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干培訓機構一年多了,主要做幼少兒英語培訓,從開業到現在一直在賠錢,招生工作進行起來非常困難,當時選址的時候沒有發現這個區域家長教育意識薄弱,一年多賠了二十多萬進去,前兩月剛換了個小點的地方節省開銷,目前每月的進出賬基本是持平的,情況比搬家之前樂觀,一年多苦苦支撐感覺身心疲憊,還有沒有必要再堅持下去?


先搞懂這些內容吧!

1.教育行業之所以稱之為行業,取決於兩塊,一塊是教學,一塊是商業;不懂教學,不懂運營者,慎入!兩樣取一樣,另外的都可以有辦法解決,當然,除非你只做投資!這個行業有一句行話,僅供參考!「外看賞心,內看傷心」。虧錢的大把,都是在硬擠出點笑容而已!雖然是朝陽行業,但還是慎之又慎吧!

2.三個構成教育機構的關鍵詞:教學體系、產品體系、營銷包裝;教學體系是一套解決方案,屬於對老師和學生層面的內容,重點在教學效果的呈現;產品體系是這套解決方案的說辭,屬於對銷售和家長層面,為什麼要買單?買多少課時?買完這次課以後,為什麼要繼續續費;營銷包裝是市場推廣的一套語言,從客戶認知出發,用客戶聽得懂的話來闡述和表達機構的產品,從而誘發客戶進一步了解的慾望。三者不是一樣的內容,但是同根同源!一家機構的原始雛形,應該是從這三個方面出發的,然後再一步步的去補人。當然,也可以選擇加盟,加盟過後在落地的過程中完成本地化!總之,大部分教育產品都是有地域性的,畢竟水土不同!

3.今天談談教育機構開班的問題,需要普及一個概念「損班率」,即:班級未滿員就開始上課。當然,這也沒有問題,重點是要找到開班臨界點,幾個人開班,不虧損,幾個人開班有利潤。這裡面需要結合總體成本、課時單價、班級人數等數據去推演!控制損班率是保證機構有利潤的一個重要手段,要不然就會進入:老闆不賺錢,員工賺錢的境地。

4.機構在做薪酬標準和考核體系的時候,要注意幾個問題:1.無責任底薪要杜絕;2.吃大鍋飯要杜絕;3.目標分解不徹底要杜絕;4.只考核結果不考核過程要杜絕;考核體系的目的是:監管+保底+激勵,不是以扣錢作為目的,要以激勵作為目的。

建議的操作方式是:基本工資(一般設置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績效(500-1000左右,用來管控每月目標達成和具體表現的,按比例發放)+提成(設置最低要求,完成越多,點數越高)。

5.最近有不少深學邦知識星球會員問到機構考核體系的問題,這裡統一分享幾點:1.工資設置遵循:基本工資+績效+提成的原則,績效跟每月考核相關;2.考核標準落實到具體目標數量上,定崗定人定量;3.績效分配比例一般80%考核具體指標完成情況,20%考核過程和日常表現;4.人員配比遵循「多外勤,少內勤」(即:市場、銷售等有產出的崗位優先配人,教學和服務崗位視具體情況而定,其餘沒有產出的崗位,能完成既有工作就OK。)

6.教育機構如何挑選小禮品?

1.實用,可保存為第一原則;多考慮用戶使用場景;

2.吸引眼球,價格實惠;

3.可定製logo,方便攜帶;

4.可印製跟機構產品相關的知識性手冊(比如:留學行業常用的全球名校地圖冊);

5.多去當地的禮品城看看,會有收穫的;

7.關於教育機構的贏利問題,沒大家想的那麼容易,行話叫做「外看賞心,內看傷心」!PS:1.流水、耗課、結轉、成本、利潤,這是幾個關鍵項;2.裡面又細分,耗課率、課單價、耗課周期,一般周期越長,風險越大;3.結轉不是簡單的課程結轉和當下的耗課結轉,需要考慮整體的周期,才能夠布局好手上的現金流;4.很多人會認為現金流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結轉金額,也就是要保證教學質量和耗課率;5.理想機構的狀態是:支出等於結轉,就持平;支出大於結轉,有虧損的風險;支出小於結轉,有利潤空間。6.仔細去領悟一下吧,詳細的公式比這個複雜多了,教育機構是線性運營。

8.還有多少人以為是這樣的?學費收上來就可以用,本身是沒有問題,但在教育行業來講,切莫這樣操作!教育機構的財務結算大致分為:流水、結轉、成本、利潤;學費即流水,結轉即耗課收入,成本用於日常各項開銷,利潤為結轉減去成本後的實際收入!注意:是結轉減去成本,不是流水減成本。如果支出的是流水,那麼試問:學生不耗課,你是不是要退錢?如果要退,拿什麼退?

9.關於機構怎麼做線上的問題,今天說點正經的:1.一年之內的初創企業,把精力放線下;2.如果有投入,就建個官網,註冊個微信公眾號日常維護就OK,算是整體的品牌配套;3.什麼時候建網站,有個小訣竅,在百度搜索企業的品牌名,如「有資派」,看最底部的相關搜索,如果有你們機構,就要開始做網站;4.在某個區域,就一兩家店的,做好SEO就可以了,沒必要投競價;5.在搜索引擎這塊,除了競價效果來的快以外,其他推廣都是品牌配套,別指望有啥大產出;6.需要做產出的話,好好的琢磨透朋友圈營銷,實用、簡單、有效、低成本,高產出!7.有其他補充的,可以留言。

10.互聯網營銷的五點套路:第一,獲取用戶;第二,提高用戶的活躍度;第三,提高留存率;第四,獲取收入;第五,用戶自傳播,也就是常講的病毒式營銷、裂變式營銷、口碑式營銷。獲客、提頻、留存、拉新、裂變,做好五步,互聯網獲客自然就OK了!

11.關於機構加盟這件事情,我一直是不太贊同的,如果實在要加盟,建議只找那些輸出課程體系的。沒必要花那麼高的代價,最後只是拿到課程體系。大部分機構在加盟支持上,除了課程體系和一些文本性的資料,其他的落地運營支持基本上很少!試問:如果沒有落地運營支持,拿著一套課程體系有什麼用呢?PS:加盟是教育機構的另一種商業模式,而且大部分機構願意在加盟推廣上下血本,都不願意在實體店的招生上投入太多營銷費用,所以,想加盟的金主可要考慮清楚!一著不慎,步步皆輸是很有可能的!

12.關於教育機構如何做地推的問題,再發一遍吧!依舊有不少朋友在問。PS:問初創機構怎麼招生的,一般都會告訴你「做好方圓三公里地推」。手上沒貨的時候,渠道合作就是零;產品沒驗證過的話,品牌宣傳也是零。初創機構少去碰電梯廣告和戶外廣告,燒錢,短時間內根本看不到產出,那個事情是大品牌機構玩的,以品牌露出為最終目的,初創機構應該是每一分錢都要有產出。

13.關於機構選址,分享幾點看法:1.先確定業務、機構定位,再去考慮選址的問題(早教、少兒、K12?社區店、商超店?);2.然後再去定位目標人群(家長年齡、學生年齡);3.再是購買力(產品定價、家庭收入);4.根據如上分析出來的數據,去看位置,重點關注方圓三公里的配套(小區房子數、入住率、周邊配套、大型商超、周邊學校);5.最後才是定具體位置(好不好找,有沒有主幹道,是否好停車等)。

14.機構做社區活動,需要注意幾個點:1.動員物業協助宣傳,在業主群或者群發簡訊;2.活動形式避免單純的擺點,可以做彙報演出或者是讀書會等能夠吸引家長和孩子圍觀的活動;3.需要做好流程的設計,簽到、發卡,憑卡進入再進行活動環節;4.可以設計流量產品,現場銷售低價產品,誘發二次上門;5.做好社區受眾分析,確保有的放矢。

15.關於教育機構運營,講講我的觀點。1.教育機構是線性運營,無論機構大小,都要關注資源到服務的四個要點;2.服務型機構靠口碑資源存活,但由於其不確定性因素多,所以導致機構很難做大;3.市場型機構會努力的拓寬資源口,再不斷的去優化上門、簽約、服務,以確保最大化產出;4.無論是哪類機構,都脫離不了優化服務的前提,同時,也不可忽視資源的力量,沒有資源,服務再優質也難存活!5.口碑資源不穩定,也有限,同時,伴隨著外界機構不斷的在進行廣告鋪設,在一定程度上,機構的口碑資源會越來越少,逐步陷入生存難的境地;

16.一位優秀的課程顧問,大抵要把握住如下3個認知:

對自我成長的認知:即深刻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長、職業規劃等;

對整個教育行業的認知:面對客戶的時候,能夠給客戶量身定製出學習方案,這需要結合整個教育行業來看待;

對公司和產品的認知:機構產品的由來、理念、解決什麼問題,能有什麼效果等

17.近期有不少深學邦知識星球會員問初創教育機構怎麼開始招生,如下思路或許可以幫到大家。1.首先確定產品(包括:產品設計、營銷包裝);2.其次開始市場行為(線上、線下,優先從線下開始);3.再是邀約客戶上門(配合銷售工具);4.現場談單諮詢(配合產品手冊);5.簽訂合同、安排上課、教學反饋。

18.經常性的會有朋友問:機構怎麼招不來生?怎麼做不大?而且,一旦招生不好,反射性的都會認為是市場的問題!我也是醉了!教育機構的運營,是線性運營,千萬要記住。每一種現象會對應一個原因,找到癥結所在,一步步的去解決!如果只是想當然的去做判斷和處理,最後給企業帶來的會是「更高的市場投入、更高的人力投入、更低的簽約產出」。

19.地推這個事情,也是個技術活,或者說所有的市場行為都是技術活!首先要明確一個點:銷售額獲取的本源是什麼?本源是一個電話號碼,有效的電話號碼。有效號碼從哪裡來?從一堆潛在客戶號碼中來。所以,原則上中小機構的所有市場行為都應該是以獲取名單作為出發點。然後再去分析,潛在客戶在什麼地方,學校門口Or社區Or商超?同時分析這一部分客戶的年齡,對什麼感興趣?如果家長跟孩子同時在現場,優先提起孩子的興趣。也就是可以配合一些小禮品+單頁+信息登記表進行地推,信息登記表上的內容越簡單越好,畢竟我們不是查戶口的。最高明的營銷方式,應該是不斷的針對目標客戶的喜好,打磨出來一套適合他們的營銷方式,隨後,到流量中去,突出特色,吸引諮詢。強推和單純的派單在現如今將越來越難產生效益,畢竟我們現在面對的是85後和90後家長。所以,先回到客戶身上去,再去給出對策;不是一味的按著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

20.今天到廣州跟幾個朋友聊到最近熱門的「辦學許可證」的問題,交換了幾點看法:1.整頓勢在必行;2.注意搞好關係;3.優先處理K12板塊;4.初始數據來源於各家企業的營業執照信息;5.沒有進行工商註冊的、藏在居民樓的小作坊,除非被舉辦,要不然被查的可能性不大。6.不能僥倖也別怕,畢竟我說的也只是猜測!

21.教育機構招生大概可分為這幾步:采單(地推、派單、送小禮品,留聯繫方式)、邀約(拿回來的電話,寫邀約話術,撥打電話,邀約上門體驗或參加活動)、諮詢(破冰,了解具體需求,規劃學習方案,逼單)、簽約(講解合同、簽訂合同,支付費用)。PS:所有的宣傳,一定要以獲取名單作為第一要務!

22.借這個話題,講幾點我自己的看法:1.機構招生這件事,一定不能孤立的去看待;2.需要仔細梳理出招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並對症下藥;3.傳單、禮品,只是一種工具,要有產出,還是需要話術和獲取名單的技巧;4.一切不以拿名單的宣傳都是耍流氓!5.機構運營是線性的,千萬切忌把所有問題都歸結為:不會招生!

23.今天兩位深學邦知識星球會員的諮詢,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借鑒。一是關於渠道合作的,原則上是只按簽約返佣合作,不為數據和有效資源付費;二是銷售崗位考核標準設置,設計原理需要遵循:階梯式、能激勵、有保底、可留人,機構和員工均受益!

24.教育機構運營,不是點狀思路,而是線性運營。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靠擴大招生就能解決,得抽絲剝繭般的去找到關鍵癥結。是有效資源不夠?還是上門量不夠?抑或是簽約轉化不行?每個問題,適配不同的解決方案,這才是機構運營的根本。

25.機構如何打陌拜電話:一、先破冰,切勿開場白是「你好,我是XX機構的老師……」;二、再談孩子教育問題;三、在家長的回答中找到切入點;四、引出機構的產品和試聽課;五、試聽課的包裝很重要!

26.做教學的人出來創業不容易,昨晚跟一位網友聊到快十二點鐘,總體而言就是不知道如何運營,這或許也是很多教學出身的機構創始人的短板:1.有教育情懷,無運營思路;2.精研教學,能出成績,但不知如何優化轉介紹和續費;3.想讓客戶推動市場推廣,但又抹不開面子,或者不知道如何跟客戶說;4.大部分教師都懂學習規劃,但缺乏銷售技巧;5.對市場營銷和機構、行業邏輯基本沒有花時間去鑽研?6.起步時只想做個小而美的工作室,一兩年以後進入到瓶頸期後才發現進退兩難!

27. 世界太大,緣分太小!今天下午跟一個同事約過來的客戶見面,聊到尾聲說加一下微信,一掃二維碼才發現,是很久以前通過知乎加過來的好友。然後聊到互聯網營銷,聊到整個教育行業,有幾點感受:1.互聯網營銷要想做好,必須要把握一種思路:利他;2.互聯網和微信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縮小了人與人的圈子,所以,多行好事准沒錯!3.從網友到朋友,可能就差一個微信的距離,有時候向前邁一步,可能是另外一番天地;4.更加堅信自己奉行的原則:多栽樹,總有一天可以乘涼。5.感謝互聯網,感謝知乎,感謝信任,認識了很多五湖四海的朋友。想一想,沒有當時發布的那篇文章,將錯過多少美好的事情!

28.關於暑假班招生,(1.過往學員,2.在讀學員,3.上門未簽約客戶,4.市場新資源)上的客戶來源做了排序,按優先順序挖掘客戶!PS:1.暑假班的課程需要跟常規課區別對待;2.機構運營,不管推什麼課,都要遵循「客戶邀約到店,洽談簽約服務」的原則;3.車身廣告、電梯廣告、公交車廣告,一般都會默認為「品牌廣告」,即產出慢、投入大,非大型品牌機構,不建議投放;4.所有有效未簽約資源,一定要歸檔,同時進行有節奏的定期回訪,畢竟每個資源都是來之不易的。

29. 深學邦知識星球會員及經常諮詢教育機構加盟的朋友們可重點關注:

如何選擇靠譜的教育品牌加盟,重點看以下8個方面,但也要提防,說得到做不到的問題出現!

a、分校建校方面是否有標準化一體建校和調研定位裝修的支持;

b、招聘支持維度,總部是否有對應的招聘支持及解決人才儲備的核心資源,比如與大學院校建立人才培養、輸出合作;

c、教研支持角度,總部教育團隊的實力怎樣,是否有包括師訓在內的一系列支持;

d、培訓支持,集團是否對加盟商針對全崗位有人才培訓和孵化計劃;

e、營銷支持,集團是否善於營銷,是否有線上、線下結合的全渠道營銷資源;

f、開業啟動支持,在開業前期及開業期間,總部是否有對應的開業方案及督導駐校支持;

g、管理支持,是否有先進的業務管理系統和全崗位標準化的管理體系;

h、品牌支持,總部在品牌傳播方面是否有強力的團隊和支持計劃,在區域市場是否又有針對性的支持。

30.關於教育機構如何定價和設計優惠課包的問題,有幾點需要注意:1.定價和優惠的前提是不虧損,即需要核算機構所有投入後,再結合機構所希望達到的利潤,核算出具體的定價;2.重點關注損班率,即未達到滿班人數而開班;3.還有市場投入的核定;4.整體的產品定位(流量產品OR分支產品OR主線產品);5.做優惠課包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後面的服務和續費能力是OK的,要不然得不償失。

31.教育機構的課程顧問,要成功的掌握三個認知:對自我的認知、對產品的認知、對客戶的認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沒有突破這三個認知,要成為一名厲害的顧問,概率也是極其的低的。

32.昨天和前天,都在一對一的跟這位上海來的朋友講解培訓行業運營模式和量身定製專屬的市場運營解決方案,有幾點感觸:1.任何一種市場手段,都是服務於一種商業模式的,道的層面上的內容,比術的層面上的更重要;2.很多人其實是具備落地的能力,由於沒有整體的一套邏輯支撐,最後會少走很多彎路;3.市面上的課程,大多數是停留於術的傳授,而道才是一件事情能否長久的關鍵;4.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重點是要找到自己發光發熱的方向;5.保持向上的學習力,很重要;6.分享、寫作,是新時代運營人員必須會的技能;7.市場營銷已經由流量的獲取轉化為信任流量的獲取;8.做自己,堅持做自己,堅持做有價值信息輸出的自己,是當前每一個人都要去做的事情;(劉偉華,「深學邦」創始人,專註提升教育機構的綜合盈利能力,微信號:yzplls02)


謝謝邀請。以下的內容可能過於直接,請做好心理準備!

  1. 關於您的場地:您在問題闡述里說當時選址的時候沒有發現這個區域的家長教育意識薄弱。那我想您要問一下自己: 當初選擇這個地方的原因是什麼? 環境? 交通條件?還是租金便宜?選址的時候是否有做過相關的市場調研?
  2. 您說這個區域的家長教育意識薄弱? 依據是什麼?是您自己的機構目前學生不多,還是這個區域里其他教育機構都和你是同樣處境?如果其他機構生源較多,那麼他們的特色是什麼?您說家長教育意識薄弱,是指家長對於讓孩子參加校外培訓機構這樣認知不強烈吧。在我看來,這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很多做教培機構的人都知道,家長是需要被教育的。家長的意識不強烈,那正好可以給到我們一個機會對家長進行認知和意識的教育。那麼我想您要回顧一下,您在發現家長教育意識薄弱後,有沒有針對性的採取過哪些市場活動? 比如:講座等,如果做了? 做了幾場?效果如何?如果沒有,那您在市場意識和認知上是需要加強的。
  3. 您是做少兒英語培訓的。我也是從少兒英語培訓進入到教培行業的。您說您的機構做了一年多,那這一年多里,您的機構有多少學生? 多少老師? 您機構的課程特色(賣點)是什麼?家長為什麼要選擇您的機構?這些問題您是否做過回顧?
  4. 教培機構的核心是教學。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機構的市場口碑。那您目前機構里的學生里,他們的續費率是多少? 有多少學生是通過您機構的在讀生轉介紹過來的?續費和轉介紹是衡量一個機構教學質量好壞的標準,如果您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市場入口過來的,轉介紹和續費的很少,那說明您需要關注一下您的教學。
  5. 您現在就新場地的市場推廣計劃是怎麼樣的? 這個計劃是否已經分解到每個月每個星期? 您打算通過哪些方式來進行招生宣傳?當其中某個方案受阻,您是否有預案?
  6. 教培不是一個掙快錢的。行業。我不清楚您當初決定做教育培訓的初衷是什麼? 但是我覺得,僅僅一年,就想放棄,那說明其實您沒有做好長期的心理準備。您心態的好壞,會對您的整個團隊產生影響。所以建議您慎重思考一下,如果想要繼續,那就堅持下去,不要抱怨,如果您覺得自己堅持不了了,趁早止損也是明智之舉。

以上僅是我個人觀點,如有冒犯,還請海涵!!


這個要根據您當地市場的環境情況才能加以更準確的分析,原則上只要目前得到了改觀就可以繼續努力,畢竟是自己的心血。

我從事教育行業11年的運營,也從事過少兒英語給您以下幾點建議:

1、盡量的節省成本,不必要的崗位不要、不必要的開支不要開支,創業期最重要的是先生存下來。

2、作為教育培訓行業如果一年的時間還沒有開始盈利,一定要謹慎,原則上一年不盈利就要停止,但你現在有了起色,那就可以再試試。

3、針對周邊同行業做一個市場調查,羅列出來自己的優勢,取長補短。

4、在宣傳策略上需要做更多的思考,比如推什麼課程,什麼樣的價格和促銷、宣傳渠道等。

5、重點宣傳自己的特色,如果有名師更好,加上成功案例。

6、包裝設計引流課程,比如一周體驗課,後期再轉換。

7、抓續費和轉介紹

8、抓服務,尤其是家校溝通

9、多做學員活動、服務活動,招生活動

10,加強團隊管理,發揮大家一起行動起來

……

策略上的調整可以有很多很多,大多我相信您也聽過,但是不同的人操作方式會有不同,重點在於每一個細節,才能出效果。

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要了解具體操作,可以與我聯繫,祝事業有成。


都說今年是教培行業的寒冬,很多機構紛紛面臨破產的局面,儘管如此,但是,要想在教育行業繼續走下去,這三件事一定要清楚。

NO1.增長速度

這裡所說的增長速度主要是機構的發展速度,機構的發展速度不是越快越好,但也不是發展越慢越好,這裡面涉及到你的投入成本問題,而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取決於機構的邊際廣義招生成本,機構的發展速度等於資本投入(時間)除以邊際廣義成本。

如果沒明白換句話說,機構招生能夠用最低的成本招更多的學員,這就證明機構在市場有競爭優勢,在其他固定成本不變的條件下,機構投入成本回本資金就會加快,這對機構是非常有利的。

通過這個原理,機構就應該把重點放在控制招生成本,獲取更多招生資源上,通過發傳單、做活動、打廣告..........,這些招生形式只是一種手段,機構更應該回歸教育的本質:教學質量。

當然,在教育行業把握髮展速度,還應該把握市場發展訴求,把握市場發展變化,及時調整運營方式並跟上消費者的步伐。

NO2.課程價格

教培機構的價格往往跟師資力量是相關的,這是大家對教師質量的普遍看法,很多機構想通過多種價格來吸引家長報名,看似價格有高有低給家長多種選擇,其實也在提醒家長課程或者教師的質量問題。

如:有些機構會通過老師不同層次的教學水平給課程定價,採用明星導師班和普通班讓家長做決定。

這種現象一出現,就在變相的告訴家長哪個老師教學水平好,哪個老師教學水平不好,當家長知道這些信息時,家長肯定不會因為價格低而選擇一個能力次一點的老師,相反,明星導師班家長會搶著報名。

但是這樣也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如:明星導師生源越來越多,其他老師生源越來越少,大家都奔著明星導師來學習,最後普通老師逐漸淘汰,機構到最後只剩下一個導師,嚴重影響機構擴大規模。

所以機構要避免類似的現象發生,不要根據教師水平的定價,課程統一價格,另外,通過培訓、管理老師來縮小師資差距。

NO3.機構利潤

機構的利潤短期是來自於學生,長期利潤來自老師,目前大多數機構都是依靠老師的教學能力, 所以對機構最大的投資是對老師的投資,其實說到底機構的競爭是一家機構的老師與另一家機構老師的競爭。

很多老師在機構有了一定的生源會選擇自己開機構,這樣老師走了,也會帶走一些學生,所以,機構要想長期發展,培養一個老師、兩個老師是遠遠不夠的,最好能有一套培養優秀老師的方法,快速複製優秀老師,減少機構教師投入成本。即使老師離開了,也能快速找到合適的老師,機構盈利自然能夠持續。

辦機構是一條艱辛的路, 這條路上總有人成功,總有人失敗,希望失敗的那個人永遠不是你!


1、學前教培項目爆發性增長

2016年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以來,中國出生人口有所增長,上升至1786萬人,二孩及以上出生數量達到844萬人,預測2020年中國學前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5400億元。

為了搶佔先機,在2020年內有很多教育培訓項目會下沉到學前階段,早教,幼教機構會繼續保持存量(原有的量為存量),擴大增量(在原有量的基礎上增加的量為增量),同時0至3歲孩子的托育,半托及全托機構會有一個爆發期,針對學前孩子的素質、體能、語言、智力、思維、習慣養成等方面的課程開發會加大力度。資本和技術也會持續推進學前教培市場的快速發展,學前教培市場的紅利期逐步顯現。

2、品牌下沉至三四五線城市

都說一線城市是血海,二線城市是紅海,三四五線城市是藍海。這是針對當前的競爭態勢來說的。頭部機構新東方,學而思通過線上與線下布局,早就把觸角伸向了三四五線城市,未來可能會到縣鄉一級的區域。在2020年,一些區域性的中大型機構也會進行戰略布局,調整產品線,延伸市場線,跌代產品,轉型升級,積極將品牌下沉到三四五線城市,參與市場競爭,提高市場份額。

3、政策攪動釋放巨大空間

2018年教育部三大動作助力教培市場的規範化發展。一是《民促法(送審稿)》發布,收購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受限。二是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全國展開排查。三是學前教育推出重磅新規,民辦園資本化路徑被堵。粗略估計全國接近27萬家機構受政策整改,導致培訓機構的存量減少,增量得到有效控制,但市場的需求量並末受到影響。有數據表明,2018年中國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2.68萬億元,至 2020年民辦教育的總體規模將達到3.36萬億元。因此,在培訓需求總量不變,供給量相對不足的情況下,2020年,一是培訓價格可能會短期上升,二是替代產品可能迅速爆發,三是全力提高產品的交付能力。

如果有想要學習交流各類營銷招生技巧,希望跟有經驗的校長學習交流,或想避開同行踩的坑,可以私信我,暗號1,拉你入群學習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