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些字,旁邊黑筆寫的是我百度上搜的(字寫的不好看(/ω\))


中間那種就簡單理解成古人慣用的楷書寫法就行(時間跨度大概從魏晉一直到民國,沒有很嚴格的標準);右邊是經過字形整理的比較規範的寫法,也就是一般講的所謂繁體字。書寫習慣和文字規範也會互相影響。

漢字的字體字形系統是在無數前人的筆/刻刀下形成、延續下來的,特別是在印刷技術完善之前的時代,文字傳播只能靠傳抄這種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會產生大量的字形變體。可能會抄走形,會寫錯字,也可能有字形上特意的考慮乃至產生新的書體。

標準寫法是從這些字形中整理、採擇出來的。考慮通行情況,儘量遵循字源的造字理據,即所謂「刊正字體」。而且「標準」制定出來之後仍然會有變化,可能有好的變化(比如某些聲符變得不好用的形聲字改成會意字),也可能有不好的變化(一般是訛誤/簡寫導致的理據喪失)。只不過印刷時代的印刷物以及今天數字化時代的電子設備上排印顯示的漢字字體字形要比以前穩定得多。[1]「標準寫法」和印刷、活字、辭書編撰、標準化教育等方面關係緊密,而舊時的手寫習慣字形在現在更多是保存在書法領域。

至於欲瞭解「為什麼會寫成這樣」,探明字形的理據以及字形寫法變化的路徑,那就不單是書法的問題,更多地是文字學方面的問題。楷書、行書等方面來說又更需要俗字學/近代文字學的知識。書法練習關注的則更多是結體、用筆等方面的發揮。

比如「學」上寫如「與」,或者說是和「與」混同,的確是楷書流行的寫法(參考歷代碑刻字形:http://coe21.zinbun.kyoto-u.ac.jp/djvuchar?query=學),但是嚴格說起來是不符合字源理據以及歷代的文字規範的。而且寫接近字源的理據字形(即從「爻」的「學」)的也不在少數。「學」字的字形說解請參考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search.php?word=學。至於從「與」的「學」是否可以建立起一個足以令人信服的新理據,似可商,但來源無疑是「?

_漢字「 」的拼音_ 的解釋_ 什麼意思_ 念什麼 - 國學大師?

www.guoxuedashi.com圖標

爻」的訛誤(再如,還有改「爻」為「文」的寫法,多見於隸書,如下圖)。

《隸辨》「學」

字形構意或許可以理解為會意「兒童學習文字」,雖然是訛字。

楷書書法習慣也不是釐定整理字體字形需要考慮的唯一因素,歷史上正定字體從來都是取從「爻」的「學」作為正字(今天則逕取草書「學」形作為正字)。當然像

_漢字「 」的拼音_ 的解釋_ 什麼意思_ 念什麼 - 國學大師?

www.guoxuedashi.com圖標

這種混訛寫法作為傳統書法藝術的一個方面,其流行傳播也是歷史上的既成事實,可以繼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予以尊重。

另外,「寶」字中「缶」是聲旁,改作從「珎(珍)」的「寳」以及更加簡略化的「寶」都是改形聲為會意(房子裡有寶貝/寶玉)。

《字源》「包」

「包」字的包孕人形「勹」在楷書常見寫成「ク」或「冖」狀的,正字仍取包孕的體態。

「禪」可以寫成那樣是因為楷書部件「口」經常可以和「厶」互相替換。

《字源》「邊」

(「邊」字構意尚不明確,另外可以參考漢語多功能字庫的說法: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search.php?word=邊)

「邊」右「臱」寫得像「鳥」是一種訛混字形。「臱」上邊的「?自穴」部分或略作「?自宀」,這個部件和「鳥」字的軀幹部分很像(比如下邊這個秦代的「鳥」字),因而有類化的寫法。

秦系簡牘文字「鳥」

「賓/賔」字請參考:

「賓」字在唐宋字書為何寫為「賔」??

www.zhihu.com圖標

簡言之,「賓」字隸書和楷書自中古到民國都有寫作「賔」的習慣,「賔」字中間的「眉」頭形部件(此處並非「眉」,或寫作「ㄕ/屍」)應理解為人形(這個部分來自古文字「賔」字中表示客人象形的部分。古文字解說參考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search.php?word=賓),按漢語多功能字庫的說法,即會「主人在屋內迎接賔客」意,「貝」指賔客的饋贈。《說文》取形聲化的「賓」為正字,中間即聲符「丏」(這個聲符現在並不好用),在明清時期才正式確定為正字,繼承到今天的「標準繁體字)。

《字源》「賓」

「能/?」字請參考:

為什麼「能」字的右邊,行書會寫的像「長」?這與漢字書寫那些約定俗成的規則有關嗎??

www.zhihu.com圖標

參考

  1. ^「標準」也不是唯一的,歷代有過許多正字工作。新中國放棄推進漢字拼音化之後的「規範漢字」也是一種正字工作,雖然和歷史上的正字傳統顯然有許多方面的差異。今天仍然使用漢字的各個國家/地區也都有各自整理的地區字形標準。


Thank waist

這三個字

最左邊的那個,是簡化字,是現在普遍需要的字,在考試工作中(除特殊需要)必須使用的字。

詳見《漢字簡化方案》

中間的和最右邊的都是繁體字。

但是不同的是,最右邊您網上查找的那個只是繁體字的標準版。而中間的只是一些其他寫法,有的是碑別字。

古代繁體字並不是每個字只有一種寫法。對於同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每種繁體字的寫法都是正確的,這個和當今簡化字不同,當今簡化字是規範的標準的一致的,每一個字都有固定的寫法,稍微改動一點就可以認為是錯別字。

但是在古代的繁體字中,並不是這樣

例如,古人寫德字,有些人會把其中的橫去掉,也是可以的。

這個德字只是有點小區別,在例如這個學習的「學」字,古代就流行兩種寫法。

這兩種寫法都是正確的,但是最後一種被認為是繁體字的規範寫法。所以在網上查的也是第二種。但是第一種寫法也是可以的。

但是必須要聲明的是,這些寫法都是古人寫過,被歷史允許的寫法。自己寫繁體字的時候,千萬不可自己隨意缺胳膊少腿,自己私自更改漢字,是不被允許的。

喜歡就點個贊吧


你百度出來的是繁體字的標準寫法,中間的也是繁體,不過現在被歸為異體字了,這些都是古人碑帖中已有的寫法


在書法中一般寫繁體字同,在田英章字帖中有很多字即不是簡體字也不是繁體字,那就是異體字!

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異體字的!哈哈


我來抖個機靈。

您上某寶,搜楷書異體字字典,張同標,買回來看看,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