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

2.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琴棋書畫,君子六藝,等高雅藝術,以陶冶情操3.信教是否意味愚味落後,不開化

4.現代中國認為世界是唯物的,是辨證發展的.

5.宗教會走向末落嗎?


因果關係好像反了。

文明與否,是個被動評價,而宗教信仰是個主動事實。

正確的邏輯是,宗教活動越普遍,文明程度越低。如果一個文明實體徹底消除任何宗教的影響,那每個個體必然不失本心,那麼,無論物質條件如何,其必然是文明的。


這是我自己的認為。

宗教和科學不是對立的,宗教是給了你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不是你自己找的。

宗教是精神的柺杖,是能將鴕鳥的頭埋住的沙子。

所以,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宗教就永遠不會滅絕。

社會的文明程度越高,只會使宗教越來越邊緣化,但是,總會有處於社會邊緣的人來維持住宗教的存在。

當一個社會的宗教開始蔓延,開始佔據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只有一個原因,階級矛盾的衝突加劇了。

一方面,佔據統治地位的階級需要宗教來扭曲和掩蓋階級矛盾;

另一方面,加劇的階級矛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羣被邊緣化,處於失敗的境地,需要宗教來麻醉自己,緩解痛苦。

所以,宗教在人類社會總有市場,總會有生存的土壤,起到了各種各樣的作用。


呵呵,挺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我看中國傳統文化那麼久,此前竟沒有想過這問題。不過答主說出來了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確實有這種傾向,文明程度越高,越沒有宗教信仰,這個是宗教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孔子說的這話有道理,不過得搞清楚他內在的邏輯才能看出道理何在。在中國人的內心深處,似乎都藏著一個「大同世界」的夢想,這是代表人類最高文明的標誌,從這個標誌往下看,我們會發現,其實文明程度的高低完全取決於人們對「道」的追求上升到了何種程度,要真是天下大同,人人都成堯舜這樣的聖人了,誰還去信什麼鬼神啊?要知道,宗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多時候層次也僅僅達到「德」的層面,像佛教,雖然大乘佛法追求「普度眾生」,已經很厲害了,但比起天下大同,人人皆成堯舜來,那還是層次太低。

說到這裡,我想這個問題已經說清楚了,文明程度越高,意味著宗教的作用越小,人們對信仰的追求就會慢慢凌駕於宗教信仰之上,宗教自然就沒有市場了,誰還去信仰啊?只不過,這樣的大同世界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達到了。


沒有必然關係


宗教是你對世界的主觀認識

科學是你對世界的客觀描述

然而這兩者其實本來就不是很……矛盾的。


這是相對的,中國人本來大多是無神論,所以會贊同這個說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