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CPU,晶元等是如何影響手機運作的?


手機性能分為很多方面的,比如:遊戲性能、拍照性能、充電性能、續航性能、信號性能、音質性能、振動性能、屏幕性能、散熱性能以及系統優化性能等等。其中:

遊戲性能主要和:主要和手機處理器裡面的CPU、GPU以及內存相關,和後面的信號性能、音質性能、振動性能、屏幕性能、散熱性能以及系統優化性能也相關。

  • 前者決定你的基本使用體驗;
  • 續航影響你能夠持續玩遊戲的時常;信號影響你的網路體驗;音質影響一些聽音辨位什麼的體驗;振動影響觸控以及一些特殊場景的真實感體驗;屏幕的解析度、刷新率、色域等等影響遊戲清晰度、流暢度、色彩真實度等等;散熱性能影響你手機CPU/GPU性能的發揮;系統優化性能主要是玩遊戲的時候第三方通知以及其它幹擾等等。

拍照性能主要和圖像感測器、光圈、鏡頭、處理器裡面的ISP和NPU以及演算法等等。

充電性能:和電池、電源IC、線纜、充電頭、協議等等相關。

續航性能:電池容量、處理器屏幕系統各方面的耗電、散熱。

信號性能:基帶、天線、調校優化。

音質性能:音頻晶元、揚聲器。

振動性能:振動馬達、調校優化。

屏幕性能:解析度、色域、亮度、對比度、屏幕材質、刷新率、觸控採樣率、低頻、高頻PWM和DC調光、像素排列、曲率、表面覆蓋玻璃、調校優化等等等等。

散熱性能:各元器件的發熱、風冷/液冷/石墨/石墨烯 等等散熱。

系統優化性能:這塊系統底層的內容華為EMUI說得很多,包括內核、文件系統、分散式軟匯流排、UI/UX、服務架構、編譯器等等。

拍照和系統方面,華為科普比較多:

華為P40 Pro 5000萬超感知徠卡四攝 50倍變焦 8G+128G京東去購買?

屏幕方面,一加科普比較多:

一加 OnePlus 8 Pro 5G旗艦 2K+120Hz 柔性屏 30W無線京東去購買?

散熱、馬達、音質、充電等方面,小米科普比較多:

小米10 Pro 1億像素8K相機 50倍變焦 50W快充 8G+256G京東去購買?


題主所說的性能是什麼性能,複雜的問題應當簡化。

手機以前稱為微電腦,按照電腦性能的分類,性能包括計算性能、存儲性能、I/O性能、顯示性能等,每一級都仍能細分,因為越細分越容易量化,越容易分析關係。

這裡假設題主說的是系統的綜合計算性能,那麼手機性能就等於CPU算力減去系統消耗的算力。

如果題主說的是系統的綜合性能,或者說是系統的綜合表現,比較簡單的方法請參考安兔兔等軟體跑分的計算公式,但實際上這樣運算並不完全準確,應當綜合考慮CPU(還有NPU、協處理器等)、北橋晶元、內存、匯流排的多模式運算處理能力。


手機性能和你財力是否雄厚有關。

皮一下,其他人說的都很全了。

不過高性能≠流暢


硬體和軟體的相互配合,再強的硬體沒有好的軟體也是白搭,優化再好的軟體沒有硬體的支持也是操蛋。


  1. 強大的Soc是基礎,而至於如何看Soc的性能強弱......現在其實很簡單,看數字就可以了.比如高通同時期8系列>7系列>6系列,麒麟也是一樣,蘋果更簡單,13>12>11.或者直接搜索天梯圖.

  1. RAM的話主要看兩方面.一個是大小,這個很好理解,越大就可以同時運行更多應用.而另一個是型號,比如同為6GRAM,但是一個是LPDDR4X,另一個是LPDDR5(LP是指低功耗的意思),那麼LPDDR5的機型在RAM性能上就要強很多(更高的頻率,更低的功耗).

  1. ROM,這個還RAM基本一樣,一方面看大小,另一方面看型號,現在主流有UFS2.1和UFS3.0,如果同樣大小的話,UFS3.0的讀取和寫入速度幾乎是UFS2.1的兩倍.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EMMC5.1的手機,如果看到EMMC5.1的話,這臺手機就可以不用考慮了.(這貨不支持同時讀取和寫入,並且速度還慢)

  1. 散熱配置,這個往往容易忽略,但卻非常重要.比如最新的iPhoneSE,雖然是A13晶元,但是小機身,玻璃背板(玻璃導熱性弱於金屬),可憐的散熱措施......導致它的長時間性能釋放很一般,所以用來玩遊戲性能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這方面現在安卓旗艦做的基本都非常不錯,千元機基本都有銅管,而旗艦級基本都是VC均熱板標配,只是比誰的更大.

  1. 系統優化,這方面iOS一直所得比較好,穩定、動畫流暢......但是現在國內安卓定製系統(如MIUI12和EMUI)和蘋果的差距已經非常小了.尤其是華為的EMUI,我認為在穩定性方面已經和蘋果平起平坐了,而動畫上MIUI12瞭解下?

手機上影響性能的基本就這幾個方面了,每個都很重要.現在選擇手機的話應該最優先看散熱,.

希望可以幫到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