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接收到銀河系中心射電波的科學家是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詹思吉。由於銀河系中心的紅外線和射電波信號很強,詹思吉認為它似乎不是一個簡單的恆星密集核心,而很可能是一個質量巨大的矮星羣。

到了1971年,英國科學家提出一個假設:銀河系核球中心部位有一個質量非常大的緻密核,也有可能是一個黑洞,它的質量大概是太陽質量的100萬倍。這個假設需要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如果核球中心真的有一個黑洞的話,那麼銀河系中心應該有一個強大的射電源。

為了證實這個假設,天文學家們開始尋找銀河系中心發出的射電源。20世紀8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探測到以每秒200千米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運動的氣體流。這種氣體流距離銀河系中心越遠速度越慢,他們認為這是銀河系黑洞射電源的影響造成的。與此同時,其他一些科學家也宣佈探測到了銀河系中心的射電源,這說明銀河系中心很有可能是一個黑洞。

呃,來自百度……


先說結論: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Sgr A*)

眾所周知,我們在銀河系的第三旋臂(獵戶懸臂)那麼這個結論是哪來的?

事實上,我們可以根據恆星的速度(UVW坐標系速度)獲得恆星的密度分佈,根據密度分佈,推測我們是個漩渦星系(事實上,棒旋星系)

那麼,由於有了數密度分佈,就可以與此同時,定出這些星體的幾何中心(注意,事實上,銀河系的自轉曲線並不是開普勒曲線,這也是暗物質存在的一個論據)那麼,銀河系中心由於物質密度很大,金屬分佈很高,應該有一些重要的亮星,那麼觀測結果呢?

啥也沒有

或者說,他的附近有一些比較亮的星體,七個,而且,在非常明顯地做軌道運動,對比軌道焦點,非常好地重合在一個點

而根據光譜分析和質光關係,這幾個星體質量都不低,因此那個點的質量一定超大

質量超大且看不見,那當然是超大質量黑洞了

(事實上,Sgr A*並不那麼憑空,與一些射電觀察有關)

詳細內容有時間我再補

(咕咕咕真快樂)

說到黑洞這個東西吧,是一個類似「悖論」的存在:發現一個黑洞當且僅當觀測到不可以被觀測到的黑洞。。。是不是很繞?(有一說一,黑洞其實可以通過霍金輻射釋放信息,只不過那點信息對於人類現在的觀測而言微不足道)

但是黑洞周圍可有點意思啊,黑洞的周圍一般是複雜的星際介質,溫度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是,一般而言,是會有比較強烈的射電波段的輻射;而且,大質量黑洞很多時候也會有噴流結構,這玩意也是射電波段的,因此,也可以用射電波段的觀測,來印證Sgr A*那裡有沒有什麼東西

(又寫了一點了,那就再咕一年吧)


銀心黑洞,捕捉了七顆恆星作為自己的伴星旋轉。


一個巨型黑洞


不確定。質量中心即是星系中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