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吞南的例子著實很多,腦子一轉就能想出一串,而南吞北實在太少,除了劉邦的漢國和朱元璋的江淮政權,似乎想不出其他例子。諸如南唐,陳,太平天國,南宋,無不失敗收尾。

那麼是什麼歷史因素決定了這樣一個規律?北吞南者有哪些共性,而南吞北者又必須具有什麼條件?

補充:

主要是想討論以長江為界的南北政權之爭,北國腐朽落魄了,往往會有其他北國頂上,而南國落魄,往往會被北國吞併。一種回答是:長江天塹使人安於現狀,而「錢塘自古繁華」更是摧人志向,古來劃江而治者眾,而北伐者寥寥無幾,而兵戈之後,敢坐中原者更是鳳毛麟角。

以上固然是文化方面的一個因素,但我相信政權之爭幾乎于歸一化的結果,往往不會那麼簡單,南國的軍事,文化,政治結構,地理位置,往往都有埋下敗亡的種子,當然也少不了尤為重要的經濟因素。

我想知道這若干因素的排名和具體解析,假設封建時代一直延續,朱元璋之後,南吞北者會不會越來越多?假如你為南方政權的首領,哪些是你必須利用的優勢,哪些又是你北伐一統路上必須掃除的障礙。


經濟中心移動、馬匹來源、甚至還有騰挪空間等等,不少同學都講了。我趁著睡不著,說幾個別的方面。

在宋代以前,南方土地資源開發並不充足,所以導致一個顯著的問題,那就是南方很少成為農民起義策源地。

在大一統王朝動蕩與南北分裂的過程中,北方往往會徹底打爛舊的社會秩序。而南方不僅保留了本地大族,甚至還得吸納北方大族。

在這種狀態下,一片白地中,北方政權可以收穫體量龐大的自耕農人口。國家意志可以輕易的貫徹。

而南方無論是賦稅還是徭役,都有世家層層阻隔,有大量的遊戲參與者需要管理與平衡,很難凝聚起國家力量。這是其一。

(所以類似元末這種南方也徹底混亂的時候,北伐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第二點,是軍事問題。

北方的軍事重點在於河南。只要控制住開封與洛陽,南部前線無論怎麼丟都無所謂。

只要洛陽在手,那麼南方軍隊幾乎無法長期強攻武關突入關中。

只要開封在手,南方根本無法繞過開封直接攻擊河北。

所以北方最致命的弱點,只有開封洛陽這特別短的一線。

而南方,往往防禦重心被分散在了湖北與淮河兩個區域。

無論哪一個被突破,都很容易出現亡國的風險。襄陽突破,湖北湖南幾乎馬上淪陷,之後就可以順江而攻。淮河突破,則直接時刻威脅首都。

所以在虛弱狀態下,相對於北方,南方需要花費更多的兵力才能保命。

所以總結一下。

1.由於本身宋代以前南方開發不徹底,人口並不佔優。

2.由於世家大族壟斷,國力動員能力更低。

3.以上可以推出,南方在正常狀態下,兵力少於北方。

4.南方兵力分散到湖北淮河,北方兵力集中在河南,可以隨意選擇方向。

5.由4可以發現,在正常狀態下,北方可以在進攻中產生局部兩倍左右的兵力優勢,防禦時兵力優勢相對更大。

6.所以,絕大多數時間,北方牢牢地抓住了戰略主動權。

所以,整體而言,北統南是簡單劇本,南統北是困難劇本。

至於馬匹問題。騎兵當然非常之有用。但隨著戰場規模擴大,騎兵的決定性意義會直線下降。

在滅國戰動輒十幾萬的兵力前,一兩萬騎兵起不到特別重大的意義。

只要不瞎指揮,目標明確,穩紮穩打。騎兵很難撼動穩定的步兵集團。

所以南方的問題,缺馬只是非常次要的問題,主要是缺兵。。。。南北朝時期,無論南方多缺乏馬,只要能夠趁著北方戰略性兵力匱乏狀態集中部分力量北伐,幾乎都可以推進到黃河附近。

以上。


這裡有比較多的原因。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中國歷史的南北對立格局的形成。中國歷史的南北對立格局,大概始於赤壁之戰。在此之前,無論是秦統一六國,還是劉項滅秦,均不屬於南北格局。中國歷史的對立格局有兩種,一種是東西格局,一種是南北格局。在三國之前,不曾存在南北格局。只有關東與關中的對立。秦統一天下,其餘六國統稱為山東六國。這是首次將中國地理進行二元化的劃分。而秦的滅亡,也是源自山東六國勢力的反撲。這是關東的勝利。劉邦重新完成統一,則是以秦的關中為根基再次反攻關東。總體來講,西漢仍然是關中的勝利。而東漢的統一,則是關東的勝利,劉秀代表的河北、南陽豪族集團最終獲勝,都城也建在洛陽。直到赤壁之戰前,不存在南北二元對立的說法。

五馬南渡掀起了中國歷史第一個南北格局時代。東晉、宋、齊從大勢講時代的主要問題都是南方政權北伐,北方政權意圖統一。但是整個過程,北方有很多時候也處於四分五裂。只有苻堅、北魏太武帝形成了對南方政權的巨大壓迫。而到了梁、陳時代,整個格局又轉變為東西對立了。北魏一分為二,從此演化為北齊、北周的對立。南朝經歷侯景之亂,再無可能與北方形成二元對立,只是北方獲勝者的待宰羔羊。

隋朝末年,也是東西格局,李世民一戰破王世充竇建德而奠定統一基礎,南方那一路是支線。仍然是關東、關中之爭。五代時期關中破落,而最重要的爭奪就在中原內部,從唐朝中後期強悍的河北三鎮,誰能統一關東,絕對是不二的統一人選。從南宋開始,南北格局開始成為割據時代的絕對局面。

回歸到為啥南方政權很少自南而北完成統一?

首先,經濟基礎不允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南方只是地大勢不大。就像大家不會去問,為啥新疆、西藏、青海那麼大,不能向東吞併?這是一樣的道理。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確強大,但只是針對割據狀況而言的,實際上並不存在吞併中原的可能,因為連中原的一部分晉國實力都比楚國強,如果中原諸侯國一致對楚,楚下場會很慘,春秋時期齊桓公之後齊國基本打醬油的狀態。沒有形成北方諸侯合力對楚的打擊局面。以楚國之大,抗衡晉國尚且不能,又怎麼能統一全國。楚國只能是不斷地向北擴展空間,吞併江淮。楚國的這種擴張引起北方列國的警覺,終於在垂沙之戰後走入衰退。楚國無法抗衡北方聯合勢力,連北方的一半都抗衡不了。

其次,經濟腹地暴露在外線。南方政權最大的問題就是經濟依賴江淮,而最可靠的防線在長江。北方政權南下,可以輕易打擊到經濟重心地區。這是南方與關中的最大不同,關中的天險防線在函谷關,而經濟中心關中平原深藏在防線後面。北魏太武帝與劉宋爭鋒,對劉宋的重點經濟區域進行了大規模破壞,導致劉宋國力蕭條。劉宋從黃河到江淮的重鎮都被輕易繞過,無法穩固。黃河從來不是什麼天險。在南宋之前,整個南方的經濟重心都在江淮地區。

在南宋之前,南方的經濟實力無法與北方抗衡,同時防線之後的大片地區沒有開發,無法取代江淮的位置,經濟重心往往容易被破壞。六朝中後期,南方政權對待江淮地區的統治基本上都是竭澤而漁式的,極盡盤剝,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地區一旦發生戰爭難以保全,最終醞釀出了侯景之亂,侯景之亂的本質實際原因是江淮百姓對南朝統治者不滿。

從南宋開始,南方的經濟實力開始超越北方。同時,南方的經濟腹地擴展了。江西、湖南得到了充分開發。即便金國曆次南下都能夠順利到達長江一線,也無法閹割南方的經濟。相反,南宋統治者比較在意福建、江西、湖南的穩定。這是與南北朝不一樣的局面。而南宋亡於元,朱元璋北伐成功,蔣介石北伐基本可以說是成功的,共產黨南下,從南宋開始的幾次南北明確對立,基本上有來有回。

南北朝前期,南方實力對北方的碾壓,其實並不能說明南方經濟好。仔細看東晉、劉宋的疆域,都會發現他們的邊界基本都能到黃河一線,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說的北方。東晉、劉宋並非純粹的南方政權,而是跨有南北的政權。東晉歷次北伐失敗,主要原因在於內部勢力鬥爭拖後腿,無法形成合力。當時北伐的難度並不高,幾個大家族的危機感不深,有從容的時間互相拖後腿。當然,北方自八王之亂後一直處於恢復期也是原因之一。


謝邀。聲明:本文首發我的公號「最愛歷史」,歡迎搜索關注。


公元前202年,在結束為期四年的楚漢之爭、擊敗楚霸王項羽後,劉邦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漢帝國的首都,究竟是要建在長安,還是洛陽

這一年,他車駕來到洛陽,大有在此定都的意向。

對於劉邦和他的手下文武大臣來說,他們大多屬於(函谷)關(以)東人,定都洛陽,毗鄰家鄉,並且洛陽也算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東有成皋(虎牢關),西有殽邑(崤山),背靠黃河,面臨伊水、洛河,形勢險峻,可謂少有的寶地。

劉邦的煩惱:「從西向東」的秘密

正當劉邦屬意洛陽之時,來自齊地的一個小兵、戍卒婁敬求見了劉邦,並向劉邦獻言說:大王你為何要選在洛陽這個小地方呢?「秦地(關中平原、長安一帶)(崤)山帶(黃)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資其美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

婁敬說得在情在理,劉邦也有所動心,他衷心明白,四年楚漢相爭中,他屢屢被項羽所敗、狼狽逃命,都是幸虧駐守在關中長安一帶的蕭何,及時徵兵、運糧救急,他才得以多次逃過大難,最終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奪得天下,但話說過來,婁敬畢竟只是一個小兵,跟那些攛掇他定都洛陽的人相比,婁敬人微言輕,他心裡有些難以定奪。

就在這個時候,張良站了出來。

張良也力主定都長安,他說:洛陽雖然險固,但地方太小,方圓不過數百里地,「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相反,長安隸屬關中地區,東有崤山、函谷關之險,西有甘肅、四川作為後方,「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張良分析得入情入理,劉邦最終由此定計,西漢正式定都長安。

▲楚漢相爭形勢圖:劉邦從西向東擊敗了項羽。

劉邦依託關中、擊敗項羽,定都長安,這裡面,潛藏著中國歷史的一個驚天秘密。

在劉邦之前,周武王也是依託關中,征伐滅亡位處河南安陽一帶的商國;秦始皇則是依據秦國立足關中平原的地理優勢,最終得以耀武東方、消滅六國、統一天下;而在漢朝之後,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是憑藉著立都長安、坐擁關中的有利形勢,最終以弱小的國力反而消滅了位處東方的強大北齊,從而統一北方,並為後來的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總結這些歷史事件,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脈絡和共同點:即這些王朝賴以興盛和發家取勝的路徑,都是:

從西向東

想當初,公元前1000年左右,周武王「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而商紂王則是臨時「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卻仍然最終落敗;

而原本作為周人的部族奴隸、從事養馬的秦人,由於國力衰弱,一直到公元前四世紀商鞅變法以前,還是被函谷關以東的諸侯國,作為未曾開化的戎狄來看待;

拋開國勢、君主、經濟實力、軍事策略、民心人望等各種因素不說,最愛君心想,從西方起家的他們,為何能以相對衰弱的國力,卻最終戰勝東方的強敵、一統天下呢?

難道他們克敵制勝的法寶,不論其他因素,從歷史地理來說,真的僅僅是因為依託了關中平原

歷史的星空:從北向南的征服

而在從西向東的神奇路徑之外,中國的軍事歷史中,還潛藏著另外一個驚天秘密,那就是:

從北向南

公元280年,西晉沿襲曹魏的強大基礎,最終渡江南征,消滅東吳、一統天下;

公元588年,隋文帝派遣大軍渡江消滅南陳,最終統一全國,結束了為時三百多年的魏晉南北朝亂世;

公元1127年,女真人南下攻佔東京(開封),俘虜徽欽二帝,消滅北宋

公元1644年,滿人又南下入關,最終攻滅南明和各地反抗勢力,建立清朝;

而在當代史中,解放軍也是依託北方,最終從東北反攻直下海南,消滅國民黨政權,建立了新中國。

▲西晉南下滅吳:開啟中國從北向南的歷史走向。

縱橫1700多年的時空,可以看出,從西向東、從北向南,是中國的歷史時空中,多麼神奇的一種組合和趨勢。

難道,這真的僅僅、只是一種巧合?

北京郵電大學客座教授倪健中《東西論衡》中指出:「『十』字是中國人的天下·····先橫後豎,先左後右,從上到下,十字的運筆方向竟然與中國歷史重心(尤其經濟重心)由西向東,從北向南的轉移軌跡驚人地吻合。」

可以說,一個「十」字,潛藏著中國歷史從西向東、從北向南的歷史趨勢和驚天秘密。

趙匡胤的遺憾:北宋的隱憂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三月,宋太祖趙匡胤西巡洛陽。

在趙匡胤看來,儘管北宋因襲後周立國,建都東京(開封),但開封位處黃河南岸的平原地區,是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但作為立都的最佳選擇,地處關中平原的長安城,由於歷經唐末和五代十國的長期戰亂破壞,加上糧食運輸困難等問題,立都的基礎條件已經被破壞。

與之相比,儘管地方偏小,但相對開封來說,「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洛陽,不啻為相對較佳的立都寶地。

▲北宋定都開封,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失誤。

但臣子們卻激烈反對,在他們看來,他們的身家財產早已安定在開封,況且開封毗鄰黃河和大運河,「當天下之要,總舟車之繁,控河朔之咽侯,通荊湖之運漕」,而作為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更是力主「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

在趙匡胤看來,從軍事地理的角度來說,由於開封無險可守,因此在北宋建國之初,他就被迫集結幾十萬重兵拱衛開封,而他希望遷都洛陽,就是希望「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但作為開國皇帝,趙匡胤有眼光,卻沒有決絕的魄力,最終只能妥協、定都開封,對此他仰天長嘆道:「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趙匡胤的預判是正確的。

一百多年後,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

作為開國之君,趙匡胤原本想巡著先人的足跡,從東向西逆向尋求一個險固的國都,他也預判到了可能出現的從北向南的軍事威脅,但最終他卻沒能堅持自己的選擇。

歷史,最終以趙匡胤最不願意見到的形勢,呈上了一個殘酷的結局。

「根本之地」:軍事政治的基礎

對於中國歷史呈現的從西向東、從北向南的歷史、戰略趨勢,古人也看出了端倪。

明末清初的魏禧就在《讀史方輿紀要·敘》中指出,要「有根本之地,有起事之地。」曾國藩則更進一步指出,「自古行軍之道不一,而進兵必有根本之地,籌餉必有責成之人。故言謀江南者必以上游為根本,謀西域者必以關內為根本。」

魏禧和曾國藩的眼光都很獨到、老辣。而在影響中國歷史從西向東的趨勢中,這個「根本之地」就是關中平原;而另外一個影響中國趨勢的從北向南「根本之地」,就是淮河流域

作為秦人起兵和養兵的基礎,關中平原南有秦嶺北有黃土高原作為屏障,八百里秦川四周高、中間低,這種平原與山地相結合的山間谷地,使得關中平原成為冷兵器時代的「四塞之國」、「形勝之區」;無論是周武王、秦始皇,還是劉邦、北周武帝、唐高祖李淵,他們都是依託關中平原,最終從西向東征服了天下。

▲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是歷朝歷代從西向東的「根本之地」。

而淮河流域,則是中國歷史從北向南的「根本之地」。

三國末年,曹魏東吳在淮河一帶相持不下,魏國的名將鄧艾(就是後來率兵進入成都,滅亡蜀漢的鄧艾)向司馬懿獻出高招,說魏國與東吳連年征戰,而戰線基本僵持在淮河一帶,但戰事要持續,糧食運輸和土地耕耘是基礎,因此他建議在淮河南北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屯墾,最終灌溉農田二萬多頃,使得淮河流域成為曹魏進攻東吳的先鋒陣地,最終為西晉滅亡東吳,奠定了經濟與軍事基礎。

在最愛君看來,從這一點來說,三國戰久歸司馬,其中消滅東吳和蜀漢的幕後最大功臣,並開啟中國歷史軸線從北向南的,鄧艾是首推第一人。

▲淮河流域:是從北向南的焦點。

淮河流域,也是維繫南宋一百多年江山的生命線

北宋滅亡後,正是憑藉韓世忠等人在江淮流域的英勇抗擊,加上岳飛吳玠等人在中原和秦嶺一帶的駐守,南宋才最終得以守住了半壁江山;而在淝水之戰中,東晉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也正是由於控制了淮河流域的關卡險要,以及募集到了淮河流域的精銳「北府兵」:正是憑藉著淮河流域的土地、人力和資源,南宋和東晉才得以守住了江山不失。

所以,在中國軍事政治的軸線上,「南得淮則足以拒北,北得淮則南不可復保」,因此正是在1948-1949年間的淮海戰役過後,國民黨政權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崩潰,就已經不可避免。

「十字架」:中華民族的神奇趨勢

當然,「根本之地」只是一種依託,決定中國歷史和戰略走向的從西向東趨勢,在歷史的進程中也在不斷的遷移:

先是國都從秦朝、西漢時期的長安

慢慢走向了東漢的洛陽

儘管中間隋朝、盛唐的首都又回歸到了長安,但北宋時最終向東移動到了開封

▲中國歷史:從西向東、從北向南的「十字架」。

此後,關中平原作為「根本之地」被慢慢淡化,隨著中國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到了南方,從北向南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從金國滅北宋、

蒙古滅金國、南宋、

到滿人滅南明、

到解放軍擊潰國民黨大軍,

從北向南在中國歷史中的痕迹和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儘管中間也有太平天國起於廣西,國民革命軍從廣東開始北伐等案例,但最終的歷史走向,仍然是從北向南的勝利。

或許你要說,紅軍、解放軍的勝利,其革命起家的根據地和主要將領,不也都是南方的嗎?

沒錯,但歷史的最終勝利,仍然選擇了由北到南。

這難道冥冥之中,是中華民族的天意?

不要忘記了,在祖國的南方,還有一個等待我們去渡海南征的所向:台灣。

惟願:天佑中華!


2019-05-22 因為經濟文化中心,長期在北方(秦嶺→淮河以北)。

在東北平原被近代開發之前,中國最優勢的是華北平原,面積、人口眾多。

其次則是長江下游+太湖+杭州灣,即江南&東吳。再次則是江漢平原+洞庭湖,即兩湖&荊楚。

再次則是四川盆地,河流眾多,即川渝&西蜀。再次則是關中+汾運、鄂爾多斯,即晉陝盆地、河套地。再次則是鄱陽湖、珠三角、廣西盆地等小塊平原淺丘。

只是華北平原太大,不好守,往往由晉陝+河套的勢力來整合。南方的兩湖很難獨立,往往由江南+鄱陽湖的勢力來整合。唯有川渝過於獨立,需要時間才能被外界整合

所以,北方只要出現統一就能迅速恢復生產,進而積累足夠的綜合國力去碾壓南方那一兩個政權

典型如三國,因為北方人口多,戰亂一起,死傷也就會多,往往是諸多大戰角逐。反觀南方,被各種山脈、丘陵分割成了固定的地方勢力,不容易大規模決戰。

北方勢力剛角逐出一個強者,比如曹操、苻堅、拓拔燾、完顏雍,但此消彼長,北方一時還沒有恢復元氣,如果面對的南方已經整合,則必然失敗

比如,南方的孫劉聯盟在赤壁決勝,東晉的謝安一家在淝水決勝,劉義隆雖非劉裕一樣的英雄,但南方也已整合且有元嘉之治,宋孝宗同理。他們就會成南北對峙局面,直到北方統一的持續,生產力恢復,而南方日益腐朽,到了吳蜀、南陳、南宋這些昏庸君臣聯手,大事去矣。

另外就是,劉秀的南方,李淵的南方,趙匡胤的南方,多爾袞的南方,均是各方割據尚未整合,即使如吳蜀聯盟這種統一戰線都沒有,所以即使北方剛角逐出強者,也能很快逐一攻滅南方政權。

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轉移,是宋朝時期,所以你看南宋竟然熬死了金國,還多撐了近半個世紀。

原本以經濟文化中心所在的南宋,可以提前逆推北方的,畢竟金國對中原的統治並不那麼穩。可惜,南宋自始至終都把朝廷放在更南的杭州,而非長江邊上的南京、蘇州、合肥、武漢這些城市,明顯的不圖北上。

朱元璋則是以南京為大本營,他本人及部下多是安徽鳳陽附近的老鄉,很強的「衣錦還鄉」之心,勢必要拿下淮河流域。憑藉經濟文化中心的江南,又拿下淮河、吞併兩湖的陳友諒,怎麼可能不逆推北方呢?

之後的歷史:

1. 朱棣vs朱允炆,是明朝家事,看主角能耐。

2. 清朝席捲南方,是南方還沒有整合,長期的定都北京,導致南方的政治處於長期分裂狀態,非一時可以整合。到最後永曆帝是整合了,但早已經丟了經濟文化中心的江南,偏於雲貴不可能翻盤。

3. 三藩之亂,雲貴是主力,但云貴很貧瘠,三藩、明鄭各懷鬼胎,不可能做到吳蜀聯盟那樣。

4. 太平天國,這是朱元璋之後,又一次佔據了江南的政權,所以可以長期對峙清朝。但湘軍、淮軍分割了南方勢力,等於說南方未能整合。而且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在資本主義世界裡已經排不上號,清朝有世界工廠的歐洲鼎力相助。

5. 北洋時代,南方的二革、護國、護法均是各懷鬼胎,南方未能整合。直到國共合作,整合兩廣,而北方反而是分裂的,於是北伐成功

6. 國共之爭,雅爾塔體系建立後,任何落後國家的勢力都淪為大國的棋子。僅從國內講,剛經歷完抗戰的中國,大家都是並肩作戰的兄弟姐妹,突然內戰就有一種朱棣vs朱允炆的家事感,就看主角能耐了。

7. 改革開放,也是南方對北方的逆推,北方接受了從南方吹來的改革開放之風


說白了就是經驗豐富的熟手打敗生手罷了。

北方常年與游牧民族對抗,不善戰的政權迅速被淘汰,南方缺少類似的經驗積累。

劉邦的政權也是靠秦國故地(關中加巴蜀)推的天下。

朱元璋是個例外,因為南宋與金國,蒙古在江淮流域百年對戰,這個區域沉澱了豐富的戰鬥經驗。

包括與朱元璋集團爭天下的陳友諒集團,張士誠集團,都是那一條對峙線上培養出來的。

其實不僅僅在爭天下的過程中能看出這一點,在治天下的時候也很明顯。

秦漢隋唐,中國還保留著強大的「軍功授爵」傳統,所以政府高官多是北方人。

宋朝是一個轉折點,科舉壓倒軍功成為改變階級的最佳途徑,南方官員在北宋年間超過北方,並一直保持。原因就是南方比北方更安全,更容易積累財富,安心讀書,也就更有利於科舉競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