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 學四聖諦 十二因緣 八正道,豎立正知見 ,學習四念處 禪修 提升定力 努力做到心無雜念,不隨境轉,心動即達,靶靶皆中。

努力中


下「惟精惟一」的功夫


知和行就是一件事。

知就是道,行也是道。

知是道的抽象存在,行是道的具象體現。

不知道,不得行,行也不知。只有心本的層面近道,纔敢說知行合一,纔敢說懂了個什麼道理真知。

做事先修心,修心在事上磨練。心即道,即良知,即天理,知行合一是一種最終的狀態,達到這種狀態的過程叫做致良知,叫做慎獨。

心學講求的是一種本來,就像佛家的不二,道家的萬物為芻狗和自然。

天理是無情的不動,所以天理沒有善惡之分。有了善惡的分別,是人心的牽動喝定義。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外化而內不化,為了順勢而為,知和行,格物正便是一種處世智慧。


首先知要是真知,例如每個人都知道說謊不對,不該說慌,但是很多人又在說善意的謊言,因為他的真知是說謊對我自己有利,而不是不該說慌,不該說慌其實是假知,所以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就是要真知!希望跟您一起成長??????


一切皆從心上用功,不斷的明心和凈心,貴在堅持啊。


餓的受不了,為了擺脫飢惡感,於是去冰箱找東西喫,喫完沒餓的感覺了。

看個喜歡的電視劇,忍不住想要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麼,於是連續看了好幾集

當痛苦到忍不了的程度,然後行動,當喜歡的不得了,於是行動。

痛苦或快樂,我的理解就是刺激,刺激足夠強,就行動了。

人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麼?


如果真的想實現這個想法的話,總是有辦法的,當然不著邊際的想法除外


謝邀。

我還沒做到。因為太難了。所以依然在路上徘徊。比如我知道需要做好時間管理,合理分配精力,但經常,一不小心就熬夜熬到了凌晨三點。


根據認知行動,在行動中完善認知,隨著知識增加,行動力逐漸增強,隨著行動越久,知識增長完善,知行合一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

我們每個人都在實踐這個過程,有的快,有的慢,有時停頓,有時加速,有人明白,有人糊塗。


有過很多想法,於是就去做了,結果失敗了幾件,成功了幾件。

去做,就會有結果。當然不做的話,也會有結果。


言必行行必果


對不起,我還沒有做到,我只是每次做個當下,慢慢靠近目標。


知和行 之間還有一個字:信。相信,堅信不疑。

不知道你問的是哪方面的事情。

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

如果是 知而不行 是為不知 那要夯實你的知,也就是說你的學與知太淺(不足以讓自己深信不疑)。

如果是心理問題執行力問題,那需要訓練來形成『肌肉記憶『。


把想法變結果去做就可以了。不擔心失敗,也不害怕失敗。然後就會有結果。先行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