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痛苦你永远无法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其实是不能真正理解她自杀时的心情。

木月的死让她一直无法释怀吧,可惜,很少有人会在发生悲剧后还有心力会对自杀者的亲朋好友做心理干预和辅导,所以直子死了。

可最痛苦的莫过于渡边了,也许渡边说的很对,她自始至终都没有爱过他啊。

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死从来都不是生的对立面,它只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的。

仅此而已,她是真的不在了。

幸运的是,他还有绿子,他还能在不知为何处的地方呼唤她的名字。


作为读者,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当然是深感痛心,虽然有点吃惊,但是到不了震惊的地步,毕竟直子作出这样的选择也并非不合理。

在写作的角度,倒是学到了「主动剧透」这一手法,先把结果告诉读者,然后读者自然很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挺突然的,十分突然

说实话第一次读的时候一直以为直子会活下来,也挺希望她活下来。

上一页还在写玲子给渡边的信,说感觉直子正在好转,一翻页直子就死了。

不希望直子死,死的不仅突然而且让人心一紧,可能代入感比较深,也有点喜欢直子了。


我依稀记得当时我的心触动了一下,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紧接著我才反应过来,并觉得这其实在我意料之中,因为直子和渡边的故事太纯净了,简直不像是现实而是梦境,既然是梦境,那总有醒的时候。


我一直觉得渡边会陪直子走出去,然后在一起。没想到直子会选择自杀,这是我根本没想过的。

跟渡边一样,意外 失落 难过。


意料之中的事


解脱?心中再不需要执念,也没了顾忌


死亡是人向自然的回归。

但,直子虽然死了,但渡边的生活还是要继续。

木月,直子都在踌躇的生中,选择了轻松的死。也许他们自戕的时候都有太多难以启齿的无奈,可木月的死给直子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直子的死让渡边几乎陷入了一蹶不振的状态。

新闻上看到很多高考失利或读研读博的同学迫于压力选择自杀。可是他们可曾想过自己留下的是什么吗?是两个家庭的分崩离析,是亲友心中一生的懊悔和阴影。

当你生活无奈的时候,走向绝境,选择极端的时候。请想一想身边的人。回忆父母的养育之恩的点点滴滴,回首与恋人相互扶持走过的风风雨雨??,回顾与良师益友经历岁月中洗涤,沉淀下的炽热真情。

读了挪威的森林,我觉得村上春树其实用直子的死也写出了生的希望。

详情请移步我的回答: 如何评价春树承认父亲侵华。

如何看待村上春树承认父亲侵华事件??

www.zhihu.com图标

累了就慢下脚步,回家看一看,歇一歇。喝喝酒,撸撸串,蹦蹦迪,听听音乐。

去小时候玩过的地方看一看,童年的纸飞机??一定会飞会你的手里。

看看最近大火的电影何以为家吧,也话主人公扎因小小的身体里,会让你看到更多的希望。


不如患癌,可惜这是文学不是韩剧。


意料以内的结局


知乎够厉害,虽然这本文学我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去看,但你这么直白的剧透我是什么意思?

噢,是要怪我没看这本书然后出门,被讨论这本书的人剧透也是活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