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經典歌曲和傳唱度。不否認是海光真大喜的傳唱度的確很高,雖然這是beyond向商業化屈服所做出來的曲子,但是除了《真的愛你》是為了交作業,其他四首雖然是是流行搖滾卻並不代表是平庸之作。尤其是《海闊天空》,這一開始是一首Piano song,後來經過再創作,梁邦彥和beyond一起編曲,黃家駒的歌詞寫的也是自己在日本和beyond十年的心路歷程。
  2. 歌詞共鳴。其實我覺得最打動的人是他們的歌詞吧。傳唱度高的那幾首,歌詞不止於情愛,還有家國情懷,有和平與愛,有自由與夢想,有憤怒與宣洩,有各種批判。歌詞容易打動人就比較多人會喜歡唱,因為生活不只是愛情,人也不會天天失戀。
  3. 被翻唱的多。後來香港的很多歌手都表示自己是受他們影響,然後再翻唱他們的歌。尤其是海和光這首歌尤其在人多的場合真的很容易被帶起來大合唱。
  4. 黃家駒。去世的確有加成,但這種加成不是加在個人成就上,而是傳奇性上。我覺得那麼多人喜歡他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即使身邊的人都老去了,你搜索他的影像他永遠是青春年少的臉,他永遠不會被生活和歲月所摧殘。很多人可惜的也是他在創作巔峯突然離開。但是他不去世就代表beyond會越來越差嗎?他是因為去世了才華才被誇大的嗎?錯了,三子時期的音樂質量十分好,這也是黃家駒生前想走的路。只是因為他去世了,三子徹底不想向商業化屈服了而已。如果是黃家駒,我想他會慢慢回歸搖滾,而不是把市場拋棄得那麼徹底。beyond發展只會更好。
  5. 搖滾的初心。雖然他們寫了幾首大爆的流行歌,但是如果想聽搖滾,前期和後期三子的那幾張專輯是真的風格多元。前期的藝術搖滾,弗拉門戈,後期的hard rock,都顯示他們沒有忘記初心。顯然這些歌也不適合在KTV唱,但是這些歌比較適合上面某位答主說的彰顯與眾不同的品味
  6. 經歷坎坷。一路從地下掙紮起來的,從1988年大地才開始真的爆紅,備受極度娛樂化和商業化的困擾而出走日本,在日本兩年後黃家駒就離開了。前後不過五年,即使是這五年他們受到的質疑和掙扎也實在太多。黃家駒甚至去日本之後因為失去創作自由而說覺得自己已經碎了。這樣的故事讓人覺得唏噓。
  7. 開創性。在香港,玩樂隊,玩吉他的人,大部分都是受beyond的影響。而他們在熒幕上營造出來的好形象,也改變了一些人對玩band的青年的偏見,更多的人開始接納自己的孩子夾band。

其實Beyond都解散了14年了,現在還喜歡他們的除了80後和90後應該也不多了吧。除了真愛粉,我覺得大部分人想起他們,也是想起海光真大喜,雖然很無奈但是他們的確靠這幾首歌被人記得。

其實我個人最喜歡他們的作品是《長城》,《長城》前奏還是喜多郎彈奏的,整首歌浩瀚磅礴,歌詞寫得也十分深刻。默默推薦一波。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


個人覺得,首先,黃家駒的詞曲創作以及唱功都很好,同時,特別是歌詞裏表達的一些東西都非常具有靈魂。後面的一些創作人也很有才,但是歌詞所表達的高度是趕不上的,而且,beyond是開創者,那麼第一個喫螃蟹的人肯定會成為一個別人永遠也替代不了的時代和現象。

反觀現在,很多歌詞要麼無病呻吟,要麼也只是情情愛愛,所以,這也註定後來的這些歌曲和創作者想成為經典或者永恆是幾本不太可能了的。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一樣,不是說你的書多暢銷或者寫的作品數量多就能當選,而在於作品的高度和深度。古代詩詞那麼多,為什麼能流傳下來是有限的呢,也正因為如此!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眼界決定境界。beyond之後沒有哪個樂隊再去關注曼德拉,非洲貧民,海峽兩岸情況。黃家駒與其他人最大的區別我想就在於此,他是真正的國士。


因為他們有幾首歌成為了卡拉OK的必備神曲。

當其他同學或者同事跟隨流行的大潮不斷更新流行曲庫的時候,總有一兩個與眾不同的人會把Beyond的老歌翻出來吼兩嗓子,彰顯與眾不同的品味。

不是別的搖滾樂隊不優秀,而是他們都不如Beyond好K歌啊。


個人覺得是因為在事業頂峯的時候黃家駒去世了,就像nirvana。


都是營銷做得好。

你看魔巖三傑除了紅磡,你還能說得出哪場?

那個經紀公司包裝藝人都要推綜藝給他們。不然,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就算是鐵粉,也很難第一時間知道藝人的新作。Beyond都跑到日本去做節目了。你說,他們的營銷團隊是有多厲害?

同理,韓流也是一種現象吧?人家買粉,刷頭條,看著很火,都是營銷。同理,範爺,AB這些演技差,卻很出名,也是同種現像。甚至,求佛,傷不起等網路歌曲,營銷做得飛起,你也就知道,也是一種差不多的現象吧?

但是,不可否認,Beyond和周杰倫,王力宏一樣,有著硬實力,才能火得跨時代


歌曲在無形中體現出一種使命感,而且與樂隊本身的遭遇有一種神奇的羈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