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本質上和宇宙為什麼會結塊一樣,大爆炸發生時的無序度非常高,而冷卻的宇宙卻誕生了那麼多規律運行的星系,某些星系甚至孕育出生命,顯然宇宙的某些部分在往負熵方向前進。而且你會發現,那些因負熵形成的物質或生命的時間才是被熵增約束的。一個微觀粒子的時間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


在我覺得這個結論其實來的水到渠成

按照熱力學原理的話,宇宙最終會達到熱寂狀態,而麥克斯韋當年提出的麥克斯韋妖也是為了打破熱寂的理論,但麥的錯誤其實就在於忽略了信息熵與能量熵的關係,作為信息的整理者,其實人的大腦思維具有整理信息的能力,那麼就逆轉了信息熵的擴大

但在此過程中又消耗了能量,所以本質上麥克斯韋並沒有打破熱力學定律,我們每個人都是他描述的小妖,這就是薛定諤所說的「生命以負熵為食」

還有,雖然聽起來有點尷尬,但真的是這樣,人的大腦思維絕對是brilliant到極致的奇蹟,真的是唯一能「逆轉」熱力學定律的存在,自然中的一切都在向著熵增大的方向發展,唯有人腦非也


熱力學的範疇很嚴格,談論問題時一定要確定系統和環境。


如果人們熱愛的是無序,那麼結論就不成立了。大爆炸就是最大無序,隨著時間的增長,誕生了現在這個有序世界。時間與熵無關。世界是在有序無序交變中發展.就如道家的陰陽,是相互變化的。


正和負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所以熵增或者說正熵的增加只是事物運動變化的一個方向,同理,負熵也是一個相對的運動變化的方向。所以如果你定義死亡是正熵的過程,那麼生存無疑就是處於負熵的過程之中。

而時間只是一個觀察角度的問題。比如,如果你從太陽系誕生之前的原始星雲開始觀察,一直到太陽系正式形成為止,那麼對於太陽系而言,你觀察到的基本上是無序到有序的熵減過程。如果你繼續往下觀察,那麼慢慢熵減過程轉換為熵增過程。

所以熵的增加和減少不是固定的方向,而是隨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依其自身規律和情況而定的。

如果你需要推廣到宇宙自身的情況來觀察,那麼如果宇宙是一個孤立、全封閉、守恆的系統,其目前的運動變化方向是熵增過程。


負熵都被你吃了,當然只能熵增了


不要欺負我文盲,回答問題還必須問百度名詞解釋

1877年,奧地利物理學家玻爾茲曼(Ludwig Boltzmann)對"熵"做出了更確切的解釋。"熵"就是用來度量"無序化"的。(摘自網路)

熵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工具,熵減是個事實,正如人會死這個事實一樣,故對熵減不必感到失落。

熵是以人類尺度為基礎的意識概念,熵增即無序的增加。但對於世界而言,人類的無序或是有序,人類或許就像世界的雜質,人類歸於無序時,是雜質的消除,是世界的有序。

人對於世界而言很渺小,不必也不能解答比自身格局大的多的世界的存在。但人自身發展的潛能很大,意識即便僅停留於個人的存在,想必也能有不少意識的清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