店直接看完。


要解決什麼問題就找什麼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