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同事說,我們以前的一個客戶打電話過來,問我們能不能把他們紡織廠用到的軟體破解了,他們有上萬臺機器要用到這個軟體……一瞬間覺得中國人真可怕,又想想現在收費軟體都面臨這個問題,感覺現在靠賣軟體掙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想具體瞭解下現在的互聯網公司都是怎麼盈利的?只有靠廣告和一些增值業務嗎?一些中小型的IT公司靠什麼生存?


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的地盤什麼的。
比如我們有個商場賣東西,那麼各個商家就會去買商鋪對吧。
每週或每月都會交錢的。
其實在互聯網上也一樣。你的網路地盤夠大,那麼你就有更多的地盤去租給別人。
所以就有錢拿啊。
而且網路上打廣告也是要錢的。
這些錢誰拿了。
所有參與這個東西的人都會來分啊。。。


最大的互聯網公司Google:廣告。雅虎:廣告Amazon:電商交易傭金

facebook:廣告吧,等上市之後才知道做的到底如何

推特:未知說說國內的,淘寶:類似與Amazon,主要靠支付寶百度:廣告騰訊:不算是純互聯網公司吧,增值服務,算是比較獨特的商業模式各大門戶:同雅虎
樓上好像只看到了廣告,實際上除了少數搜索引擎賺廣告的錢比較多以外,現在最賺錢的其實是遊戲及虛擬物品的收費。
大部分還是以廣告起家,正如安德森 《 免費——商業的未來(《長尾理論》作者最新力作)》裏所言,互聯網的本質就是Free,但可以擴大用戶數來降低運營的成本。而谷歌的AdSence是對互聯網廣告的革新。精準的廣告營銷和廣告聯盟,讓成就了多少個人站長支付的美夢。但未來隨著SaaS的興起。我覺得互聯網公司將通過提供各種服務來獲取利潤,比如新浪提供的微博服務,Google提供的在線文檔服務,這種基於BS架構的服務時很難被破解的,起到了一個很好保護版權的額作用。同時按需定製,彈性擴容也給用戶提供了極大的選擇空間。


1、廣告。多數互聯網公司靠廣告盈利。

2、會員。是一個大趨勢,消費升級,未來會更明顯。

3、買產品 。saas,paas,這類產品,會賺到2B企業的錢。

4、電商利潤。這個,通常不靠譜,營銷費用每年都在增長,賺的沒有花得快

其實,真相是,在中國,90%的互聯網公司,是靠融資盈利的。無論規模多少,沒有融資,都會隕落,只是時間問題。


中小型的IT公司都是做行業軟體和外包的吧?
個人看法互聯網公司目前盈利的方式有很多,有走資本路線獲利的,有走產品路線獲利的blablabla,但歸結起為以下1、廣告(上述已有,暫不贅述)2、資本:想辦法令估值做高,獲得融資,再獲得融資時退出;

3、產品(業務):創造一種全新的商業業務模式從中獲利,如淘寶、唯品會、什麼值得賣等;

4、商品:售賣商品獲利,如Q幣、遊戲幣、直營電商、雲伺服器、線下服務等;
1、自己直接賣商品掙錢,包括現實商品、虛擬商品、程序軟體、文檔等。2、賣廣告,間接幫別人賣商品掙錢。

搜索:主要是廣告

谷歌:將關鍵詞賣給出價最高的廣告主,然後廣告按出價排序出現在搜索結果右側,且只有網友點選到的才需計費。有一個服務叫Google Contributor,你只要交了錢,就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不讓你看廣告。同樣還有百度。

社交:增值服務

微信:朋友圈廣告,據說都是百萬級別的廣告位;企業認證的公眾號,收300元年費,年檢到期,重新申請再交300元;微信遊戲入口,服務於遊戲虛擬幣;表情收費。

直播:打賞

YY,花椒,陌陌:廣告、會員、競價排名、垂直電商都將是直播的盈利方式。主播打賞這一塊變現很快。

遊戲:內容服務、傭金

網易、騰訊等遊戲。時長收費,經典如夢幻西遊點卡;虛擬貨幣,用於提升較色個人能力的各類道具;遊戲付費下載如守望先鋒;交易抽成手續手續費,如夢幻西遊CBG;遊戲周邊。

電商:會員,競價

淘寶、京東等。賣家會員費,也就是入駐費用;競價排名;硬廣;自營電商。


在互聯網發展前期市場競爭不充分,互聯網企業尚不成熟,盈利模式多為自髮式盈利模式,企業對如何盈利,未來能否盈利都缺乏清醒的認識。自髮式盈利模式具有隱蔽性、模糊性、缺乏靈活性的特點。隨著互聯網市場進入充分競爭階段,企業的盈利模式也由自髮式過渡到自覺式盈利模式,企業一開始就設計好了自身的盈利模式,並不斷地調整,因此具有清晰性、穩定性、靈活性、針對性的特點。目前,已經自覺形成的互聯網產品的盈利模式常見的主要有五種:廣告、傭金、銷售、開放API(開放介面)、增值服務。

1.廣告

廣告(Advertising)就是為了某種特定的需求,通過一定形式的媒體,公開而廣泛地向公眾傳遞信息的宣傳手段。廣告又因呈現載體不同,分為文字廣告、圖片廣告、視頻廣告、多媒體廣告等。互聯網產品是廣告業的新寵兒,互聯網相對傳統廣播媒體、電視媒體而言,一是覆蓋面更為廣泛;二是能承載的廣告形式更為豐富;三是廣告可以精準定向,投放效益更高。因此,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產品都具有或可以使用廣告這種盈利模式。在此,筆者從廣告受眾是被動的和主動的兩個不同角度將廣告分為一般廣告模式和搜索廣告模式。

(1)一般廣告模式

一般廣告模式是指不針對某特定人羣,僅僅是在某互聯網產品或平臺上放置廣告,廣告的受眾往往具有被動性。其與傳統媒體廣告的差異主要就是投放的場所不同而已。兩種同樣具有盲目性,精確度不高的缺陷,廣告效益也十分有限。

(2)搜索廣告

搜索廣告又分為搜索引擎廣告和聯盟廣告,其都是根據消費者的相關行為(主動搜索關鍵詞或瀏覽專業性網站)來進行精確推廣的,具有精確性,廣告效益也較一般廣告更好。下面以百度為例,簡單介紹一下百度的搜素引擎廣告(搜索推廣)和聯盟廣告(網盟推廣)

百度搜索推廣是基於百度搜索引擎,在百度搜索結果的顯著位置展示企業推廣信息。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根據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的內容、特點等,確定相關的關鍵詞,然後再在百度搜索推廣上購買相關詞條,讓推廣信息在自己指定時間段、指定地域,根據網民搜索關鍵詞進行展示。(在百度上搜索關鍵詞,顯示出來的詞條後面有「商業推廣」的都為廣告)

2.傭金

傭金是指在商業活動中,中間人作為交易中的第三方為他人提供服務所得到的報酬。互聯網產品的傭金模式通常是指平臺類產品為企業銷售的實現提供幫助而獲得報酬。常見的有電商類平臺和團購類平臺,如京東商城、天貓商城、美團、大眾點評等,提供平臺讓商家入駐,為其引流,收取傭金。

3.銷售

銷售模式是指銷售產品、數據、信息或服務,如京東商城銷售的自營商品、亞馬孫銷售的自營圖書、百度指數或一些諮詢網站出售的統計數據和商業信息、心理諮詢網站的諮詢服務等。(註:百度指數目前好像沒有銷售數據,但這是它隨時可以實現的潛在盈利模式)

4.開放API(授權開放介面)

開放API模式通常是一些大型公司,具有技術或者平臺優勢的公司纔有能力運營。比用我們現在看到很多APP能連接到地圖,具有定位功能,如Uber、餓了麼等,其實際是購買了百度地圖或高德地圖等地圖產品的介面。再或者我們現在進行可以在一個小的網站或APP應用中直接登錄QQ、微信、微博等第三方賬號,其也是網站或APP應用向第三方購買了介面。因此,對於微信開放平臺、百度開放平臺、新浪微博開放平臺等而言,其就可以通過授權而獲利。你也不用糾結你整天使用的百度(高德)地圖為什麼沒向你收過一分錢了。

5.增值服務

增長服務是指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提供超出常規服務範圍的服務,簡單來說就是提供特權服務。互聯網中增值服務模式最典型的當然要數騰訊,遊戲道具、QQ秀、虛擬幣、各種會員等都屬於增值服務。在此需要區分一下增值服務中的服務與銷售中的服務,二者都叫服務,都具有無形性,但相對而言銷售模式中的服務更加符合服務業的範疇,在具有無形性的同時還具有差異性和不可分離性;增值服務中的服務是不具備差異性和不可分離性的,簡單來說其就更像一種特權產品,每次購買都是一樣的產品特權。

上述了五種互聯網產品常見的盈利模式,現實中一個互聯網產品往往不僅只有一種盈利模式。如以網易雲音樂為例,打開APP應用,看到一個蒙牛的廣告(廣告模式),單首歌曲下載屬於購買音樂數據(銷售模式),而充值會員後獲得免費下載的會員特權(增值服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