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汽車音響普遍強調環繞聲,而不像家用音響強調高保真hifi?高檔汽車音響普遍都強調環繞音效,按說高檔音效不是應該追求hifi,加音效會破壞真實音質麼?奇怪的是我真心覺得環繞效果好的汽車音響聽音樂很爽,反而家裡的hifi書架音箱沒有汽車音響感覺好。


非常棒的問題!

其實車上主要追求環繞聲是成本決定的。

一般車上搭載好的音響系統目的就是為了給乘客塑造一種高級感,視覺、觸覺、聽覺都讓你覺得這車高級,物超所值。甚至有些車型還追求到嗅覺

那麼什麼樣的音響會讓人聽起來高級呢?

要麼像家用HIFI音響那樣聲音非常真實悅耳,彷彿舞臺重現,歌手和樂隊在你面前表演一般。

要麼做成環繞,讓人有種身臨其境之感。

這是兩種最常見的提升高級感的方向,很明顯,無論是家用還是車載,要實現環繞效果成本是最低的。尤其是車內這種非常複雜的情況,做HIFI的難度和成本會更高。這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高級車載音響系統都做環繞的原因,一切都是為了盡量做出高級感還要最省錢。

PS:沃爾沃上的寶華韋健音響系統就同時提供了HIFI和環繞兩種預設方案,而且還可以調節皇帝位和環繞強度,滿足各種不同口味。

而後改裝市場,目前來講,絕大多數都是在追求HIFI。不過最近開始,也有很多產品開始注重環繞系統,畢竟產品開發還是要根據市場需求來的


因為汽車喇叭沒辦法和家裡一樣擺位啊。還要照顧到乘客。車內環境又複雜,車外還有噪音。還要告訴你,那不是環繞聲,汽車音響除了以前高檔車搞過DVD那些帶個杜比解碼外,全部只是立體聲。多少個喇叭都是立體聲。


因為汽車是一個非常差的聽音環境。如果要在各個座位都實現監聽級聲場效果是不可能的,因為四門或更多的喇叭還有反射聲互相干擾影響結像感,每個座位都不是聲學對稱且每個座位聲學特徵都不一致,一定要做的話,只能保證一個很小空間的皇帝位聲場不錯,其他位置差很多。這種結果大多數人不會喜歡。

所以現在廠家通常用聲場處理(比如環繞聲,每個廠家用的方法不完全一樣)解決這個矛盾。通過聲場處理,把聲音結像拉散,這樣每個位置聽到的音場差距不大,空間感強聽感好。但這樣缺點也很明顯,聲像定位完全發散,該在前擋後面3米遠的演唱者變成了中控臺上面的大頭娃娃,沒有HiFi的凝聚感。

有些車子可以關掉聲場處理,大家可以驗證一下我的說法。改裝音響加裝DSP調延時的目的就是為了精確調節某個位置的皇帝位。還有別看車子裏喇叭多,實際上基本都是2聲道立體聲,很少車型帶有5.1聲道,且真5.1聲道的音樂節目很少,大都是2聲道音源做聲場處理的假5.1。


聽著爽啊,大部分人耳朵不太好,所以覺得環繞聲比立體聲裝B


聽歌還是立體聲最好,環繞無感聲音是散的


真是頭禿,看到各位回答我淚流滿面,根本沒有基本概念,解釋起來又累。

hifi,講的是音質,聽起來清晰,還原!

環繞,講的是聲道佈置,只有音響纔有,多聲道才能體現,基礎設置前後四隻,就能體會到真實聲場。

立體聲,講的也是聲道,只有左右兩聲道。相比環繞更難體現聲場。

聲場,emmm,比如同一首交響樂,你聽起來都在耳邊分不開,聲場小,聽起來就像在劇院,明顯能分辨出各個樂器在你身邊哪個方位,多少距離,聲場就大。好的設備應該能讓聲音位置清晰。

無論hifi還是環繞立體聲,都需要從音源,設備,解碼器全部統一纔行。

先說環繞,就很高級,比如車上11個喇叭,那麼設備基礎有了,硬體又支持,就剩音源了。如果隨便扣扣音樂放一首,那妥妥體會不到環繞的。有些軟體或者啥的模擬出來的假環繞,一點都不好玩。

再說hifi,車上現在連個無損音源都支持不了說個啥hifi?都忽悠人。你說插個解碼器,在通過半殘不殘的車載音響,就不high了鴨。

為啥家用音響強調hifi,因為音響這東西,一套的必然環繞,左右兩隻小的都必然不環繞。再水的音響前三隻,後兩隻,不環繞麼?既然大家都環繞有啥可以掙的?那就爭音質啊。其實稍微好點的音響一套,這是必然hifi。當然同樣hifi,音響也有高低之分。


首先我推薦下面這個人的文章,但是我要強調這不是我寫的,他的暱稱在上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