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首套房 所以比較糾結 目前只關注了二手房市場 預算努努力最多350 求大神解惑


再次更新吧,買了!寶山的多層頂樓帶閣樓(隱私角度考慮,小區名字就不說了),從以下幾個維度考慮的:

1、我必須要三房,或者能做成3房的空間,這個房子南北通透,戶型還不錯;

2、小區周邊有一條已經規劃的地鐵,預計21年開建;

3、房東又降價了,確實心動,忍不住就買了...從掛牌開始到簽約,第一個客戶從520萬談到475,我從475談到440成交;

4、其他雜項:產調沒問題,車位寬鬆,周邊生活配套成熟,距離我上班也近,可以騎車去,小區周邊有一個地塊被規劃作為醫療用地,目測是社區醫院或者某三甲分院(不指望了)。

房子的情況:

1、一層90平兩房(均價還是略貴的),斜頂閣樓,但是閣樓層高3.9米,且坡度不陡,使用面積大大增加,一室一廳(40平)+一個20平露臺。兩層套內使用面積達到了120平以上。

2、同小區同戶型2樓成交價格450萬,我大致預估了一下,還是划算的,而且房東能接受我超過10個月的付款週期(算算利息也划算)...

3、原房主就一個人生活(一個很有格調的本地大爺),房子保養的很不錯,閣樓防水保溫做的比較謹慎,後期裝修省了一部分。

缺點也很簡單:多層頂樓,爬樓可能會累;在兩個地鐵站中間,距離誰都1.5公里,位置尷尬;附近沒有啥學區,寶山教育資源匱乏,基本就是「菜小」水準;附近沒有好的工業和CBD,升值空間要看命。


首先,祝大家新年健康平安,希望每個人都能遠離疫情,共度難關。

另外工作微信加滿了...如果想交流買房的小問題,歡迎隨時知乎站內私信,看到都會回復的。

(有很多朋友發小區給我,讓我拿意見哈,沒看過的或者區域不熟悉,真幫不上忙,如果我熟悉的,還能給點看法,僅供參考。)

評論區進來很多中介朋友,可以理解,但不要強行做推廣哈,大家自行分辨,不要被坑。

再次強調:我不是房產從業者。


還有幾個月纔有房票,但是看房比較早,總體感受:上海二手房真難賣。

之前的建議:新盤遇到地鐵低價性價比盤,可以入手。二手房可以繼續觀望,如果3,4月真來小陽春,別急,等11月他降回來。

目前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樓市啥情況都還不確定,3月的小陽春是別指望了……主流聲音有兩個:

1、受整體經濟大環境影響和看房量急劇減少,上海上半年新房橫盤或者降價,二手房交易進一步冷卻,急拋房源增加,檢漏可能性增大,2020年整體降價,建議進一步觀望,可以在6月或者年底考慮上車。

2、受整體經濟大環境影響,國家適當打開優惠政策,且隨著復工和疫情控制,使得上海作為一線城市的優勢進一步體現(疫情控制能力,交通便捷程度等等),買房需求集中爆發,4,5月報復性反彈,2020年穩重有升。

各位各自拿捏吧,先看新房的態度,疫情讓開發商本來不好的處境變得雪上加霜,2020年如果新房橫盤或者降價,壓力會進一步傳導到二手房...我的想法就是,價格符合心理預期,不要硬上,以下原答案:


2019年8月開始看房子,到2020年元旦看了大概100套房吧,現在在兩套房子裏糾結,決定繼續觀望,2020年再考慮是否入手。

目標三房,含稅費總價500萬以內,掃蕩了寶山(張廟、廟行、共康、通河),浦東(金橋、三林、孫橋、上南、楊思)的二手房和一些新房:寶山(四季都會、央璽、泰禾上城院子),松江(佘山一號、建發玖隴灣、金地璽悅)...

因為稅費計算不難,但是瑣碎,還專門做了一個表格,好比對心儀的房子具體情況:

總體感受,先說新房:

地鐵+低價的性價比新盤小戶型還是不愁賣的,因為我社保時間還沒到,四季都會的上疊沒搶到,毛坯交付,地鐵站旁邊,幾乎是日光。不過我12月看四季都會的時候,100+的三方仍然有還不錯的樓層,不過到現在也搶的差不多了,後來開疊墅的時候,銷售和我說不用來現場了...搶光了。

佘山一號是小戶型很早賣完了,大戶型還剩不少(謝謝知友提醒),剛剛收到電話問我大戶型是否還考慮,我說我6個月社保週期能不能接受,銷售就直接祝我生活愉快,抱歉打擾了...

但另外一邊的新盤又屬於極端難賣的局面,比如上城院子和央璽...上城院子因為距離地鐵站實在太遠,價格比四季都會高5-6K,戶型不錯,周邊配套基本上沒有的,我看完房之後,樓盤銷售給我打了四個電話,每個電話多1個點的折扣,還能接受我超過半年的付款週期...央璽因為戶型有硬傷+樓王價格高的沒道理...所以感覺也不太好賣的樣子。

不過近兩年,能買到的新房應該屬於樓板質量比較差,不過上海又不容易地震,問題不大,像金地璽悅,保利雲上,天空之城,建發玖龍灣這種「日光碟」基本滿足幾個元素:地鐵房(距離地鐵1公里內)、配套完善、有個學校(不一定算學區)、人流量大(外來人口多,地鐵流量大)。

如果還能碰到這樣的新房應該也值得入手,價格上比二手房划算,沒有稅費,社保也能貸滿,還可能省一筆裝修款,還貸壓力小不少。

我目前對猶豫新房的原因就是,新房5W左右單價的普遍地段都偏,松江泗涇、閔行顓橋、浦東沈杜公路+康橋+臨港+外高橋、寶山顧村、嘉定江橋等等...無論是未來學區、地鐵、商業配套都很起步,有些甚至不在目前地鐵線路周邊,而且我和老婆都在市區內工作,感覺上下班十分不便。

接下來說看的最多的二手房:

二手房我剛開始是5萬10萬嘗試著砍價的,到現在報價500萬的房子,我一般是450萬起砍,能聊就談,不能聊就算,手裡有三四套備選房讓中介去接觸,談下來大部分都能讓20-30萬的樣子,如果誠心想定,30+也很有可能。

我一開始看房的時候,總有一個誤區,自己選定了幾個地方,看到幾套房子,稍微比比價格,只算自己能不能接受房貸,首付,能接受就接著來,看完50套以後,我開始考慮這個小區的價格是否合理,這個地段這個位置這個配套憑啥值5W?自己會重新定價,這樣和房東談的時候自己也有底氣一些。

我跑去看孫橋的動遷房,6期動遷裡面都是羣租(距離張江近嘛),明明是2010年以後的房子,樓道和毛坯一樣,房子裡面像施工現場,要多臟有多臟,當晚我看了8套大三房,8套全部是空關的,連租客都沒有,一棟樓也就三四戶亮燈,直接pass不考慮。

買房特別重要的是初衷,為啥買?橫盤之下無剛需,之前自己迫切想買房是害怕自己再不上車就買不起了,畢竟在我看來房子還是必需品,現在房子橫盤,上海除了學區和特別好的地段應該都是穩中有降,目前看到的政策對二手房都沒有利好,各種稅費太高,你看到房東報價490,那是到手價,增值稅、個稅,甚至房東的中介費都得你付,加上契稅,一套490萬的二手房(非動遷)到你手裡就是540萬,你自己想想等你賣的時候,540萬能不能賣出去...這還不算這幾年你付的房貸和通脹。建議可以再等等看

二手房交易,就是拖買賣雙方的心態,現在的上海二手房市場就是買家市場(因為總會看到更好,性價比更高的房子),當然還不夠純粹(因為稅費還是買家付的...)。講一下我兩套房子的砍價歷程:

第一套寶山張廟的頂樓帶閣樓,產證80,使用面積130,2018年底掛牌價520,2019年小陽春的時候買家報價480,房東拒絕了,拖到2019年10月,掛牌價變成455,目前砍到445.

第二套三林的頂復,產證面積125,一層帶兩個陽臺,二層帶兩個露臺,使用面積超過150,四室兩廳兩位,二樓層高3米以上。2019年5月報價550,我第一次看房的時候降價到520,第二次看房的時候510,第一次談價格沒談攏,房東低價505,第二次談500,一個月以後房東底價490...

糾結啊!這兩套房我覺得已經是擊穿附近底價的房子了...尤其是第二套,均價都破4了...我現在倒不是糾結未來漲跌,二選一比較困難,估計要年後做決定啦~

順便談談中介:

我接觸過(Q房,太平洋,鏈家,我愛我家還有其他一些小中介),別聽中介忽悠,房地產市場,沒有人能完全看懂。他對著買家就2020年各種利好,8000億大水來了!再不買明年暴漲扛不住。對著賣家就是二手房不好賣,現在不跑跑不掉了...中介的目的就是成單,多賣10萬還是少賣10萬不重要,要讓你的中介瘋狂幫你砍價(因為買賣雙方的中介費都TM是你一個人掏,你纔是他客戶,賣家不是)。

這裡提一嘴,鏈家的中介是不砍價的,我第一個帶看中介就是鏈家,我表達對房子感興趣想問問價格,鏈家秒回我就是房東價格不好談,最多一兩萬空間,後來每套房子鏈家基本上就是向房東問一嘴,房東說多少就是多少...而且不是個例,我不同區域換過很多鏈家中介都是這樣。新房鏈家最多也就是2個點折扣,不找鏈家說不定還能砍下來3個點優惠...(不過有一說一,鏈家的帶看還是專業的,大部分門店開車接送,最關鍵是會列印出要看房源的信息,特別規範,看房體驗上,鏈家是最好的。)

其他小一些的中介砍價就會拚命砍,鏈家的KPI比較松,不那麼急迫,因為新房業務比較紅火。小中介生存空間被貝殼擠壓的厲害,中介成單的訴求會更強一些(而且鏈家的中介費不好砍,賣1買2)。

再說說看房APP:

我基本上是貝殼看房源,去兔博士找一些參考數據,如果有特別合適但是價格談不下來的房子,可以委託別的中介找找,但是非常不建議也不推薦安居客、房天下這種APP...假房源太多了,看上還不錯的房子,我再三確認照片信息,到現場發現還是我看過談過的,圖文根本不符合,價格也是假的,我被騙過3次以後徹底卸載了安居客(也有部分中介說安居客上面標註了中介擔保的是真房源,反正拉黑了不考慮)。

最後說點感受,最近這個答案很多人看,我覺得「上車」這個詞對於目前上海的「剛需」來說,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上海房地產從政策角度講沒有暴漲的可能。上海的房地產市場目前改善型和學區需求比較強烈(小換大,遠換近,舊換新),上文提到買房現在要忠於自己,我為什麼要買房?我來上海5年了,無論是羣租,合租還是整租,一直租住老破小。我就是想給家人改善一下,給未來的孩子準備一個好的生活,給老人養老提供條件。

上海房子降不降不知道,房租是要漲的,租售比逐漸提高,我現在租的房子就是幫房東還房貸,全額還...目前的租房環境,對租客仍然不夠友好,3-5年內長租公寓會逐漸成長成為新的選擇,我瞭解過,長租公寓普遍比市場上個人房東出租貴20%左右,耐不住房子新,裝修好,物業也不錯,可以預見鄰裏素質也高,但是我的需求就在眼前,長租就不等了。所以說,買房是家庭的長期規劃,忠於自己,與我而言,我買這個房子就做好了橫盤5-8年的準備,住著爽就完事兒了,要什麼自行車...

最近諮詢的朋友特別多,有不少朋友提了十幾個問題,態度也挺拽,我挨個回答完,點開主頁,發現沒點贊也沒關注,確實有點寒心。平時工作也挺忙的,大家誰也不認識誰,認同我的答案,好歹有點尊重吧?白嫖的,以後就不回復了。


這種問題只有房東和中介回答你,下面幾十個回答基本全都是「剛需趁早買,上海不會跌。」這些回答我想你早就聽膩了,所以還是自己去現場看看,別來問「大神」了。

我作為喫瓜羣眾客觀的跟你分析一下。如果要買的是兩房的話,350萬大概可以買到外環類似周浦地區商品房,中環外環之間的動遷房。這些房子相比2017年目前降價幅度在15%-20%+。如果你是2017年買了相同的房子,你將會損失50萬左右,還不包括這兩年的利息和你首付的理財收益。

所以你問可以不可以上車,潛意識裡就是在問房價走勢,「跌的時候沒有剛需,漲了全是剛需。」這纔是真相。現在是橫盤陰跌的階段,所以為什麼和你一樣觀望的人那麼多。

真理是什麼?真理就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商品永遠漲。過去是不可能複製給未來的,如果未來依然是買房就發財,那麼滿大街的人都掌握著發財的真理?全是巴菲特?可能嗎?


題主提出的購房時間節點,在於2020年底,住房需求是剛需,詢問題目是否適合購房。

首先題主應該明白住房三大屬性,居住屬性,投資屬性,金融抵押品屬性。在目前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總調控方針---房住不炒,穩定房價,具體措施就是限房限貸限購政策,其實已經排除住房投資屬性。在未來十年內,全國絕大多數住房,已經失去投資價格,房產市場進入大級別調控週期。

那麼,對於題主人生第一套住房,應該歸類居住屬性,如何利用金融抵押屬性的兩大問題。題主提出總預算是350萬,我不知是首付,還是總房價350萬,如果是總房價350萬,那麼,選擇房源,基本在外環附近,如果是次新房,當然,市中心老破小,也可以考慮,這是滿足居住在市中心的虛榮心。也不存在居住品質改善,考慮住房居住屬性了。

如果考慮居住地和上班之間距離,上班地點屬於動態變動,按照目前上海交通便利範圍,其實要選擇350萬的次新房,還是有很大餘量選擇的。地鐵換乘1.5各小時之內,以人民廣場為中心點,再輻射到工作地點,因此,要麼選擇市中心老破小,要麼選擇外環附近的次新房,離開換乘地鐵比較進的成熟小區。

對於剛需需求,其實也無所謂選擇進入時間節點,人生苦短,喫穿住行,人一生四大基本需求,而題主目前剛需住房,就佔據二項,那麼,應該可以上車購房了。此時選擇,時間段lachang


啥是剛需,就是不買房會掛了,還有就是明知道房價會跌很多,把褲衩賣了 也要殺頭進去的。。兩個都不具備的,不叫剛需


房子已買,浦東遠郊新房,三室兩廳兩衛,400w毛坯,小區環境不錯,目前等9月交房。

羣我沒開,買完了也不打算開了,蹲羣的小夥伴散了吧

疫情期間讓我有了很多新看法:

第一是學區房還是比較必要的,因為現在上海二手房除了有優質學期和配套的,其餘的大部分都跌,所以房子還是得買有稀缺性的。

第二是從我個人角度來說為什麼買了新房,主要還是因為對個人收入增長的信心,疫情期間工資也上漲了35%,雖然比不上知乎人均100w年薪,但是至少讓我對未來有了更大的信心,第一套新房買下以後,後續積累和爸媽還有一部分現金,應該會買一套老破小學區出租,給計劃5年後出生的小孩掛戶口上學用,這樣解決目前新房附近只有尚德私立的窘境。

–––分界線–––

我們情況差不多,我預算稍高點400左右,看了不少房,一開始只看學區,後來發現400買個p的學區,真能買也是那種老破小到不能住的房子,想一想,拿著爸媽一輩子的積蓄買個這東西,值嗎?

現在想開了 還是買遠一點的新房 學區什麼的先不管了 我連婚都沒結,實在以後要考慮孩子的事情,我那時候的收入讓孩子上個好點的民辦問題也不大,如果這麼多年以後收入在上海還沒達到好民辦的標準,那就離開這去二線吧。。。

多去實地看看房 越看你就越想離開這,一羣沒啥能力的上海人,當年幾千一平買的房,要不就是拆遷分了幾套,現在轉手10倍讓我們接盤,我們父母從零開始賺的幾百上千w就這樣奉獻給上海拆遷戶?我是不想接盤了,情願買新房給開發商賺錢

以上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