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上是商業模式決定的,八九年了還沒搞定產業鏈,還在說遠超預期,還有人信嗎?根本原因是小米這個模式根本不能放開供應,就像王騰說的一樣,大量備貨會造成巨額虧損。下面用具體的事實來說明一下。

小米的口號是「讓更多的人享受科技的樂趣」,我很感動。

周鴻禕說「小米的模式其實特別簡單,就是我經常講的互聯網硬體免費的概念」,也沒有錯,但是隻對了一半兒。

小米模式究竟是什麼樣的模式呢?不管是什麼,都是賣出去的貨越多越好!商業的核心就是買與賣,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是圍繞著如何更好的更合理的賣東西建立的,對於廠家來說賣出去更多的東西,獲得更多的利潤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小米當然也概莫能外。不管小米的模式是什麼,都需要賣出去更多的貨,那為什麼總是買不到呢?

我們來看一個典型的例子,小米每次搶購都會在微博發布小米要賣多少,多少秒賣完,我把小米最經典的機型之一小米2S的發售統計了一下。在匯總之後,你會發現這款手機從4月搶到12月,而且搶購數量最多的是前3次,後面每次搶購最多10萬部,很多時候只有5萬部。如此熱銷的手機不但沒解決生產問題還越生產越少?小米3發布了,小米2S的產能還沒結果?顯然不是的,2013年小米2S是小米的絕對主力機型,當年小米賣出了1870萬臺手機。

那手機都去哪了呢?其實很容易想到,就是黃牛,小米將一部分貨放到線上進行搶購,另外還有很大一部分貨出給了線下市場,因為小米當時沒有線下渠道,所以就出給了黃牛,線上的持續搶購是為了製造熱度,每一次搶首發也有這因素在,因為首發是必然的亮點。

線上與線下的銷售是完全不同的,王騰說出了重點,線下的核心是利潤,銷售人員也是要喫飯的,店鋪房租水電費是要交的,這些都是錢,大家首先要生存,沒有財務自由哪有時間講情懷。這樣沒有利潤的小米自然不會受歡迎,怎麼做纔能有利潤呢?加價!但是官網原價賣,線下加價怎麼能賣的出去呢?簡單,線上買不到!這還能造成搶手熱銷的概念。

這種模式的好處

1. 近乎免費的熱度與炒作;

2. 出給黃牛快速的回籠資金;

3. 線上獲得性價比,「良心」的口碑,鍋都是黃牛的;

黃牛就像毒品,一時爽卻後患無窮, 黃牛的弊端也很突出首先是很多消費者一直買不到手機,長達八年的飢餓營銷會逼走一大部分人,讓很多人粉轉黑。另外黃牛的特點是哄擡物價進行炒作,價格一降就恐慌性拋售造成價格雪崩,這是與官方渠道最大的區別。傳統廠商是將手機以批發價出給代理商,代理商再以官方定價發售,小米是以批發價零售給消費者,渠道除了加價沒利潤空間。大量備貨勢必會造成線下沒有加價空間,線上不愁搶,線下渠道弱不好賣,最後產生巨大的庫存導致虧損,唯一方法就是漲價!但是漲價容易嗎?不容易,線下渠道要理順吧,要有讓人信服的理由吧,個別友商還想打價格戰呢,能經得住嗎?

只有漲價才能讓線下渠道有利潤空間,那放棄線下行不行?不行!因為線下從始至終都是市場的主流,想有更大的發展必須有線下市場,更可怕的是線上市場還不斷被友商蠶食。

小米也曾經試圖改變過現在的模式,最典型的例子是小米Note3,但是這款機型的操盤用可笑都難以形容,堪稱小米歷史上最騷的操作。

小米Note3的配置在當時只能算是中檔機,做工也不錯,2499元的價格跟小米過去標稱的性價比完全無關。很多人以為這是一款走線下渠道的機型,然而問過做線下店鋪的朋友後發展根本不是這樣,2499元的價格,提貨價2419元!!!渠道依然沒有利潤!小米Note3這個定價和提貨價使得他在線上和線下都不受歡迎,這也導致這款手機價格很快就雪崩了。

小米9僅僅是延續了過往的模式,53秒售罄還掛出來宣傳,發現用戶已經不再買賬。與以往的小米數字旗艦相比(僅僅是與小米5、小米6等但相比不錯),小米9的備貨還算不錯,只是他們將貨大部分都分到了線下。小米現在很重視線下市場,但是過去一年,在汪凌鳴的帶領下小米的線下做的非常糟糕,如何糟糕這是另一個話題,改天咱們再說。

這裡就說一下小米線下宣傳的一大謊言——坪效。坪效是個很重要的概念,這沒有錯,但是小米的高坪效是建立在店鋪很少的基礎上的,在廣泛的開店以及授權加盟後坪效神話就會崩塌。開店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有多少利潤,是否能夠cover店鋪的開銷並有結餘,畢竟租金水電費要交,員工工資要開,低毛利高流轉總體收入還是可以的,只是店員會比較累,如果再不掙錢那長此以往好員工就會流失。店員是否有較高收入?如果盈利高是會好一些的,但是據我所知小米之家現在大部分都不賺錢,加盟店很多後悔要退出的。你想一想,小米生態鏈多久沒有出爆款了,現在小米9在線下還買不到,其它產品毛利又不高,店鋪也越開越多,能好嗎?

小米低價的模式成立嗎?我想是成立的,性價比不是原罪,世界上有很多性價比的產品都活的很好,極致性價比絕對是有問題的。性價比需要良好的產品和口碑,毫無疑問小米高管的口無遮攔一直在毀這個牌子,所謂的「嘴笨的理工男」只是一個掩飾的藉口,也許哪一天某位高管的言論直接影響了股價雷老闆才會如夢方醒吧。

這是小米模式的全部嗎?當然不是,等元器件價格下降,獲得更大利潤空間敞開銷售,手機利潤不高,依賴所謂的應用市場分成、廣告等都是模式的一部分,這裡僅僅說的供貨。

如何評價小米高管王騰在微信羣對於搶購小米手機的言論??

www.zhihu.com圖標

事實上,我覺得恰恰相反,不是不自信,而是太自信了。

小米成立8年了,自詡為互聯網公司,話說這麼多年手裡累計的銷售數據足夠小米來判斷自己的產能和供貨了。小米數字系列,銷售量多少,小米自己心裡沒譜嗎?不可能吧。小米9的產品力如何,小米自己能不知道嗎?微博上那麼多高管,天天搞事情,天天吹牛皮,小米9也確實沒白瞎了這麼吹,是一款相當不錯的性價比產品,這種產品能不能賣的出去,小米能沒數嗎?

所以,小米9貨少,只能是三個原因。

第一,備貨時間少,產能不足,消費者太熱情,要貨太多。

按照雷軍的說法,小米9年初就開始生產了。按照雷軍的說法,小米9要保證第一個月出貨過百萬。按照雷軍的說法,林斌親自跑去工廠催產能去了。按照雷軍的說法,小米9追加比亞迪作為供應商。所以,小米9實際備貨有多少?有沒有20萬?我個人估計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數吧。

小米數字系列,歷來的銷量就是幾百萬。小米8已經過了500萬了。那麼初期備貨100萬臺,難道會壓到手裡嗎?小米手裡難道沒有備貨100萬臺的資金嗎?如果初期上市有100萬臺庫存,消費者還能53秒就搶光嗎?

所以,這一條其實是不成立的。

第二,被供應商卡了脖子,沒有辦法出貨那麼多。

看小米9的配置,無非就是855和imx586被卡了脖子。但是,855各大廠都開始出貨了,小米作為高通的親兄弟,按理說855應該能拿到最多的數量啊,畢竟都參與研發了。你看iqoo的出貨數量,855應該沒有那麼稀缺啊。榮耀v20也現貨了,imx586也不稀缺啊。何況小米還有個紅米note7 pro也要用imx586.

所以,這一條其實也不成立。

第三,小米故意的降低了前期出貨數量,以增加產品利潤。

這點很好理解,同樣一款手機,你2月份到手和6月份到手,同樣的價格,你會覺得那種性價比更高?同樣的道理,2月份賣2999和6月份賣2999,你覺得廠商的毛利潤能一樣嗎?

綜上,小米是對自己的產品太自信了,怕一開始大量放貨賣的太好了。一下子滿足了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自己又賺不到小錢錢了,所以故意拉長銷售時間,也讓自己的利潤好看一點。畢竟都上市了,沒有利潤,股價如何能漲?


若是三月份成本為2999,四月份成本還是2999嗎?


瀉藥。

靜觀市場走向,如果用戶不買賬白做了。如果每一批銷量都很好,在做後期產品宣傳時會做一定參考。都拿到產品了,這一期產品取得的參考數據就沒那麼多了。

保證用戶追捧熱情,不會一下子賣光,手機銷聲匿跡。小米每代產品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能保證1月初的新產品在來年1月前新品發售都讓想買的人堅持不懈的買。請不要說我就不等了。有的是等的。。

(別說我腦殘粉的自信,事實如此,不接受任何反駁( - )ノ)`- ))

題外話:

最近我在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黃牛一定有好多貨,會不會是一種間接漲價的方式?

——今天是一個有出息的小米理智粉。


只能說成也輕資產敗也輕資產

小米是國產廠商裏唯一的一個以輕資產模式經營的。這種模式在創業初期給小米帶來了大量的好處,即包括免去了搭建產品線等實體帶來的成本,這使得小米可以貼著成本價來賣手機。所謂的性價比,說白了就是小米省下了投入實體的成本和給線下營銷渠道的錢,所以纔有了很強大的性價比優勢,在一段時間內一騎絕塵。

但是輕資產是一把雙刃劍。輕資產固然省去了投資實體和線下渠道的資金,但是這也會導致小米在供應鏈上極度依賴供應商,且線下渠道的無力。

話分兩頭說

不重視投資線下實體,包括不重視核心技術研發以及自有生產線。前者是相對於蘋果三星和華為的。這三家不管願不願意承認,人家都擁有核心技術,這使得這三家在供應鏈的話語權都不小。三星更直接是供應鏈的一部分,故而在同樣的情境下,這三家憑藉著高溢價能夠給供應鏈更高的價格,進而搶先發布新銳手機。相比之下溢價不足的小米優先順序就靠後了許多,自然供貨不足(畢竟產能擺在那);後者則以OV作為典型。為什麼同樣是855手機,為什麼IQOO可以現貨,小米不行?原因更簡單,人家有生產線,代工廠產能不足架不住自有工廠加班加點,理論上只要零部件不缺,IQOO要多少有多少。

供應鏈的問題其實還跟手機廠商地位有關係,蘋果毋庸置疑,蘋果認證供應商是供應鏈裏的金字招牌,沒有之一;國內前三OVH也是財大氣粗,三尊大財神換誰不小心翼翼地供著?可能小米在風靡那幾年有機會擴大產能、佔領市場並增大自己的話語權,但都在擔心積壓和飢餓營銷策略面前放棄了最好的機會。

小米上市個人覺得是把輕資產那一套玩到極致的操作。但是也就到此為止了,資本的壓力使得小米在決策上更加保守,加之OVH的崛起和小米手機衝擊高端的屢次失敗,小米上市基本上只剩下了圈錢。輕資產在資本市場上註定是無根浮萍,如果供應鏈動蕩,比如高通斷供(雖然目前來看不大可能),零部件供應難以為繼,這種情況不要多,只需要兩三次。小米就會有陷入不可逆轉衰退甚至滅亡的風險。原因無他,輕資產抗風險能力實在是太一般了。

發表自己另外的一個看法。小米6和小米9都是很出色的旗艦機,個人認為在當時已經算是在沒有核心技術加成下的頂級旗艦了。但是小米6講真是把一手好牌自己打爛的典型,沒有之一(祈禱小米9不會),UFS+一代神級旗艦U高通驍龍835的首發旗艦整個生命銷售週期居然被配置落後自己一代的emmc+麒麟960的榮耀9在銷量上超過了兩倍,這簡直是業界的一大笑談。典型的被自己的飢餓營銷忽悠瘸了的一代經典小米,但願這一幕不要在小米9和榮耀V20/20上重演。(但願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