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從聽感上面來說呢,這個聲音其實還不太算弱聲哦~~但是總體的發聲還算科學,沒有存在拉扯擠卡等情況,發聲消耗不算大,並且演唱也不油膩,演唱對於大多數的聽眾來說也算好聽了。

但是醬醬相信你還是想讓自己的聲音越來越好的。

如果想讓你的聲音更有立體度,更有表現力,醬醬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建議哦!

目前從你的演唱中暴露的出來的問題主要有:

1.氣息上浮了,聲音的支點不夠深,導致聲音有點飄,不夠穩,中低音還不夠紮實。

2.氣流的輸出不夠通暢,對氣息的控制能力還不夠。

可以嘗試:將你的呼吸方式調整為胸腹式聯合呼吸,然後再訓練平衡的胸聲還有氣息和聲帶配合的練習,讓我們氣息更通暢和聲音的地基更穩一點。

如何發出鬆弛自然的胸聲?

①橫膈膜呼吸(胸腔打開),我們的呼吸支點控制的部位是在肋肌,肋肌可以穩定而自然的控制好胸聲區的發聲。

②喉嚨充分打開(連接胸腔),並加大了喉腔共鳴的效果,喉嚨一定要打開,但是沒有正確的呼吸前提,我們的喉部是沒辦法鬆弛開發的,很多女生高音非常好,但是低音下不來了,這是因為她們的喉嚨在中低音區的時候,長期不在一個開放的狀態,這一部分的女生在開發胸聲的時候就變得很困難,首先要調整她們的呼吸,呼吸正確了喉嚨開放這個動作才可以正確的執行。

③聲帶完全振動(穩定的聲音),通常頭聲型的歌手,在胸聲區的表現為,聲帶是局部振動,因為聲帶的震動面積不夠,所以頭聲型的歌手,通常在低音區表現的虛弱無力,胸聲是各種聲帶中位置最低的,需要我們純粹的閉合著的聲帶發聲,才能賦予一個歌手充足的低音音色。

④咽腔與胸腔共鳴形成一體(集中),在氣息衝擊力量較弱的情況下,使上部共鳴能在咽腔貫通的空間中與胸腔共鳴形成和諧,以確保胸聲區的發聲與自然聲區的發聲取得共鳴位置上的統一,這樣我們發出的低音會更穩定更圓潤。

因為咽腔和胸腔共鳴位置的統一,所以讓我們的聲音更穩定,更圓潤。

⑤口腔空間開放(擴大共鳴)

口腔要張得更大,共鳴才會更大。口腔的開放會關係到胸腔的振動,口腔空間越開放,獲得的胸腔共鳴會更多。

可以通過發氣息與聲帶的平衡可以發Pu,Fu,胸聲可以發Ba再搭配上音階來進行訓練哦!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是:「唱功大學」每天都會更新內容,裡面有許多關於提升唱功的文章、視頻示範,可以助你提升唱功up。

如果你想高效學習唱歌,加入我們的社群吧! 歡迎關注班長Frank的微信: singingkungfu818 我們唱功大學的導師們能夠幫助你迅速解決聲音問題,提高你的演唱技巧哦。

醬醬希望你唱歌越來越好聽哦!!!

有問題找醬醬,醬醬一直都在~


可以說愛了嗎?真的挺好聽的


謝邀。

嚴格意義來說,問主這個弱聲,並不是我們常說的弱混聲,而是更加偏向於平衡混聲。當然,名詞是人定的,過於深究,意義其實不大。所以,我們就撕掉這些標籤,管它什麼弱聲平衡混聲,我們所要討論的,就是實際的視頻之中的聲音究竟怎麼樣。

值得肯定的是,問主的聲音感覺不錯,音準基礎,語氣控制,輕重控制,全部在線,已經是具有樂感的聲音表現。此外,聲帶邊緣振動更是為問主的聲音帶來了細膩輕柔感,搭配上剛才提到的樂感能力,已經足以令普通人覺得好聽了。

但是,不知道是對於歌曲不夠熟悉,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整體唱得有些僵硬,略微憋著氣在唱,換氣處更是唱得非常趕,欠缺了一絲洒脫流利。

另一方面,問主的閉合,邊緣振動,都非常可圈可點,所以,聲音線條感很強,但是,胸腔的縱深感卻不太夠,整體聲音呈現上顯得有些淺,有些浮,缺乏一種底部的支撐。即便是追求柔美的高位置唱法,也是同樣需要胸腔的縱深感的。

最後就是繞不過去的演唱難度的問題,其實問主視頻之中的表現已經具有一定聲樂性,但是,就演唱難度而言,這個音域還是太簡單,我個人很期待問主在更高音域的表現。


謝邀。

聽起來像是細嗓的平衡聲。

感覺你略有點漏氣,所以聲音有一點點不穩,不過還好稍微注意點就行了,然後聽顫音,感覺不是很放鬆,伴隨著的就是共鳴不是很立體,但這其實也不重要,既然有好的本音,就盡量把本音放出來,也不一定非要裹著多厚的共鳴。

不過你也可以都做的更好,然後再來取捨。

發聲的話,每個人有不同的先天條件和發聲習慣,太糾結沒必要,算是科學就好,但脫離模仿他人的音色和唱腔,把自己最自然的狀態放出來,有必要。


聲樂老師,聽了一下。

你好,如果正在學習。目前為止練習大方向還算對,聽起來雖也沒有特別好的效果但也沒有特別大的錯誤。條件不錯,樂感不錯,有天賦,需要多加練習。

還有這個不是弱混。

需要注意一點。不知道是模仿還是怎麼,五六個字裡面有一個字會稍稍漏氣。還有氣泡音也用的頻繁了。聽起來還是會稍稍有一點油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