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古龍。


當然是金庸,我可不希望身邊有古龍一樣的定時炸彈


古龍小說不是寫一個人成長經歷,而是主人公圍著中心事件轉,要麼就是報仇,要麼就是破案,要麼就是報恩。古龍的小說適合拍電影,絕不僅僅是結構形式,他的內容裡邊有相當多的特別適合電影表現,甚至直接借鑒了西方電影一些流行元素,到現在這些元素也沒有過時。

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梁羽生是個很標準的舊式文人,他的武俠小說寫到傳統文化的時候,基本都有詩詞,他對詩詞研究的功夫要比金庸的功夫下得大,但是現實效果不見得有金庸那麼好。

溫瑞安有些東西寫得能夠讓你出境的感覺,就是突然間思維跳得很遠。

民國年間的武俠巨匠還珠樓主是第一的,往下是王度廬、朱貞木這幾個名家,但還珠樓主是肯定是排第一,他的書看完了能使你想像力爆棚。

而金庸則磅礴大氣,從不劍走偏鋒,普世境界極高。


喜歡看金庸的電視劇,

喜歡讀古龍的小說


金庸了解的比較多,金庸武俠拍的影視作品也比較多,所以比較喜歡金庸。


金庸先生雖然剛剛故去了,但我們不能因為這個事情給他加分,所以先放結論,我更欣賞古龍。

讀金庸就像聽評書,娓娓道來,餘音繞梁,讀古龍則像一發子彈,擊穿你的大腦。。。

如果讓我在80年的功力和一本絕世武功秘籍裡面只能選一種,我一定會選秘籍,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自己也會有80年的功力,但絕世的武功秘籍,卻是再也沒有機會得到了。

我這樣說的原因是金庸雖然現在在武俠小說屆傲視群雄,是得益於他的起點高,因此他受到的教育,成長中的助力,都是要高於古龍的,如果金庸的起點是40,成就分是95,那麼古龍的起點可能是10,成就分至少是85-90之間,因此金庸的成就高一點,是可以復現的,也許過幾年,幾十年之後,會出現起點比金庸還高的作家,其成就肯定不會低於他,因此金庸易得,古龍難覓,也是我更喜歡古龍的一個原因。

金庸的知識深度和廣度,無疑是在古龍之上的,相當於80年的功力,但古龍樹立人物形象的水平,卻絕對在金庸之上,如果把前面的成就分分到各項能力中,金庸的所有能力差不多是持平的,是一個很平均的分布,然而古龍卻是嚴重的偏科,他在樹立人物形象上是點滿了天賦的,所以其它項雖然很一般,但總分卻比金庸差不了多少。

而且金庸珠玉在前,古龍可以從金庸的模仿者眾中走出來,變成另一個閃耀的明星,而沒有成為另一個金庸,其難度是比一直走」金庸路「的金庸本人要高一些的。

這兩位大家,模仿者眾多,模仿金庸者似難實易,只要你的知識面夠廣夠深,閱歷足夠,文學修養上過得去,就可以像模像樣,然而模仿古龍似易實難,因為天賦,是模仿不來的。雖然仿古龍的作品比仿金庸的更多,但往往讀來,都差了那一絲神韻,而這一絲神韻,才是古龍的精髓。

至於別的方面,比如金庸人物臉譜化,不尊重女性,儒家思想嚴重等,可以移步

金庸在哪些地方不如古龍??

www.zhihu.com圖標

最後,可能跟兩位大家關係不大,但至少,金庸迷裡面的杠精,肯定是比古龍迷裡面的杠精多的,至於是不是因為基數大,現在還很難下結論。


謝邀 l雖然金庸老先生剛剛仙逝 緬懷他的同時我還是要說一句:我更喜歡古龍

印象里最早接觸武俠文學應該是幼兒園到小學期間,對於武俠小說沒有概念的我,只能從電視里的一招一式來構造我的武俠世界觀,馬景濤版倚天屠龍記 焦恩俊版小李飛刀 張智霖版射鵰英雄傳 張衛健版鹿鼎記 李亞鵬版笑傲江湖 林志穎版絕代雙驕和吳奇隆版蕭十一郎是我現在能夠想起我最早看的武俠電視連續劇,我一度認為電視里死了的人現實生活中也活不了..........

真正完完全全進入金庸和古龍的武俠世界是在初中,那段時間我閱讀了大量的武俠小說,其中以金庸和古龍的最多,因為是先接觸影視再接觸文本,所以在看的時候有時會有點不習慣,大約在上高中以前,我基本把兩位大師的著作看了個遍,也了解到為什麼我會更喜歡古龍:

1.金庸老師筆下的男主角多多少少都背負著一些使命感,郭靖崇尚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楊過雖然與小龍女痴纏半生,但在襄陽城危之時仍然會救之於危難之間,你們口中的渣男張無忌雖然唯唯諾諾但也知道他本來就是反賊,反朝廷反暴政,蕭峰一生糾結於自己的身世為了世界和平選擇自刎,令狐沖看似笑傲江湖,但仍躲不開與岳不群左冷禪的對立,韋小寶一直矛盾於他與康熙之間的關係最終選擇隱退,袁承誌哀於父親身死,想要結束明朝的黑暗統治。這些人物的使命感由來有些是自己從一開始就了解明白的,有些是別人告訴他的,有些更是後來才自己頓悟的,金庸老師筆下的人物好不好?非常好!但或多或少有些沉重感

反觀古龍呢,陸小鳳,楚留香,李尋歡,江小魚,沈浪這些人物的生活其實很簡單:有酒有肉有朋友,他們沒有什麼抱負,今天不會去想著現在的皇帝很爛去推翻吧,明天不會去想著蒙古大軍要攻過來了我得幫一下,我只要身邊有我信任的朋友,能夠自在的生活,偶爾遇見個可愛的女孩子聊聊天,足矣。古龍小說里所營造的這種輕鬆氛圍相較金庸小說所營造的大格局和使命感是我更喜歡的

2.古龍小說的神秘感更勝金庸,楚留香和陸小鳳是誰教的武功我們不知道,阿飛究竟是不是沈浪和白飛飛的兒子我們不知道,蕭十一郎有著怎樣不為人知悲慘的過去我們也不知道。金庸老師對於人物塑造是很飽滿的,郭靖、楊過、張無忌、蕭峰、段譽、虛竹這些人的人物背景都交代的清清楚楚,相較金庸,古龍小說其實有很多未知因素值得去猜想,這一點更吸引我

3.朋友與敵人 我在最初看古龍小說最受震撼的一點就是描寫朋友與敵人的手法,今天是你的朋友明天可能就是你的敵人,楚留香與無花如此,陸小鳳與金九齡如此,李尋歡與龍嘯雲如此。古龍在描寫朋友方面或許在我看來更夢幻一點,他們不會喝著酒眼含熱淚說著什麼咱們是兄弟的這種話語,不會打包票證明有我一口肉吃就有你一口湯喝,古龍筆下的友情更詼諧。楚留香與胡鐵花天天鬥嘴,但在蝙蝠島胡鐵花會為了楚留香再探蝙蝠洞;陸小鳳與司空摘星互相編著歌謠罵對方,但陸小鳳有難或有忙,司空摘星絕對義不容辭,與西門吹雪和花滿樓同樣如此;郭嵩陽不服自己在兵器譜上落後於李尋歡意圖挑戰,但在上官金虹和荊無命約戰李尋歡之際點了李尋歡的穴道代替他去迎戰,最終為了讓李尋歡看出荊無命的劍招,死於荊無命劍下;熊貓兒雖身系朱七七,但他與沈浪依舊肝膽相照出生入死。這些友情或許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很少見,不知不覺之間讓我也有了些許嚮往。而描寫敵人,古龍同樣有一手,上官金虹與李尋歡之間我相信一定是互相欣賞的,都深知世上只有對方配當自己的敵人;水母陰姬、石觀音武功都高出楚留香許多,但楚留香擊敗她們靠的並不是武功,而是智謀;快活王有幾次都可擊殺沈浪,但出於欣賞選擇饒他一命。這些橋段在金庸小說當中我從來沒有見過,當然岳不群,金輪法王還有成昆這些反派人物同樣很吸引人,但岳不群巴不得令狐沖死,金輪法王在楊過幾次壞他好事時痛下辣手決意取他性命,張無忌誤以為成昆身死之時忍不住縱聲大笑,金庸筆下強烈的對立感與古龍筆下那亦敵亦友的感受相比較,古龍更能抓到我的G點

4.古龍人物的名字更詩意,楚留香 花滿樓 司空摘星 李尋歡 荊無命 王憐花 邀月憐星這些名字是不是聽起來比楊過 郭靖 張無忌還有韋小寶更好聽呢~

基本就這些了,兩位都是大師,古龍筆下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楚留香,雖然有些傑克蘇,但初看「問君有白玉美人....」那段我直接看醉了,金庸老師筆下的話我最喜歡趙敏。當然,金庸在某些方面相較古龍是也要勝過不少的,只是,我更喜歡古龍^_^

當然是都欣賞了,就好比張曼玉跟林志玲,都是美人兒,韻味不同。


各有造詣,俠骨柔情,兩者都有,但相對來說,金庸的俠多於情,而古龍的情則更多於俠。

所以從不同角度欣賞,你會發現他們各自的特色與閃光點。


古龍

古龍的小說主角一般都是Lv.99 完本後Lv.100

金庸的小說離不開奇遇 1級起手 完結100級 舒服的

並不是貶低,金庸的小說更像現在的小白文 有爽點 奇遇 扮豬吃老虎 越級打怪 絲血反殺

金庸的劇情有些「完美」 很多事情都會有個交代

古龍卻不是

文筆有限

以上


當然是古龍啦,初中時還只接觸過金庸,後來看了古龍先生的作品和他的人生經歷,才覺得他筆下的武俠才是江湖,真正的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古龍吧,我喜歡一個真正的江湖大俠,而不是和朝廷有關聯的愛過英雄


論情懷,論人物描寫,金庸當然厲害了。但是,古龍寫東西,有一種邪惡的懸疑感,主人公彷彿在為了命運之極欲在堵上生命搏鬥,負者如櫻花般迅速凋謝,贏家得到了一切,這顯然更加刺激和有代入感。


查某在小說里添加了許多令人生厭的酸屁。他作為一個傳統的文人家族出身的人,是真的像極了古時的酸腐文人。

真正的文豪是捨不得在自己的作品裡編排別人的。武俠小說對於他只是給明報引流的手段糊口的工具而已。

當官才是這種舊文人的終極追求,哪怕你殺了他親爹也沒關係。

古龍,只專註於人性。披著武俠外衣的心靈雞湯大師

雞湯真香


當然是古龍!金庸描繪一個理想浪漫的武俠世界,讓人感覺很遙遠。但是古龍就不一樣,雖然他的描繪並那麼豐富,卻寫著平凡的我們。讀古龍,更像是讀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古龍,雖然金庸也很厲害,但是更愛古龍,描寫地並沒有金庸那樣細緻入微,點到為止更讓人有無限想像的空間。那種意識流的筆法,感覺能讓人更好的理解人的心路歷程,更加有共鳴。


金庸的家國情懷,古龍的快意恩仇,浪子天涯


為啥要二選一,各有特色,都喜歡看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