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一個故事

例如佳能的ins發出來的人文,如果在普通掃街中排出很有韻味很有深度的人文照?

本人沒錢,用的只是a72+35 f2.8,勿噴


謝邀。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怎樣纔算很有深度的人文圖片。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些你覺得很有深度的照片可能到我這就不一定覺得有深度了,反之亦然…

器材方面你的相機不是問題,攝影有幾句話我覺得很對。比如說:攝影(特別是人文攝影)重要的不是相機,重要的是相機後面的頭(大意)。你怎麼去看世界和怎麼去把你心中所想的情緒表達在照片裏跟你相機好不好是不一樣的事情。佈列松用徠卡不是因為徠卡有逼格,而是因為那個年代的徠卡很可靠。

但是有一句話是:如果你拍的不夠好說明你離得不夠近。這句話是要看情況的,有的時候的確是這樣,也有的時候用長焦在被拍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拍出來會更自然。我兩種都有,也覺得兩種方式都可以,題主可以自行體會~

接下來就是形成自己的一套風格。多看ins的人就知道,在ins上知名的攝影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有些人的照片偏向暖色調,有些人偏向冷色調,或者照片都偏向統一的色彩,比如最近很火的日本攝影師rkrkrk。也有些人的照片粗看起來什麼色調都有,好像雜亂無章,實際上亂中有序,有自己的一套風格。當然說了這麼多其實我自己也不太知道自己的風格是什麼,我會把我的照片發在後面,知乎大佬們求輕噴。

另外,我自己目前也在看一些攝影方面的書籍,希望能提升自己的審美和內涵,拍出更多更好的照片~ 上週末我去深圳圖書館看了幾本森山大道的書,獲益匪淺。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欣賞森山大道的作品,我還是想在這個回答裏說一下他。被奉為街拍之神的森山大道,每天都在大量的拍照,他可以在100米的距離內用掉一卷36張的膠捲。當然他現在早已轉用數碼相機,而且他自己說他不會用回膠片相機了。他拍照的方式跟其他的一些大師可能不一樣,用書裏的話來說大意就是,他從街頭拍到街尾,並不是隻拍他認為好的瞬間,而是彷彿要把整條街他感興趣的話地方都複製到相機裏去一樣。而且他拍照的時候是沒有明確目的要拍什麼主題的,當時拍到什麼根本不看,回去整理照片的時候他才慢慢整理出一個系列或者一本畫冊出來。

接下來就是馬格南攝影師Alex Webb,他也說過類似的話,街拍的照片裏能成功的只有1%。他也是那種大量拍照之後回去再做篩選的攝影師,當然,他篩選出來的照片應該算更加精華一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森山大道那樣出一本畫冊印了600多頁的(沒有貶低或者抬舉任何人的意思)。

所以拍出好的人文照片的其中一點就是,多拍。拍的越多,你對世界的感知就越多,培養自己的攝影眼,總會慢慢進步的~

最後一點就是,不僅要多拍,也要多看。多看一些大神的作品,什麼佈列松、薇薇安邁爾、邁克爾肯納、馬克呂布、何藩以及馬格南圖片社的各位大師等等。培養自己的審美,去感知這個世界。

下面放幾張我自己拍的自己比較喜歡的照片,別看我扯了那麼多,其實我拍得不好,各位知乎大佬求不噴…

如果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或者你覺得我拍得還過得去的話,手機碼字不容易,請不要吝嗇你的贊哦!謝謝各位大佬!


人性有多偉大,照片就有多深刻。相反,可以完全忘掉「紀實」「人文攝影」這樣過時的詞語,今天的攝影要麼沒文化(太「紀實」),要麼滿是文化(太「藝術」)。所以首要的是學會分辨什麼是攝影(Photography),什麼是圖像(Image)。隨手拍下的只是生活的碎片,日常的圖像,並非攝影。藝術化的處理更多也是圖像,並非攝影。

圖像隨處可見,而攝影極為罕見。猶如會寫字的人隨處可見,而作家極為罕見。

好的攝影,它不是來自記錄、紀實,而是來自人性。這種力量是直接的,撲面而來的,彷彿相機不存在。

唯一的方式,是喚起我們對攝影本身的認識,對攝影人性力量的認識。


器材這塊,我覺得夠了,雖然f2.8的光圈不夠大,但是對拍人文來說也沒啥太大影響。

如何拍出有深度的人文片子,得看個人的人生閱歷對人生的體會,以及對拍攝地文化的瞭解,這個不容易啊!起碼我覺得我自己的深度遠遠不夠,就是旅遊時隨拍。

另外,你發的圖片中,螞蟻的那個姿態,我心存疑惑,也許是我觀察太少了


只能靠多拍

街拍的隨機性很大,你需要在故事發生的瞬間拿出相機拍到照片,是很巧合的事情,所以只能靠多出去拍,增加你遇到故事的幾率。


很簡單,擺拍就可以


你瞭解你要拍攝的主題洞悉關係勇敢年輕運氣好


長焦,變焦,到有深度題材的地方,擺拍或抓拍。印尼獲獎的人把青蛙綁起來拍生態。抓拍用光一般不行


你覺得我的照片有深度不

要是覺得好,我就認真回答一下

要是不覺得,我就不在這丟人了,回去多學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