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現在遊戲裏不是刷就是肝,是遊戲內容不夠還是資本介入?刷刷刷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刷材料、肝活動這些我真的越玩越不想玩,是我的問題嗎?感覺我一點都不適合玩遊戲……


與其琢磨深層次的原因,我覺得只是你看到的你玩不來,或者說你可以多找找適合自己的類型。

換句話說,可能的確是你的問題。


聽你的描述,你玩的是網遊,嘗試一下單機遊戲?

我曾經也以為我真的不喜歡玩遊戲了,但後來還是找到了符合自己興趣的遊戲。

手遊不行,就換端遊試試,端遊不行就換主機遊戲試試,遊戲類型也多換一些,總會找到符合你興趣的遊戲。


有人喜歡,不然活不下來,這是主要原因。

其實你說的有一個點是對的,就是內容產出和消耗,如果設計的獲取週期太容易那麼內容消耗就會過快,加速玩家流失,或者很精心設計,都是需要帶來成本的。


你說的遊戲我理解主要是指商業遊戲,沾上商業二字當然就跟市場關係很大了。

因為隨著中國遊戲市場的急速擴張,很多原本不玩遊戲的人都去玩遊戲了。這就導致真正能稱得上是遊戲玩家的只佔很少一部分,大部分人玩遊戲就只是打發時間呀,刷刷刷打發時間再合適不過了。


互聯網思維的後果

一個互聯網產品追求的無非就是日活用戶數,為了讓日活用戶數穩定就需要用戶留存,為了增強用戶留存就需要用戶上癮,為了引誘用戶上癮就要刺激多巴胺分泌

而在熟悉的事物重複出現、但略有不同的時候,大腦就會將新出現的事物與熟悉的事物產生聯繫,分泌多巴胺,這是大量互聯網產品和互聯網現象的腦科學基礎

(當然上面這點我不是專家,只能做這麼一個最淺顯的說明)

因此,互聯網產品追求用戶數的邏輯幾乎必然導致互聯網產品要具有「可刷性」

抖音為什麼讓人上癮?一共就那麼幾個有限的視頻範式、幾個特定的背景音樂,在搞笑的短視頻中甚至笑點的位置都由背景音樂的節奏決定,這些短視頻高度類似,卻各有不同,所以在刷的時候,這些範式在眼前重複出現、略有不同,持續刺激多巴胺分泌

微博為什麼讓人上癮?對一個特定的問題,你關注的人、你關注的人關注的人共同輸出類似的觀點,但他們的說法有有所區別,因此在一個事件出現時,你可以從一個大V跳到另一個大V,看他們的觀點重複出現、略有不同

網路流行語為什麼讓人上癮?一句「阿正你喝過人奶嗎」在無數評論區裏重複出現,但調換一下字序讓這一句話略有不同就可以讓人覺得有趣;對六小齡童的調侃更是如此,所有的話用略有不同的方式扯到重複出現的「今年下半年。。。」調侃孫笑川何嘗不是這樣?用相同的素材製作meme何嘗不是這樣?

抽卡為什麼讓人上癮?這都不用多說一句話,抽卡本身就是重複出現、略有不同

甚至,我引誘你看我的回答看到這一段話,都用了這種下作的方法,每一段話裏重複出現「重複出現、略有不同」這八個字,但每一段話的分析又略有不同,這個方法就是這麼簡單、有效、邪惡、可怕

遊戲要活下去就要讓人玩下去,網路遊戲只不過是一種互聯網產品罷了,而單機遊戲一般不需要這樣,雖然所有的遊戲都是在刺激多巴胺,但單機遊戲顯然沒有那麼強烈的必要

而這種刷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巨量重複所以信息量極低,是純粹的浪費時間

我個人從沒有用過抖音、盡量不用網路流行語、前不久剛把所有日式抽卡手遊刪除、幾乎不玩網路遊戲、從來不碰裝備驅動遊戲,但我有嚴重的微博成癮,也熱衷於看meme,這簡直是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的絕症


主要是你喜歡什麼遊戲

你是社交型玩家、殺手型玩家、成就型玩家還是探索型玩家

你喜歡什麼就去玩什麼唄 不要玩刷刷刷的遊戲就行了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可能主要玩的是手遊?

那就去玩玩pc、主機


刷刷刷的本質是什麼,是大量重複操作,這種方法對於製作者省時省力,做個框架改數據就好,節省成本,當然沒有遊戲可以不停地變換系統,重複是必然的,但是好遊戲懂的不時變化刷的方式,增加新的內容,讓人不至於感到枯燥;爛遊戲則是一刷到底,甚至用刷怪等級刷道具延長遊戲時間,這種古代卡帶rpg沒有容量才使用的辦法放到今天就是敗筆。所以答案很簡單,想不刷就去找好玩的遊戲,果然拋棄渣作。但是有些遊戲畫面好劇情優秀就是等級設定不合理必須刷怎麼辦?用修改器~什麼,你問網遊?那東西不刷刷刷怎麼逼你克金?無解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